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屋)
  金陵城的高門府邸年輕士子,看到《大楚邸報》上說,是小昏侯提議的科舉制,無不是恨的咬牙切齒。
  這可把他們害苦了。
  罵罵咧咧半天,卻終究是慫了,沒敢去平王府堵門,打破小昏侯的狗頭。
  再說,小昏侯還是科舉首任主考官,負責出考題和監考。
  他們想要出仕為官的,遲早還是要在考場面對小昏侯,誰敢得罪自己的主考官?
  有些心思活絡的士子們,已經開始考慮怎么討好小昏侯,從小昏侯這個主考官那里,拿到考試內容了。
  盡早知道如何科舉考試,占到優勢,這才是最要緊的。
  士子們沒去堵門,儒生們卻興高采烈的去了。
  “科舉制出臺,與我等儒生那是再造之恩,我等一定要好好謝一謝小昏侯。”
  賈生高呼道。
  “對對,天下儒學大興,小昏侯居功至偉!
  之前我還罵了小昏侯,抨擊他是大災星。此刻我真是心如刀絞,慚愧至極啊!虧得小昏侯寬宏大量,不予我輩計較!”
  伍思顯痛心疾首,眾儒生們紛紛附和。
  “走,去平王府道謝。”
  街頭上的眾儒生們三五吆喝著,一路上讀書人越來越多,結伴成群達數百之眾,紛紛一路往平王府奔去。
  賈生當然是眾儒生里帶頭的,誰讓他是王府私塾先生,最熟悉平王府,可以自由進出呢。
  賈生面色紅潤,面有得色,心中早已經沒有對小昏侯的半點怨氣。
  朝廷采取科舉制之后,他賈生這個當了半輩子私塾先生的老師,終于可以赴考了。
  有這個大恩在里面,誰敢再罵小昏侯,便是天下儒生的大敵。
  他便罵誰。
  而且據說,小昏侯是首任科舉主考官。
  自大楚立朝,考官都是皇帝,眾官之“父”。
  小昏侯這個主考官比不了皇帝的地位,那也是“恩師”級別啊!
  指不定,他賈生還是小昏侯恩師座下的弟子呢。
  年紀大小根本不是問題。聞道有先后,小昏侯這是先達者為師。
  眾儒生們手里提著一些自家的土產,老母雞、土雞蛋什么的,興沖沖的來到平王府道謝。
  卻見平王府門口。
  直挺挺的站著一個青衣布衫男子,背負荊棘躬身而立。
  府門外,不少路過只能對著這男子指指點點,神色詫異。
  “董...董賢良?”
  “他怎么來了?背負荊棘...這是負荊請罪?”
  “董大人,您這是何意?”
  眾儒生們一片嘩然。
  董賢良看到眾儒生們了,不由得苦笑,“董某所研究的《陰陽災異說》,錯解了天意,差點害了小昏侯。
  小昏侯雖然沒計較,反而幫我脫罪,董某慚愧無比,自該主動前來請罪。”
  過了一小會兒,一個房門老頭走了出來。
  “董賢良哪位?我家姑爺說了,負荊請罪就不必了,《陰陽災異說》太過荒謬,不可再提此歪理學說。進來虞園小坐一會吧!”
  “董某...自不敢再提此學說。”
  董賢良苦笑。
  這次出師不利加了一個大跟頭,他回頭還得仔細琢磨一下,到底問題出在哪里。
  董賢良、賈生和眾儒生們進了平王府,前往虞園。
  虞園。
  楚天秀一大早起來,正在書房里奮筆疾《石頭記》。
  馬上他這《石頭記》的后半部四十章,最后一章稿子就快要寫完了,手都快寫得酸麻了。
  這本鴻篇巨著,大楚第一部長篇,劃時代作品,終于要結束了。
  這是他的名著啊,終于完結了。
  楚天秀這是滿心的樂滋滋。
  你說《紅樓夢》一共一百二十章,這《石頭記》才八十章,離完本還差得遠呢!
  這算是結束?
  這算哪門子的狗屁結束?
  明明是太監好么!
  這當然算結束。
  曹雪芹老爺子這一生就寫了八十章,書名就叫做《石頭記》。后面沒寫。
  清朝大官宦和珅,找來程偉元、高鶚那這兩個代筆槍手,“狗尾續貂”加了四十章,硬是把它給完本了,連書名都改成了《紅樓夢》,獻給乾隆皇帝當禮物。
  楚天秀寫的是曹雪芹老爺子的“原著”版本。
  原著!
  懂么!
  他小昏侯又不是和珅找來的槍手,干嘛要去寫后面四十章。
  就這樣吧!
  回頭,讓誰誰誰,誰對續寫感興趣的,去續一個完整的《紅樓夢》版本出來。
  楚天秀樂滋滋。
  通過這《石頭記》,便看出一個鐵一般的事實——爛尾和太監,這是老祖宗們遺傳下來的壞毛病。
  這可不是他帶出來的壞毛病。
  中國四大名著里面,太監的不僅僅是《石頭記》,還有《水滸傳》。
  施耐庵只寫了《水滸傳》前半部,弟子羅貫中續寫的《水滸傳》后半部。這后半部,續的狗屎一樣爛。
  爛尾的則是羅貫中《三國演義》和吳承恩的《西游記》,都是前半部神作,大家談起來眉飛色舞。
  后半部...都寫了啥?忘記了,沒印象。
  反正后半部那么爛,誰去寫都一樣。
  楚天秀心里還是很得意的。
  他小昏侯,是半部神作,專寫廣受好評的前半部。
  祖兒在一旁吃著瓜果,津津有味的看著姑爺奮筆疾書《石頭記》。
  她看著看著,看到楚天秀在這本書的第八十章,最后一句話,寫了“本書結束”。
  本書結束?
