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在臨淄王宮內,姬康正在聽著閣相稟報,齊地夏糧的收成情況 齊地夏收畝產很低,用新的度量衡來計算,平均畝產也就一百七十多斤,不到二百斤,相當于燕國如今畝產的三分之一。
管子輕重乙河:“河淤諸侯,畝鍾之國也”。這就是說,齊地經過淤灌的肥沃土壤,產量較高,畝產一鍾,即畝產十石,也就是二百斤左右。
但是別忘了,這是齊地最好良田的畝產數。
不過這些也在燕國朝堂眾臣的預料之中。
要知道,隨著新式農具和新式肥料的推廣。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現在燕國遼地的畝產都在五百斤以上,有的甚至高達六百斤。雖然是一年一熟,但是架不住畝產量高呀!
這還是十多年來,齊地從臨近的燕地引進了“石磨”,從而把粒食轉化為了面食,大大提高了農戶種植麥子的積極性,從而也加大了麥子種植畝數結果。
麥子這種糧食產物,因為產量大,而且恒產穩定。這十余年下來,已成為燕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了,在眾多的糧食品種中,居于主導地位。
不過在齊地,夏收之后,還能再種一茬黍,也就是民眾口中的糜子。
如果在秋收之前,按燕國農部所推廣的種植方法,采用新式農具與新式肥料種植的話,齊地全年糧食的畝產量,達到或超過燕國的畝產量,還是能做到的。
聽完閣相魯仲連的稟奏之后,姬康心中還是很高興的。
只要再過數月,齊地秋收畝產量提高,燕國在齊地的統治性,就會被齊地民眾更為認可和接受。這是姬康從遼地到薊都,經過無數實踐得來的真理。
“魯相,讓農部繼續加大對齊地新式農具與新式肥料的投入,對于我燕國新式的種植方式,農部也要在齊地四郡加以推廣。”
魯仲連臉上也堆滿了笑容,忙對姬康回道:
“請我王放心,臣會督促農部的。這齊地畢竟是臣的故土,臣必會萬分上心的。”
姬康看了看六十多歲的閣相魯仲連,感慨道:
“魯相,你也不可過于操勞。”
魯仲連看著年輕君王關切的眼神,心中暖暖的。
對姬康道:“請我王放心,臣會注意自己身體的。臣還要追隨我王,看這寰宇一統。”
對于統一天下這件事,現在燕國在占據了齊地后,朝堂眾臣都已不回避此事了。
這個問題在燕國占據了齊地后,燕國的這種勢頭,就是再想隱瞞也隱瞞不住了。
就想自家王上說的那樣,你已經是一頭大象了,還想裝成一只兔子,可能么?
畢竟,實力就已經擺在這里了。
如果還遮遮掩掩的,反而會給別人一種居心叵測的感覺。
這個時候,韓非與鞠武二人,從殿外進來。
姬康見到二人,不待二人行禮,就問道:
“韓非、鞠武,周子先生可答應出仕了么?”
韓非與鞠武上前,還是躬身對姬康行了個禮。
鞠武先對姬康稟奏道:
“王上,這……這老頭倔的很,起初怎么也不愿意出仕,還說什么“君子不受嗟來之食”,還有什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的話。“
“還是韓非對他道,王上想讓齊地的戰俘,在大河與濟河兩岸修筑堤壩,要把兩河之間閑置的土地,變成數萬畝膏腴之地,需要人員統籌管理。”
“這老頭,不,是周子先生聞此,才為意動。但是又提到,可以去兩河工地管理戰俘,修筑堤壩,但不受我燕國朝堂的俸祿。”
姬康笑著看向了魯仲連道:“魯相,你看如何處理周子先生之事?”
魯仲連則躬身對姬康道:“恭喜我王,馬上又即將得一國之棟梁。我王曾言:屁股決定腦袋。此話……此話雖俗,但臣深以為然。”
“只要周子先生答應出來做事,以我燕國之體制,他就已經進入我王的囊中。
時間一長,必成王上乃至我燕國的股肱之臣。”
聽完魯仲連先生的話后,姬康笑著道:
“善。就安排周子先生去管理齊地的戰俘吧!看看我燕國是如何改造這些戰俘的,每天晚上對于戰俘的政治課,對他來說,何嘗不是種洗腦,不,是洗禮!”
