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十二章 曹孟德席間定民策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三國之冠軍侯

  秦祿的死只是這東武陽城小小的一個縮影。

  隨著賈援逐漸的收降納叛,東武陽城牢牢的被掌握在了手中。

  秦祿是一條好漢,睦固也是一條好漢,二人都有自己身上的閃光點,但沒辦法,這些人不明大勢,不順天時,只能被歷史的洪流碾成粉末。

  至此,本以為要來年開春才能平定的東郡黃巾,此時便被賈援平定了。

  不得不說,影響是極其深遠的。

  此時鬧的沸沸揚揚的東郡黃巾,不過兩月便被曹操所部擊潰,前后破敵十萬眾,除了還在魏郡的于毒,可以說已經全取勝利了。

  能夠預料到,曹操要大大的揚一波名聲了。賈援隱隱約約記得曹操是接了兗州牧的職位,以此來起家,最后據有四方的。

  而今天下紛亂,北邊袁紹和公孫瓚在大戰,南邊劉表和孫堅火并,袁術也在積極進取,攻略揚州,可以說大爭之勢已起,就看誰能笑到最后了。

  ......

  曹操是于四日后方才接到的消息,當時曹操正在與荀彧宴飲,商討過冬備戰的事宜,待聽得了傳信兵的傳信,曹操口中還沒咽下的酒水噗的吐了出來,眼中全是不可思議的神采。

  “你是說賈援以三千人強渡大河,夜襲東武陽城,斬了睦固,現在已經占了城池,北東郡各縣都望風而降了?”

  曹操驚疑的詢問了傳令兵一句。

  待聽到了肯定的答案,曹操立時大笑不止,對身邊荀彧說道:“賈伯濟當真是我的福將啊,膽子也是忒大了,竟敢以三千眾夜渡大河,不過能一戰而下東武陽,當浮一大白!”

  言罷曹操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我亦知賈伯濟智勇雙全,是大將之選,只是還是小看了他,出其不意,為人所不能為,這是名將之姿,彧為主公賀。”

  荀彧這廂也是驚嘆,遣賈援去蒼亭,大部分還是出自他的建議。曹操本來是屬意夏侯惇與賈援二選其一的,最后還是聽從了荀彧的建議拍了板,定下了由賈援出征。

  在荀彧看來,能夠以千眾擊破龔都大軍的賈援,更加適合這個任務,沒想到賈援真的又立新功,再創奇跡了。

  要說賈援的勝利,真的是運氣居多,但不可回避的便是運氣也是實力的一部分。若沒了這場天降大雨,賈援哪有這么容易便摸到了東武陽,睦固連絲毫的察覺都沒有。

  若沒有正好捉到的劉產帶路,讓睦固誤以為是秦祿造反,哪里又會有東武陽城大亂,黃巾軍火并不休。

  若是兵力足夠,賈援也是不想弄險的,這個時候曹操要是有十萬人馬,那只要以堂堂正正之師戰而勝之就行了,也不需要再多生事端。

  但沒辦法,若是想要快速的結束東郡亂局,便只有如此了,好在賈援賭贏了!

  隨著黃巾軍的消滅,東郡終于可以真正的作為一個根據地來進行經營,而這便是曹操今后起家最堅實的基礎,以沛國和東郡為基點,最終全據兗、豫之地將不再是口號。

  荀彧感慨一番,又拱手對曹操說道:“主公,伯濟取了北東郡之地,固然是好事,但要是將此地收為己用,卻是要花上一番心思了,主公當早做計較,保障民眾能渡過這個冬季啊。”

  曹操聽得荀彧之言,臉上笑容漸漸褪去,開始在堂內走來走去,顯得內心甚是焦躁,突然曹操停住了腳步。

  “文若,敢問劉岱何人?”

  曹操突然問了荀彧一個不相干的問題。

  “劉公山有孝悌之名,與其弟劉繇都是一時之俊才,但以某觀之,實是徒有虛名。這人不明大勢,又重小節,私欲較重,且剛愎自用不聽人言,日后怕不是取禍之道。”

  荀彧的點評也是絲毫不留情面,把劉岱這個人的缺點全都說了出來。

  曹操聽得哈哈大笑,又說道:“文若,我也知這劉公山不聽人言,剛愎自用,但這人卻有一樣優點,那就是對友人甚是親厚,而我曹操恰恰是他的友人,不然文若你以為袁本初隨意表舉一個東郡太守,劉公山堂堂兗州牧卻什么都沒有說呢!”

  曹操見荀彧若有所思,又說道:“相比于此時的袁劉二人,我曹操還入不得眼,聽說劉公山前些時日便與袁紹結了親家,此時冀兗一體,互為聯盟,我們想好好過得這個冬日,只怕要落在劉兗州的身上啦!”

  荀彧聽了曹操所言,眼中精光閃過,說道:“主公所言甚是,此時劉岱盤踞任城、山陽、東平等兗州精華之地,我等去打一打秋風也是在情理之中嘛!”

  言罷這主從二人相視而笑,內心盤算起了如何從劉岱手中摳出一批錢糧。

  ......

  大河水到底還是沒有決口,讓兩岸都在擔憂的眾人心中升起了些許慰藉。

  此時的蒼亭渡口船只往來不斷,郭嘉也知道了賈援戰績,驚嘆之余也是暗自佩服。

  賈援這人平日里看似不著調,但真正臨陣之時卻是果敢英武,絲毫不含糊。

  對于賈援偽裝成黃巾軍挑撥東武陽內亂一事,郭嘉竊以為是神來之筆,也不知賈援是如何做到的。

  郭嘉這幾日都在集合郡兵渡過大河,隨著一批批的人馬輸送到東武陽城,局勢也越來越穩定了,即便是賈援最開始以雷霆手段收復黃巾軍,人心有所不穩,此時隨著大軍進駐,也已將局勢穩定了下來。

  郭嘉這人對待降卒很有一套,也不知他是如何去勸說的,自那日與降卒頭目交談了一番,賈援明顯便感覺指揮這只黃巾降卒得心應手了起來,直白的說便是這些人心中的反意似乎被消除了。

  郭嘉的這番作為,倒是讓賈援想起了后世在軍隊里的指導員,也是如此不顯山不漏水,但偏偏戰士們就是信服他。

  自郭嘉說服了黃巾余部,賈援也是明目張膽的開始往隊伍里安插親信起來,此時賈援手中滿打滿算也有了將近兩萬大軍,上層頭目目前還是黃巾渠帥,但底下的基層軍官基本已經換成了譙縣子弟,自此東武陽可謂穩如泰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