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二十七章 韓文約一統關中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漢室可興

  龐德見馬超躍躍欲試,急叫道:“將軍!若被許褚絆住,萬軍圍攻之下,即便猛如霸王,或有三頭六臂,也難脫身!”

  馬超遂以槊指向許褚,叫道:“且饒爾一命,來日單身決勝負!”與龐德等撥馬就走。

  馬超、龐德皆勇冠三軍,拼命突圍,其實難擋。

  許褚被西涼騎兵阻攔,雖揮舞巨劍,多所殺傷,但仍舊難阻馬超、龐德向北突襲。

  包圍圈外的馬超余部在何潞率領下,向周泰、衛靚猛攻,欲將馬超、龐德接應出圍。

  田豫判斷難以擒下馬超,再次傳令周泰、衛靚讓開一條口子,放馬超、龐德離開,然后自后掩殺。

  馬超、龐德突圍而出,正與何璐迎面相逢,撞在一起,又是一番凌亂。

  好不容易將軍隊梳理整齊,許褚、周泰、衛靚、馮鼎等已經一齊殺出,氣勢如虹,以步攻騎。

  馬超見田豫軍離開車壘,有心發動逆襲,但見場上只自己六七千騎,成宜、郭艾、徐晃、韓暹四部皆在戰場之外。

  其中徐晃、韓暹還能看到身影,成宜、郭艾都在數里之外,看不見人。

  馬超有心無力,只得暫時退兵,撤往汾陰。

  田豫軍畢竟是步卒,追之不及,進至董亭駐營。

  打掃戰場,殺傷敵軍近兩千人,俘獲戰馬數百匹,己方損失人數略多于敵軍。

  郭嘉道:“敵軍傷亡及潰散者,合計不過三千多人,騎兵仍有一萬六七千,除馬超損失較重外,其余四部損失輕微。

  若在我軍左右騷擾,我軍北據皮氏、再取臨汾之戰略,恐難實現。”

  田豫也皺眉道:“騎兵勝在機動,來去自如。若窺破我軍意圖,必來破壞。須得使其誤判。”

  郭嘉道:“馬超之來,實出意料,當速報劉公。

  劉公自顛軨坂北攻安邑,曹操必據險而戰,則振威、蕩寇二騎軍無用武之地。若能撥一軍來此,與局勢大有裨益。

  當前我軍可大張旗鼓先攻汾陰,以惑其心。”

  田豫和郭嘉都很清楚,不先除掉馬超或將其徹底趕走,田豫軍是沒有辦法從容北上或者東進的。

  以步擋騎,憑壘相拒,陣地作戰,或可保不敗。

  但若步卒行軍,而為騎兵所襲,鮮有不敗者。

  田豫與馬超作戰的消息先傳到潼關,牽招立派人出使長安,責問韓遂。

  韓遂答道:“馬超等北上本為征討馮翊羌胡及山賊鄭甘、王照等。

  不意其竟敢違抗節度,而入河東!

  我必治其罪,給左將軍一個交代。”

  派成公英率禁軍將太尉府團團包圍,擒拿馬騰合府上下數十口,皆收入監牢。

  馬騰大怒,罵道:“天下未平,敵國未破,韓賊便欲謀害功臣么?

  我郿縣有眾萬騎,我兒孟起勇冠三軍,必誅韓賊以清朝野!”

  成公英笑道:“好教太尉得知,閻彥明已率數萬大軍圍郿縣,馬超已被田豫擊退,不日皆當喪敗,太尉又何所恃耶?”

  馬騰咒罵不絕。

  成公英回去稟報韓遂已將馬騰下獄,對韓遂道:“斬草須除根,馬騰不可留。

  持其首級,至馬超軍前,其眾必潰,馬超亦難逃也。”

  韓遂嘆道:“君計固善,但我與壽成相交近十年,實不忍見其遭此大禍。可有他計?”

  成公英道:“丞相除馬騰,收西涼余部,方可真正統一關中,集大權于手,功在社稷。萬不可有婦人之仁!”

  韓遂長子韓續也勸韓遂:“馬騰能得眾心,馬超悍勇難敵,不除之,必為國家后患。”

  韓遂垂淚道:“我實不忍,然馬騰父子危害社稷,不得不除。汝等且去辦之。”擺擺手,掩面自回內室。

  成公英與韓續得令后,立即行動,騎馬直奔牢獄,將馬騰合府老幼全部斬殺,用函盛了馬騰首級,交給孫乾及牽招新派的使者任新查看。

  孫乾和任新兩人大吃一驚,愕然望著韓續與成公英,道:“二君這是何意?”

  成公英道:“丞相查明,馬超挾裹諸軍入河東,欲左將軍為敵,一切都是馬騰在后作祟,欲令左將軍與丞相起嫌隙爭斗,其收漁人之利。

  丞相不得不忍痛揮淚,誅殺馬賊。

  不日將派大軍持馬騰首級前往河東,誅殺馬超。

  請回報牽、田二將軍,并復命左將軍,切勿誤會。”

  孫乾、任新交換了一下眼色,孫乾贊道:“韓公果決,令人敬佩。既如此,我等當速回弘農報告劉公。

  不知韓公何時派大軍誅殺馬超?”

