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76章 排遣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小宋騰龍

  康王的這個計策不得罪人,還要讓完顏宗干花錢辦不成事,他沒說什么具體的辦法,相信劉平叔會做好的。

  給劉大帥的密令送走后,又安排了王彥去襄陽替防之事,天已經很晚了,康王在他的書案后看河淮戰報,兀顏彤給研墨侍茶。

  他忽然想起張秾,心馳了很遠,她讓康王數次分神在軍報上開了小差兒。

  人不能做虧心事,生怕敗露了局面不可收拾,康王好像做虧心事了。

  康王自問,張伯英到目前為止,除了借平亂之機瘋狂斂財也沒什么出格的事。

  不過康王的心靈中好像有另一個人偶爾冒出來,總是左右他的看法。

  也不知這算不算他不同于常人的預見,比如他對秦會之的態度和印象一直就好不起來,康王認為秦會之就是個絕頂聰明而靈活的利己者而已,他就是李斯。

  比如他對岳大帥的絕對信任,覺著他就是另一個蒙恬。

  比如他對李綱、對那個萬俟禼、對張伯英的看法。

  從張伯英平亂時久駐江西斂財、筑“沒奈何”、私決大員徐丙則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上看,當利益和誘惑足夠大時,張伯英的行為會變的令人陌生。

  這么一想,康王才覺著好受了一點兒。

  去金州甲杖庫有如鬼使神差,不論是吳芍藥在演兵時離開、還是甲杖庫管事的恰巧出現,還是潼川路回執上左譽的那個簽名,好像都催萌了他和張秾在甲杖庫的行為。

  當時那個情形只能用命運來解釋,他在張秾的主動面前根本無力抵擋。

  去了韓州以后好像大到國運、小到個人的命運,什么都改變了。

  見到尹先生的時候更是心虛,知道尹先生未卜先知,會不會已被他看透了。

  他還暗暗的留意著江西的動靜,有點全神貫注了。

  他生怕在張秾面前安慰自己、開脫自己而脫口說的那些話,再被她透露到張伯英的耳朵中去。

  張伯英鑄“沒奈何”的事,可能引起張伯英對他的戒意和疏遠。

  而張伯英勾結秦會之的事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在捕風捉影,尤其張秾會以為康王在為他自己開脫。

  好在張秾走后,江西一切平靜如常,看來她沒說什么。

  再一想到張秾又回了江西,回到張伯英身邊去,康王又不甘心了。

  這他媽都是什么事!叫又不能叫回她來,這是他第一次因為一件事覺著兩難。

  軍報再也看不下去了,半夜的時候康王看著兀顏彤說,“孤陪你練練劍。”

  康王府的后邊庭院內挑起了通明的幾盞大燈籠,照的亮亮堂堂,有好幾個侍衛在旁邊相陪。

  康王叫兀顏彤自己先耍了一遍鐵劍,站在旁邊總是點頭。

  兀顏彤問,“大王你有什么指點我?”

  康王說,“鐵劍強過刀,可兩面劈削可突刺,用好了如虎添翼,因為在混戰中你每個動作無論去或者是來,都可以威脅到對手,你練劍的先天資質不錯,敏捷靈活,可以抵消力量不足的缺陷。”

  兀顏彤練劍很刻苦,康王答應她的事不可能說說便罷。

  一方面她很期待很興奮,另一方面又有些落寞,因為康王絕不可能像放走自己這樣讓吳娘子獨自遠離他、跑到那么遠的地方做任何事的。

  如果自己一去不回,看來康王也不怎么難過。

  練了半宿劍,次日午后她看看康王好像又沒事做了,又坐在府中發呆,便央告著再去陪她練劍。

  他們只帶著幾個人,騎馬出了北門,康王說要叫兀顏彤到漢江邊去,體會一下那個大河濤濤的氣勢,劍都要劈出那個氣勢來。

  其實他是想給自己排遣一下。

  他聽到金州城內傳來非常急促連貫的三聲鐘響,隨后又來了一遍。

  這次和平時劍士們集兵訓演的敲法兒不一樣,訓演只敲三下,一下下悠長的。

  這個鐘聲就是吳娘子派人敲的。

  她找康王時發現康王和兀顏彤出城了,有兩名從內鄉縣翻山越嶺、晝夜兼程跑過來的弓兵,氣喘吁吁的向她報告了緊急軍情。

  他們出發時,金國寶山大王的偷襲人馬正好趕到了西峽鎮,此時估計就在他們身后不遠了。

  吳芍藥問有多少人,送信者略帶慌亂的說,“回吳娘子,我們是連夜接到了西峽鎮的消息,他們也沒說清楚,縣令大人便把我們派出來了!”

  金州是康王府所在地,前邊東面有重鎮襄陽,大后方,平時四城門都是開著的,若按著內鄉送來的軍情看,也許很快寶山大王就到門外了!

  吳娘子馬上發出信號集合劍士,同時也是給城外不知在什么地方的康王報信,讓他警覺后趕緊回來。

  今天的集兵有另外的規矩,尹先生早就給定好的,集訓時城鄉劍士們要都到城外,有固定的地點。

  要作戰時則就近集合待命,不能作無畏的跑動,怕延誤軍機。

  這個時候最著急的是指揮以上的軍官們,負責城內劍士的指揮必須飛至康王府領命,城外的指揮要控制好手下所轄的劍士,等待城內來傳命令。

  余麗燕看到吳芍藥正在穿她那副金絲軟甲,找她的弓箭,要出城,便對她說也要去。

  吳芍藥說,“城內也要有個人盯著,你留下。”

  城內的劍士她要帶出去一部分,剩下的留給余麗燕,馬上四門戒嚴,城上只要眺望到不妙,要立即關閉。

  吳芍藥打算到北門外去迎康王,不知寶山大王來了多少人,既然是來偷襲一定是精兵強將,人也不會少。

  吳娘子不了解寶山大王,余麗燕告訴她,寶山大王使著一對金錘,錘子的個頭兒和親軍左統制岳云的那一對幾乎一般大,號稱金國的第一猛將。

  吳娘子一聽,認為斜寶可能已經在城外截住了九哥,她連忙去找那金雀開山斧,沒在,原來九哥帶出城了,可是她一點沒放心,萬一斧子對上了錘子九哥寡不敵眾。

  “趕快派人騎快馬去興元府通知岳云,馬上領三萬劍士來金州會戰!”

  余麗燕對她說,“我怎么放心你呀。”

  吳芍藥說,“我總比你身子利索,你放心!”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