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09、710節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警花追我到元朝

  李洛一拿起這個設計圖,渾身細胞都興奮起來。

  這個男人,喜歡干這種事!

  也是,他可是在設計一座偉大的城市。這個城市將在他和崔秀寧的意志下,成為一座千古名城。

  想想都是滿滿的成就感啊。

  李洛的長安城,和前唐長安城差不多大,不過不是正方形,是正方形。

  整個長安城,是大城套小城,回子套回字。最外面當然是外城,中間是皇城,做中心是宮城。

  李洛的三大內,和前唐三大內,有相似之處,參考了不少前唐三大內的資料,可更多的是不同。比如同是興慶宮,李洛的興慶宮是太子和未成年的諸王公主居住的宮殿群。

  宮城有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四座宮門。面南的朱雀門,是主門。

  十平方公里的宮城,除了三大內百余座殿閣之外,還有御花苑,太液池,馬球場,蹴鞠場,游泳池,大劇院,宮樂院,瞭望臺,御馬廄,宮人院,內政府十六司衙門,宮市街,皇學堂,內庫,武庫,侍衛司,以及珍藏古籍原本的石渠閣等等。

  三大內,皇帝皇后居住大明宮,太上皇以及太后居住太極宮,太子居住興慶宮,興慶宮就是東宮。

  最大,最核心,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皇帝皇后所在的大明宮。大明宮修建在前唐大明宮的遺址龍首原上,那里是整個長安地勢最高的地方。

  大明宮有九個宮門,處于宮城最北,建筑群由三大殿,五小殿,以及幾十座別殿,閣,臺,亭組成。基本上,是前唐宮殿的復原工程。

  三大殿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功能和前唐類似,都是用來舉辦大朝會和重大典禮的地方,含元殿前面,就是巨大的丹鳳廣場,以及百官進宮走的龍尾道。

  宣政殿,是李洛舉辦常朝的地方。兩邊還有軍師府、政事堂、翰林院、錄事司、御史臺、內政府、侍衛司、禁衛司、太醫院這九個官衙。其他外朝官衙,都在宮外。

  紫宸殿,是李洛處理日常公務,召開御前會議,召對大臣的所在。

  三大殿之后,就是皇帝皇后居住的寢宮,只是不是飛霜殿,而是改為乾坤殿,帝后宮殿并不分開。

  乾坤殿之后,才是嬪妃居住的宮殿,大多是別殿。寢宮雖然屬于大明宮,可和三大殿其實嚴格獨立開來,戒備森嚴。

  規模第二大的,就是太極宮。太極宮也有九門,同樣是前唐太極宮的復原工程。也有三大殿,除了太上皇,皇太后,太妃之外,所有先帝的嬪妃,都居住在太極宮。顯然,這個功能和前唐的太極宮不同。

  規模最小的興慶宮,同樣是前唐興慶宮的復原工程。又分為東宮和皇子皇女居住的別殿。其中東宮相對獨立,皇子別殿和皇女別殿同樣獨立。

  但是,皇子年滿十五周歲,就要離開大內,去宮外或封地居住。皇女,可以居住到出嫁。而且皇女歸寧回宮,任何可居住原來的居所。

  這三大內雖然都在宮城之中,卻都有各自的宮墻,相對獨立。

  三大內呈品字形,圍繞占地三里方圓的太液池和御花苑風景區。太液池中將修建明月殿、蓬萊閣等水上建筑。御花苑中將遍植奇花異草,竹木藤蘿,放養鳥獸,還要修建草廬亭臺。

  宮城中有五條地下排水溝渠,將宮中污水排放到城東的東溝。

  東溝不但貯存宮中雨水和生活污水,還要貯存整個長安東城的雨水和生活污水。然后,東溝的污水,會沿著溝渠,直接流到農田中的蓄水池,給農民用來灌溉。

  北溝,南溝,西溝,也都承擔相應的功能,排放雨水和污水,灌溉城外四郊的農田,一舉兩得。

  宮城之外的皇城,寬十一里。皇城八座大門,每邊兩座。

  皇城中是幾大道宮,大唐學宮,醫道學宮,天師府,真道宮,太廟,天壇,九部十二司(寺)衙門,大唐銀行總行,鐘樓鼓樓,國庫,武庫,禁軍大營,王府,五品以上朝臣府邸等等。

