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日本貨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國潮1980

  不管是投機心理使然,還是眼光的確獨到。

  也不管江浩決定踩著寧衛民的腳步往前趟算是精明還是誤打誤撞。

  至少這一次,江浩把投機的眼光聚焦在了房地產行業這一點,算是押寶押對了。

  這可是未來幾十年的主要經濟賽道啊。

  現在就開始涉足這一行當的人,只要不傻,發跡并不太難。

  甚至這也是鋼鐵水泥這些批文繼續吃香的底層邏輯。

  哪怕江浩他們重操就業,搞搞與之沾邊的生意呢,依然有肉吃。

  至于建筑行的從業人員,更是明顯感覺到了建筑行一下子就成了全社會最吃香的行業。

  城市的日新月異變化和城市建設的規模龐大,簡直令人咋舌。

  國家的、集體的、個人的,各種建筑隊在全國各地主要城市紛紛大展身手,到處都搭著架子,到處都在日夜施工,磕頭碰腦,走到哪兒都在蓋樓。

  拿京城為例,有人甚至說,只要半個月不上街,就找不到回來的家門。

  但問題是,生活中許多的事兒往往與人們的初衷相悖。

  盡管說,城市擴容和社會發展,都是進步的好事兒,但也依然會讓一些人因此感到失落和旁皇。

  就比如那些故土難離,不得不拆遷,卻在碎磚爛瓦中尋找昔日氣息的人們。

  再比如那些因為建筑業的老師傅們,因為那些新材料,新名詞,新方法,感到自己落伍,對于未來茫然得如同門外漢一般的人。

  搞古建的藍教授就是這樣。

  1989年,因為上面有文件停建一批樓堂館所,在古建行里忙活了多半輩子的藍教授終于可以從崗位上退下來,按照離休干部的待遇安享晚年了。

  但這樣的福分對于藍教授來說,卻幾乎是一種煎熬,一種痛苦。

  不為別的,藍教授家住的地方周圍,一座座高樓也在以一禮拜一層的速度往上長,都三十層了,還沒有封頂的意思。

  他以行家的眼光看,頂層離塔吊的操作臺還差得遠,看樣子這樓還得往上長。

  但問題是,他卻沒有辦法參與其中。

  正所謂人走茶涼,沒了職務,無論是區政府,還是建筑工地,都已經沒人賣他賬了。

  尤其是眼瞅著有些追求古建風格的大樓的外觀設計得極其別扭,不土不洋,不中不西,四六不沾,十三不靠。

  他就更是心里別扭,跟吃了什么不消化的東西似的……

  怎么說呢?

  這一切都讓曾經倍受重視的藍教授覺得自己社會拋棄了,徹底拋棄了。

  他成了一個大廢物,一個只會在家里只會擺弄擺弄燙樣兒和文獻資料的大廢物。

  似乎從離開了工作崗位的那一刻起,藍教授就失去了自我,沒了價值。

  他的地位,他的權利,他的學識,好像都隨著職務的停止也化為烏有了。

  現在的他,只是一個陌生時代的旁觀者,社會的一切變化都不再與他相關。

  而且都不是他喜歡的,也不是他所需要的。

  他無法堅持他自己,正如他無法再以專家的身份對古建的保護修繕提出建議,無法要求在建的建筑體現出真正的古建精髓。

  這種無奈深深地嵌進他的心里,使他更為蒼老,更為固執,連脾氣變得很躁,動輒就愛罵人,即使對待家人也不像過去那么和氣了。

  擺著手指頭算,他也只在1990年的國慶節,親生女兒的婚禮上才展露過一次笑顏。

  平日里對待外人更是疏遠,不再與過去同事和學生聯系,時時刻刻做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

