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262章 矛盾的經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回一把火

  其實《生存大挑戰》的開機儀式,李經緯作為商代表也來了,只不過到場的重量級嘉賓實在是太多太多,因此他也只能泯然于大眾,無緣與余老板多聊。

  這理想的背景也實在是太強大了一點!

  看著被他視為救星的余老板,跟某位重要人士聊得火熱時,他不禁如此感慨。

  可他也忍不住想:這對健力寶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又是一把雙刃劍。

  毫無疑問,對于現在的健力寶改制之路來說,最大的障礙就來自于三水地方那邊,盡管地方那邊給了現任管理團隊找尋接手方的權限,可接手方最終能否得到地方的認可,那還兩說。

  而現在,擁有如此深厚背景跟影響力的理想,在這一問題上似乎不必太過于擔心,若是支持來自于粵省,那地方那邊還有勇氣否決嗎?

  要知道,三水跟粵省,可是差了整整兩級!

  毫無疑問,理想的背景越強,對于健力寶的改制來說,就越是好事。

  可是對于健力寶的現有管理團隊來說,背景過于強大的理想,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為啥?

  因為大家的私心。

  其實在找接手方這件事上,若是現有管理團隊肯配合的話,根本就不會這么難,要知道,4.5億的轉讓價,根本就不貴,而是占大便宜。

  從表面上看,現在的健力寶正在走下坡路,年銷售額從原來的50億降到了30億,上交給政府的利稅也從原來的一個億降到了2000萬不說,還背上了大量的負債,將有資不抵債的風險。

  可實際上呢?

  實際上是管理團隊故意而為之。

  想要把一家原本有著良好發展勢頭的企業往資不抵債方向做,方法其實很簡單。

  其一,停止擴張的步伐。

  其實在過去的數年之內,國內的飲品市場已經迎來了一波飛速發展,各種類型的飲品紛紛冒了出來,并且很多都獲得了不俗的經營業績。

  1996年,國內的純凈水市場突然蘇醒,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里,崛起了不少知名品牌,如娃哈哈、樂百氏、怡寶、農夫山泉等。

  時隔一年,做方便面的康師傅開始推茶飲料,它的競爭對手統一開始推低濃度果汁飲料,然后伊利、蒙牛等奶品企業開始推牛奶飲料……

  在短短的數年時間里,不停的有新品推出,并且一推就火,這一波接一波的新品,也迅速將國內的飲料市場陡然撐大。

  按理說,健力寶作為國內飲料行業里的先行者,是有足夠的實力來推新品的,哪怕是跟風,也有能力推出更多的爆款產品來。

  可健力寶卻偏偏一個都沒有跟,這又是為啥?

  當然是體制問題。

  若是快速擴張,把公司的規模進一步做大,哪里還會有mbo的希望?

  其二,在收支上做文章。

  像健力寶這樣的生產型企業,是離不開供應商和經銷商的,想要把公司往資不抵債方向整,在供應商和經銷商兩端做文章是最簡單也最難查的事。

  在關鍵時刻,經銷商那邊負責拖欠銷售款,而供應商這邊負責集中擠兌貨款,就立即能讓健力寶的現金流緊張,從而讓公司快速變得一文不值,甚至變成負資產。

  這也正是地方最為擔心的問題,才動了轉讓之心。

  而很多接手方雖然有意,但卻不敢下手的原因也在這里,因為沒有管理團隊的配合,投資可能會打水漂不說,還有可能因此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

  那想讓管理團隊配合的條件是什么?

  當然是給管理團隊足夠的好處,比如說股份啥的,在公司財務副總的力主之下,這幾乎已經成為了所有管理團隊的共識。

  連李經緯自己都被說動了。

  那么問題來了。

  這種事,能明著跟接手方去談條件嗎?

  當然不能,若是擺明了把前面那些小手段給說出來,就有可能成為將整個管理團隊送進監獄的證據,因此,這種事,只能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大家心照不宣,但絕不能擺到臺面上來談的。

  可對于有意向的接手方來說,這種事不談個明白,又有誰敢接手呢?

  除了理想的余老板!

  連李經緯都不得不承認,別看余老板年輕,可厲害程度實在是遠超絕大多數成名企業家,不僅一眼就看破了他們所玩的小手段,還給他指明了其中所蘊含的風險。

  是的,這就是一個巨坑,一個外資方聯手財務副總所挖的,能把包括財務副總自己在內的整個管理團隊都送進大牢的巨坑。

  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之后,李經緯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也正因為如此,他不得不采用了雷霆手段,先把明顯的漏洞給堵了,并嘗試去說服整個管理團隊,把理想當成最佳的接手方。

  可管理團隊是那么容易說服的嗎?

  尤其是當理想所提的一系列條件,跟大家的期望值有較大的差距時。

  “假如在公司重大決策上還是受理想的制約,那跟不改制有啥區別?改制后待遇可能會好一點,但不改制的話,最起碼我們的自主權還是相當大吧!”

  “你我都知道,健力寶的實際價值遠遠不止4.5個億,這便宜憑什么要給理想占,他們占了又憑什么不多分點好處給我們?”

  類似的質疑聲相當多,因此哪怕是到今天,管理團隊的意見也還沒完全統一,最終大家唯一達成的共識就是,可以繼續跟理想談。

  談給管理團隊更多的自主權,談給管理團隊更多的好處,而不是把大部分好處給全體員工。

  對此,李經緯也頗為無奈。

  他在公司里雖然相當強勢,但他很清楚,要想讓公司健康發展,單靠他一個人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他還得盡可能地去照顧大家的感受和想法。

  他原本以為,有著那么大的便宜可占,那這事在理想那邊應該還是有得談的,可現在他卻有點信心不太足了。

  既然理想的背景那么強,那余老板會不會因此過于強勢,不給太多管理團隊這邊太多的商量余地?

  忐忑中,他再次迎來了余老板跟理想的吳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