  皇城雖然不是尋常百姓居住的地方,但也有街市,叫皇城商街,分為東南西北四條商街,但由專賣司的官商經營,屬于國有商業,收入歸國庫。

  皇城之外,就是外城了。

  外城占了整個長安城的大半面積,是五品以下官員和平民百姓居住的。

  像前唐的長安城一樣,外城同樣設置了坊。但李洛的坊和唐朝的坊區別很大,生活區和商業區的規劃更加科學合理。

  李洛的坊其實就是后世的小區。

  李洛計劃將長安城分為長安、萬年、盛世、太平四個城中縣,各以東南西北劃分。

  城中道路,分為天道,街道,坊道三級。

  與此配套,還要有上百輛消防水龍車,每夜巡視全城,防范火災。每夜還要有數百名警士,巡查夜市。

  天道和街道兩邊,還要栽種花草樹木,規劃人行道和車馬道。

  每縣都要有清城所,管理清潔和環保,經營糞便,加工糞肥。

  除了商街兩邊的商鋪商樓,還要修建東南西北四座百貨商城,經營衣物、布匹、皮貨、珠寶、文具、書籍、食品、車馬等綜合百貨,招商給私人經營,形成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四大商業中心。

  每坊還要修建學堂,蹴鞠場,消防水池。每縣建公共藏書閣,馬球場,公園,慈恩院,銅簋舉報所,劇院。還要配備消防水龍車。

  還要有容納數萬兵馬的禁衛軍兵營,防守京城九門。

  街道也要設置燈臺照明,同樣需要兩千座燈臺。天道加上街道的照明費,一年需要十萬銀元。可未來的長安城,在幾千座燈臺的照耀下,也成為不夜之城,增加的商業稅收,足以抵消照明費。

  坊道,就是各坊之間的道路。坊(小區)雖然有墻,但不是封閉的,相互之間可以流通。但一個坊市到另一個坊市,必須要登記,就像后世管理比較嚴格的高檔小區。

  這當然是為了治安和管理需要。

  長安城可是未來要承載百余萬人口的超級大都市。所以各坊內的民居,必須要以二層閣樓為主體建筑,還必須采取四合院的模式,節省院子,不讓百姓單門獨戶的獨享一個院子。

  這么設計還有一個好處。幾戶人家以四合院的模式居住,相互之間可以監督,一旦有人作奸犯科,或者有傷風敗俗之事,或者有外來人口,就很容易被發覺,難以隱瞞。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讓鄰居關系變得更親密。

  如此一來,坊市密布,又不封閉,又利于管理。

  不過,考慮到居民的貧富不同,四合院按照大小和豪華程度,也分為三等。有錢的商人,完全可以購買整套。或者購買官府拍賣的城中空地,自己修建,但面積有限制。

  各坊同樣有地下排污溝渠,呈現蜈蚣腳般排列,每個四合院,都有一個排污口,修建在院子的低落位置,一下雨,水就流入溝渠。

  李洛和崔秀寧的計劃太大了,也太規整了。他們計劃搞一個古代的房地產開發,修建四萬個四合院,滿足百萬人口的居住需求。

  如此算來,光是排水排污渠道,就長達好幾千里,哪怕平均每條渠道半平方米的橫截面積,也需要兩千人修一年。

  四萬個四合院,需要十萬人修一年。

  加上修建皇宮和城墻,官署府邸等,以及伐木,燒磚,采石等,要想兩年內完工,需要五十萬修建!

  這樣完工的長安城,將成為前所未有的“天之城”。

  李洛要把這個長安城,留給后世作為最大的建筑遺產,光耀后世千百年。

  可是,唐國所有的俘虜和奴隸,如今也才三十多萬。

  他們也是要吃飯的,體力活的消耗很大,就算沒有工錢,兩年下來也要耗費三百萬石糧食,折合銀元三百萬元。

  雇傭的二十萬民夫,除了吃飯,還有工錢。

  這一算,又是幾百萬元。

  即便擁有幾十萬奴隸和俘虜,這個工程仍然需要上千萬銀元。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眾號抽紅包!