  有時候遇到鄰居,甚至得連招呼都懶得打了。

  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里,藍教授仿佛自己把自己給隔離了,從不接待外客。

  除了每天早晨還愿意下樓去附近公園轉轉,其他時間,他就只在家里待著。

  總之,在京城這個想來看重人情往來的城市,藍教授顯得鶴立雞群一樣的各色,不通人情。

  這或許就叫做憤世嫉俗吧。

  沒辦法,教授也是人,依然避免不了種種世俗情緒的干擾。

  而對此,藍家人也沒什么好辦法,唯有盡力遷就他罷了。

  就比如10月8日傍晚,剛剛成為軍人妻子,已經搬到了部隊宿舍的藍嵐在下班之后,帶著給父母織好的毛衣回到以前的家,才剛從電梯走進樓道,就聽見了家里藍教授大聲斥責藍崢聲音。

  “別說你就是一個小小的副處長,你就是局長也是我兒子。我讓你去跟領導說一聲什么了?你這給我推三阻四的!這是正經事,你身為國家干部,難道不該反應情況?你不去,你不去不但是瀆職,也是不孝。我藍家沒你這樣的兒子……”

  藍嵐一聽就知道母親和嫂子不在家,否則父子倆是不可能拌嘴吵成這樣的。

  不用說,作為藍家唯一的女兒,藍嵐既不想父親動氣,也知道哥哥承擔起照料父母的辛苦,更不想聲音傳到鄰家里惹人恥笑,她自然是從中說和的。

  于是趕緊進了家門來“救火”,并拿出毛衣以讓父親試衣服為由把倆人分開,勸著氣哼哼的父親回了自己的書房。

  好說歹說,全靠獨生女的面子,才算把這事兒岔過去。

  好在回過臉來,藍崢這邊倒不是很麻煩。

  藍嵐敲門進入哥哥房里,藍崢正在打電話。

  大概是服務局一個下屬給他打來的,正在為工作的事情跟他請示什么。

  在整個通話的過程里,藍崢的神情是那么沉著冷靜,語氣是那么從容不迫,完全沒有被剛才的家庭紛爭所影響。

  不得不說,完全可以看出,已經三十五歲的藍崢無論是內還是外的確是成熟了。

  這還不算,等到一結束通話,藍崢不等妹妹詢問自己,反而先主動對藍嵐說,“今天可多虧你了,要不是你恰巧來,爸真氣出個好歹來,等媽和你嫂子回來,我就沒法交代了。到時候我就是咱們家的罪人了。你放心,等老頭子的情緒好點,一會我就給他認錯去。”

  這樣舉動就更顯出一個兒子的擔當來。

  如此一來,藍嵐的好奇心反而被激發起來了,她實在想不通哥哥既然態度這么平和,為什么剛才又能讓父親那么激動。

  結果藍崢把前因后果一說,這下好,藍嵐就更懂得了藍崢的不易,就連她也覺得哥哥委屈得要命。

  敢情藍教授今天發火不是為了別的,而是在跟樓下一個新蓋的公共廁所置氣。

  那是政府便民的新工程,是總結亞運會的不足,為了繼續申報奧運會而興建的。

  可問題是哪兒哪兒都好,就是仿古建的外觀,落在藍教授的眼里處處是毛病,

  按照藍教授的話來說,這個廁所設計得太露怯。

  要知道,從古建的技術角度出發,飛檐歷來都必須是一三五七的單數。

  太和殿的級別最高,十一個,其他的都沒超過七個的。

  東直門該算氣派了,可東直門才五個。

  結果這小小的廁所安了十六個,這不是天大的笑話是什么?

  除此之外,廁所的房頂也不該用黃色的琉璃瓦。

  過去什么人用黃琉璃瓦?

  皇上。

  連王爺都不許用黃瓦,得用綠的。

  一個廁所居然用黃色的琉璃瓦,這讓懂行的人看了,心里能舒服?

