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35年,10月1日。
波瀾壯闊的航天史詩級巨著,人類歷史上首座太空城市星河之都全面竣工。
雖然這并非星河之都的最終形態,但只是僅僅一期的工程總量,就已經建設成為可供萬人居住的人造小型天體。
也就在同一天,星河之都發布了一條招募志愿者的消息。
公元2035年,12月31日。
參與星河之都太空城市測試的首批志愿者名單得以確認并公布。
這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所有符合基本條件的人員首先要在相應的網站系統中提交申請,且經過初審批之后才能進入預選人員名單。
而最終名單的篩選綜合考慮了性別、年齡段、職業及專業素養等因素,并確定各分項人員的比例,以保證太空城市中人口和社會結構的合理性。
公元2036年,1月1日。
被選定的第一批志愿者開始搭乘火箭陸續進駐星河之都,該過程前后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
公元2036年,2月1日。
星河之都開始了為期一年的試運行階段測試,總計有超過五千名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及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
他(她)們的任務是測試太空城的水循環,氧氣循環,生態循環系統,同時嘗試建立并完善優化生活娛樂、工業生產、冶煉制造、農業種植、以及教育學習等諸多功能體系。
公元2036年,3月15日。
星河之都二期建造工程啟動。
公元2036年,7月15日。
第二批志愿者名單確定,總計3321人開始進駐星河之都。
公元2036年,9月1日。
部分第一批次的志愿者離開星河之都,并返回地球。
公元2036年,11月15日。
第三批志愿者名單確定,總計2457人進駐星河之都。
公元2037年,1月31日。
星河之都為期一年的試運行任務圓滿結束,官方宣布啟動一個月的休整期。
公元2037年,3月18日。
星河之都向全世界宣告,啟動木星探索計劃,并計劃在三個月之后舉城飛往距離地球超過6億公里之外的木星。
雖然當前最快的宇宙飛船只需要1個月的時間就能飛抵木星,但是這對星河之都來說,卻絕對是一個漫長的旅程。
因為星河之都本質上可以算是一艘數十萬噸級別的宇宙飛船。
如此巨大的宇宙飛船,無論是加速還是減速,其過程中所需要消耗的能量都是十分驚人的。
事實上,在星河之都的建設及運營計劃中,也只有憑借木星系統(包含木星的79顆天然衛星)豐富到近乎奢侈的能源及物資,才可能供養得起一座太空城市。
ps:木星的4顆較大衛星,即伽利略衛星,從內向外排列依次為木衛一(io)、木衛二(europa)、木衛三(ganymede)、木衛四(callisto),它們與木星一起組成了一個小型的“太陽系”。
木衛一基本上是巖體結構,有一個半徑至少為900千米的鐵質內核,表面覆蓋著易蒸發的鈉鹽。
木衛二的巖體上覆蓋著一個水冰構成的殼。且冰以下有一層液態的水,或許有50千米深,由引潮力帶來的熱量保持液態,是除地球之外,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有大量的液態水存在的地方。
木衛三、木衛四的表面除了覆蓋著砂礫土壤和冰霜以外,也不同程度地覆蓋著鹽和硫磺,根據木衛三和木衛四的密度,這兩個衛星中的巖石或硅礦物不超過15﹐其余大部分由冰凍的水﹑氨和甲烷構成。
公元2037年,7月1日。
星河之都開始加速,預計憑借核聚變動力體系持續飛行一年半的時間,也即在2038年底或2039年初抵達木星。
在專屬的虛擬世界里,還是那一片極簡主義的宇宙虛空之中,華可鏡飄蕩在一艘宇宙飛船的正上方。
這艘宇宙飛船總長度150.1米,最寬處直徑不過40.2米,總體呈現為圓柱體的模樣,后半區域則是一個保持旋轉狀態的人造重力艙室。
飛船的尺寸雖然無法太空城相提并論,但其本身所凝聚的科技實力卻猶在星河之都上。
這就是人工智能發布的接下來幾年內的相關任務,建造一艘恒星際宇宙飛船。
返回雙層小屋,華可鏡瞥了一眼漂浮在空中的任務列表。
任務編號e001:以當前的科技實力設計一艘恒星際宇宙飛船。
達成進度:0。
時間限制:6個月。
任務達成獎勵:獲得3000個技術積分。
所以,他剛才在模擬宇宙空間中看到的,就是8級科學研究院和9級工程研究院里所有機器人工作者竭盡全力設計出來的飛船方案。
“就這!!”
華可鏡第一眼看見飛船的樣貌之后,心中蹦出了以上兩個字。
但他轉念一想,以當前的科技實力,可不就是這嗎!!
可華可鏡還是隱隱覺得不妥,便問道:“你確定不幫我們解決人造重力的問題嗎?”
小樂:“這艘飛船不是已經具備人造重力了嗎?”
華可鏡驚了:“啥……你指這滾筒洗衣機就叫人造重力啊。”
小樂反問:“不是嗎?”
華可鏡:“是倒是……可難道就不能更高級一點嗎?”
小樂:“確實不高級,但也并非沒有優點。”
華可鏡表示不服:“這能有什么優點!?”
小樂冷冷答道:“節能。”
聞言,華可鏡竟一時無言以對,他并不清楚依靠電力產生重力的機制,也不知道這技術耗不耗電。
但在宇宙之中,維持慣性旋轉的滾筒確實更不那么消耗能量。
良久之后他才又問:“你不會想讓我就乘坐這貨去救公輸子大師吧?”
見小樂沉默不語,華可鏡只好妥協。
好吧,他現在最最最擔心的是飛船的航速問題。
確實,以現在的科技水準來判斷,剛才看到的那貨怎么樣也不像是具備超光速星際航行能力的宇宙飛船啊!
話說當年小樂從銀心到地球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1521個地球年!
即使擁有恐怖的17倍光速,如此強大的星際旅行能力,小樂仍然花了1521年的時間。
這要是換成自己,不靠著休眠技術肯定是萬萬到不了銀河系核心的。
果然,對于華可鏡心中的疑惑,小樂直截了當地告訴他,這艘宇宙飛船絕對不可能達到光速。
且不僅如此,小樂表示在近百年的時光內,人類也絕對不可能制造出超越光速的宇宙飛船。
“那我要怎么辦?”
華可鏡一肚子的不服。
真要等到制造出超光速飛船,哪怕他還沒有化作一堆白骨,但絕對已經老得走不動路了吧。
又或者真的要在有生之年,乘坐這么一艘不靠譜的宇宙飛船去銀河系的核心!?
華可鏡搖搖頭,又一次質問小樂,
為什么要近乎瘋狂地苛求自己加快邁向星際的步伐?
為什么要假借自己的手來影響整個世界的科技進程?
為什么對科學技術和基礎理論知識的分享總是如此謹小慎微?
不是曾經說過要幫助人類盡快提高科技水準嗎?
但這樣的質疑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小樂總是保持沉默。
于是,
一個人滿肚子都是問題,
一個人明知道你滿肚子都是問題卻又不說破。
致敬一路相伴的每一位朋友,感謝你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