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四十年十月歲首……
朝廷推行了廉價對聯,取代了昂貴的桃符,以至于九州天下人人皆可參與其中,普天同樂。
十月天氣漸冷,帝國多數地方即將面臨惡劣寒潮來襲。
以往,漫長冬季,很多人皆死在嚴寒之中,尤其是體弱多病,年齡老邁者,大多都無法熬過寒冬。
隨著帝國商鋪推出了蜂窩煤,惠及天下百姓,遭受到了天下百姓的哄搶。
一百塊蜂窩煤只需要一個銅板,幾乎家家戶戶都購買了一些,希望借此熬過寒冬。
尤其是北方邊關以及燕地天氣最為寒冷,對蜂窩煤更是十分擁護。
隨著邊疆貿易開放,蜂窩煤也受到了北方胡狄的青睞。
漂亮珍貴的琉璃,瓷器,絲綢等物資更是備受草原貴族喜愛。
北方馳道,直道上,車水馬龍,人流不息,一個又一個商隊,排著長長的隊伍,由關中北上。
自從陛下推行新政,改善商人地位,鼓勵經商,許許多多百姓也開始進入了商海,希望借此撈到人生第一桶金。
隨著關中大量生活物資,器物與北方胡狄通商,草原上的牲畜,奴隸,也源源不斷的流入了關中。
販來奴隸戰馬,皆可獲得軍功,受到無數商人追捧,金錢他們想要,但是身份地位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東西。
咸陽宮大朝會……
“陛下萬年,大秦萬年。”
文武百官對著王座上的嬴政再三跪拜,齊聲高呼。
“免。”
嬴政高坐王座之上,接受眾臣朝拜之后,大手一揮,淡淡道。
“謝陛下。”
文武百官立刻拱手一拜道。
等待文武百官入席之后,嬴政看著眾臣道:“如今帝國百姓安居樂業,商貿繁榮昌盛,諸位臣工勠力同心,共建帝國輝煌,朕心甚慰。”
“陛下文韜武略,英明神武,帝國之幸,百姓之福。”
文武群臣拱手齊聲喝道。
“新政推行雖有波折,但尚算順利。今年恩科會試定于五月初五,高中前三甲者,為狀元,榜眼,探花。”
“去年陽武陳平為殿試首甲,其人聰慧,孤身前往滇地,游說滇國獻地投誠。”
“陳平何在。”
嬴政意味深長道。
去年恩科會試,這些文人名仕讓自己難堪,紛紛沒有參加。
好在出了一個陳平,不至于讓第一屆恩科胎死腹中,讓自己下不了臺。
這一次,就要讓他們明白,恩科勢在必行,只有參與恩科會試,才有機會出人頭地。
朕還就不相信了,功名利祿在前,這些人又有幾個能夠沉得住氣?
“臣在。”
陳平隨駕從滇地回到了咸陽,此時他仍舊任職于典客寺御史。
“敕封陳平為大秦帝國左丞相,爵拜陽武侯,表彰其功,顯譽其才。”
嬴政一言斷乾坤,這是自己早已謀劃許久的事,他就要給天下人樹立一個榜樣。
你們不是不參加恩科會試嗎?
朕就讓陳平這個第一屆恩科會試狀元郎,破格提拔,一步登天,成為大秦帝國家喻戶曉的人杰。
果然一席話,激起千層浪,滿朝文武,無不嘩然。
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就連陳平也傻在了當地,自己的功勛固然不小,可封侯拜相,這就有點不可思議了。
本來他以為能夠進入六部,或連升個三級就算是滔天之恩。
“臣,拜謝陛下天恩。”
陳平連忙跪了下去,叩謝道。
原因?
自己才懶得去想,這種好事,求都求不來,去想原因,那不是有病?
“陛下,不可。”
馮去疾硬著頭皮站了出來,拱手一拜道。
“有何不可?”
嬴政目光宛如一柄利刃,看向了馮去疾。
馮去疾頓時感覺頭皮發麻,原本他出言反對,也是有著私心。
大秦帝國兩相制衡,自從李斯失去寵信之后,接連被貶。
陛下一直沒有拜相,朝中大權,一下全落在了他一個人手中。
可看到陛下的目光,他立刻后悔了,暗道失策。
只是到了此時此刻,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只能繼續道:“陛下,陳平雖有功,但成為丞相之尊,恐怕資歷尚欠。不如先進入六部歷練幾年,再行升遷,如此方為最妥。”
“是啊!陛下,陳平若為相,何以服眾?”
“陛下三思。”
“陛下,不可啊!”
“丞相之職,非同小可,身系輔佐陛下整頓朝綱之責。”
一時間,朝中不少文武百官,紛紛上去進諫。
也有不少人靜觀其變,默不作聲。
李斯如今已經被貶為戶部右侍郎,他跪坐在自己的席位上,眼觀鼻,鼻觀心,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御史大夫百里華,也同樣緘默其口,不肯輕易表態。
至于王翦,子嬰,贏洛等人,更是謹慎萬分,靜靜觀望。
“李斯。”
嬴政并沒有理睬馮去疾等人,而是把目光瞅向了老神在在的李斯道。
“陛下。”
李斯聽到陛下喊自己,連忙站了起來,拱手一拜道。
“你覺得如何啊?”
嬴政目光深邃的看著李斯,詢問道。
李斯感覺有些頭疼,自己都已經躲在角落里了,陛下怎么還能找到自己?
縮頭烏龜,看來是當不成了。
只是,這讓自己如何說?
看著滿朝文武的目光齊刷刷的都望向了自己,再看著陛下銳利的目光,李斯重重吸了一口氣道:“陛下賞識其才,封侯拜相,并無不妥。”
“哼,這不是等于沒說?”
嬴政頓時大怒,重重拍了一下面前的木案。
嚇了百官一大跳,一個個驚疑不定的看著勃然大怒的陛下。
“???”李斯。
心頭當即升起一絲不妙的感覺,自己不是說了嗎?
自己可是在恭維巴結陛下您呢?
怎么叫等于沒說?
“李斯身在其位,不謀其政,敕令貶為戶部少司,以儆效尤。”
嬴政可沒有解釋的心情,而是直接呵斥道。
“臣,謝陛下。”
李斯臉色一變,瞬間有所明悟。
陛下這是借題發揮,殺雞儆猴,讓文武百官好好看看,自己就是個典型案例,與陛下找不痛快?
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
李斯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低著頭,感覺十分心酸,做官做到自己這個份上,也是沒誰了?
別人官越做越大,自己倒好,越做越回去了,自己究竟是造了什么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