  正所謂沒規矩不成方圓,藍教授當時就指著這個廁所和看廁所的計較起來,對建筑上的失誤他數落了老半天。

  可人家只顧收費,不管其他,看他一個文文弱弱的老頭子,也懶得跟他掰扯。

  別說聽不懂了,就是聽懂了,人家也有打工人的自覺,根本不可能替他跟上邊反應,砸自己飯碗的。

  于是自說自話了老半天,越發氣悶的藍教授只能回家去。

  等到藍崢下班回家后,他肚子里攢了一天的火兒就全跟兒子發泄了出來。

  藍教授非要藍崢去跟上面反應這事兒,盡快撥亂反正。

  那藍崢又哪兒有這個資格?

  他跟爸爸解釋,說自己雖然已經從區服務局調動到了市服務局,也算是榮升了。

  可服務局并不包攬所有的民生問題,像公廁的事兒,那是環衛局管的,自己沒辦法去干預別人的事務,那叫僭越。

  正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他反而勸父親不要計較。

  還說現在和過去不一樣了,社會上講究的就是破舊立新。

  現在的京城,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法理倫常,對比過去都在出現巨大的,全新的變動。

  所以古建方面當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或許嘗試一下新的事物也不錯,現在的不合規矩,以后沒準反而成了新的規矩呢。

  沒看見龍潭湖都要仿造鰲的樣子,搭建一座前所未有的水晶宮了嘛。

  結果這一下可好,本來藍崢是好言相勸,反而激得藍教授更加惱火。

  當爹的認為兒子傷了自己的自尊心,不但罵兒子忤逆,不學無術,尸位素餐,還要跟服務局的領導打招呼,要把這個“德不配位”的“混賬”兒子從現在的位置上拉下來。

  這就是全部的事實經過。

  坦白說,盡管藍嵐在父子倆對待古建傳統不同的態度上,從學術的角度出發,還是更傾向于學富五車的父親。

  但她也真心認為父親在離休之后,性格變化巨大,越來越偏執了。

  尤其對于父親的具體訴求,她認為哥哥的拒絕沒有什么問題,藍崢今天因為公共廁所挨的這頓罵實屬無妄之災。

  只不在父親的氣頭上,她總不能現在就為哥哥抱不平吧。

  那等于直言父之過,無疑會讓藍教授氣上加氣。

  于是對于父子的齟齬,她也有點無可奈何,不知道該怎么寬慰哥哥好了。

  卻沒想到,藍崢看出了她一聲嘆息里蘊藏的憂慮。

  不同于她眉宇緊鎖,哥哥反而灑脫一笑,竟再度勸慰起她來。

  “你呀,就別為這件事兒操心了。過會兒等爸心情好點了,我就跟爸道歉去,現在咱爸就跟孩子一樣,得哄。其實什么對錯,對一家人來說,根本就不重要。所以即便是爸罵錯了,我也不在乎,我不會那么小家子氣的。”

  對此,藍嵐又是釋然,又是自責。

  她所釋然的是,家里有哥哥這樣的“忤逆”兒子守著,父親的晚年生活當確保無虞。

  自責的是,自己外嫁,現在獨自去過小家庭的幸福生活,家里照顧年邁父母的麻煩事兒卻全推給了哥哥嫂子。

  而且對哥哥面對父親越發乖戾的脾氣,始終保持如此淡定的心性,能容忍到這個程度,她也自愧不如。

  “哥,家里有你真好,是我對不起你和嫂子。你們太辛苦了。”

  毫無疑問,同樣作為家里的孩子之一,藍嵐的心里是覺得虧欠了哥哥的。

  所以才會情難自禁,說出這樣的話來。

  在她看來,這或許就是她們這個傳統家庭,藍崢身為長子最倒霉的地方。

  他總是承擔的更多的責任,不但要照顧父母,還總惦記著照顧她這個妹妹。

  從小到大,哪怕在藍崢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一直是這樣的。

而且很可能這輩子,也都是這樣的,這讓藍嵐情何以堪  她作為妹妹,對這樣的哥哥沒法不感激,沒法不感動。

  不過親人之所以是親人,或許也正像剛才藍崢所表達的那樣。

  親朋之間,居心宜直,用情宜厚,真正的家人是不會相互算計,斤斤計較的。

  “瞧你,怎么還跟我客氣上了?多大點事兒,你也至于的。”

