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四章 亂局(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燕公子

  魏王圉敢如此對待燕國的使者廖山,并說出不懼燕國的話語,是有底氣的。

  魏國的先祖魏文侯,在中原七雄中首先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戰,興修水利,發展封建經濟,北滅中山國(今河北西部平山、靈壽一帶),西取秦西河(今黃河與洛水間)之地,遂成為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

  特別是文侯時期啟用吳起,采取武卒制,精選士兵進行訓練,建立了一支高度職業化的軍事力量,對魏國初期的強盛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魏國一躍而成為當時天下的霸主。

  在魏國建國一百多年來,魏國與燕國的多次交鋒中,燕國是勝少敗多。

  但是魏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魏國的最終命運。魏國在強盛時期,東征西討,得罪了周邊的各國,各國紛紛對魏國展開攻擊。

  “圍魏救趙”、馬陵之戰,合縱伐秦,尤其是發生在秦、魏、韓三國之間的伊闕之戰,秦國大將白起,全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余人,攻占伊闕,奪取魏城故都安邑以東大部分地區。

  自此,魏國精銳損失大半,再無力量單獨抵御秦國,國土也被秦國蠶食一半。

  這個時候,魏王圉對于燕國,心態上可以說是完全碾壓燕國的。

  對于燕國派來的使者廖山,根本就不在乎。

  反而因為廖山的說辭,讓魏王圉十分不快,就把廖山從大殿之內趕了出去。

  廖山也很生氣呀!是非常生氣。

  自從跟隨姬康赴遼以來,十幾年來,廖山一步步看著燕國從小變大,從弱變強。

  東滅扶余,南下箕國,北建數郡,一統齊地。

  那個心氣也是老高、老高的。

  特別是去年摧枯拉朽占據了齊地之后,燕國的發展已經讓燕國朝堂眾臣,認為自己是很厲害的了,乃當世之大國。

  沒想到在出使魏國的過程中,招此待遇,廖山能不生氣么?

  看到魏王圉在朝堂之上氣仆仆的樣子,熟知燕國當下國情的上卿令支,是有點擔心的。

  上前躬身對魏王圉建言道:

  “王上,就如燕使廖山剛才所言,我魏國占據衛國之后,燕國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請恕臣直言,如果燕國派兵來犯,我魏國可謂是獨木難支。”

  “大王,現今我魏國可效仿燕國占齊之時,不如……不如我魏國把占據的衛國東部戚城(今河南省濮陽市一帶)之地,交予趙國。如此,我魏國就不必獨自面對燕國了。”

  魏王圉雖然心態上不懼燕國,但是也知道此時的燕國,國力非同小可。

  再說,自己執殺了衛國國君衛公期之后,從道義上來講,是占不住腳的。

  見上卿令支如此建言,想了會后,就對令支道:

  “善。就按此策處理吧。”

  正在返回燕國途中的禮部長大夫廖山,并不知道。

  就在他在魏國王宮大殿內,與魏王圉正辯解衛國之事的時候。在燕國都城薊都的軍機閣內,姬康與薊都的幾位閣相,也正在商討著魏國占衛之事。

  昌國君樂間,此時也被姬康任命為燕國的閣相,協助榮蚠主管燕國的軍事事務。

  此番與會人員,除了姬康與幾位閣相之外,還有監督院院長姬茂與情報局局長黃勇二人。

  情報局局長黃勇,站在軍機閣內墻前的地圖旁,手持指揮棒,指著地圖,正在對與會的燕王康等眾人,介紹著目前中原各國的形式。

  “此番魏國占領了衛國之后,據我中原各國的情報人員稟報,各國都沒有做出表態,都在靜觀我燕國對此事如何處理?”

  “如今,秦國已經停止了對周邊各國的進犯,大軍撤回函谷關內。秦相蔡澤在從魏國返回秦國之后,秦國朝堂有人惡語中傷,蔡澤害怕被殺,便推托有病送回了相印,被秦王嬴稷賜給封號為“綱成君”。”

  “什么?綱成君?”閣相將渠跳了起來。

  “是的,秦王嬴稷賜蔡澤為綱成君。”情報局局長黃勇如實介紹道。

  姬康的雙眼瞇了起來,沒有說話。

  老總管姬茂坐在椅子上,緩緩言道:

  “綱成乃我燕國上谷之地,看來秦國目前想對我燕國不利呀。”

  高陽君榮蚠冷哼一聲:

  “他就是想對我燕國不利,又能怎樣?莫非他想讓秦軍遠征我燕國不成?”

