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16章 恩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侯府小啞女

  “先帝三子,年幼被逐出建州,前往偏遠窮困之地就藩。一轉眼,已過五載。堂堂皇室后裔,生活困苦,困于窮山惡水,可憐啊!”

  “雖然先帝有遺言,三位郡王終身不得踏入建州城。然而,此一時彼一時。數年過去,微臣懇請陛下召回三位郡王。”

  “先帝越過子嗣,將皇位傳于陛下,深明大義,令人欽佩。陛下是否也該為先帝的子嗣考慮一二,好歹給他們換個像樣的地方安置。”

  “一想到堂堂皇室后裔,困于窮山惡水之中,老臣的心都在滴血啊!”

  有老臣子痛哭流涕,大聲疾呼。

  基本上站出來發言的人,都是兩朝老臣,從德宗太寧帝那會一直在朝堂上做官。

  這幫老臣對德宗太寧帝是有感情的,并且感情很深厚。

  德宗太寧帝是一位有情義的皇帝,也是一位相對而言很好相處的皇帝,脾氣性格在皇帝里面算是極好的。

  最大的缺點,就是承受力太弱,動不動就吐血鬧昏迷。

  說到底,還是人生太順利,沒嘗過大挫折,就登上了皇位。

  偏偏邊境不寧,內亂不斷,以至于一當上皇帝,就承受著泰山壓頂一般的壓力。

  活生生將自己的煎熬死了!

  可憐啊!

  德宗太寧帝可憐,他的孩子更可憐。

  “懇請陛下召回三位郡王,妥善安置。以報先帝隆恩!”

  “先帝當初命令三位郡王就藩,是為了陛下著想。先帝一心一意替陛下打算,為朝廷打算,一想到臣等卻不能對先帝的子嗣照顧一二,心中頗為羞愧。”

  “請陛下開恩!”

  “請陛下開恩!”

  數個老臣跪在地上,齊聲高呼開恩。

  場面一度十分尷尬,氣氛很凝重。

  “這是干什么?眼下朝廷正在用兵,軍國大事堆積如山,爾等不思為陛下分憂,竟然拿無關緊要的小事騷擾陛下。你們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你放屁!三位郡王的事情,什么時候成了無關緊要的小事。他們是先帝的子嗣,先帝深明大義,揮淚將三位郡王遣出建州城。我等難道就要心安理得享受這一切嗎?爾等怎么就不想想,如何回報先帝的隆恩?依著我看,召回三位郡王,就是最大的回報。”

  “荒謬!先帝遣走三位郡王,是為了朝廷著想,為了皇權著想,不想有朝一日發生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更不希望皇權震動,留下隱患。你們不顧先帝的苦心,逼著陛下召回三位郡王,分明居心叵測,是在添亂,是在動搖皇權!”

  “休想給老夫戴大帽子!老夫一顆忠心,天地可鑒。爾等在怕什么?三位郡王年紀幼小,最大的布山郡王也才十來歲而已,他們能做什么?若是好生教導,未必不能成為朝廷的忠臣。”

  “朝廷不需要三位郡王這等身份的忠臣,朝廷只需要三位安分守己的郡王。”

  “為了安分守己,你們就理所當然看著三位郡王在偏遠貧苦之地吃苦受罪嗎?你們良心何安?你們都是白眼狼!”

  “放肆!你這是對陛下大不敬,羞辱陛下,死罪!”

  “那就賜死老夫吧!”

  幾個老臣子,一副慷慨就義的模樣。

  場面變得很僵硬,有點騎虎難下。

  皇帝蕭成文厲聲怒吼:“都閉嘴!吵什么吵?有什么想法,奏本上傳,盡管暢所欲言。退朝!”

  他拂袖而去,怒氣沖沖。

  朝臣們分成兩派,互相敵視。

  明明之前還是一個派別,因為先帝留下的三位郡王,成功反目。

  當然……

  沒有永遠的敵人。

  說不定什么時候,兩派人馬又能合二為一,一起對付新的政敵。

  皇帝蕭成文意識到了不對勁。

  無緣無故提起三位郡王,比有蹊蹺。

  他隱約懷疑背后是燕云歌在搞鬼。

  故而下令金吾衛嚴查此事。

  屋漏偏逢連夜雨,政事堂急匆匆送來一份奏報。

  “陛下,大事不好!平武侯石溫于數日前突然出兵,興兵進犯北魏地盤。”

  “石溫他想做什么?朕三令五申,叫他安分守己,沒有朕的旨意不準興兵。奏報拿上來,朕要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石溫本人可有上本?”

  “不曾上本!”

  皇帝蕭成文看著奏報內容,氣得咬牙切齒。

  “平武侯石溫,燕云歌,這兩人私下里沒斷干凈啊!這個時候,石溫還在替燕云歌出兵出力,牽制劉章的兵馬。燕云歌到底給了他什么好處,讓他死心塌地為她賣命?”

  他一拳頭砸在桌上,氣得臉頰泛紅。

  “陛下,石溫此舉分明是和朝廷對著干,他是想造反嗎?”