  “姑爺,這是咩意思?”
  祖兒啃著瓜果,一時驚呆了。
  她自問,自己的小腦瓜子也不笨啊,怎么就理解不了姑爺的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這個意思,《石頭記》結束了啊!”
  楚天秀奇怪道。
  “可是,下面呢?”
  祖兒急了。
  “下面沒了。太監了啊!”
  楚天秀聳了聳肩道。
  這有什么好稀奇,大驚小怪的。
  “姑爺...”
  祖兒驚呆了。
  姑爺,這是要作死造孽啊!
  《石頭記》的影響力巨大,在金陵城的讀者可是數萬計,上至皇宮皇帝貴妃,下至門閥,少女,士子、儒生。
  光是平王府,至少有二三百個深度癡迷的讀者。
  金陵城里只要會讀書識字的,沒有幾個沒看過《石頭記》?!
  姑爺居然敢這樣“完本結束”?
  這可不是得罪一兩個人,這是得罪無數人。
  她仿佛看到了金陵城里,無數讀書人群起洶涌,無比憤怒,圍了一個水泄不通,一個個手里拿著臭雞蛋,砸進平王府的場景。
  此時,一名門房匆匆來報,說董賢良負荊請罪來了。
  還有一群儒生們,提著幾十只老母雞和土雞蛋,說要來表示感謝,給姑爺補補身子。
  祖兒趕緊把姑爺剛剛完結的《石頭記》給收了起來,免得被人看見。
  她要去找郡主,讓郡主勸一勸姑爺,好歹把《石頭記》給寫完了,別被大楚上下痛罵。
  “哎呦,這董賢良還是很老實,知錯能改啊!讓董賢良進來吧!其它儒生,人多嘈雜,留下老母雞,讓他們回去吧。”
  楚天秀笑道。
  很快,董賢良便來到虞園書房,躬身一拜,親自向小昏侯請罪,“多謝小侯爺在朝堂上不追究,否則董某定然是要辭官而去。”
  “本小侯爺,這是對事不對人!這《陰陽災異說》就別提了,好好研究你的儒學去。”
  楚天秀坐在書房大椅上,擺了擺手。
  “這...當然。”
  董賢良遲疑了一下,“董某心中還是有些小小的疑惑...陰陽,出自《周易》,乃是天地大道。
  災異,也是人世間司空見慣之事。
  為何這揭露世間大道理的《陰陽災異說》,天災警示人禍,卻錯了?
  小侯爺似乎非常確定,這學說錯了!
  可否指教一二,讓董某明白其中道理?”
  他敢肯定,小昏侯有絕對的把握,把這個學說給擊敗。否則,根本不會在《大楚邸報》上大肆刊登抨擊小昏侯的文章。
  楚天秀無奈了。
  這董賢良還真鉆牛角尖,不弄明白,不肯罷休。
  話說回來,這董賢良本質還很是淳樸的,沒什么壞心眼。只是沉迷于各種學說的研究。
  否則他在朝堂上也不會留著董賢良,早就往死里干了。
  “董老弟,你研究這個《陰陽災異說》用來做什么?”
  楚天秀不由好奇的問道。
  “這學說...是用敬畏天地之心,來約束天下人吧。否則,人無敬畏之心,容易亂來。”
  董賢良遲疑著說道。
  “有些話,我也不好在《陰陽災異說》里面公開了說。”
  “我這套理論,真正想警告和約束的,是皇帝,是諸侯王,是朝堂的眾王侯公卿。”
  “帝王、諸侯和公卿,手握兵權,坐擁天下,太強大了。沒有什么力量,可以約束皇帝和王侯公卿。
  他們只要想干什么,便可以為所欲為。
  只有借助上天的威力,用災異說來示警,才能讓帝王和王侯們心存敬畏。”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如你小昏侯這種紈绔王侯,金陵城里折騰了十年,甚至連大楚律法、規矩都根本約束不了。老昏侯、皇帝,也管不了你。
  說句不好聽的,我尋思著,只有靠天打雷劈這種老天爺的警告,才能讓你感到害怕。
  可我萬萬沒想到,小侯爺你居然不怕天打雷劈,沒有被嚇住。
  這套理論,明顯在你面前沒有用。
  這是董某,最為疑惑的地方。你不怕老天爺的懲罰么?”
  董賢良十分的疑惑和茫然。
  連老天爺的天打雷劈都失效了,還有什么辦法,能震懾的了小昏侯這樣的紈绔?
  小昏侯都管不住,又怎么管得住皇帝?!
  “你...是存心搞我?”
  楚天秀瞪大了眼睛。
  臥槽!
  董賢良,你個...大奸似忠。
  我當你心思淳樸的老實人!
  你鼓搗出這套《陰陽災異說》歪理學說,居然是為了搞我?
  “實言相告,董某并非只是為了約束小侯爺,還想把皇帝和眾公卿一起約束。但好像效果不佳,這理論多半是有些問題,回頭我再好好研究研究。”
  董賢良滿臉慚愧,拜了一拜。
  他說完這些心里話,心中反而舒坦。
  在朝堂上,他僥幸保住了縣令的官位。實在不行,便...辭官歸野,做學問去。
小說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