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9功齡至上 大比的賽制是四個年齡段各一組,組內抽簽兩兩對打,由低到高一天正好打四場,打完就下班。
一直到最后各年齡組剩1人時,再跨年齡段對打。
也就是1年和110年的打;
1030年和30年以上的打。
這種賽制,決賽不決賽先不說,光四強賽看著就很匪夷所思。
跨年齡段打?
這所謂的“年齡段”可不是單純指歲數,而是實打實的“功齡”啊!
若真實行這種賽制,意味著很可能會發生某種情況。
比如,一個不到一年功力的新人,跟一個近十年功力的老人對打。
以及更可怕的一種情況:
十年功力的小年輕,對上一個30年往上,有可能40年50年,甚至是60年功力的老怪物!
這怎么打?太夸張了吧?
在商議賽程的過程中,的確有一部分人是不贊成跨年齡段對打的,認為沒有意義。
低年齡段的肯定輸,沒有贏的可能性。
但掌門卻提出了另一種可能性,就是在1030年和30年以上的年齡組里,萬一雙方都是天賦異稟的優秀弟子,并且都是30年左右的功力呢?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同樣都是各年齡段最出色的選手,誰能服氣誰?
一個低年齡段第一,一個高年齡段第一?
憑什么?
聽起來怎么那么別扭?
干脆丟到一起再比一場,那樣無論輸贏都沒話說。
反正屆時掌門和長老都在現場評定席,如果真出現實力懸殊的場次,再臨時喊停就是了。
這就是初次大比簡單到可以說是無腦的賽制。
而眼下,第一年齡組的第一場即將結束。
所有人都轉移了視線,吃喝的吃喝,聊天的聊天。
耐心等待第二個年齡組也就是110年功力的選手熱身上場。
眾人好似有一個統一的認知,那就是一年以內的弟子,都是過家家沒多大意思。
大比第一場,就當暖場練手了。
并沒多少人真的有認真去關注結果。
連最該關注的元暮,也處于思考導致的分神中。
于是,尷尬的情況發生了。
沒有人喊結束或停止。
大家都理所應當地認為結束了。
都是同門師兄弟,又不是你死我活的生死仇敵。
點到即止就行了。
甚至掌門都在和李鶴聊著天,看向李鶴手指的居池小道童方向,頻頻點頭談論著什么。
被忽略的大臺上。
靜承甩了甩右手臂,抿嘴瞪眼,目光凌厲地揉身沖上,用完好的左手發起進攻。
對面的展旗峰弟子大愣,邊退邊出聲問道:“不是點到即止嗎?還來?”
靜承不搭腔,只要評定席沒喊停,他就一直打下去,直到打不動為止。
說起來,為什么把一年內的弟子分成一組,主要還是因為內力的積累是個漫長的過程。
假若正常人剛入門的內力為1,那么一年內的弟子,大約也就在2到6不等,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
練武不像修仙,功法雖重要,但時間的積累才是真正決定功力深度的核心因素。
而這里所謂的“時間”,往往都是以十年為一個單位計算的。
一年以內的弟子。
10天和100天對打,更多的可能還得依靠體質,而不是內力。
當然這里指的是正常人,那些電影故事里的主角不算,他們大多天賦異稟,要么吃靈丹妙藥要么是遇到好心前輩,白白得到人家練了幾十年的功力,那都是故事,不做數的。
正常人沒有境遇沒有奇遇甚至沒有外遇,想要獲得功力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埋頭苦練,沒有其他途徑。
所以對于靜承和一個練功半年的展旗峰弟子來說,兩人之間的功力深厚程度,其實大差不差。
你能打一拳,我可能也就比你多打個三四拳。
如果在這期間沒能分出勝負,那再往后,比的就是誰的皮厚拳硬脾氣大了。
更甚至于,看誰的斗志和決心更強。
當前這個臺子上,關于意志力方面的比拼,很明顯是靜承略勝了一籌。
哪怕兩人都是鼻青臉腫頭破血流眼皮腫的睜不開,靜承的動作卻沒有絲毫猶豫。
一場武當大比,硬生生打成了街頭斗毆。
打到后面,展旗峰弟子先受不住了,掙脫靜承的糾纏,后退到臺邊,張開腫脹的嘴朝下方大喊一聲:“劍來!”
一把質樸的長劍送到了他的手上。
他凌空舉著劍指向靜承:“拿出你的兵器,接下來我不會再讓你了!”
底下有熟識的同門大聲叫好,使他腫脹的嘴角也勉強掛起了一絲自信的弧度。
再看靜承身后的茅阜峰雜役院師兄弟們,他們同樣不甘示弱地大聲吶喊著,并將他的劍遞上臺面。
靜承左手握著劍鞘,紅腫的右手抓住劍柄“鏘”一聲拔出長劍。
鋒利的劍鋒在空中微微嘶鳴,錚亮的劍身反射著鏡面般的光。
一把銳氣迸發的寶劍!
對面的展旗峰弟子微微一愣。
如果這是一場街頭潑皮和武林人士間的比斗,單從雙方的兵器上看,好像自己才是那個不入流的潑皮。
剛剛主動要求上兵器的展旗峰弟子,心里閃過一絲不妙的預感。
大臺周圍越來越激烈喧囂的叫喊聲,終于引起了評定席的注意。
他們這才發現原本以為已經結束了的第一組第一場,竟然還在打。
并且還動上了兵器!
李鶴看著臺上那個有些熟悉的身影,饒有興致地前傾身子觀看。
而旁邊更有眼神好的長老,從那獨特的厚云狀劍擋認出了靜承手中的寶劍。
“太清劍?”那人滿臉詫異地扭頭找元暮:“元暮長老,那是您新收的弟子?”
同樣剛剛回神的元暮,盯著臺上如蝶般翻飛的劍影,傻愣愣地說:“啊?哦!那是我的小徒孫,見他天賦還不錯就賞了把劍作為鼓勵。”
“鼓勵?”那人沒有再多說,只是轉回去的臉上,寫滿了不信。
熟悉元暮的人都知道,太清劍是他最珍愛的兵器,自擔任長老一職起就一直使用,每次下山游歷背在身后的永遠都是這把劍。
如今居然把它送給了一名靜字輩的小輩?
那這叫靜承的小輩,不是天賦無比驚人就是他元暮的親生兒子!
當然,在座眾人的心里更傾向于后者。
畢竟如今這個“功齡至上”的年代,哪有什么天賦一說。
都在比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