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3章 指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小宋騰龍

  康王領著五百人翻越熊耳山,再一次回到了西峽鎮。

  這條山路走的太順當了,五百人的行動怎么也有點動靜,可他帶著這些人一去一回,在半路上連個檢查盤問一下他們的人都沒有。

  他搞堅城清野一直側重了山外,這里看上去好像沒涉及,鎮子里買賣商戶照常開業,雞鳴犬吠,很太平的樣子。

  四太子就是從這條道兒上跑的,難道哪天他不會再從這條道兒上摸回來?

  從這里避過襄陽,兩三千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繞開武當直到金州邊境。

  他對左右親軍統制說,“我們得停一停了,去鎮子里!”

  西峽鎮是當地大鎮,有五百多戶,王安石變法雖然最后被清算,但是保甲法沒被推掉,十戶一保,五十戶一大保,十大保為一都保。

  西峽鎮管事的都保正,是個五十歲的鄉紳,上次五百人從鎮子里過去的時候他沒趕上,但知道這些人是從金州趕來的,連領頭者是誰他都不知道。

  這次聽說五百人又回來了,為首的三人還來府上拜訪,人都到了門外。

  他趕緊起身出迎,把人讓到里廳來,上茶上果品,問來意。

  為首的年輕人腰中挎著口鐵劍,身邊一個少年提著兩柄個頭駭人的金錘,另一個扛著個藍布套子,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兵器。

  挎劍者客氣的沖他拱拱手,“在下趙德基。”

  都保正聽罷細辨了一下,忙不迭的起身施禮,驚聲道,“原來是大德大能的殿下駕到了,老朽真是失敬,失敬!老朽坐候康王上門真是折殺了,殿下只須派人傳個話來,老朽哪敢不急趨駕前聽命。”

  康王說,“老丈別客氣,孤是客入尊鄉,不能托大。”

  都保正道,“在敵軍深入國境時,大王領五百人去韓州,妙施其人之道,從虎穴中救出了父兄,竟然還擒住了恰巧路過韓州的吳乞買,這個時機可以說千載難逢,又轉瞬即逝,卻被大王抓的準準的,此事振奮的是我大宋軍民的氣勢,而大王讓出皇位的舉動更是自古罕有,誰人不挑大拇指!”

  說罷又問另兩人是誰。

  趙構說,“這是西岳大帥府上的兩位公子,這個是岳云,這個是岳雷,他們孤的左右親軍統制官。”

  老者又一次起身道,“原來是岳大帥的公子!本鎮歸鄧州,屬南陽郡,離著伏牛山更近,岳大帥在南陽激戰殲敵,伏牛山困敵三萬的事我們早就聽說了,果然是父子英雄!”

  又忙著吩咐家丁,馬上置辦酒席待客!外邊五百持劍士都稍待,人人管飯!

  反正是家大業大,機會難得。

  趙構進府后竟然沒功夫插進話去,不禁有些好笑,一聽管飯就更不急了,連忙致謝。

  這一頓客套行過去,老者才問,“不知大王有何諭示啊?”

  康王說,“金國的四太子前些日子剛剛從鎮子里穿過去了,這次他是一個人過去的,下次若帶幾千人馬摸上來,西峽鎮好像沒有一點預備。”

  老者好像打了個冷戰,瞪著眼,過了好一陣子才說,“前些日子鎮上失蹤過一個樵者,剛在山上找到了,已報了內鄉縣府。”

  康王問,“這里離內鄉縣遠嗎?”

  老者道,“只有十幾里山路。”

  康王說,“那就有勞你找個人領路,帶孤的統制去請縣令過來,我們說一說防范之事。”

  岳雷自告奮勇,帶兩名劍士去內鄉縣。

  主人給找了馬匹飛馳而去,別說康王殿下是西峽鎮的尊客,內鄉縣令平時都請不來,府內緊鑼密鼓的操辦宴席。

  老者感嘆著說,“靖康之禍地動山搖,我們百年的清平世道被金賊打破,感覺日子都沒法過了,人心惶惶不安,有力者思變,無力者迷茫,幸而有大王雷霆出世主持亂局,揮云播雨舉重若輕,聚會雄兵打破困局,中原重鎮接連收復,汴梁也回來了,軍民們勇者益勇,老幼心定,金軍節節后退,這是我國人之大幸!”

  康王哈哈大笑。

  老者不好意思的說,“請恕老朽語無倫次,千言萬語一齊涌上來。”

  康王道,“我大宋肯奮勇舍命者無數,同仇敵愾的良多,金軍只恃一時之強罷了,牛闖瓷器店,虎入書香門,但他倒行逆施不得人心,一敗涂地是早晚的事。”

  說話間酒席置妥,縣令也飛馬趕來。

  馬上入席,邊吃邊談。

  縣令說,康王殿下的提示很重要,非常重點,正確,及時,必須!

  一直以來他認為西峽鎮所處的位置太偏僻,經過這里的大道就一條,往北去正是武關,南邊通著南陽,東西向只有一條窄窄的山間小道與它十字相交,外邊人根本不知道,因而疏于防范了,對于忽然斃命于山上的樵戶,縣里也沒有引起足夠的警醒,只當成一般的刑案,幸虧康王來了。

  他很隱晦的替自己解釋說,“這里不是要道,上次鶻沙虎犯境,走的就是葉縣——南陽——光化軍,然后俯攻的襄陽,內鄉縣只來過少量的散騎。”

  康王說,“如果金軍有一支奇兵出現在西峽鎮,他也可以沿著南北大道俯攻內鄉縣,很危險啊!”

  縣令抹著額頭連聲說“是”,請大王指點本地的防范,內鄉必從速施行起來。

  康王道,“這是少有的五百戶大鎮,當敵人突至時最容易慌亂無序,老無所扶,幼失所領,一邊走著還擔心著家當,背包羅傘以致遲疑誤事,孤只提三個建議。”

  縣令連忙坐直了身子,很專注的聽。

  康王說第一要有預警,都保正年高望重,足以主事,再選出個材勇過人者做副都保,篩選精壯保丁,排出晝夜班次在遠處山上的小路巡視,如有敵情敲鑼示警,再分頭往武關、內鄉報信,使各地軍民可以早作防備。

  “第二,孤不求西峽鎮像河淮一樣堅城清野,在這里就顯得勞民傷財了,但須有最低的準備:各戶糧食最好不要明囤,全部入窖做好掩飾,各家要帶的細軟提前理清,不要臨事亂抓,聽到警示時才可拿起就走。”

  縣令說,“此時正是農閑,各家在自己院子里找不打眼的地方挖個窖,很可行!不知第三是什么。”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