  成公英道:“韓公須先定內部,不會耽擱太久。”

  孫乾、任新告辭離去。

  韓續問成公英:“先生,若劉備、田豫以此消息,亂馬超軍心,因而吞之,豈非對我軍不利?”

  成公英道:“馬超騎兵不過八千,其余各軍皆屬關中,稱王稱霸慣了,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歸降田豫。

  且田豫多為步卒,擊退馬超可以,吞并卻不可能。

  有田豫先折馬超銳氣,我等北上時,也可更加輕松,一舉破之。

  免得馬超困獸猶斗,反使我軍折損。”

  韓續頷首。

  閻行驟然突襲郿縣。

  馬騰留守郿縣的大將為其族弟馬躍,猝不及防,被閻行突入城中。

  馬躍也是悍勇之輩,率數千騎與閻行戰于城中。閻行難以將其擊破。

  相持三日而成公英攜馬騰首級馳至,高懸兩軍陣前。

  馬躍騎兵見果是主帥首級,頓時崩潰。

  閻行趁機猛攻,陣斬馬躍,俘虜五千多人。

  成公英命從中挑選馬騰部曲及元從舊部,得三千人,皆殺之。

  閻行挾大勝之威回軍,與韓續會師,北進黃白城。

  楊奉大驚,在城頭喝問。

  韓續高呼道:“馬騰謀逆,已被誅殺。今朝廷征將軍入朝為太尉。若敢違令,城破之后當場誅殺。”

  命將馬騰、馬躍及馬騰軍中將領首級懸示城上。

  楊奉大怒,罵道:“我固知韓賊陰險毒辣,鼠肚雞腸,果然不出我之所料,外敵近在潼關,居然同室操戈,此自取敗也!”

  命放箭。

  韓續、閻行合計步騎三四萬人,當即猛攻黃白城。

  楊奉本有步騎兩萬,然徐晃帶走兩千,其余大都駐在谷口、黃白城、祋祤等地,倉促難以召回,黃白城中只有步騎三四千人。

  楊奉粗猛無文,不治生產,唯知擄掠,與城中大姓、百姓關系極差。他組織百姓守城,百姓皆敷衍拖拉。

  楊奉大怒,命將數十百姓當場斬殺。

  百姓又懼又怒,數百人拿起木棒、石塊反抗。

  成公英聽到城中亂聲,建議速攻。

  韓續、閻行聽之,兩人身先士卒,與士兵抬著撞木,猛撞城門。

  守城士卒正在斬殺百姓,無暇堵死城門。城門被撞木撞擊不到十下,就宣告倒塌。

  韓續、閻行一馬當先,殺進城去。

  楊奉自北門率數百騎狼狽逃竄,派人至各營壘召集部下。

  至萬年時步騎萬人,不敢停留,繼續向東亡命,欲至河東就馬超、徐晃。

  韓續、閻行、成公英等緊追不舍,楊奉回身逆戰,不敵,步卒皆潰。

  楊奉至胡才、李樂所在的蓮勺、重泉,仍舊立足不住。

  胡才、李樂見城下韓續、閻行兵強,不敢相救。

  韓續、閻行追楊奉至臨晉。

  楊奉率騎兵千余南涉渭水,至潼關城下,向牽招求救。

  孫乾、任新已回弘農,將關中變局告知牽招。

  牽招立即開關將楊奉納入。

  韓續、閻行命牽招交出楊奉,牽招不聽。

  兩人終不敢攻潼關,悻悻而歸。

  韓續閻行西上鄭縣,將郭汜團團圍住。

  郭汜堅持數日,在強大的壓力下,不得已開城投降,放棄軍隊,單身赴長安。

  韓遂親自迎接郭汜于長安城外,大加安撫,表郭汜為太尉。

  胡才、李樂見韓遂一家獨大,終不肯放棄軍隊做個富家翁,率眾東返,要重新回河東做逍遙自在的白波賊。

  在韓遂掃清內部之時,劉備已接到田豫為馬超所阻的消息,立即派張遼率蕩寇軍自陜縣西上。

  張遼馬不停蹄,日夜兼程,在韓續閻行圍鄭縣時,已至潼關。

  牽招與楊奉傾談數日,覺得楊奉必能在破馬超之戰中發揮重要作用,便留張遼稍待,不必急著北上。

  劉備得田豫請求,剛派出張遼,又得到孫乾、牽招兩條消息,一是韓遂殺馬騰,二是楊奉來投,急發出后續命令。

  一是任命楊奉為裨將軍。

  二是命牽招護楊奉北上,與張遼皆聽田豫號令,爭取迫降馬超聯兵。

  楊奉素知劉備軍中將領軍銜皆不甚高,除了不領兵的呂布為奮威將軍外,關羽、牽招、田豫皆為偏將軍,張飛、呂虔為裨將軍。

  楊奉為裨將軍,位次相當靠前。

  雖然從以前的鎮西將軍,一下子掉到裨將軍,有一定落差,但那做不得數。

  他之前在韓遂聯盟勢力中,位次大概也是六七位。現在作為喪家之犬,有此位次,足見劉備寬厚。

  牽招對楊奉道:“君雖歸劉公麾下,徐公明仍蒙在鼓里,與劉公為敵。

  君為其舊主,若說其來歸,功莫大焉。”

