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55、856節 要討天子歡心,就要下血本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警花追我到元朝

  巴術兒愕然看著辛苦,想不到李唐使者竟然是個女子。漢人朝廷,也用女子為使?就是大元,也沒這么干過啊。

  他被這個女子利用了,上了可恥的大當啊。

  “好吧,我巴術兒,壞了云南王大人滴事,被你每這些南蠻子,騙了。你每,是狡猾滴敵人。我,不想再看到你每,趕緊滴,殺了我!”

  巴術兒憤怒的說道,“大元鐵騎,會為我,報仇的。欺騙蒙古人的人,會受到,長生天的懲罰!”

  辛苦冷笑:“你們在西方,占了那么多人口土地,卻還不滿足,竟然和大唐搶恒北,那不是找死么?你的大元不好惹,難道大唐就好惹么?”

  “總有一天,這西方之人,會同樣畏懼大唐!大唐龍旗所向,不臣服的就得死。得罪大唐的,就要受到昊天上帝的懲罰。”

  辛苦說完,看向蕭焱,目光灼灼的說道:“梁王,這巴術兒就交給你了。本使相信,梁王一定知道怎么做。”

  蕭焱漠然點點頭,“來呀,把巴術兒帶下去處置了,給他一個痛快。”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拿巴術兒的命,來交投名狀了。

  巴術兒哈哈大笑,夷然不懼的被押出大帳。

  接著,這鴻門宴眾人也喝不下去了。蕭焱命人撤掉酒宴,幾人再次商量起來。

  “好了,苦兒。現在你滿意了么?你可千萬要遵守諾言,不然我們兄妹可是被你害死了。”蕭焱松了一口氣說道。

  蕭畾也死死盯著辛苦,“苦兒,事到如今,你要是抱著過河拆橋的念頭,那大家只能恩斷義絕了。”

  辛苦給他們吃下定心丸:“好了。你們即便不信我,也應該信任天子和皇后。我辛苦不要臉,難道陛下娘娘也不要么?君無戲言!”

  蕭家兄妹這次放下了心。李洛雖然奸詐,可既然搶到了漢家大位,貴為天子,應該要臉。

  “你們在這還有多少兵馬?”辛苦直接問道。

  蕭焱道:“十三萬人。國內還有幾萬。”

  辛苦想了想,“拿一半去鎮壓造反的教民。剩下一半兵馬,去恒河之北,協助防守關河防線!”

  “別忘了,梁國和理國可是大唐封國。作為諸侯,當然有出兵協助王師之責。”

  什么?還要出兵去恒北抗元?

  蕭氏兄妹相視一眼,都是皺眉不語。

  他們兩國加起來滿打滿算不到二十萬兵了,還要趕緊回師鎮壓愈演愈烈的教民作亂,哪里還有兵馬協助唐軍抗元?

  蕭焱嘆氣:“苦兒,我兩國局勢你也知道。再抽調兵力去抗元,實在力不從心。尤其是跟我們西來的華夏老營,死一個少一個,根本無法補充。”

  蕭畾也道:“老營兵馬就那么多,要是損耗太大,我們就無法控制天竺兵了。”

  兩人都很郁悶。自從向李唐稱臣,好處是一點沒沾上,反而多了不少麻煩。

  辛苦神色冷淡下來,“鎮壓教民,增加六七萬人足夠了。剩下六七萬人,完全能協助王師。你們現在不協助朝廷,朝廷將來會為你們撐腰,抵擋天竺聯軍么?”她一邊說一邊指指南方,“天竺聯軍,還會來的!”

  “大唐有的是精兵強將,百萬大軍虎視天下,就連蒙元也要退避三舍,誰敢不服?只不過一時半會兒援軍趕不過來罷了。你們幫朝廷爭取一個月功夫,就是朝廷的大功臣,天子是不會忘記你們的。”

  蕭焱想了半晌,只能捏著鼻子答應。他不能在徹底得罪蒙元后,再得罪李唐。辛苦這種人睚眥必報,陰險狡詐,要不讓她遂了這個意,以后梁理兩國的日子就難過了。

  不能得罪小人啊。

  “好吧。苦兒,我們就出兵六萬,渡過恒河。不過,我們只能幫朝廷爭取一個半月。一個半月功夫,朝廷大軍還不到,我們就只能撤回來了。”蕭焱沉吟著說道,“如此,我蕭氏兄妹仁至義盡,也算對大唐盡了忠心,盡了封國的本分。”

  蕭畾見兄長答應,也不好再反對,只能一肚子怨氣的隱忍下來。

  她現在充分感受到小國的悲哀了。

  只能受大國所制。能作為封藩已經不錯,總比被攻滅要強百倍。強唐越來越像蒙元那樣“滅國無數”,她怎么能不害怕?

