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5章 劍指荊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室可興

  劉備最終還是沒有納甄宓為妃。

  他對沐并、崔琰等人道:“天下尚有數州未下,九州外亦有大片疆域未拓,若奪一地即納一女,朕豈不是要變成荒淫無道之君?此事休要再提。”

  沐并等只得悻悻退下。

  其實到了劉備這種層次,美色根本不是他所追逐的。

  美色、肉欲,只是低級滿足。

  一旦嘗過,便索然無味。

  只有建功立業的志向、名垂青史的理想、為漢人開萬世基業的奢望,才是劉備割舍不下的欲望。

  況且,劉備今年三十七歲,甄宓才十六歲,年齡懸殊,閱歷迥異,根本沒什么共同語言。

  這跟糜貞的情況又不一樣。

  糜貞雖然也是蘿莉,但屬于前世姻緣,她本人又嬌憨癡纏,情深一片,先是擔任書佐,紅袖添香,最后登堂入室,成為嬪妃。

  幸或不幸,也難說得很,因人而異,隨心而變。

  劉備在鄴城一直待到五月份。鄴城也成為大漢北部的政治中心。

  自從田豫大破鮮卑之后,這幾個月里,張昭等人一直在忙活遷都洛陽之事。

  張昭本人開始反對遷都,但劉備決心已定,旨意既下,他也只得遵旨。

  年初,漢朝左路兵鋒已經推到并州北部,北伐部隊也壓著魏國喘不過氣,一統北方的趨勢已經再明顯不過。彭城可以作為青兗豫徐的首府,卻不適合作為整個北方的首府。

  因此到后來張昭的想法也漸漸變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章武四年五月十日,劉備正式遷都洛陽,暫以長安、彭城、鄴城為陪都。四城合并周邊諸縣單獨建立行政區,長官皆稱為“尹”,洛陽改河南府為京都尹,長安沿用舊名京兆尹,彭城東都尹,鄴城北都尹。