  向來最疼這個妹妹的藍崢察覺到了藍嵐的思緒,看她眼圈都有點紅了,為了打消她的不安,除了寬慰的話之外,又立刻岔開了話題。

  “哎,對了,得虧你今天回家來了,我還有點東西要給你了,省的給你送了。”

  “什么東西”

  “你看啊,我給你拿,這叫發膠。”說著,藍崢打開柜門開始往外拿東西。

  “干嘛用的?”

  “給頭發定型用的,現在時髦點的發廊給客人剪完頭發,都用這個。你嫂子現在就愛用這個,說特好用,所以給你也買了一瓶,讓你拿回去試試。”

  這還不算,藍崢跟著又拿出兩身衣服和一個皮包來,“這也是你嫂子給你買的。”

  那款式和質地一下子就吸引了藍嵐的眼神,挑動了她身上女性獨有的審美傾向。

  藍嵐根本就顧不上客氣,就接過來細細的端詳起來。

  “呀,這衣服也太漂亮了。這是什么料子的,摸著真好。”

  “不知道,反正都是外國牌子。”

  “喲,還真是,標簽上全是日本字兒……哥,嫂子是從哪兒弄來的?難道這是托人從日本帶回來的?”

  藍嵐很快就從衣服的內襯發現了這些貨色的身份證明,但她的猜測并不準確。

  “嗨,那兒啊。這是你嫂子從天橋百貨商場門口的露天集市上買的。那邊每個周日,只要不下雨,就在戶外擺攤兒,賣的全是從日本弄回來的衣服、鞋帽和書包。既有舊貨,也有全新的。你的這些衣服都是全新的,沒開封的,皮包也有八成新。你不嫌棄吧?”

  藍嵐越看越喜歡,忍不住拿在身前比量起來。

  “不嫌不嫌,這樣子多好啊,國內可少見。哥,你告訴我,我把錢給你。”

  “呵呵,什么錢不錢,你嫂子送你點東西,還收錢,這不成了笑話?”

  “別呀,這些東西一看就很貴,不給錢我可不敢要。”

  “真沒多少錢,你就放心拿著吧。也不知道誰那么大本事,弄回來這么多日本貨,居然賣的跟百花市場那些廣東服裝一個價。你不知道,你嫂子說,那現場人都搶瘋了,跟不要錢似的。否則,你嫂子還想多買幾件呢。”

  聽藍崢這么說,藍嵐才算作罷,想了想又說,“那這樣吧,這個禮拜天我也去看看,要是遇到好看的衣服,回頭我也給嫂子買幾件……”

  對這樣的禮尚往來,藍崢倒是沒拒絕,不過他倒是額外提醒了藍嵐一件事,“妹妹,這些東西你可別讓爸看見啊。老頭子現在最煩日本貨。他要看見少不了又得數落咱們一頓?帶走的時候,你避著他點……”

  對此,藍嵐很不理解。

  “這是為什么啊?爸討厭日本貨?什么時候的事兒?咱家電視還是日本呢……”

  “嗨,說來說去還不是龍潭湖那水晶宮鬧得。你沒發現,最近那工地上,有一批造型特異的鋼架拔地而起,咱爸想過去好好看看,再找人要圖紙看看。可那是中日合作的建筑項目,現在工地上都是日本人做監工,哪兒肯賣咱爸面子啊……”

  “啊,你說龍潭湖,那,那不是……他……”

  聽到哥哥的話,藍嵐驟然間,不由得又想起來了一個想忘卻忘不掉的名字,一張讓她記憶深刻的臉。

  “對嘍,就是那小子和區里合作的項目。你說他可真是咱們家的克星,總能給咱家找點不痛快,想躲他都躲不開,我們上輩子一定是欠了他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