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72章 佛,竟是這樣來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的微視通西游

  “好一個天道無常!”唐僧眼睛中幾欲放出光一般。

  “這豈非正如《大般涅槃經》所說的,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恩愛和合者,必歸于別離。諸行法如是,不應生憂惱。”

  這個蘇正,對佛法當真有獨到的見解,竟將天道解釋的如此透徹!

  剛剛還對蘇正嗤之以鼻的唐僧,心中突然便產生了極大的改觀。

  “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

  “原來,佛本是道四個字,當如此理解。”

  “可若照如此說來,豈非三界內萬物皆為道?那與佛所說的普度眾生,豈非互相沖突?”

  唐僧剛剛有點弄明白了書名的意思,頓時又疑惑了起來。

  究竟是一切皆為道,還是佛門普度眾生,唐僧也不知道答案,心中不敢再妄自猜測,趕緊往后翻看。

  “周青?現代社會?”

  “這個世界似乎與眼下所處的世界有著很大的差別,仙人已經不多見,更沒有觀世音菩薩度化人間。”

  唐僧暗暗皺眉,繼續往后翻看著。

  “蜀山劍派?”

  “殺人奪寶?哼!”

  看到周青從蜀山派弟子手中搶了兩把飛劍,頓時極為不悅,眼神中透露出隱隱的悲哀之色。

  “奪人寶者,人恒奪之!”

  “蜀山劍派的弟子強奪蟒精的靈藥,卻不料遭人算計,反被人奪取秘籍、玉石。”

  “一切皆是空!”

  唐僧搖了搖頭,這些人若是能得佛門教化,又豈會早早的便墮入地獄輪回。

  這個開頭,讓他有些失望,一度想要放棄,退出天道微視。

  不過只怪這本書籍的名字起的太過于霸道,直接將佛門劃歸入了道家,這讓唐僧心中始終像是憋著一股氣似的。

  他倒要看到最后,看看佛如何能成為道?

  他定要證明,這個蘇正是錯的!

  繼續往后翻看,越看越無聊,無非都是周青的殺人越貨,四處奪寶的故事。

  無非是出場人物逐漸增多了,除了人族之外,尚有血族、妖魔、陰兵、鬼怪等勢力浮出水面。

  當然也有僧道,不過均是不入流之輩,無非是一些散落在西域的強盜而已。

  這等人,當真是玷污了佛門道家,不堪入目。

  唐僧連連搖頭。

  心中對佛本是道這本書,越發的失望。

  后面的情節,翻看的越來越快,幾乎是一目十行,因為根本看不到任何關于道佛之爭。

  “哈哈,我這是怎么了,為何會相信這等荒謬之言。”

  “佛門分明是釋迦牟尼一手創立,雖說暫時比不上道門,但天定佛門昌盛,只要我取到真經,傳至東土,佛門便能發揚光大,普度人間界四大部洲。”

  “道門雖年月悠久,但卻如何能有這等無量功德。”

  唐僧忍不住自嘲的笑了起來,念叨了一番后,準備退出天道微視。

  “嗯?”

  “三藏真經?”

  就在他手指剛要點下去之際,突然看到了這幾個字。

  三藏乃是佛教經典的總稱,包括:《律藏》、《經藏》和《論藏》。

  后人為了表示敬意,通常將通曉三藏的僧人稱“三藏法師”或簡稱“三藏”。

  唐僧由于在金山寺講經說法,立下偌大的名頭,又替唐王主持水陸大會,被大唐國尊稱為三藏法師。

  因此,在這個世界若是稱三藏法師,便是特指他唐僧。

  “佛本是道中居然有三藏真經?莫非也有通曉三藏的大能之輩?”

  唐僧手指懸停在了空中,頓了頓,忍不住的點了下去。

  但凡是跟佛經佛法相關的,總是能無限引起他求知的欲望。

  “只要宗主乘現在還未被發覺之時,悄悄潛入地府,在生死薄上消了自己的名號,便可超脫三界六道,成仙做祖,就是三清道尊,九天神佛也不得而知。”

  “這生死薄是當年封神一戰流傳下來的三卷天書之一,西方極樂又稱之為三藏真經,一藏談天,一藏說地,一藏渡幽。”

  藍神為了求活命,特向周青解釋消除業力之法,其中便特意提到了這三藏真經。

  “原來是這等三藏真經!”

  唐僧看到這,不禁大為好奇。

  這與他所理解的三藏,簡直是天差地別。

  什么談天、說地、渡幽,與佛門壓根沒有關系啊?

  接著往后翻看,卻見后面繼續有解釋。

  所謂那藏談天之書就是封神榜,那生死薄就是渡幽,至于地書,則是被鎮元子所得,握在手中,由此開辟了地仙界,成為地仙之祖。

  “原來五莊觀的地仙之祖,是這么來的。”唐僧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驚訝的微微張開了嘴巴。

  這本書,似乎有點意思,居然能提及此等上古隱秘之事。

  不過,這里面提及的西方極樂,應該是指靈山大雷音寺吧?他們為何稱三藏真經為此三藏?

  三藏乃是佛門之根本啊,如何能胡亂解釋?

  為了得到答案,唐僧連忙又接著朝后翻看了起來。

  從此處開始,再往后翻看,唐僧發現,自己仿佛的跟剛才不是同一本書。

  前后差異太大了,尤其是周青入地仙界后,異峰突起,行事手段陡變,周旋于闡截佛等一眾圣人之中,只為天道教爭取天數殺劫下的一絲生機。

  天地為盤,眾生為子,腹黑果斷,智勇并重,以力證道,后天成圣,大氣雄渾,縱橫捭闔。

  唐僧看著看著,莫名的覺得熱血沸騰了起來,一股熱氣直往頭頂靈臺穴上沖。

  書中場景越發恢弘浩大,三皇五帝、三清四御、十二祖巫,乃至于西方的菩提和準提,眾神歸位,法度森嚴,秩序井然。

  悟空道人一體化三,分為獸性、仙性、佛性,實則卻又是為一心,都是爭天的性子。明面上指點周青,采用斬三尸的方法去證混元,實則卻是暗算于他。

  只因混元之路無窮盡,周青踏上斬三尸之路,越陷越深,甚至不得不放棄冥河的爭奪。

  “天地大劫,各人都要爭那一線生機,無所謂是對錯是非,取命而已。你不殺人,人便殺你,非是天地不仁,乃是天地同仁爾。”

  周青借十二祖巫斬了惡念,用混沌鐘化出第二元神,終于在九鳳一戰后斬出善念,只是不忍門徒被三教完殺劫,不愿成就混元,于是要以力證混元。

  “天數之下,如何掙扎,都是枉然;人力踐踏之下,任螻蟻如何掙扎,也是枉然。逆天,原來是一句假言。”

  封神一戰后,太上老君逗留人間,點化世人,于春秋之時帶多寶道人西出函谷關,化胡為佛。

  多寶道人,截教首徒,化為釋迦牟尼多寶如來佛降生中央娑婆世界,尊西天極樂阿彌陀佛為師,演小乘佛教,于人間界傳播教義。

  “轟!”

  唐僧只感覺靈臺一陣轟鳴,瞠目結舌。

  佛,竟是這樣來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