  但別忘了,這是房地產開發。四萬套四合院,除去補償二十萬長安百姓的之外,起碼還剩三萬套,十二萬戶。每戶民宅賣五十元,也能收回六百萬甚至更多。

  李洛不會虧。

  長城城,是一座木石建筑。只有磚瓦木石做建材,不用水泥。

  因為,現代水泥的制作太難了,遠沒有那么簡單。別說李洛,崔秀寧都沒辦法。

  不說其他,1600度的高溫鍋爐,兩人就只能想想。兩人目前搞出來的最高溫度,也就是1300度,已經很牛了,不能再高了。差了幾百度,怎么搞?

  還要粉碎機器,將石灰石,鐵礦石堅硬的材料磨碎成面粉狀。

  所以,李洛真的覺得小說里面的穿越者動不動搞出水泥就很離譜。

  你先搞出1600度的高溫再說吧。

  沒有?

  那你制造水泥?不是扯么?

  好,就算你有本事搞出1600度的爐溫,那粉碎機呢?用人工把鐵礦石碾成粉末?

  就算粉末的工藝能符合要求,你需要多少人手干這事?那你燒出來的東西成本有多嚇人?

  那么用原始水泥呢?

  也不行。

  原始水泥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水泥,效果還比不上糯米水加石灰。

  李洛收回思緒,在紙上寫寫畫畫,才算完成底稿。

  可是這男人很快就犯難了。

  找哪個大建筑師來主持?

  劉秉忠?早死了啊。

  還有誰能?

  李洛依稀記得,元初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古代建筑大師,似乎姓張,可是想不起來是誰了。

  此事,只能交給特察局了。李洛不知道的是,大建筑師張志純,已經被特察局“請”來了,正在來關中的路上。

  李洛滿意的收起圖紙,目光憧憬,似乎看到一座美輪美奐,充滿華夏古典之美的偉大城市,拔地而起。

  那是比前唐長安,洛陽更輝煌,更文明的天之城!

  成為絲綢之路東端無與倫比的明珠。

  男人有些激動,他決定,等到長安城修好,他一定要站在宮中最高,也是全城最高的瞭望臺上,點燃一支香煙,一邊抽一邊俯瞰關中大地?

  是不是拉風到天際?

  “陛下,娘娘有密信送到。”楊栝的聲音打斷李洛的思緒。

  李洛精神一振,“呈上來。”

  楊栝呈上一份有密封的書信,又恭恭敬敬的退下。

  李洛用裁紙刀打開封信,拿起信看起來。

  “洛,見信如面。我和孩子們都很好,朝廷一切正常,秋稅收糧一千八百萬石,商稅八百七十萬元,國營專賣收入四百三十萬元…”

  “關中能不能?干燥嗎?注意身體,孩子們都很想你,我也想你…”

  ‘’義父說,從北山和隴山砍樹,順涇水和渭水飄流到長安,會省很多人力,還有…這些建議都很好,可以采用…”

  “文先生快到關中了,還有十萬俘虜,我還給你送來一個人…”

  “還要告訴你,你又被群臣加尊號了,開天立極啊!好心吧?等到拿下整個陜西,你要快點回來,我希望你回來再生…”

  “寧。二年十月十八。勿念。”

  李洛笑盈盈的收了信,自言自語的說道:“還賣關子,送來了誰?”

  至于義父提到的法子,李洛也覺得很有道理。

  唐朝修建皇宮,需要從外地調運木料,去南方伐木者,“操斧斤萬人”。

  可李洛修建皇宮,卻不用在去南方伐木。

  為何?