  姬康笑了起來,擺擺手,對閣內的眾人道:

  “秦王嬴稷想怎么封就怎么封吧!我燕國可不會給蔡澤發半個銅錢的。”

  眾人聞此,皆哈哈大笑起來。

  黃勇也笑了起來,繼續對眾人介紹各國的形式。

  “趙國派老將廉頗聚集五萬大軍,陳列在趙、衛邊境,但不知趙國如何運作?韓國目前萬事皆聽從秦國,沒有什么大的主張。”

  “楚國自去年睢陽之戰后,也調集大軍陳列在楚、魏的邊界,提防魏國的進犯。王上、各位閣相,這就是目前中原各國的大致狀況。”

  姬康對黃勇言道:“黃局長,在各國的情報局人員都辛苦了,你坐吧。”

  “多謝我王。”黃勇躬身對姬康行禮,把指揮棒放下,回到自己的位置。

  現在燕國朝堂上下,還不知道魏國準備把衛國東部之地獻給趙國,來阻擋燕國的兵鋒。

  昌國君樂間不由說道:“難得趙國也想分衛國一杯羹么?”

  眾人一聽,不用都愣了起來。

  熟知趙國情形的閣相蘇代,眉頭皺了起來,對姬康言道:

  “王上,趙國早就對于衛國垂涎三尺了,如果魏國肯分衛國國土于趙國,讓趙國白白得到衛國的國土。臣以為,趙國是會答應的,對此,我燕國不得不防。”

  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姬康。

  姬康也知道眾人的想法,趙王丹是姬康的舅舅,是太后姬趙氏的親弟弟。

  這燕國如何處理與趙國的關系,也是考驗著姬康的政治智慧。

  姬康沒有馬上回答蘇代的話語,扭頭看向了還沒有發言的閣相劇辛、粟腹二人。

  “劇相、粟相,你二人也談談你們的想法吧。”

  粟腹站了起來,躬身對姬康道:

  “王上,不管是趙國,還是魏國,只要占據了衛國,我燕國都可以名正言順,要求其撤出衛國。但是,臣以為,如何操作衛國之事?還需我燕國仔細斟酌,不可魯莽處之。”

  劇辛也站起來,對姬康施禮道:“王上,臣以為衛國之地不管那個國家占據了,都跑不掉的。我燕國此時還應堅持我燕國去年制定的國策,修養生息,今年不要興兵。”

  “衛國處于中原腹地,且不與我燕國接壤。如果我燕國冒然發兵,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必然會招致中原諸國的連環反應,對我燕國不利。”

  “我燕國只要經過了今年,國力必然會重新上一臺階。就如剛才粟相所言,衛國對我燕國來說,不管是那個國家占據,我燕國隨時都可以名正言順討伐,因為他是我燕國的藩國。”

  聽罷眾人的話后,姬康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哈哈笑了起來,站起來對眾人道:“是呀!衛國是我燕國的藩國,衛國的國璽、戶籍、堪輿圖冊都在我燕國。我燕國隨時都可以名正言順,出兵衛國的。”

  “現在綜合各國的態勢來看,各國兼并已到最后,天下一統之大勢,已不可阻擋。我燕國不發動則矣,一旦發動,寡人以為,就會連綿數年,直至一統。”

  “我燕國現在的事情很多,兩河的水利工程,周子與鄭國二人言已到了最后階段,但還需兩三月之久。各郡縣的道路以及諸多的建設,也尚沒有竣工,需到年底。”

  “衛國之事,我燕國不急,等一等吧!等到過了秋收,我燕國再看天下局勢如何。但是到了明年,我燕國必然要有所行動……”

  說到這里,姬康沒有再說下去,轉過身來對大將榮蚠、樂間二人問道:

  “榮將軍、樂將軍,我燕國軍隊的換裝結束了沒?戰斗力如何?”

  榮蚠與樂間二人相視一顧,榮蚠站起,躬身對姬康言道:

  “啟稟我王,第四、第五、第六軍已全部換裝完畢,正在加緊訓練新式騎兵戰術。海軍第三軍,也裝備完畢,隨時等候我王的詔令。”

  姬康沒有再說什么,緩步來到軍機閣的地圖旁,看向了地圖上的中原各國。

  過了一會,姬康轉身對眾人道:

  “在年底之前,我燕國的各項建設都要搞一段落。正規軍隊包括各郡縣的預備役軍,都要裝備、訓練完畢,事不我待呀!”

  軍機閣內的燕國重臣們,此時都明白了姬康話中的意思。

  一起站起,躬身對姬康道:“臣等遵詔。”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