眉頭一皺,不知想起了什么,嘆了口氣道:
“我燕國如果有秦國李冰父子,這樣的水利工程人才就好了。這樣,我燕國的良田乃至糧食產量會再上層樓的。唉!慢慢來吧,早晚會培養出來的。”
韓非在旁,上前躬身道:“我王何必羨慕秦國,我襄平學院格物學院的教員鄭國,以臣之見,能力就不次于秦國的李冰父子,而且潛力比李冰父子大多了。”
姬康一下愣住了,看著韓非道:“什么?鄭國!哪個鄭國?”
韓非看著姬康,有點不好意思稟報道:
“啟稟我王,鄭國……鄭國乃臣韓國之好友。臣來我遼地后,跟他去信,讓其來襄平學院學習,在襄平學院被鄒衍院長任命,也擔任了個教員。”
“鄭國酷愛水利,雖然年紀尚青,但這幾年在遼地主持了許多堤壩與大河的治理,深得閣相鄒衍的器重。鄒衍院長幾次與其商談,準備推薦他到我燕國朝堂。”
“但鄭國對鄒衍院長說,他此生唯愛水利,不是經世濟邦之才,只愿留在遼地,治理水利。但臣知道,這鄭國在水利乃至工程方面,確為大才。故,向我王薦之。”
說罷,深深對姬康躬身一禮。
姬康心里簡直樂開了花了,鄭國來我燕國了呀!
自己根本絲毫不用質疑,鄭國這個人水利工程方面的才能。
鄭國與李冰父子一樣,都是名留千古,恩澤萬世之人呀!
雖然,現在他很年青。
姬康強自按捺住自己心中的激動,對著韓非道:
“韓非,汝能為國引進人才,大功。”
轉身對身后的侍官令王從道:
“擬詔,任鄭國為工部大夫,職同司長,讓其即可來齊地,主持兩河堤壩乃至灌溉工程。告訴他,如果能把兩河之間閑置的土地,給寡人變成數萬畝良田,寡人必重重封賞。”
侍官令王從忙躬身道:“遵我王詔。”
姬康此時的心情,異常地愉悅。
對閣相魯仲連道:“魯相,這齊地的諸多事宜就交給你了。寡人趁如今在齊地駐留,準備到我新設的四郡,去看看巡視一下。”
看到魯仲連的臉色有點變了,忙祈求道:“魯相放心,寡人會精簡隨從,不會打擾地方的。魯相,你就讓寡人去看看我燕國的新郡,好么?”
魯仲連見到姬康如此,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了。
只能嘆了口氣道:“王上,臣知我王掛念我征戰齊地的將士,乃至我新設郡縣民眾的生計。但是我王不要忘了,我王乃一國之主,國家許多大事都要靠我王來決斷的。”
不過看到姬康臉上委屈的表情,心中一軟。
又道:“我王既然想巡視新郡,但每天必須派人與朝堂密切聯系,萬萬不可讓朝堂眾臣牽掛。若有急事,我王必須馬上返回。不過此事,我王還需要與蘇相、將相等人商量。眾臣同意后,我王才可巡視新郡。”
姬康一聽魯仲連答應了自己的要求,馬上對魯仲連討好說道:
“魯相,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在與其他在齊地的眾臣商量過后,眾人同意了姬康巡視新郡的要求。
但是附帶的條件很多,譬如說,隨行人員中,此時閣相之中年紀最年輕的五十多歲的將渠,還有昌國君樂間二人都要伴隨。
對于朝堂眾臣提出的這些條件,姬康都答應了下來。
你不答應也沒辦法呀!否則你就別想什么巡視了。
六月下旬,姬康與將渠、樂間等眾人,在田光、韓非、鞠武等統領著一個旅的宮衛軍陪同與護衛下,開始了對齊地新設四郡的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