  辛苦見蕭焱答應,笑容就再次綻放,“你們放心就是,你們的難處,陛下清清楚楚。陛下高瞻遠矚,胸襟似海,既然要在此封建華夏諸侯,就不會坐視你們淪亡。”

  “你們不就是怕華夏老兵不夠,鎮不住場面么?實話告訴你們,我大唐這次北伐俘虜了很多元廷漢軍。只要你們表現好,小妹我到時就奏請陛下,把這些漢奸軍俘虜給你們幾萬,你們還怕什么?”

  什么?蕭家兄妹頓時激動起來。

  他們現在最缺的是什么?

  是華夏人口!

  他們帶到天竺的人,男女總共也就二十多萬口。這點人口卻要統治幾十上百倍的天竺人,壓力實在太大,猶如坐在火山口。

  就是做噩夢,兩人都經常夢見天竺人群起造反,讓他們匹馬不得東歸。

  可要是大唐送給他們幾萬漢軍俘虜,那就能極大的提升他們的核心武力,天竺人就更加難以造反了。

  “苦兒妹妹,你此言當真?”蕭畾眼睛亮晶晶的。

  辛苦笑道:“幾萬漢軍俘虜而已,大唐有的是。我知道,你們對陛下有怨言,覺得是陛下把你們趕出了華夏,對不對?可陛下終究是個厚道人,看著華夏一脈的份上,怎么可能不給你們活路?只要你們對大唐忠心,這社稷就是鐵打的。”

  “你們要想討天子歡心,換取大唐支持,這次就要下血本!我,還會害你們么?”

  送漢軍俘虜給蕭氏,也是崔秀寧之前對辛苦的交代。蕭氏的基本盤太弱,不利于在天竺鞏固統治,重要扶持一把,給點好處。

  就算后世的滿清,也有蒙古這個盟友,才能統治數量巨大的漢人。蕭氏要是沒有大唐的幫助,就憑他們那點基本盤,遲早會被天竺人“驅除韃虜”。

  “好。”蕭焱一拍手,“那此事就拜托苦兒妹妹了。只要我們社稷安定,就生生世世忠于大唐!”

  “來人!傳令拔營!”

  恒北都護府首府,恒陽城。

  恒陽城原名巴特那,南臨恒河,曾是孔雀王朝的首都,天竺僅次于德里的大城池。蕭氏兄妹占領恒北后,將巴特那按照華夏的命名習慣,改為恒陽城。

  恒北割讓給大唐后,李洛認為恒陽城改的好,就沒有再改,并將恒陽作為恒北都護府坐在地,并以恒陽城為中心,設立恒陽郡,轄七縣。

  此時,恒陽城都護府中的恒北總督馬宣禮,正一臉愁容的在衙中來回踱步。

  這個大特務出身的封疆大吏,此時已經無計可施。

  因為大唐恒北都護府,其實也到處一片混亂。

  雖然蕭氏之前在此統治了三年,打了很多基礎,可天竺人的文化勢力實在太頑強了,哪怕給百姓分地,又引進漢傳佛教,可受到的反彈仍然很大。

  恒北割讓給大唐之后,大唐也派了上萬在國內不被待見的和尚,攜帶大量漢文經書,再次加強了恒北的佛教勢力。

  可即便如此,天竺土著也不安分。

  他們,可是有信仰滴!

  說到底,恒北的問題,不是大唐“入侵”的問題,而是文化斗爭,宗教斗爭。

  倘若唐軍宣布恢復婆羅門和某某教,宣布使用梵文,那么天竺人會很樂意接受大唐的統治。

  但,這怎么可能?

