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九十六章 殊途同歸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吾家嬌女

  晏萩從大理寺的后門走出去,就看到身穿官服的傅知行站在馬車邊,在等她,笑著走過去,“無咎。”

  傅知行扶她上馬車,“想好怎么做沒?”

  “想好了,明天進宮先去見皇后,雖然我知道太后對圣上的影響力更大,但是越過皇后直接找太后,皇后心里會不舒服的。”晏萩沒打算做孤膽英雄,再說了,有力可借,為何不借?她又不傻。

  “還需要我做什么?”傅知行問道。

  “等把事情鬧騰起來,你負責安排幾個才子配合演戲。”晏萩挑眉笑道。

  “沒問題。”傅知行不知道晏萩全盤計劃,但隱約能猜到她要做什么。

  第二天晏萩遞了牌子,進宮去見李皇后;李皇后是很高興,笑問道:“今天怎么舍得進宮來看我?”

  晏萩行禮道:“給娘娘……”

  “這么多禮做什么呀。”李皇后沒等她把禮行完,就起身把她拽到榻上坐著了,“無事不登三寶殿,你進宮來有什么事?”

  “就不能是我想你了,就進宮來看你?”晏萩笑問道。

  “少來了,你懶的很,沒事你才不會出門呢。”李皇后撇嘴,這么多年的朋友,誰還不了解誰呀。

  晏萩輕笑了出聲,“我今天進宮來,是為了二甲傳臚施晴而來。”

  “你認識她?”李皇后問道。

  “我昨天去見過她。”晏萩嘆了口氣,“她生不逢時。”若是晚生那么幾百年,以施晴的才華,大有所為,可惜了。

  “是呀,太可惜了,她做什么要女扮男裝來參加科舉呀?”李皇后也了口嘆氣。

  晏萩把施晴的過往告訴了李皇后,“我不忍心看著她被那些上竄下跳的酸儒給逼死,想請你幫忙。”

  “要怎么幫?”李皇后本來就是個心腸很軟的人,又和晏萩交好,再者也同情施晴,如是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

  “朝廷上全是男人,沒有女人的聲音,我們得讓圣上聽到女人的聲音,發揮一下輿論的力量。”晏萩笑瞇瞇地道。

  “要怎么做?”李皇后問道。

  晏萩把計劃說了。

  “這法子好,走走走,我們去把事告訴母后,要沒母后出面,陛下怕是不會讓我們這么胡鬧。”李皇后很有自知之明。

  “什么叫做胡鬧,我們這是做正經事。”晏萩撇嘴道。

  “對對對,正經事,正經事。”李皇后笑盈盈挽起晏萩的胳膊,兩人往福壽宮去。

  沈太后也在關注著施晴這事,若不是沈太后發話,施晴早就被褫奪功名問罪,把她關進天牢,那是沈太后在保護她。

  李皇后和晏萩一來說這事,沈太后笑了,“行呀,你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萬一捅出什么簍子來,我替你們兜著。”

  “謝謝母后。”

  “謝謝舅母。”

  有了沈太后的支持,再加上傅知行的安排,各處茶樓、酒樓悄然多了不少有關于女子是否能讀書,女子是否能參加科舉等話題。

  這個說:“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不該讀書。

  有人反駁:“讀書明事理,不明事理,何來賢惠?”娶妻娶賢,不是娶妻娶德。

  “科舉從來都只是男子才能參加。”

  有人反問:“為什么女子不能參加?”科舉考試,一直沒有明文規定只有男子才能考啊!

  “歷來就只有男子參加。”

  “以前沒有科舉,只有舉薦,現在有了;以前沒有女子參加科舉,現在有,這證明朝廷開明,就連女子有才能了,也愿意為朝廷效力。”

  在晏萩的刻意引導下,輿論漸漸的倒向施晴,大家都覺得施晴女扮男裝參加科舉,也算不上什么大錯了。

  這天早朝,一直將施晴一事束之高閣的天佑帝,詢問起如何處置施晴了。頑固派的一個文官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施晴此舉敗壞朝綱,陛下開科是為了取仕,施晴做出此等欺君大罪,理應當斬。如若不然,日后必然有更多女子效仿此女,引得天下大亂。”

  “吳大人是不是太過危言聳聽了?若女子參加科舉就能引起天下大亂,還要我們這些文武百官做什么?朝中各位大人都飽讀詩書,難道還不比過女子?”傅知行淡然詰問道。

  “傅大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女子參加科舉,那是牝雞司晨,會為禍天下。施晴必須斬首示眾,以證律法。”吳大人堅持要處死施晴。

  “吳大人有沒有讀過史書?”傅知行問道。

  “本官當年是榜眼。”吳大人吹胡子瞪眼,這傅知行,狗眼看人低。

  “吳大人既讀過史書,可還記得文王求賢若渴,曾言天下良士不拘男女,只要愿意襄助他的,他皆厚禮待之。怎么到了本朝,卻容不下一個有才的女子,后世之人該如何評判本朝之事?就連市井那些平民百姓,都覺得施晴罪不致死,情有可原,反而飽讀史書的吳大人,卻頑固不化……”傅知行冷笑一聲,“愚昧之人,究竟是誰?”

  “依本王之見,這不是愚昧,而是嫉妒賢能,嫉妒一個女子比男子還厲害,所以才想讓陛下把她給砍了。”肅王嘲諷地道。

  那些提議要處死施晴的人不敢吱聲了,傅知行不僅是“兩朝元老”,他深得兩代帝王寵信,他擺明支持施晴已令這些人打退堂鼓了,現在連肅王也出聲幫著他,這間接說明了圣上的意思,圣上不想處死施晴。

  “陛下,肅王和傅大人所言甚是,施晴女扮男裝固然有罪,但念在她也是想為了效力朝廷,臣奏請陛下,從輕發落。”晏同燭出列道。

  “臣附議!”

  “臣附議!”

  陸續有官員出來表態,最后結論就是施晴死罪可免,如是在傅知行的提議下,她被發配到北疆的一個邊遠縣城做七品縣令。遠離朝廷,做個父母官,她既不會跟朝廷上這些老頑固再起沖突,又能一展才華,不至于埋沒。

  這結局,算是皆大歡喜。

  施晴從天牢出來后,穿著嶄新的七品官服,前往安國公府去拜謝了晏萩。府外一個老和尚看著她進去,微微一笑,雙手合十,念了聲佛,“前世今生,冥冥之中自定數,殊途同歸。”

  ------題外話------

  施晴前世是當晏皇后所救,今生仍是晏萩所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