  同時,出于精兵簡政的考慮,劉備開始對一些小郡進行精簡合并。如任城郡,原是后漢分封王子形成的諸侯國。劉備稱帝后,這些諸侯王從法理上已失去作為諸侯王的名義。

  理論上劉備的漢朝只有楚王劉表、燕王公孫度,其余再沒有任何諸侯存在。

  那些后漢的齊王、任城王、東平王、濟南王等已成為庶民,他們也早就不再享受諸侯待遇。國改稱為郡,仍按照舊例進行管理。

  青州六郡,平原、濟南、樂安、齊四郡合并為齊郡,北海、東萊合并為北海郡,共二郡。

  徐州五郡,瑯琊并入東海,加上下邳、廣陵,共三郡。彭城原名京都尹,先改稱東都尹。

  兗州八郡,任城、東平、濟北加上豫州的魯郡合并為魯郡,濟陰、山陽合并為濟陽郡,加上陳留、東郡,一共四郡。

  豫州六郡,魯郡并入兗州,梁郡并入沛郡,陳郡、汝南郡合并為臨汝郡,加上潁川郡,一共三郡。

  則青徐兗豫從原來的二十五郡國,變成十二郡、一尹,郡級行政單位精簡了一半。

  當然,這四州還分布著大量由樞密院下軍輜部負責管理的屯田部,后改稱“屯墾師”,師長級別與縣令平齊。

  由于屯墾師在不斷根據形勢發展轉為普通農戶,“師”改稱“縣”,師長改為縣令,隸屬關系劃歸地方郡守,因此其數量變化較大,目前四州大概有一百多個屯墾師,十幾萬人。

  清查土地,整理內政,共同目的都是集中力量,減少內耗,為對外用兵做準備。

  六月,劉備在新都洛陽大集文武,封官進爵。

  劉備非常認同這么幾句話:“賞不逾時,罰不后事。過時而賞,與無賞同;后事而罰,與不罰同”。意思是賞罰都必須及時。

  消滅魏國,一統北方,諸事已經安定,賞賜不能再拖下去了。

  田豫大破鮮卑,戰功第一,從中將晉銜為上將,并任首任樞密使,執掌樞密院。

  劉猛千里奔襲,在擊破鮮卑中有功,晉銜為中將,任樞密副使。

  關羽伐魏有功,晉銜為中將,都督幽州諸軍事。類似于幽州軍區司令。

  呂布抗擊鮮卑有功,晉銜為中將,都督涼州諸軍事。

  牽招平定揚州盜匪、穩定南線有功,晉銜為中將,都督揚州諸軍事。

  呂虔原是鎮將,現在由軍轉政,任冀州牧。

  州牧不常設,州實際上也不再是一級行政單位,隨著郡級行政單位的精簡合并,朝廷直管郡。由于冀州新定,又十分重要,故有此安排。

  趙云破鮮卑有功,晉銜為鎮將,都督并州諸軍事。

  升為鎮將的還有太史慈、許褚、沐并、郭嘉、賈詡等人。鮮于輔也是鎮將。

  升為準將的有張飛、徐晃、典韋、張遼、臧霸、荀攸、魯肅等。張燕、荀衍本為準將,只有賞賜,未獲升遷。

  上、中、鎮、準屬于重將,可以節制數軍,獨當一面;偏、裨、郎則一般僅統領一軍,后者數量太多,就不一一列舉。這七階都是軍銜,具體是否軍事主官,還要看其具體職位。

  這樣漢軍除了劉備是最高統帥之外,中央是田豫、劉猛,地方上幽州關羽、并州趙云、涼州呂布和揚州牽招,形成四個戰略方向。劉備本人的目光移到尚未拿到實際控制下的荊、益二州及漢中上來。

  南鄭公張魯自襄武軍周泰回到長安后,就一直長吁短嘆、猶豫難決。

  南鄭公是劉備給他的封爵。張魯接受愉快。

  名義上怎么說都可以,但讓出實際權力,可就如同割肉般難受了。

  張魯對周泰的咄咄逼人采取拖延策略,卑辭重禮,但就是不肯讓周泰進入漢中平原。

  周泰沿當年韓遂攻擊漢中所走的褒斜道進軍,被張魯派兵阻攔在褒中城北的石門關。當年韓遂攻此關就付出巨大代價。周泰區區五千兵,如果純靠軍事手段,是不可能將這道險關攻下來的。

  周泰索性就駐扎下來,每日率領士兵爬山攀巖,練習山地作戰。

  隨著時間推移,河北戰局漸漸明朗,張魯的心情也越發低落。

  等到周泰送來漢滅魏的戰報,張魯徹底絕望了。

  他與閻圃等人商議,詢問計將安出。

  閻圃嘆息道:“漢主一統北方,坐擁青兗豫徐、冀幽并揚及司涼十州之地,荊州劉表又已向漢主稱臣,天下十三州已有十一,僅益州、交二州不服,我軍區區一郡之地,如何能與之抗衡?以圃愚見,歸漢為上。”

  張魯仍有些不甘心:“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先君據此傳道,若一朝棄之,魯何顏見先君于仙府?”

  閻圃道:“在德不在險。漢主得天命,順人心,誠難敵也。先天師以為當以天地為心,生靈為念,圃以為,順天應人,不起兵戈,不傷生靈,正可向先天師交代。”

  張魯默然良久,嘆道:“君言是也。”決定歸降。

  章武四年六月,討虜軍陳到、炳武軍張合,自涼州武都郡走散關故道奔沔陽,至陽平關,威脅漢中西門。這也是原時空曹操逼降張魯所走的路線。

  征虜軍公孫方、寧武軍呂曠自褒斜道南下,至石門關與周泰匯合。

  炳武、寧武二軍皆是上黨魏軍整編而來。張合原有兩萬兵,整合為二軍,一萬多人。

  張合授銜準將,炳武軍軍長。呂曠跟隨張合一起歸降,授銜偏將,寧武軍軍長。其弟呂翔之前為陳到、朱樟夾擊于軹關,被生擒,也已歸降,現在武學進修。

  張魯放棄幻想,下令石門關、陽平關守將投降,自己親自前往褒中迎接周泰等人。

  漢兵接收石門關、陽平關關防,主力會師于漢中城下。

  根據天子詔令,周泰負責節制五軍。

  他親自率軍在漢中城外駐扎,派公孫方、呂曠走金牛道奔白水關,派陳到、張合走米倉道奔漢昌關。

  益州震恐。

  同時,劉備征劉表入朝擔任三公。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