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23章 進宮賀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侯府小啞女

  京畿偏遠地方,山林中,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山匪聚集。

  像燕云同出京,上千人規模的隊伍,兵器鎧甲全套武裝,山匪自然不敢劫掠,反倒要避開走。

  山匪占據交通要道,專門打劫過往商隊。

  幾十人,百來個人中小商隊,是他們打劫的主要目標。

  一段時間,已經有不少商行上衙門報案。

  官府忙著賑災,暫時抽不出人力物力進山剿匪。

  再一個,目前山匪只打劫財物,不涉及性命,這也是官府遲遲沒動靜的一個原因。

  直到,燕云歌回京城,竟然遇到了一群不開眼的山匪打劫。

  她進京的車隊規模不大,連婆子丫鬟,也才百來號人。

  或許從外地流竄而來的山匪,地皮子都沒踩熟,見人少,就敢帶人下山劫掠。

  但凡地皮熟悉的山匪,都知道富貴山莊東家的車隊動不得。

  果不其然,這群山匪一口氣從山上沖下來,本想殺車隊一個措手不及,卻不料竟然被反殺。

  看似普通的車隊,竟然藏龍臥虎,侍衛全是以一敵十的高手。

  就連馬車里面的女眷,也能使一把利劍,殺起人來,猶如砍瓜切菜。

  一炷香的功夫,戰事逆轉。

  山匪逃命。

  燕云歌這邊人手少,不能分散兵力追擊。

  只能抓一個是一個。

  躺在地上,連死帶活,統統帶走,把山匪送到官府,讓官府給個交代。

  官府:“……”

  最近忙著賑災,天天忙得腳不沾地。

  結果大家不思替官府減負,只會添亂。

  這群山匪該死。

  待在家里不好嗎?

  非得出門做匪徒。

  余下的事情,自有下面的人處置。

  燕云歌都沒露面,直接回京城。

  蕭氏得知她回京路上,遇到山匪劫掠,唬了一跳。

  她很詫異,“京畿竟然出現了山匪?”

  “人還不少。粗略看過去,少說兩三百人。這還只是一股人馬。據說,人馬最壯的一群山匪,已經聚集了上千青壯。”

  “你沒事吧!快過來讓我看看。”

  蕭氏擔憂不已。

  燕云歌一臉輕松,“母親,我沒事。一群土雞瓦狗,根本近不了我的身。”

  蕭氏確定她沒事,才松了一口氣。

  但,依舊憂心忡忡。

  京畿都已經出現匪患,其他地方可想而知,情況壞到何種地步。

  關鍵還在于,朝廷和地方官府地反應超級慢。

  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剿滅匪患。

  通常情況下,只有發生了極其嚴重的案件,或是招惹了不該惹的人物,地方守備才會動員起來,組織人馬上山剿匪。

  然而,歷朝歷代,剿匪都是個大難題。

  匪患難除,或許有官府無能的原因,更重要的是山匪熟悉地形地貌,官兵一來,立馬躲進深山里面藏起來。

  等到官兵無功而返退去,山匪又再次聚攏打劫。

  這期間,還有人通風報信,替山匪打掩護。

  剿匪,向來是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剿匪成功,是應該的,得不到什么賞賜。

  剿匪失敗,那就是無能,是失職!

  除非山匪舉旗造反,性質立馬就不一樣了。

  剿匪立馬變成了平亂。

  剿匪即便殺一百個人,也沒多少功勞。

  平亂,即便只殺十個人,也是大功一件。

  京畿一帶的山匪,會不會變成造反的亂民,現在誰也說不準。

  情勢變壞,卻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蕭氏擔憂燕云歌的安危,“富貴山莊那邊,你不能再去了。實在不行,就放棄山莊,或是撂荒兩年。天干地旱,這年月不太平。你縱然天生力大,也架不住人多勢眾。這次能平安脫身,不等于你下次也能平安脫身。聽我的話,該放棄的時候別舍不得。”

  燕云歌說道:“富貴山莊那邊,女兒早有安排,防備有人里應外合,聯絡山匪打劫。山匪不來則已,膽敢到山莊行兇,定叫他們有去無回。從現在到春節過年,女兒都會留在京城陪伴母親。大姐姐快生了,女兒還等著給小外甥洗三。”

  聽到閨女過年之前都不準備去富貴山莊,蕭氏明顯松了一口氣。

  大閨女燕云菲生孩子是要緊事,不過在這之前還有另外一件要緊事,陛下的壽辰到了。

  往年的萬壽節,因為不是整壽,都不曾大辦。

  今年是整壽,從去年開始少府和禮部就開始做準備。

  本來,萬壽節正好是秋收過后,五谷豐登,喜氣洋洋。

  偏生今年,沒趕上好年月。

  秋收剛過,從朝堂到民間,人人愁云慘霧。

  糧食減產嚴重,今年的萬壽節,能平安度過嗎?

  眾人憂心忡忡,人人提心吊膽。

  就怕皇帝借機發作。

  因此,準備萬壽節的禮物,更加用心。

  務必讓皇帝滿意,高興!

