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152 少年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豆家媳婦

  付溫氏緊緊握著手,抿著嘴,眉頭緊皺,心一下揪起,突突的跳。

  付二棟跟著陶福運走的,她和陸氏一樣的想法,付原海和付昔云驚慌的看著親娘。

  付昔時說道:“我出去看看。”

  豆包氏一把拉住她,“大鐵她娘,你逞什么能?大鐵他們怎么辦?”

  她的意思你得看著三胞胎,有了上次在石河鎮的經歷,豆包氏信任這個兒媳。

  付昔時不理她,對包姥姥說道:“外祖母,你和姨祖母在家看著大鐵他們,我跑得快,我出去看看,有啥消息我跑回來。”

  陶哲孝和陶桂蘭還有陶桂菊一起上前,道:“我跟表嫂去。”

  胡氏孫氏陸氏全急了,這三個每房一個,剛想說話,陶姨姥說:“大鐵娘帶他們去,城門關了,城里現在還沒事,他們幾個跑得快。”

  又對付昔時說:“你們幾個別散開,要一起去一起回來,跑快點,別四處亂跑,聽到什么趕緊回來。”

  付昔時領頭出去,出了門對陶留貴說道:“姨祖父,我們去街上看看,有啥動靜好回來說一聲。”

  陶留貴回頭看院里,沒聽到聲音知道老妻同意他們出去,囑咐一聲小心。

  付昔時幾個跟著陶哲孝往大街上跑去,街上也有人往城東跑,都是青壯年,每家派出打探消息的人。

  這時有個衙役敲鑼,邊敲邊喊:“是殘軍,被朝廷打敗的殘軍,縣尉讓各家各房精壯出一人去東門。”

  付昔時幾個站住,陶哲孝說:“趕緊回去。”

  幾人又撒丫子往回跑,跑進陶家,上氣不接下氣。

  陶哲孝把衙役說的話說了一遍,陶姨姥道:“快去準備。”

  胡氏三個妯娌眼淚花花,但也不敢說話,這事不是她們能夠發言的。

  只見陶哲孝和陶哲旭上前一步,一同說道:“讓大哥留下,我去。”

  陶姨姥厲聲說道:“胡鬧!要是家家都讓小的去,大的就能保住?”

  陶哲孝不服氣道:“我雖然小,可我能打,我大哥打不過我。”

  陶哲忠一把拉過他,說:“沒你事,我去,你護著家里。”

  付昔時不知道里面有啥事,她進屋拿出雙截棍,說:“我也去,多個人多份力,要是殘軍進城,我們打不過也是沒活路,不如拼一把。”

  陶哲旭道:“對,我也去。”

  陶姨姥看著兒孫,閉了下眼,睜開后是決然。

  “小二小四小五留下,其他的都去。”

  小二和小五都大房二房次子,小五是三房長子。

  前一陣子外面有叛軍,陶家鋪縣尉規定如果有事,各家各房出一人,十六歲以下的不出,事情緊急,各家各房留最小的和最老的,其余全上。

  現在只是讓出一人,陶姨姥聽了付昔時的話,一狠心,各房留一個,其余全上,不然只讓小的去了,讓別家怎么看。

  大房兩個兒子,次子成親兩年沒孩子,長子已經有后,二房三個兒子,次子妻子懷著身子,丈夫有事媳婦肚里的孩子難保。三房兩個兒子,小的要去留長子。

  豆家付家是親戚,不能讓他們出人。

  “大鐵娘,你回屋。”陶姨姥攔住付昔時。

  付昔時哪里肯,說:“我比他們能打。”

  說完拿著雙截棍沖出去,豆渣這陣子在陶家有點委屈,媳婦除了抱兒子,就是做飯和教陶家人舞棍,和他見面也是夸贊陶家男兒,讓他深受打擊。

  媳婦的語氣是陶家男兒好樣的,能干上進,話里話外都是稱贊,讓他暗恨。

  難道媳婦喜歡這樣的男人?

  想想最早以前小昔說他是廢物,要改嫁,是不是陶家不是豆家親戚她就要改嫁到陶家?

  這是對他的羞辱!

  寧肯上陣殺敵鮮血撒一地,也不愿讓媳婦看低他。

  豆渣嗖的一下跑回屋,拿起雙截棍跑出來跟著付昔時身后。

  豆包氏一看兒子要去,伸手要拉,包姥姥又伸手拉住她,狠狠擰她一下。

  付原河說了一句:“我去拿個東西馬上回來。”嗖的一下跑去后院。

  陶桂蘭陶桂菊緊跟付昔時,陶桂花抿著嘴跟在堂姐身后。

  陶哲偉一看小堂妹都出去了,他也拿著雙截棍大步前走,不用說,二房三房的陶姨姥讓留下的兩個一起出門。

  豆陳氏眼淚嘩嘩的流,在石河鎮經歷的那些還要再經歷一次?

  陶姨姥對胡氏說道:“你挑兩個人帶著豆家祖母和大鐵幾個小的躲起來,其他的去拿剪刀。“

  幾個年輕媳婦一陣哆嗦,明白祖母的意思,最后關頭,自盡也不能落到叛軍手里。

  胡氏趕緊去安排,陶姨姥和包姥姥豆包氏去到大門口。

  真的是敗退殘軍打進來誰也保不住,能把小兒藏起來救一個是一個。

  付昔時雄赳赳氣昂昂帶著陶家人走在大街上,之前幾天都是她教舞棍,所以她打頭其余人分三排跟在她身后,這次是大的在前,小的在后。

  最后一排是陶家三個姑娘和付原海兄弟。

  每個人學著付昔時把雙截棍合起右手拿著放在肩上。

  付昔時渾身熱血沸騰,以前帶著幾個小弟混在大街上,頂多打個群架,互相掛彩。

  如今不同,現在是保家衛國!

  就是死了,也不枉穿來一回,也不愧是大鐵他們親娘,頂天立地的不僅僅是男兒,我,豆腐西施,頂天立地!

  “少年強則國強!”

  付昔時大聲說道,身后的陶家人在陶家習慣了一起背書,這時不由自主的一起大聲說:“少年強則國強!

  “少年智則國智!”女子清脆的聲音。

  “少年智則國智!”男人們洪亮的聲音。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勇敢則國勇敢!”

  “少年勇敢則國勇敢!”

  付昔時只記得前兩句,后一句是啥不記得,隨口改了下,就這么三句來回說。

  這十幾個人整齊的聲音,整齊的步伐,在街上是那么醒目,又是那么有氣勢,讓走出家門的慌慌不知所措的年輕人一下有了主心骨。

  那些手里拿著棍子拿著鐵鍬的人不由自主的跟在付昔時隊伍身后,跟著一起大聲喊。

  越來越多的人跟在他們身后,有些少年郎不顧家里阻攔,拿著隨手能拿到的工具走進隊伍。

  因為付昔時不認路,陶哲孝和她并排走,長長的隊伍來到城東門,讓城墻上的縣尉大吃一驚。

  聽了沖上來的衙役匯報,縣尉激動的大喊:“開城門!”

  之前出城的百姓擁在城門,前面的人使勁拍城門,后面的人往前擠,最后面的人開始四處逃竄,因為叛軍殺過來了。

  城門開了,前面的人有的撲倒,來不及就被后面的人踩踏過去。

  哭喊聲,慘叫聲,整個上空都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