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七章 凝心(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燕公子

  蔡澤下殿之后,整個朝堂之上眾臣,對于此番秦國祭天立鼎的事情,議論紛紛。

  各自對姬康發表著自己的看法。

  匯總了眾人的講法之后,姬康對于此番秦王嬴稷立鼎的舉動,有了清醒的認知。

  姬康在王座之上,把手擺了擺,殿內頓時安靜下來。

  “眾卿,秦王嬴稷此舉有三個目的。一是借此機會,把秦國塑造為天下正朔,以此來號令天下;二則,則是試探天下各國對于秦國的態度,而加以利用。”

  “最后一點,寡人以為于我燕國有關。當今天下,世人皆曰我燕國乃周室正朔,也是目前唯一可以與秦國相抗衡之國。”

  “從之前秦國種種行為可以看出,秦王嬴稷必會利用此此祭天立鼎之際,連橫中原各國,圖我燕國,我燕國不可大意。”

  燕國朝堂眾臣聽到自家的君王如此一說,心中都是一緊。

  姬康從王座之上站起,抬步從王座之上走下,在大殿之內緩緩而行。

  “不得不說,秦王嬴稷登基五十三年來,謀略深遠,手段老辣。秦國之所以能到今天,能以大國之姿態崛起于中原,秦王嬴稷功不可沒。”

  “諸位愛卿,如今之天下,中原大國之間的各個小國,在經歷了數百年之后,到了今年,可以說是已全部被周邊的大國所兼并。就是我燕國的藩國衛國,也不能幸免。”

  “而北方的草原,從今年開始,也進入到了相互兼并的過程當中。這說明了什么?這說明了如今之天下,已經進入到了最后的一統階段。”

  “現在這個中原乃至北部草原的局勢,愈加紛亂。我燕國此時,萬萬不可滿足于現狀,更加要有所做為,要更加主動。”

  說到這里,姬康轉身,看著大殿內右方站立的高陽君榮蚠、昌國君樂間二人問道:

  “榮蚠將軍、樂間將軍,此番我燕國的閱兵事宜準備的怎樣了?”

  根據姬康的安排,榮蚠為此次閱兵的總指揮,樂間為副總指揮。

  榮蚠與樂間二人相顧一視,榮蚠站出,躬身對姬康答道:

  “啟稟王上,閱兵事宜已準備妥當,陸軍十二個軍,海軍三個軍,包括宮衛軍,均選拔出五百人的兵力,在各地進行了嚴格的操演,隨時等待我王的詔令。”

  昌國君樂間也站了出來,抱拳躬身對姬康言道:

  “啟稟我王,襄平學院的陸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學院等諸多院校,乃至我燕國的二十個郡的預備役軍,均選拔出五百人的兵力,亦進行了嚴格的訓練,等待我王的詔令。”

  姬康心中稍微大概算了一下,知道此番閱兵的規模,已經超出自己的預期。

  對著榮蚠與樂間兩人,點了點頭。

  “既然都已經操演準備好了,就不要多等了。讓各軍、各郡參加閱兵的大軍匯聚吧!寡人決定,閱兵定于九月初一,正式舉行。”

  榮蚠與樂間二人,一起躬身答到:“臣等遵詔。”

  姬康又轉過身來,對著殿內左方的劇辛等幾個閣相言道:

  “我燕國此番閱兵,就是要提振我燕國的民心、軍心,震懾諸國。從現在開始,對此番閱兵,我燕國上下,要做好各項宣傳工作,不得有誤。”

  劇辛、粟腹等幾位閣相,以及眾多朝臣,一起躬身對姬康道:

  “謹遵我王詔令。”

  蔡澤等一行沒有馬上回去咸陽,而是在燕國的薊都駐留下來。

  姬康在得到監督院與情報局的稟報之后,對于蔡澤的去留也沒有太過在意。

  八月初九,大河與濟河兩河流域。

  在大河與濟河兩河的交匯之處,一座用水泥、磚石與鋼筋混合而建成的堤壩,聳立于兩河之間,等最后一塊切割整齊的石塊,堆集在了大壩之上之后。

  老頭子周子與兩河流域的水利工程總指揮鄭國二人,與修筑此堤壩的十多萬民眾,一起歡呼起來,許多民眾甚至激動的熱淚盈眶。

  此座水庫被燕王康親自命名為“兩河水庫”,是兩河最為重要的水利樞紐。

  “兩河水庫”在齊國管仲為相之時,就已經開始修筑,歷經數百年,但是規模不大。

  但在去年五月以來,在燕國占據了齊地后,根據工部鄭國的建議,對此水庫在原有的基礎上,開始了大規模的修建,并采取了多種水利工程上新材質、新工藝、新流程。

  費時一年多的“兩河水庫”建成,對于當前兩河流域的洪澇、旱災、灌溉等,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十數萬畝的洪澇與旱災之地,馬上可以得到澆灌。

  這個時代,華夏北方的氣候偏暖,雨量是非常多的。

  而所種的糧食作物麥、粟和黍等,都是耗水量少、耐干旱。

  隨著今后兩河流域水利工程的逐步推行,兩河之間的泄洪之地,必會變成數十萬的肥沃良田,對于燕國來說,意義重大。

  沒過幾日,一條連接燕國西部薊都與遼地襄陽兩地之間的“馳道”,也修建完畢。

  姬康親自在薊都,主持了這條馳道竣工典禮。

  這條燕國用木頭所修建的“鐵路”,在姬康到遼地之后就開始逐年修建。

  歷經數年,今年終于修建完畢,與燕國西部“三都”之間的馳道對接。

  至此,中原通往東北的“交通大動脈”終于初步構筑完成。東北大地與中原大地之間,被官道、馳道,乃至海運、水運等,緊緊捆綁在了一起。

  又過了幾日,從齊地又傳來了好消息。

  歷經兩年的建設之后,從薊都到齊地臨淄,用水泥鋪就的官道,按照燕國的標準,也順利完成。而齊地四郡各郡府之間的官道,也早在七月順利完成。

  燕國如今律法規定,只有“兵役”之說,而無“勞役”之說。

  民眾出工,按燕國律法的規定,都是要給薪酬的。

  不管是兩河流域的水利工程,還是各郡縣的道路建設。

  燕國采用的方法與姬康在遼地一樣,就是“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

  財政撥款、民間集資,發行債劵等多種方式的推行,有利保障了燕國各項建設的進行,也大大推動了燕國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當然,燕國如今這兩年的債務也是很厲害的,這也讓主管戶部的閣相粟腹很是頭痛。

  但姬康卻對幾位閣相如此講道:

  “我們燕國不要只看眼前,而是要著重于長遠。各項建設是必須的,也是應該的。我們燕國的債務是很高了,但我們糧食不缺,物資不缺,怕什么?”

  “何況我們發行的債劵,不是只出不進。而是來自于民,最后又回歸于民。只要堅持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我們燕國的國力就會大幅飛躍。”

  與此同時,參加九月一日閱兵的各軍、各郡的軍隊,也從各地出發,開始向薊都匯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