  自古以來,天竺的文化就非常強大,強大到他們已經不在意統治者是誰,而只在意統治者是否服從天竺之法。

  唐軍接受恒北幾個月了,天竺人的反抗雖然不激烈,卻一直沒有停止,似乎永遠不會停止。

  這幾個月,唐軍剿殺了不少反唐教民,軟硬兼施的穩固了恒北都護府,在恒北駐屯軍和警士的維持下,本來各地治安都開始好轉。

  可是自從西北波斯地區的云南王也先帖木兒,率領十幾萬大軍南下,恒北治安狀況就急轉而下。

  大唐恒北駐屯軍只有六萬多人,都是從南陽都護府和南方幾州抽調過來的。唐軍走的是精兵路線,加上裝備精良,單兵戰力天下無雙。真要有六萬大軍守衛西北關河防線,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可問題是,恒北都護府占據了后世天竺恒河之北、尼迫爾、大半個孟加拉、天竺西北這一大塊土地,面積比益州還大,人口一千多萬,被設為九郡八十三縣。這么大的地盤,這么多土著,沒有幾萬兵馬駐守,根本就無法維持。

  所以,唐軍擠出了兩萬多兵馬,駐防各地城池大寺,協助數千從國內調過來的警士,維持秩序。

  兩三萬軍警,在充滿敵意的異族土地上,維持比益州還大的轄區的治安,那難度可想而知。

  于是,關河防線的唐軍,就只剩下三四萬人。

  而也先帖木兒的元軍,超過十五萬人,是唐軍的四倍有余,占了整個西方元軍的三成。

  其中波斯軍十萬,禿厥兵兩萬,阿富汗兵兩萬,蒙古兵一萬,還有數千漢軍火器兵。

  光是騎兵,就有十萬人。

  他們是在元廷的蠱惑下,以“圣戰”之名,加上發戰爭財的驅使,南下攻唐的。戰斗力,很是不俗。

  同時,關河防線也不算是很險要的關隘。唐軍在此和數倍于己的元軍作戰,壓力可想而知。

  雙方交戰已經快一個月,元軍多次發動攻擊,利用騎兵的攻勢迂回攻打唐軍。

  唐軍大將、恒北節度使瞿世,憑借火器和關河,以及唐軍的善戰無畏,仍然守住了關河防線,令元軍始終無法渡過天竺河(印度河)和恒河。

  激戰近一個月,元軍傷亡數萬,唐軍也傷亡萬余。

  也先帖木兒大怒之下,發誓要攻入關河防線。他下令再次在阿姆行省搜括兵馬,增兵三萬,加強對關河防線的攻擊。

  而瞿世的可戰之兵下降到兩萬多人。無奈之下,瞿世只能下令抽調本就少得可憐的后方鎮守兵馬。

  馬宣禮在各地城池東拼西湊的搜括了一萬多唐軍,補充到前線,總算又暫時穩住了防線。

  可是,后方的軍警只剩下一萬來人,就壓不住天竺人了。這段時日,造反作亂的教民越來越多,越鬧越大,他們趁著元軍攻唐,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如今,不少地方已經發展到聚眾攻打城池的地步。

  唐廷對恒北,和恒河之南的梁國理國一樣,正在失去控制。

  可馬宣禮手中已經連一個都的兵都擠不出來了,他還能有什么辦法呢?

  招募青壯也沒用。因為青壯也是天竺人啊。他們要是反噬,那就更加壞事。

  “制臺官人,雅蘭縣教民暴動,余孽聚眾數千人,攻打縣城。縣城只有警士數十人,岌岌可危啊。”一個屬官匆匆趕緊來匯報。

  按照唐廷官制,官員各有雅稱。州牧雅稱牧臺,郡守雅稱使君,都護府總督雅稱制臺。

  馬宣禮皺眉說道:“本官能有什么辦法?哪里沒有教民作亂?橫豎守住各地城池罷了,城外不管,先讓他們鬧,所有唐人和僧人先躲進城里避難。如今關河防線吃緊,各郡縣兵力空虛,只能這么干了。”

  雅蘭縣就在首府恒陽城附近,連雅蘭縣都這樣了,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督丞王崇文拱手道:“制臺官人,這朝廷的援軍,到底何時才能到?”

  馬宣禮是搞情報的,當然知道的很清楚。“剛接到消息,陛下上月在中原大勝。這援軍第一批一萬多人,估計已經到了緬州,半個月內能趕到恒陽。”

  “第二批援軍五萬,是陳太尉親率,估計最快還要四十天。”

  屬官們有些失望。半個月后事情會發展到什么地步?誰也不知道。而且一萬多援軍,似乎也太少了。

  陳太尉的五萬大軍,那是泰山壓頂之勢,卻還有一個多月才能到!

