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一章 下崢嶸而無地兮,上嵺廓而無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逐夷平江賦

  姽婳大怒,提起右掌,對準了楊寧的面門直擊過去。

  倏然間,楊寧站起身來,身形一晃,已身在三丈之外。

  起身,側身,遠離,這一系列動作眼花繚亂,群豪見狀,都鼓掌叫好。

  這架雖然還沒打,可群豪都希望這個“無名之輩”能勝得過那惡婆娘,因此拼命為他呼喊。

  楊寧低頭四處逡巡,像是在地上挑選自己趁手的兵刃。

  群豪和上清眾弟子見狀,紛紛遞出自己的隨身武器,都道:“用我的,用我的。”

  上清弟子大都以長劍為主,武林群豪則是五花八門,開山斧,流星錘,軟鞭應有盡有。

  楊寧正欲挑選一位師兄的長劍一用,正在此時,顧風遙走向近前,將隨身佩劍連劍帶鞘從腰間解下,送至楊寧手邊。

  楊寧下意識地伸手接過,一見是她,頓時怔住。

  顧風遙雙目瞬也不瞬地盯著楊寧的眼鏡,像是要看穿他的心思一般。

  良久,才朱唇輕啟,綿言細語地道:“當心,別折了我的劍!”

  楊寧忙道:“多謝師姐!”

  便轉身回到場中,不敢再看她一眼。

  姽婳冷笑一聲,道:“小子,看不出來你還是個風流種子呢,我看上清弟子屬你最為英俊瀟灑!”

  她眼見楊寧渾身上下粗鄙丑陋,形同乞丐,便存心以楊寧來折辱上清弟子。

  怎奈上清弟子大都見過楊寧本人,情知楊寧并不丑陋,因此也不覺得她在恥笑自己。

  反觀群豪,都不懷好意地笑了起來,一會看看楊寧,再看看顧風遙,最后再看看綰綰,很多不嫌事大的都吹起口哨來。

  楊寧臉紅如血,為了避免尷尬,急忙將劍抽了出來,心想抓緊打起來才好,打起來才不尷尬。

  怎知慌亂之下,抽出長劍后順手便將劍鞘扔在地上。

  此舉原無不妥,只是在她想來,風遙師姐出身名門,在那種重要的時候還在叮囑自己不要折了她的劍,料想這定然是一把寶劍。

  既然是寶劍,那劍鞘勢必也是價值連城,怎么能隨手一扔,于是趕忙俯身去撿劍鞘。

  群雄見了,更是不懷好意地笑道:“美人賞的,可不能隨便亂扔。”

  綰綰聽在耳中,頓時一陣黯然,轉目去瞧顧風遙,后者則是俏臉通紅,卻佯裝鎮定地看著場中。

  楊寧從臉一直紅到脖頸,為化解尷尬,急忙揮劍,直刺向姽婳中庭。

  這是上清劍法中的一招“尺璧寸陰”,上清弟子無人不會,便連姽婳也是知道這招的。

  但是這平平無奇的一招,在楊寧劍下,借助“萬古輕宵”身法,竟如同長劍破空,奔軼絕塵而來。

  姽婳側身閃過,拂塵撲面,當即以“芙雀回首”還以顏色。

  楊寧即刻橫劍揮出,劍身不住顫抖,隱隱作響,而去勢卻如同風回電激一般,正是一招“不見瀾生”。

  上清中人人人皆會此招,可誰又能像他這般將此招使得如此精妙絕倫,上清眾人登時采聲大作。

  姽婳收拾起輕視之心,屏息御敵。

  楊寧則是盡自己平生之所學,將上清劍法“均天十六劍”發揮的淋漓盡致。

  場中劍氣縱橫,時有龍吟之聲,群豪不住拍掌叫好,上清眾人更是瞪大了眼睛仔細去看。

  只見楊寧每一招每一式無不深會其要,劍法之精絕,人人自嘆不如。

  而姽婳亦不負鬼才之名,依仗獨特心法與楊寧纏斗。

  她既知上清劍法中每一招每一式,便待楊寧出劍之時,即刻予以反擊,因此楊寧幾次險象環生。

  楊寧心道不好,料想若久戰,只怕不敵,只能以失傳已久的劍法來對付他。

  這般想著,腦海中便浮現出鬼陽子將一群蝴蝶放飛,卻能以劍法攔住眾多蝴蝶的場景。

  手上劍勢一變,“驚鴻劍法”當即舞了出來。

  上清劍法以奇崛靈動著于四海,而“均天十六劍”更是集上清劍精髓所在。

  然最后一劍,已經失傳的“驚鴻劍”更堪為當世劍法奇崛之最!