  只要皇帝高興,一切都有得商量。

  萬壽節連辦三天。

  第一天,朝廷官員命婦。

  第二天,王公貴族,皇室宗親。

  第三天,皇室家宴。

  蕭氏既是朝廷命婦,又是皇室宗親。

  為了照顧大閨女燕云菲,她選擇在第一天進宮朝賀。

  燕云菲挺著八個月的大肚子,行動遲緩,腳步笨拙,身體負擔極重。

  幸虧有母親蕭氏從旁照顧,她才能順利完成朝賀。

  禮物,是平武侯石溫特意命人準備的。

  她代表平武侯石溫,送上朝賀禮物。

  永泰帝難得露出笑容,還問了問石溫的情況。

  燕云菲不卑不亢,一一作答。

  永泰帝感慨了一句,“石公忠君體國,實乃朝廷肱骨重臣,朕頗為倚重。只可惜,不能和石公見一面,實為憾事。”

  “臣婦替侯爺叩謝陛下,陛下的信任,就是天恩。”

  “哈哈哈……”

  永泰帝露出滿意地笑容,“免禮!你的父親廣寧侯燕守戰,朕也是熟悉的。論親眷關系,他還是朕的妹夫。當年,朕曾和你父親見過一面,他就是天生武將。”

  燕云菲忙說道:“邊境軍務繁忙,家父不能親來京城為陛下賀壽,請陛下見諒。”

  “無妨!邊軍將領,這回萬壽節,一個都沒來京城,朕都理解。”

  此話一出,大殿頓時寂靜無聲。

  人人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喘一個。

  燕云菲額頭出汗。

  她難受。

  身體負擔太重,此刻壓力撲面而來,她快要支撐不住。

  幸虧,母親蕭氏及時站出來。

  “自去年開始,西北一地就不太平。北線邊軍,整裝備戰,一日不敢懈怠。今年北地干旱,草原同樣干旱。秋收一過,就得防著草原部落南下打草谷。這個時候,但凡有責任心的將領,都不敢離開防線一步。他一人離開不要緊,怕就怕邊關百姓遭殃,死傷殆盡。廣寧侯不能親來京城為陛下賀壽,實乃情有可原,請陛下見諒!”

  蕭氏躬身一拜,既替燕守戰解圍,也是在提醒皇帝,休要無理取鬧。

  也不看看是什么年月,邊關情勢危機,哪個守關大將敢擅自離開,就為了賀壽。

  到底是壽宴重要,還是邊關安防重要?

  只要不是昏君,就分得清輕重緩急。

  在壽宴上故意挑刺,還是沖著一個孕婦,令人不齒。

  永泰帝似笑非笑,“筑陽還是老脾氣,有一說一。朕不由得想起年少時,我們在內書房讀書的日子。那時候,你就時常教訓弟弟妹妹們,很有長姐風范。”

  蕭氏含笑說道:“過去那么多年的事情,沒想到陛下還記得。我早就忘了。”

  “那么難忘的經歷,朕豈能忘記。你能來為朕賀壽,朕很高興。過去的事情,該忘的就忘記,不過不該忘的就得時時記在心里。”

  蕭氏抬頭看著坐在上位的永泰帝,微微一笑,“多謝陛下提醒。只是,我分不清哪些該忘,哪些該記住,不如全都忘記,倒也暢快。能夠回到京城,過著安寧的生活,我已經足矣!”

  “是嗎?”永泰帝似笑非笑,“朕聽聞你最小的閨女,婚事還沒有著落。要不要朕給你閨女賜一門婚事。”

  “多謝陛下!小女頑劣,外加年幼,我想再多留她幾年。晚幾年再說親也要得。”

  “姑娘家的青春可不能蹉跎,還是該早日定下親事。”

  “陛下提醒的是。只是小女還不曾及笄,我是想等她及笄后再議婚事。”

  永泰帝點點頭,“果然是慈母心腸。不過朕先將話放在這里,等你閨女婚事敲定,朕一定為她賜婚。”

  “多謝陛下!”蕭氏心頭膩歪,面上還要露出驚喜之色。

  她有些煩躁。

  永泰帝明顯是想趁機發作,卻又克制了沖動。

  這種情況,很可怕。

  這會克制得越厲害,之后爆發,就越發瘋狂。

  蕭氏憂心忡忡,心思不寧。

  吃壽宴的時候,筷子都沒動一下。

  燕云菲也不舒服。

  宮里規矩大,起居坐臥,皆有章法。

  她挺著一個大肚子,席地而坐,為難死她。

  等到壽宴結束,她的衣衫,里外三層,都已經被汗水浸濕。

  她一直憋著,堅持到出宮上馬車,才叫出聲。

  “母親,我可能快要生了。”

  蕭氏唬了一跳。

  “你怎么忍到現在才說。快快快,快回府。來人,拿著本宮的名帖去請大夫,盡快趕到石府……”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