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19章 村集體建水電站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云和月亮

  陳月亮手里拿著一張照片,情不自禁的嘻嘻笑出聲來。

  這是嚴冬雪從部隊寄回來的“全家照”,那上面不但有嚴冬雪,還有陳月亮熟悉的其他三張臉孔,老首長和他的老伴,女兒。

  嚴冬雪這么快就融入這個家庭,陳月亮倍感自己讓嚴冬雪去當兵這件事做對了。

  當初,陳月亮要退伍回鄉,內心有多少不舍只有他自己知道。

  把他當作親兒子一樣看待的老首長夫妻,一心想嫁給他的老首長的女兒。

  陳月亮就是難以承受這一份奢侈的愛,就采取逃避的辦法,退伍回鄉。

  老首長流淚,夫人痛哭,老首長女兒鬧著要退學回國,這一切都深埋在陳月亮的心底里,那是一份虧欠,一份永遠無法報答的愛。

  現在由嚴冬雪到他們面前去,看到他們那發自內心的笑容,陳月亮能夠得到一份從來沒有的寬慰。

  “這樣就好,干爹干媽,還有小妹,你們都要好好的……。”這是陳月亮的暗語。

  嚴冬雪在來信中說道,當她看到了老首長和夫人對陳月亮的那人思念,看到了漂亮又有才華的小妹那么鐘愛著陳月亮,她懂了為什么陳月亮要拒絕她的愛。

  “哥哥,你太會為別人考慮了。其實我們都會為擁有你而幸福的,你卻要讓我們站在遠處遙看著你,這是為什么……。”

  陳月亮沒法回答嚴冬雪說的這個為什么。

  陳月亮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

  陳月亮總是把自己看得很低。

  他不敢因為他自己而去影響別人一輩子的幸福,他寧愿自己活得很累,他也不要讓別人活得比他還累。

  就像他當上大坪洋村的這個村長以來,他就沒有考慮過要從中謀取點什么。

  這三年來,他沒有從村里拿過一分誤工補貼。

  其他村干部的誤工補貼,他村會計仔細計算,一分也不能少。

  而他自己則一分也沒有拿過。

  他的理由是,他都是跟村民們換工用掉的誤工,他的農活全是村里人幫忙干的,他沒有付過一分工錢,就是付也沒有人肯要,把自己忙村里的事當作是給他們的報酬。

  大坪洋村的集體經濟現在已經有了一些積累。

  茶葉基地每年定額的收入。

  村運輸拖拉機隊,已經換成了四輪農用車隊,三輛變成了五輛,光運輸隊一年的收入就可以比以前村集體十年的收入還要多。

  農業生產責任制之后,農戶干完農活后,變得比以前空閑了起來,經常可以看到這里一堆那里一伙地在閑聊。

  陳月亮發現這一現象之后,就想到了如何把農閑工利用起來的措施。

  陳月亮發明了一個“義務投工制”,就是把村里要做的一些零碎又需要經常性的事,讓村民來參與,不計報酬,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再從集體經濟中得到一些分紅,以“購買”村民的勞動。

  這樣一來,村民聚集在一起閑聊的人少了,參加集體勞動的人多了。

  村路有人修修補補了,村自來水管網也有人經常維修檢查了,就連村里的衛生清潔也是“義務工”去完成。

  從山上和運輸隊得到的經濟利益,以“義務”工的形式,變成了村民的一種福利,這讓大坪洋村的村民,看到了參加村里集體“義務勞動”的收獲。

  名利雙收。

  接下來的這件大事,就讓大坪洋村“集體義務工”制度發揮了作用。

  在洋溪的上游,靠近夏洞天的靈祭山腳下,可以建一座水力發電站。

  這個動議,十幾年前就有了,而且當時的公社,現在的鄉政府,就讓縣水利部門來測量設計過它的容量和建成可行性。

  年前,縣城里有人來跟陳月亮商量,讓陳月亮幾個村干部參股,一起把這個水電站給建起來。

  陳月亮第一個反應是,這件事要成為大坪洋村集體經濟來源的一個長項計劃,絕對不能用集體的山林資源和水資源,讓個人老板去發財。

  大坪洋村本身已經有這個能力投資,再通過“集體義務工”制度,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水電站的主體工程就可以完成,把村民的投工投勞變成股份,讓全村人人人享有。村里占大頭,村民占小頭,一座水電站就能建起來。

  經過幾下幾上的村民小組討論,發動群眾的工作做得比較細致,原來反對的聲音基本上沒有了。

  “你們也不想想,放在其他村,村干部就是不參股得分紅,村干部在其中拿點好處,電站不照樣是外地的人來建,你能說什么?”

  “像陳月亮這樣考慮,讓全村人參加建設,你們化的是農閑時的勞力,而集體出錢購買發電設備,爭取到的上級支持,全村人等于都受益,這樣的好事還能懷疑嗎?”

  這是積極支持水電站建設的村干部和村民的話。

  “試試吧,就怕這大轟隆的事,又像以前一樣,懶的人得好處,勤力的人做半死,最后鬧得意見一大堆,唉,難說。”

  “現在種田都各家歸各家了,這心已經開始散了,還能聚攏到一起嗎。村長的心是好的,就怕弄到最后,他也辦法維持,吃力不討好,麻煩。”

  這是持懷疑態度人說的話,看到的是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

  “反正我不想拿那點好處,一個電站全村人參與,你能拿到多少利益?”

  “真的有好處,我也就讓給你們了。到外面自個賺錢點小錢,今天出門明天就能拿回錢來,何必操這份心。”

  有部分村民,特別是那些已經在外面開始賺錢做生意的村民,看不上這種勞動參股的小利。

  “只要有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參與,我們就可以動工。”陳月亮在村兩委會上說道:“當村干部,不是一天能給村民賺多少錢,要為全村將來的發展考慮。

  如果現在把山林水利全給做完,再回頭來考慮村里的發展。

  我考慮會讓我們村干部自己后悔一輩子的。

  說到底,外面的人來建設,我們這些村干部只要出面幫他們協調一下,眼看就有錢到手。

  可是,這種錢你能拿嗎。

  反正我是不想拿,這種錢賺多了,會睡不著覺的。”

  陳月亮全力以赴把項目落實到全村人身上,把引水渠道和電站主體工程建設,劃分到各村民小組,一定要采取村民集體投工投勞的辦法,把任務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不想參與的村民,我們也不勉強。”陳月亮最后說道:“現在他們看不到利益,如果看到利益的時候再后悔,那就晚了。”

  全縣在實施農業生產責任制后,還采取村集體建設的辦法搞水電站建設,全箬溪村唯一的做法,可能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模式。

  全社會都在觀望陳月亮的做法。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