  只見楊寧身姿恰如蝴蝶紛飛舞于溪間,高低左右,回轉如意。

  頃刻間,姽婳左臂和右腿已被各開了一道血口。

  楊寧劍勢舞地越來越快,可每一招一式無不清清楚楚。

  便如擅于書法的大家,即便潑墨到了極快之處,但線條點畫,回鋒牽絲,無不交代的干凈利落,無半點拖泥帶水,正得那“平和之中見奇崛”之精髓。

  而頃刻間數百招下來,竟然全無一劍是重復的,姽婳只能依靠深厚內力閃避游斗。

  可任她如何苦思冥想,也依舊拿這么快的劍法毫無辦法。

  群豪紛紛站起,有那個頭稍矮一些的,索性站上宴桌,心下贊嘆:“上清劍法果然厲害,難怪姽婳當年私心竊慕。”

  顧風遙若有所覺,偷眼去瞧綰綰。

  只見她雖不懂武功劍法,雙眸卻癡癡的瞧著他,目光中脈脈含情,顯然是心馳神搖,芳心如醉。

  顧風遙想起楊寧喚她阿姊,心里不由疑惑。

  又過了四五十招,這時姽婳以詭異身法避過楊寧一劍,拂塵圈轉,向楊寧腰間抽去,楊寧只得豎劍去擋,哪知那拂塵卻猶如蔓藤一般,順勢纏上劍身,姽婳大喝一聲:“撒手!”,楊寧虎口劇震,右手再也把握不住,長劍直飛上天。

  天玄門弟子歡聲雷動,楊寧不敢失了顧風遙的佩劍,急忙縱身去取。

  姽婳如何能遂他心愿,緊跟著縱身去搶長劍。

  可姽婳身法雖好,卻又哪里能追的上“萬古輕宵”,只見楊寧一把抓住長劍,竟然于半空之中施展出“經天功”,赫然臨空而立,長劍指地,猶如謫仙。

  彼時天空蒼茫一片,山風呼嘯,卷起陣陣碎雪。

  楊寧好似隱入云中一般,經天功只能極其短暫地依靠內力在空中停留片刻。

  片刻后經天功勢盡,驀地里天空中劍芒一閃,楊寧雙手握劍,劍尖“嗤嗤嗤”發出輕微聲響,身子與劍身呈一條直線,破云而出直刺向姽婳。

  劍勢之奇之快簡直匪夷所思!

  楊寧自半空之中本來與姽婳相距七八丈開外,但眨眼間說到便到。

  正如天外游龍,矢矯而至!

  群雄無不轟然叫好,上清眾人更是目眩神迷,大為嘆服。

  姽婳本來凝目四處尋找楊寧,哪里想到楊寧竟然自上而下殺到,一呆之下,長劍已至面門。

  姽婳盡力只能堪堪避過要害,心底一動,陡然間雙目直射向楊寧。

  楊寧被他盯著,就好像被蝮蛇盯上一般,不由悚然一驚。

  長劍刺到,直刺入姽婳右腋,劍刃劃破了右肋與臂膀。

  可姽婳竟然笑了,楊寧暗叫不好,急忙想要退開。

  哪知劍如論如何也拔不出來,低頭一看,長劍竟被姽婳右臂死死挾住,鮮血流了一地。

  姽婳力聚左掌,向楊寧當頭劈去,

  原來姽婳瞧出楊寧劍法高絕,當世只怕無人能及,情知若讓他用長劍和自己較量,自己無論如何也勝不了。

  因此便存了心思要奪了他的兵刃,料想沒了兵刃,她一掌便能殺了他。

  因此姽婳先是震飛他的長劍,可是不料楊寧身法強過她,還是被他將劍搶了回來,這才有了最后這出苦肉計。

  顧風遙將長劍借給他時,對他所說的“不要折了我的佩劍。”

  意思也是提醒楊寧,他劍法卓絕,只可以劍對敵,切不可棄劍與她近身相搏。

  一時間,群豪無不扼腕。

  剛剛見證了一場驚天動地的較量,一位年輕的小子和一代宗師,兩大絕世高手之間的生死之爭。

  此戰之后,那個小子勢必名揚天下。

  楊寧與姽婳廝殺之時,雖然始終未露敗跡,可惜終究臨陣經驗比姽婳差了太遠,著了她的道。

  上清弟子更是扼腕長嘆,上清宮終于在繼李定國和李巖之后,又出了一位不世出的奇才,楊寧!