  楊奉拍著胸脯道:“請將軍放心,公明為人忠厚念舊,我親招之,其必降也。”

  計較已定,張遼、楊奉遂率騎兵五千,經蒲坂北上,來到汾陰城下,與田豫匯合。

  田豫之前得到韓遂殺馬騰的消息,錯愕之下,又大喜,但因為騎軍未至,便一直隱忍,與馬超久相持于汾陰城下。

  馬超不甘心勞師無功,連日發動突襲,都為田豫擊退。

  連番惡戰之下,田豫軍損失不小,尤其是知道劉備要求占領臨汾,截斷曹操北逃之路的將領,皆心中焦躁,形于顏色。

  田豫仍舊一派鎮靜,仿佛根本不記得劉備之命令了,讓諸將大惑不解,問之。

  田豫道:“不破馬超,如何東下?既不能東下,憂之何益?且集中精力考慮如何擊破馬超才是。”

  等到張遼、楊奉悄然來會,田豫眸中方才露出喜色,道:“馬超可擒矣。”

  虞城要塞。曹操嘆道:“狄胡無信,果然不足為憑。”

  鮮卑、烏丸等信誓旦旦地答應南下安邑助曹操作戰,結果盤桓太原大肆擄掠,不再前行。

  南匈奴于夫羅軟硬兼施,扶羅韓、瑣奴、難知機等皆不聽。

  扶羅韓更是直接對于夫羅道:“河東有呂梁、汾水,谷險河深,不利騎兵。

  曹操可將劉備引至太原、雁門,我等必相助破之。”

  于夫羅無奈,只得自行從太原南下。

  楚王劉表與蜀漢司空、巴州牧趙韙議和后,命黃祖支援劉磐,結果張碩為孫策所破。

  南昌被圍,形勢危險。

  劉表再次命文聘東進,急援豫章。

  文聘順長江東下,至柴桑登陸。

  袁術所任廬江太守劉勛嫉妒孫策功績,不向孫策稟報敵情。

  文聘得以潛至梅嶺山下。劉磐、黃忠曾在此伏擊笮融、李術、朱皓。

  文聘休養一日后,拂曉突襲孫策大營。

  所擊正是橋蕤、紀靈之軍。

  文聘攻勢猛烈。

  橋蕤、紀靈大亂,潰兵四散。

  若非孫策率程普、韓當等奮勇逆擊,潰兵將把孫策兵也一并沖散。

  劉磐、黃忠見孫策營亂,一齊殺出。

  黃忠斬殺孫策軍大將徐琨。

  孫策率軍東退至余汗方才立住腳跟。

  檢點損失,只剩下不到兩萬兵。原有近四萬兵,一戰折損過半。

  又過數日,潰散士兵稍稍來集,合兵兩萬人,已比南昌敵軍為少。

  莫說攻下南昌,就連自保可能都有問題。

  孫策束發以來,所向無敵,一直自視甚高,如今也不由喪氣。

  這日余水之上有舟船數十南來,打著吳王旗號。

  船只靠岸,一人從船頭跳下,向孫策這邊走來。

  孫策望見那人身形,心中又驚又喜,大叫道:“公瑾,君何為來此?”

  那人正是周瑜,與孫策相向奔行,來到近前,相互把臂大笑。

  周瑜笑道:“聞君大敗劉磐,特來錦上添花。”

  孫策黯然道:“莫提,莫提,愧殺人也。”隨又展顏笑道:“有公瑾相助,文聘、劉磐復有何懼?”

  兩人執手而行,入帳議事。

  周瑜聽了最新形勢,眉頭緊皺,苦苦思索,突然眉峰散開,道:“首先可示敵以弱,引文聘來攻余汗。

  其次,則需分文聘之兵。

  長沙乃劉表治下,劉表攻豫章,張羨不出一兵一卒,離心之志甚明。

  若豫章為劉表所據,則長沙將遭劉表北、東兩個方向夾擊,形勢不利。

  張羨必不愿劉表取豫章。

  若我軍派一智謀之士前往臨湘,為張羨分析局勢,指明境況,張羨即便不敢明攻豫章,也將遙為聲勢。

  文聘大軍若至余汗,臨陣分兵,必有紕漏。

  我軍因之,或有勝機。”

  孫策道:“此乃堂堂之計,文聘即便得知,亦難破也。就速依此計行事。”派呂范急赴臨湘。插pter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