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碰撞的聲音叮叮當當響得頻密。
  雷軍跟方年不約而同的加快了用餐的速度。
  未幾,兩人都抹了抹嘴。
  雷軍喝了口溫茶漱口,稍稍后靠椅背,換了個坐姿,蹺起二郎腿,好整以暇道。
  “方總可否詳細說說。”
  方年并不意外雷軍的好奇。
  放下手中的茶杯,方年看著雷軍道:“雷總還記得我說我是理想家嗎?”
  見雷軍點頭,方年接著說下去:“前沿就是我的理想。”
  “前幾天前沿跟西交大談了合作,成立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籌建基于15個基礎學科的30個交叉學科研究中心;
  基本上是純粹的理工科研究,主要會集中在物理、化學、材料科學、計算科學等領域。”
  最后,方年總結道:“這是我準備的順勢而為。”
  雷軍眉頭上挑:“研究院?會招生?”
  方年點頭回答:“對,根據西交大的規劃,9月份之前投入使用,盡量在暑假期間招聘足夠的教授、博士;
  第一個學年以教授帶領碩博學生成立組建研究項目組的形式運轉;
  2011年秋季正式對外招收碩博學生。”
  “投了多少錢?”雷軍稍作思考,問了個關鍵問題。
  方年微笑道:“西交大投1億,前沿投了1.5億,第一期。”
  雷軍細細思量片刻,又問:“方總打算在全國建立多少個這樣的前沿院?”
  “爭取在今年年底之前能推動再建設4個。”方年沒瞞著雷軍。
  雷軍想了想,問:“目標院校除了復旦以外還有哪些?”
  “復旦?”方年微怔,接著一拍大腿:“我怎么把復旦給忘了!”
  “看來我得努力掙點錢了。”
  雷軍:“?”
  方年解釋道:“原來想的是跟上交、清大、中科大合作,現在加個復旦,就穩了。”
  說著,方年忽然看向雷軍:“雷總,武大你能說上點話吧?”
  “怎么說?”雷軍面露好奇。
  方年一五一十道:“前沿想跟武大合作籌建前沿院這樣的研究院,不過……
  武大還沒有前沿社團,少了一點點基礎。”
  雷軍看了兩眼方年,道:“方總不會是真的要當個理想家?”
  “按照你的說法,西交大那邊是通過前沿社團介入發展的吧;
  也就是說,基礎學科是偏向于工科研究型的,不太有直觀的經濟效益,這……”
  說到這里,雷軍忽然明白過來,微笑著閉上嘴。
  事情已經明擺著了。
  方年就是要給一些本科念完都只能算是一知半解的基礎學科學子繼續深造下去的理由。
  而且雷軍也看出來了,方年要通過建設更多的前沿院,將國內優質大學的資源徹底利用起來。
  給一些靠自己寒窗苦讀上了大學選擇自己喜好的研究型基礎學科更優秀教育資源的機會。
  以中國的人口基數,永遠不會缺少人才乃至天才,缺少的是機會。
  雷軍也從方年的描述中看到了前沿院模式效仿的美利堅大學那套體系。
  這是與美利堅鼓吹的公立教育‘自由快樂學習’完全不同的體系。
  無法否認,美利堅優秀大學的教育資源很先進,許多耳熟能詳的東西都來源于大學實驗室。
  方年是在回答雷軍提出的那個小問題時,有了新的想法。
  新的想法較為復雜,條條框框的解釋下來,雷軍才聽懂一些。
  關于小米是不是要完全堅持‘自己有’這條路線發展包括系統在內的軟硬一體化,方年說的話里有一些答案。
  最核心的觀點便是:順勢而為。
  而方年隨后的解釋也告訴了雷軍,目前的實際狀況。
  前沿科學技術不會憑空冒出來,小米可以在現階段做出一個能在手機上運行的操作系統。
  但不代表這是成功的系統。
  所以才有方年提出來的‘女媧’聯盟概念。
  即便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系統,也需要無數人參與。
  這些人從哪里來?
  答案很顯然:學校。
  而具體到雷軍提出的問題上,答案更顯而易見。
  那么,方年是完全為了純粹的偉大理想嗎?
  方年的答案很簡單:是,也不是。
  雷軍雖然微笑著閉嘴,但方年還是誠實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理想家當然想當的,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如果有可以順手拿到的微不足道的利益,我也不介意順便取走。”
  聞言,雷軍感慨一聲:“難怪黃總會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方總的優秀,讓我現在都想去進修哲學。”
  方年擺擺手:“雷總吶,要不是您跟我爸同歲,我高低要給你整幾句話了!”
  雷軍:“!!!”
  他忽然就一分鐘都不想再待下去了!
  這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
  這就是90后?!
  現在的90后殺人都不用刀子了是吧?!
  這個瞬間,雷軍腦子里面起碼冒出了千百萬個念頭,其中就有要不要來個摔杯為號!
  再不濟,老死不相往來也行!
  聽聽,這說得是人話嗎?!
  對長輩有沒有點尊重了?!
