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071章 暫時過關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皇后是門技術活

  馮永亭得知此事,十分震怒,當即親自去內閣尋了張圭,稟明此事。

  張圭皺眉道:“現在知道也晚了。陛下金口玉言,豈能更改?眼下只能是勸說陛下盡早下詔書,命令英國公只許固守,不許出戰。”

  這樣即便是張池和張瀾帶著那一千御林軍到了嘉峪關,也無濟于事。

  想了想,張圭又道:“我同你一起進宮,去見太后。”

  張池與張瀾西赴嘉峪關這件事情,是李太后出面說的情,他自然不好回絕。況且他私心里也覺得,兩個毛頭小子翻不出什么浪花兒來。

  誰知皇帝冷不丁地給他來這么一手,一千御林軍說送就送了,打得他措手不及。

  這可是個危險的信號。

  “是。”馮永亭連忙應道。

  眼下這事,得及早知會李太后,以免皇帝再去李太后那里說項。婦人家耳根子軟,別再壞了事。

  張圭當即整衣,同馮永亭進宮去了。

  臨近宮門口,張圭道:“分頭行事。”

  馮永亭點頭應了。

  兩人各自行去。

  張圭一路到了乾清宮。

  皇帝在御書房設經筵。

  李太后正歪在偏殿的榻上,命宮人讀話本消遣,迷迷糊糊、半夢半醒。

  “啟稟太后娘娘,張大人在殿外求見。”宮人恭聲通傳道。

  李太后一下子清醒過來,整理好衣衫,端坐于榻上,命曰:“宣。”

  張圭進殿,行禮參拜:“臣給太后娘娘請安。”

  李太后連忙抬手道:“元輔不必如此,快快請起。”

  又命宮人:“給元輔賜座。”

  “謝太后娘娘。”張圭行禮謝過,落座。

  “不知元輔今日到來,所為何事?”李太后笑問道。

  張圭拱手答道:“還是對高昌國是用兵還是固守一事。此事一日未有定論,朝堂便吵嚷不休、人心浮動,恐于政事不利。”

  李太后笑道:“元輔不必擔憂。陛下近兩日不再提出兵一事,朝堂上有元輔在,也鬧騰不了多久了。”

  張圭應道:“但愿如此。”

  又問:“英國公二子,不知打算何時出發前往嘉峪關?”

  李太后道:“陛下今日早朝后,在御書房召見了他們。哀家看他二人心中憂切,只怕近日就會動身。”

  正在說話間,突然一個內侍慌慌張張地行了進來,跪地稟報道:“太后娘娘,陛下調撥了一千御林軍,護送英國公二子前往嘉峪關!”

  “什么?!”李太后驚得當即站了起來。

  張圭亦故作驚訝,皺眉起身。

  心中卻暗道馮永亭這時機拿捏得正好。

  那內侍連忙回稟道:“是陛下身邊小馮公公,趁著換茶的機會,吩咐奴婢立刻過來稟告太后娘娘。”

  李太后臉色陰沉下來,問:“陛下何在?”

  “正在御書房聽講經筵。”小內侍慌忙答道。

  李太后沉著臉,當即便欲親往御書房質問皇帝。

  張圭攔住了她,勸解道:“陛下愛惜功臣之后,特地派兵護送,本就在情理之中。太后娘娘不必動怒。”

  說著,使了個眼色給李太后。

  李太后會意,強壓住怒氣,打發了殿內服侍的宮人。

  張圭見眾人散去,方才皺眉道:“陛下金口玉言,說出去的話如何能收回?況且這大半日,那一千御林軍恐怕早已調撥完畢。太后娘娘此去,除了傷母子和氣,于事無補。

  “還請太后娘娘三思。”

  李太后明白張圭說的是對的,正因為如此,她才愈加生氣。

  前腳哄得她允準張池與張瀾西赴嘉峪關,還信誓旦旦地承諾不派給他們一兵一卒,后腳就派一千御林軍“護送”,竟還以設經筵為由,將御書房的人都困住,以免消息走露。

  皇帝這一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玩得倒是挺溜啊!

  不知道的,恐怕還會得以為他們不是母子,而是政敵,要這般欺瞞防備!

  “那依元輔之意,此事當如何?”李太后強壓怒火,請教道。

  “臣以為,事到如今,唯有釜底抽薪,方能斬斷后亂。”張圭從容回道。

  “哦?怎么個釜底抽薪法?”李太后連忙追問道。

  “請陛下下詔,命英國公只許固守,不許出擊。如此一來,即便那一千御林軍隨同張家兩位公子抵達嘉峪關,也是無計可施。”張圭回稟道。

  “元輔此計甚好!”李太后聞言大悅。

  “除此之外,太后娘娘萬不可向陛下表露您已知情,否則只怕馮林等人不保。”張圭勸諫道。

  “哀家省得。”李太后點頭應道。

  若馮林等人不保,那將來皇帝再自作主張、胡亂施為,就沒有人能夠及時遞消息出來了。

  晚膳前,祁鈺才離了御書房,來給李太后請安。

  寒暄罷,李太后正準備試探那一千御林軍之事,誰知她還沒有開口,祁鈺倒是神色如常地主動交代了。

  “母后,孩兒想著京城距離嘉峪關一路山水迢迢,而眼下邊境又不安穩,孩兒擔憂英國公二子路上遭遇不測,更怕英國公力戰受傷,而朝廷卻不派一人慰問,寒了功臣的心,因此調撥了一千御林軍,護送他二人西赴嘉峪關。

  “母親覺得孩兒此舉,可有不妥之處?”

  祁鈺一臉信賴,誠懇請教。

  李太后滿肚子的話,都被堵在了嗓子眼。

  過了片刻,李太后才笑道:“陛下宅心仁厚,自然并無不妥。只是,一千御林軍是不是多了點?”

  “如此才能顯示朝廷對功臣之后的關心嘛!”祁鈺笑道。

  頓了頓,又正色道:“再說了,英國公負傷、高昌國蠢蠢欲動,如此情形之下,若是朝廷再無任何表示,只恐寒了三軍將士的心。邊關將士若是寒心,那孩兒又如何能安居帝位?”

  李太后臉色一肅,深覺有理。

  祁鈺見狀,便知李太后這關是過去了,悄悄松了口氣。

  “那這一千御林軍護送英國公二子抵達嘉峪關之后,陛下又作何安排?”李太后牢記張圭的叮囑,順勢問道。

  祁鈺笑道:“自然先得留上幾日,否則豈不顯得朝廷敷衍,適得其反?”

  李太后點頭贊許,又問:“那之后呢?御林軍乃天子護衛,總不能一直留在邊關。”

  “母后教誨得是。”祁鈺恭敬應道,“因此兒臣給他們下了密令,待時機成熟,便即刻返京,不得耽擱,否則便以軍法論處。”

  至于這個時機到底什么時候成熟,戰場瞬息萬變,誰又能夠說得準呢?

  李太后聞言徹底放了心。

  看來是她和張首輔多慮了,皇帝調撥那一千御林軍,并不是為了對高昌國用兵。

  又見祁鈺一如既往地恭敬孝順,李太后一時倒也不好逼他即刻下詔英國公只許固守。

  正好宮人傳膳,李太后便打住話頭。

  母子二人相對而坐,專心用膳。

  殿內燭光明亮,母子情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