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九章 晉陽之戰(五)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燕公子

  十月下旬,薊宮,親和殿內。

  姬康正在看著興安郡軍民都督縛豹,給自己送上來的一份答辯文書。

  “……秋收之時,東胡有部落聚集,似有進犯之意。臣聞奏之后,主動率軍出擊,殺對方士卒六千有余,俘其部落三萬余人,擄牛馬羊牲畜十八萬匹。今有參議員上本朝堂,言臣擅啟戰端,臣誠惶誠恐!……”

  看完縛豹的這份答辯文書之后,姬康沉思起來。

  根據燕制,燕國任何一個師以上大軍的調動,都必須經姬康親自批準。但限于這個時代的通訊條件,對于邊郡將領的軍事指揮權,姬康又放寬了很多。

  譬如說,凡有敵軍有意圖攻擊燕國邊境者,當地軍民都督是有權利,自行決定是否主動出擊的。縛豹就是根據這一條規定,主動出擊東胡邊境部落的。

  “王從,縛豹的副將以及興安郡的監督、情報人員,可有文書呈報?”

  姬康吩咐道。

  “啟稟王上,他們皆有文書呈報。”王從躬身答道。

  “把他們的文書給寡人拿來。”

  “諾。”

  又看完了縛豹副將與興安郡監督院、情報局負責人呈送的文書。

  姬康提起筆來,在縛豹答辯文書上批閱道:

  “不允許東胡、匈奴部落之軍,在我邊境聚集,這是鐵律,爾做得很好。今后,凡東胡部落之軍再靠近我邊境者,按此例辦理。”

  放下筆來,姬康不由又想到從匈奴傳回來的消息。

  派往北方草原的情報人員,絕大多數都是以經商的名義來進行的。

  前世中,北方匈奴一統草原的過程,記載很少,姬康也是知道不多。

  但從目前看來,匈奴的發展,顯然已超出了前世的很多。

  在中原各國這兩年混戰之際,匈奴大軍已經橫掃了西域諸國,并且在今年讓西域二十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都臣服在了匈奴的馬蹄之下,匈奴的實力進一步增強。

  在姬康的記憶中,中原王朝第一次大規模反擊匈奴的戰爭,是在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五年)發生的。

  秦朝兼并六國,匈奴當時也一統了北方草原。

  匈奴人乘機南下,重新占領了中原北部邊郡的許多地方,并以河南地(今內蒙、河套地區)為據點,直接威脅著新生的中原王朝。

  對匈奴用兵,消除匈奴人的軍事威脅,成為了秦朝統一六國后的當務之急。

  為消除匈奴的威脅,秦始皇一方面開始征調大量民夫,把原先秦、趙、燕三國的北部長城連接起來;另一方面,又派遣大將蒙恬率軍三十萬,北擊匈奴。

  這場戰役,整整打了三年,蒙恬率領秦軍不但占據了整個河套地區,并且一直攻打到北河(今內蒙烏加河),給予了匈奴以沉痛打擊。

  但好景不長,其后秦朝滅亡,匈奴又隨即占據了河套等地。

  不能不說,匈奴這個民族也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從頭曼單于的目前做法來看,這幾年來,其已經知道借鑒和學習中原各國的文化和管理制度了。

  而且從北方草原傳回的情報,姬康得知,在匈奴乃至東胡、月氏的王庭之內,已經出現了許多中原人士。

  這些在中原各國不得志的“有識之士”,不遠千里萬里,到草原投靠頭曼單于,不但獻上了中原各國的地圖,而且把中原的許多技術也帶到了草原。

  在姬康看來,這就是妥妥的“帶路黨”、“漢奸”。

  這幫家伙,一點都不感恩生他養他的中原,反而鼓動草原部落南下。

  想到這里,姬康腦海中的歷史迷霧一下子被撥開了。

  整個華夏發展的歷史軌跡,清晰印照在姬康的心頭。

  本來自己認為來到這個時代,已經開始加快了中原一統的步伐。但人家匈奴也沒有閑著,此時也開始南征北討,不斷積蓄著自己的人口與力量了。

  計算下了燕國一統天下的規劃時間,姬康臉上不由苦笑起來。

  北方匈奴是如此,而中原各國更是讓姬康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今年年底之前,已經無法對邯鄲用兵了。

  能占據趙國太行西部四郡,已經是快的不能再快。

  來年再對邯鄲用兵,必然又是一場苦戰。

  其后還有秦、楚、韓、魏四國,事態發展最終如何?還真的是很不好說。

  尤其是秦國,秦王嬴稷是年紀大了。但是,秦國的戰時體制卻沒有任何的變化;這么多年下來,秦國苦心經營的數十萬大軍,亦然戰力強大。

  想這么多也沒用,當下最為主要的是,還是盡快拿下晉陽。

  姬康來到殿內墻前的地圖旁,抬起右手,點了點地圖上的晉陽城。

  嘴里自言自語道:“想必樂乘,已經看到我給他的親筆書信了吧?”

  姬康所預料的一點不假,此時晉陽城內的樂乘,正在看著自己堂弟樂間,給他稍來的姬康的親筆信。

  燕國大軍此時已經來到了晉陽城下,整個晉陽城皆人心惶惶,動蕩不安。

  樂乘每天不但要安撫軍心,警戒燕軍攻城,還要在城內四處視察,穩定民眾。

  看罷姬康的親筆信后,樂乘抬起頭來,神色看上去有點疲憊。

  對樂間派來的軍中少校道:“你回去樂間堂弟,你們君王給本將的書信,本將已經收到了,多謝你家君王對本將的看重,但本將是不會投降你燕國的。”

  樂間派來的少校,拱手對樂乘道:“將軍,樂間將軍讓在下你一句話:我王非常器重將軍,對于過去你在燕國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王真的非常痛心。”

  “在大軍南下晉陽之時,我王特意從薊都給將軍你親筆所書,并且再三告訴樂間將軍,只要將軍你愿意再回我燕國,必然給予豐厚的賞賜,請將軍三思。”

  樂乘大笑起來,對面前的燕軍少校道:

  “俗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你不用再勸本將了。本將自從燕國出來投奔趙國,就再沒想過要回去過燕國。如果我此時,再投奔燕國,世人會如何看待本將?本將又如何對得起我王對我的重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