  “方總……有機會可以介紹我跟你父親認識。”雷軍幾乎是捏著鼻子說的。
  見狀,方年哈哈大笑起來。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有一說一,如果是在2021年看,雷軍這個人真的瘋狂開掛。
  方年現在之所以顯得這么強大,都跟搭上雷軍這條關系線有關。
  這還是2010年!
  方年對雷軍在商業運營上的能力是真的很佩服,甚至他有很多理念是從雷軍哪里學來的。
  但雷軍這個人哪里都好,就是太喜歡吹捧了!
  就很令人翹尾巴!
  暫時性的聊不下去了后,兩人一同離開了飯店。
  之后方年略作猶豫,道:“雷總如果不介意的話,再去南閣聊聊。”
  “別那么麻煩了,隨便找個地方喝杯東西聊聊就行。”雷軍想了想,和氣道。
  于是方年就也沒再講究。
  兩人干脆是徒步隨便找了個地方。
  如果不是最近已經放假了,麥當勞人多,方年差點就喊雷軍去麥當勞了。
  畢竟現在不是將來,雷軍的知名度還沒有那么人盡皆知。
  在一家咖啡廳落座后,方年沒多猶豫,直接提起了正事。
  “目前小米的團隊應該是以軟件工程師為主吧?”
  雷軍點點頭,回答道:“這次回京城以后,我會立馬組建硬件團隊。”
  方年略作沉吟,看向雷軍,用征詢的口吻道:“不知道雷總是不是認同我之前說過的點,小米去做一臺酷酷的國產智能手機。”
  “這兩天我也想過這個問題,我還是愿意去嘗試的。”雷軍的回答很謹慎。
  見狀,方年說了下去:“酷,意味著要很好;
  根據現狀,要用最好的供應鏈,比如屏幕,比如電池,比如內存……”
  說到這里,雷軍完全明白過來。
  方年這是完全正面回答了他的問題。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雷軍莞爾一笑。
  方年聳聳肩:“我就是這個意思,系統是可以通過短時間的努力實現的,涉及到硬件材料,真沒辦法。”
  接著又補充一句:“頂級供應鏈很麻煩,雷總你得有心理準備。”
  雷軍笑道:“這都沒關系,一步步來吧。”
  方年之所以跟雷軍說這些話,不只是要打消雷軍忽然比較激動的心思。
  也是在告訴雷軍一些事實。
  比如,前沿已經進行了無數的籌備。
  包括已經遍地開花的前沿社團。
  包括已經在籌建中的前沿院。
  只不過顯然,這兩者都是基于研究與人才方面的……
  方年喝了口咖啡,然后將咖啡杯推得遠遠,眉頭都皺了起來。
  這簡直就是哄鬼的東西。
  稍片刻后才開口:“雷總,有沒有興趣談個小合作?”
  語氣倒是很平靜。
  雷軍并不大意外,好整以暇道:“方總說說看。”
  “有點懶,不想說太細。”方年癱軟道。
  “我想成立家獨立的資本公司,想請雷總兼任CEO。”
  雷軍看看方年,沉吟片刻后同意下來:“行。”
  “我出2000萬,想占30的股份,剩下的都交給雷總了。”方年又說了句。
  語氣愈發慵懶起來。
  本來就是大夏天,午后極其適合睡眠。
  又加上方年已經忙完了手頭上所有的事情。
  再碰上了這糊弄鬼的咖啡,方年說話的欲望都降低了。
  見狀,雷軍略有點無奈,但還是說道:“這樣,我考慮一下,再拉個合伙人,初始資金湊足1億人民幣,30的股份沒問題。”
  “畢竟主意是你的。”
  “后續的事務等我回京城以后再細聊。”
  方年對雷軍的回答并不意外,嘴上說了句:“就叫順為資本吧。”
  “這個名字我覺得還不錯。”
  雷軍稍加思考,點頭同意下來:“挺好的,順勢而為。”
  “如果沒什么問題的話,先安排第一期投資領域注重手機行業國產材料供應鏈。”
  方年點點頭,滿臉微笑道:“雷總辛苦,基金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見狀,雷軍還能說啥,只好道:“不辛苦,我勉強有點人脈,應該能很快私募一支不低于10億人民幣的基金。”
  方年在這之前鋪墊了那么多,雷軍早就聽明白了。
  尤其是公司名字直接從簡化順勢而為。
  發展方向很明確。
  繼續深化‘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的深入布局。
  雷軍也很清楚,這是方年考慮到小米的現狀,國際、國內環境決定下來的事情。
  他也不得不承認,方年的目光就是很長遠。
  現在國產手機零部件的主要市場是針對非智能手機的。
  等智能手機完全普及開來后再去整合產業鏈,需要花費十倍數十倍的精力。
  而現在介入,則很輕松。
  因為總會有些目光長遠的人,小米沒那么多的精力,但資本是有的。
  通過資本推動行業發展,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
  順為資本也會隨大流,通過私募的形式建立管理基金。
  硬要說的話,方年的眼光也沒多長遠。
  只是用最小的力氣稍微改變了一下順為資本的誕生方式和發展方向。
  并且提前部署下去……
破碗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