  “閉嘴!”皇帝蕭成文一聲怒斥。

  眼下這個局面,豈能輕易指責某個地方權臣造反,這是在給自己招攬更多的敵人對手。

  朝廷可以兩頭作戰,卻沒辦法三頭四頭作戰。

  有那么多兵馬,也沒那么多糧草供應。

  征發民夫,又是民怨沸騰。

  尤其是,眼下正是春耕時節。

  征發民夫,必然會影響今年的春耕,進而影響今年的秋收。

  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環套一環,起著連鎖反應。

  從未有過單獨存在的事情。

  所以……

  即便石溫的舉動,嚴重點說就是造反,朝堂上也得緘默,不許吐出‘造反’兩個字。

  朝廷不需要更多的敵人。

  “給石溫去信,讓他上自辯折子,說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官員領命退下。

  私下里,皇帝蕭成文又吩咐金吾衛前往豫州,調查石溫。

  “燕云歌到底給了他什么好處,讓他鋌而走險,不顧朝廷命令,將朕的三令五申丟在一邊。”

  他氣得雙眼發紅。

  “咳咳咳……”

  突然發出了咳嗽聲。

  費公公瞬間一顆心就提了起來。

  嚇了個半死。

  咳嗽……

  讓他想起了多年前,陛下身體還沒養好的那些日子。

  那個時候,陛下常伴咳嗽。

  “陛下?”

  他憂心忡忡,心驚膽戰。

  陛下不會是犯了老毛病吧。

  “老奴這就派人請太醫。”

  “不用請太醫。”

  皇帝蕭成文拼命的止住咳嗽,連連擺手。

  “朕沒事!一時急怒攻心,才會如此。朕這病,需要修身養性,切忌動怒。今兒,朕破了戒,因為一點小事就動怒,才會引起咳嗽。以后不會了。”

  費公公依舊不放心,“陛下真的沒事嗎?還是讓太醫看一看吧!”

  皇帝蕭成文依舊搖頭拒絕,“眼下這個局面,朕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前方戰事,影響著朝廷人心。先不忙,將眼下的事情處理了再說。”

  “那些個老臣子,真不是東西。這個時候鬧起來,讓陛下召回三位郡王,這不是添亂嘛。要不讓金吾衛敲打敲打他們。”

  “荒唐!金吾衛一動,朕就真的成了忘恩負義之人,落人口實。屆時,朝臣嘴上不說,心里頭肯定犯嘀咕。甚至還有人誤以為朕要趕盡殺絕,對三位郡王下毒手。”

  費公公急得不行,“那怎么辦?難道就要眼睜睜看著那幫老臣子瞎鬧騰添亂?”

  “朕自有主張。朝臣御史都不是擺設,老臣子鬧騰,自有人對付他們。”

  目前要緊的是,燕云歌到底準備了多少招數?

  她為了翻盤,還真是無所不用。

  是的!

  燕云歌是真的無所不用。

  她甚至通過種種關系人脈,種種線索,驚動陶太后。

  陶太后派人請皇帝蕭成文過去說話。

  在這個關鍵時刻,似乎不是什么好預兆。

  母子見面,一番寒暄。

  陶太后不由得感慨起來,“本宮昨兒到御花園散心,走了幾步路就有些氣喘。本宮這才意識到,本宮是真的老了,很快連路都走不動。最近嘗嘗想起你兄弟,到現在都不得安葬,真是可憐。妻兒都不在身邊,每年祭祀總是缺了點什么。”

  皇帝蕭成文抿著唇,目光平靜,“母后到底想說什么?”

  陶太后面色凄苦,“你兄弟苦啊!他做皇帝幾年,沒有過個一天安穩日子。朝堂上的動靜,本宮聽說了。有些話本宮不方便說,但是本宮希望皇帝能召回三個孩子,他們都是你的親侄兒,是皇室后裔,何至于在窮山惡水吃苦。”

  說完,她拿著手絹擦擦眼角,心情格外低落。

  “母后希望朕召回三個侄兒?”

  陶太后眼巴巴地看著他,“本宮知道你心中有擔憂。本宮保證,本宮活著一天,就不許那三個孩子亂來。”

  皇帝蕭成文低頭嗤笑一聲。

  片刻之后,他抬頭問道:“如果朕不同意,母后要如何?”

  “你為何不同意?你已經坐穩了皇位,朝堂上下關鍵位置全都是你的人。你的三個侄兒,對你沒有任何威脅。”

  陶太后顯得很急切。

  “本宮已經老了,快要走不動路,也沒幾年好活。最大的愿望,無非就是含飴弄孫,兒孫繞膝。你可否滿足本宮這個愿望。他日本宮離世,也能含笑九泉,去尋你父皇。”

  皇帝蕭成文臉色瞬間一沉,“母后言下之意,若是朕不同意召回三個侄兒,母后就會死不瞑目嗎?母后用生死大事威脅朕,朕倒是要問問,母后安的什么心?”

  ------題外話------

  回程途中,行程很趕。手機碼字,手指頭已經不是自己的。

  第一章奉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