  來不及了。

  等到陳太尉趕到,恒北會是什么樣子?不敢想。

  馬宣禮繼續道:“恒北治安戰日益惡化,關河防線也很吃緊。朝廷援軍千里迢迢趕來,緩不濟急。如今能指望的,只有梁國和理國。”馬宣禮指指南方。

  “司婦寺卿辛苦,已經被皇后陛下任命為欽使,去見蕭氏兄妹了。本官估計,辛苦應該能說服蕭氏。只要蕭氏出兵,恒北就能轉危為安。”

  馬宣禮剛說到這里,衙門外就傳來喧嘩聲。緊急著一個探馬就氣喘吁吁的進來。

  “制臺官人!”探馬將一封信送到馬宣禮的手中。

  馬宣禮打開一看,立刻放聲大笑。

  “哈哈哈!恒北無虞也!”他揚著手中的信,“這是辛苦欽使的信,她說,梁王蕭焱已經親率六萬大軍過河,如今已經到了恒河之北!”

  “六萬梁軍一到,三萬用來鎮壓教民造反,三萬去關河前線助戰,恒北就轉危為安了!大唐必勝啊!”

  “大唐必勝!”都護府的官員們都精神振奮。

  兩天后,一支打著唐、梁、理大旗的大軍,浩浩蕩蕩出現在恒陽城外。

  一路走來,得知大軍來到的各地作亂教民,紛紛開始低調起來。

  梁王蕭焱身穿盔甲騎在戰馬上望著恒陽城,目光復雜無比。

  這座恒陽城,之前曾是他的京城啊。就連名字,也是他改的。

  結果,便宜李洛了。

  可即便如此,自己仍然只能帶兵來恒北幫李唐抗元。

  真是時也命也。

  辛苦此時也穿了盔甲,笑吟吟的對蕭焱說道:“梁王,經過此事之后,天子必定歡喜,梁國社稷就穩如泰山了,恭喜梁王啊。”

  蕭焱有些郁悶的嗯了一聲,“還是那句話,苦兒,你可不能騙我。”

  辛苦燦然一笑:“你放心就是。”

  此時,城門大開,恒北總督馬宣禮親自率領官員除出來迎接。

  當天,三萬兵馬就分為十隊,開赴各郡鎮壓教民作亂。

  另外三萬人,在辛苦和蕭焱的率領下西進,去關山防線參戰。這三萬人都是騎兵,也是梁國和理國最精銳的兵馬。

  為了換取李洛的支持,討得大唐天子歡心,蕭氏兄妹也算是下了血本。

  三萬騎兵緊趕快趕,終于在七天之后趕到關山防線。而此時的關山防線,戰斗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從兩河山到天竺河之間十余里的防線上,三萬唐軍正通過十幾個堡壘,于十幾萬元軍大戰。

  唐軍火器的轟鳴,和元軍低配火器的轟鳴,交織在一起。數以萬計的波斯戰士舉著盾牌和彎刀,騎著馬從淺水區沖擊。

  兩河山的西邊,蒙古騎兵搭設了箭車,拋射一支支羽箭。

  唐軍火銃兵則是射擊沖的最靠前的波斯兵,將一個個兇悍的波斯戰士打死在河水中。而一旦有波斯戰士成功沖過河流,等待他們的就是唐軍更加兇悍的刀盾手和長槍兵。

  雙方兵力懸殊數倍,可元軍在十幾里的戰線上和唐軍剿殺,付出數倍傷亡,卻始終不能突破。

  “大王,我們攻打這幾萬唐軍,死了幾萬人了,要是再這么下去,太子殿下是不會再給面子的。”雙河山西峰上,一個蒙古大將正對臉色難看的云南王說道。

  云南王也算李洛的老熟人了,深知唐軍厲害,這次他根本沒有小看唐軍,兵力是唐軍的好幾倍,打的也中規中矩。

  可結果是,打了一個月,硬是拿不下。

  但是,他不能退。

  “我們兵力是唐軍數倍,后方還能不斷補充。可唐軍援軍,本月都到不了。”云南王冷然說道,“唐軍堅持不了太久,他們的火藥也不會太多了。傳令,加強攻擊,三日之內,一定要過了這條河!”

  “喳!”

急!!!又掉到101了!!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