  其劍術之奇崛,身法之靈動,比之“劍狂”李定國,“劍癲”李巖有過之而無不及。

  可就是這樣一位杰出弟子,很快就要死在姽婳掌下。

  楊寧看著姽婳抬起的左掌,情知必死無疑,不由閉上了雙眼。

  只是在閉上眼眸的那一剎那,為什么?為什么心中突然有那么多的不舍?

  自己已經是死過一次了,為何心中還有那么多的不甘心?

  在這一瞬間,楊寧腦海中浮現出許多畫面,這些畫面令他刻骨銘心,是他此生最珍貴最珍貴的東西。

  從幼年時一個老人幫他埋葬雙親,并重新給了他一個家。

  再到阿姊為他種藥,替他醫病,直至在客棧分別后,十三年來,每個夜晚都思念入骨。

  后來拜在上清門下,遲到被大師姐鞭撻。

  日夜腹痛,李巖為救他私傳長門心法,后被逐出上清,又身中青玉流秘法,自知必死之下跳下懸崖。

  他也想好好的活著,不辜負這一場歲月的折磨,不辜負這一生的顛肺流離,不辜負所有的失去與獲得!

  畫面又一閃,只見一個道袍破爛的老朽,救他性命,收他為徒,并傳授武功。

  臨別之前送給他的是:“你如果不嫌棄為師辱沒了你,出去記得說是我的傳人。”

  突然楊寧腦海中靈光一閃,仿佛抓到了什么。

  他急忙伸出食,中二指,結了一個手印豎于胸前。

  口中一字一句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眾人能聽到的最后一句話乃是一句道家箴言: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隨即“轟”一聲巨響,震耳欲聾,塵沙彌漫,天地為之失色。

  綰綰心灰意冷,失聲痛哭。

  許多上清弟子苦澀難言,想上前安慰又不知如何開口。

  群豪都不由搖頭嘆息,只有天玄門弟子彈冠相慶,喜形于色。

  良久,飛塵碎雪逐漸消散……

  群雄都驚訝地注視著場中,一時之間,除了一旁的打斗之聲,竟然全場死寂。

  眾人無不相視茫然。

  只見楊寧齜牙咧嘴地爬起身來,徐徐還劍歸鞘。

  姽婳渾身是血倒在不遠處,胸前滿是血污。

  “寧兒,好一手“千秋不負”!”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殿階之前,李巖負手而立,意態閑逸。

  寶帳躺在地上,右臂折斷,不住呻吟。

  上清之人聽到“千秋不負”的時候,大都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一名年輕弟子凝神思索片刻,突然大聲叫道:“啊,我想起來了,是我上清失傳了近百年的絕學!”

  他這一聲喊,也喚起了眾多同門的回憶:

  百年之前,上清宮有一門絕世功法,名曰“千秋不負”。

  此功法若單以剛猛霸道而論,只有青燈寺無上絕學“不動明王”可與之媲美。

  只是此絕學已經失傳了近百年,不想今日重現天日。

  上清眾人看著楊寧,突然覺得楊寧身上實在是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只是此處人多眼雜,不便問詢,待此間事了,再好好問他。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眾人轉頭看去,青燈寺三大禪師已經破陣脫身,正向此間走來。

  早有各門派頭面人物前去關懷問詢,三大禪師一一答謝還禮。

  此戰雖然上清弟子與武林群豪死傷眾多,可天玄門門主姽婳重傷昏迷,寶帳身受重傷,所布下的西域閻浮法陣也已被破,密宗,天玄門顯然慘敗。

  多爾袞密謀多年的計劃,也一并付之東流。

  群豪無不大聲歡呼,直比娶新媳婦還要高興。

  好像多爾袞計劃落空,竟如同關外韃子全都滅絕了一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