  因為唐初,關中周圍各山脈,已經沒有多少大料了。關中歷經西魏,北周,隋朝三代大興土木,廣營宮室,不到百年就將關中的大樹砍光了。

  可是現在,關中幾百年沒有再修建皇宮。秦嶺、北山、隴山等地,數百年的參天大樹比比皆是,省去了李洛很多功夫。

  不過,陜西沒有金絲楠木。而金絲楠木是最好的梁柱之材。其他木料,可用陜西木材,可梁柱,最好用金絲楠木。

  而最好的金絲楠木,是在四川。可在四川砍伐金絲楠木,用船通過嘉陵江,并不怎么費事。

  而現在的金絲楠木存量,還很多。數量和尺寸是完全有保證的。

  接著,李洛也提筆給崔秀寧回信:

  “寧,見信如面。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耶非耶,宛如夢中也。征人不歸,奈關山何。高樓倚望,伊人彼方…李樹秀兮花飛,洛水寧兮清揚……洛,二年十月二十七,驪山華清宮。”

  李洛寫完信,親手密封了,令人送回江陵行在。

  “臣,文天祥,拜見陛下!”

  冬月初七,文天祥親率十萬大軍,十萬俘虜來到關中,道華清宮拜見李洛。

  “哈哈哈,文先生,朕真等著你的兵馬,攻打隴西隴東和河套呢!你來的正好!”李洛見到文天祥很是高興,“文先生辛苦了。你在中原打的很好,牽制了關東元軍,朕很滿意。”

  李洛親自扶起文天祥,吩咐給文天祥上茶。

  文天祥比之前瘦了不少,他露出一絲苦笑,“陛下過譽了,臣慚愧之極。這次北伐中原,臣未得寸土,一仗未打,卻折損了數千兵馬,耗費了百萬錢糧。”

  “這已經是大功一件了。”李洛對文天祥的謙虛不以為然。“文先生在中原一仗未打,這次來關中,是真的要打仗了。”

  文天祥道:“陛下是想先陜北和打河套,還是想打隴西?”

  李洛請文天祥坐下來,“文先生的意思呢?”

  文天祥說道:“河套和陰山都在元廷手里,可是隔了黃河和長城,元廷騎兵一時半會很難南下。而西北的元軍,被關山阻隔,一時也難以進入陜西。不過,我們也不能再拖了。”

  “臣以為,應該兵分山路,一路北上陜西,過黃河抵達長城,趁虛拿下河套,可得戰馬和黨項騎兵。尤其故西夏銀州夏州,據說黨項移民仍然不少,延安漢人,也善騎射。”

  “第二路,從關隴道過街亭,入祁山收復隴東,一路收復隴西。”

  “陛下祖籍隴西,最好是親自率軍光復祖地。另遣二將,收復陜北和河套,隴東。”

  李洛點頭稱善,文天祥的話說到他心里去了。當真是英雄所在略同。

  “文先生所言極是。朕本來想請文先生北征,收復陜北和河套。可是如今今日入冬,北地已經飛雪連天,文先生是南人,朕不忍心你手風雪之苦。”

  文天祥聞言很是感動,拱手說道:“謝陛下體恤,臣銘感五內。不過陛下放心,臣年剛五十,筋骨自幼打熬的還不錯,無災無病,不畏北風風雪。再則,畏苦寒而不勞王事,臣不取也。”

  李洛想了想,“那就辛苦先生了。朕準備給你六萬兵馬,夠不夠?”

  “敢問陛下,不知陜北和河套敵情如何?”文天祥沒有馬上回答夠不夠,而是問道敵情,顯示出穩重的做派。

  李洛笑道:“陜北有元軍三萬余人,多是漢奸軍,騎兵不過數千人。黃河之南有元軍兩萬余,黃河之北長城之南,有一萬多騎兵。”

  文天祥明白了,“元軍兵力并不多,五萬兵馬足夠用了。不過還要占領地方控制關河,六萬也不多。那么隴東呢?陛下打算派誰去?”

  “讓蕭北去。”李洛不假思索,“隴東不是遷移了不少契丹移民么?他會說契丹語,讓他去招募一批契丹騎兵,估摸一萬騎兵還是能招募的。隴東元軍也不多,給他五萬兵馬足夠了。”

  “隴西,朕自將五萬兵馬去。那里曾是金國隴西右節度使轄地,有不少女真遺民,也可招募為騎兵。嗯,更重要的是,朕還要回隴西狄道祭祖。”

  文天祥道:“軍情緊急,為防元廷援軍趕到,臣三日后就點兵出發。”

  “好!那就冬月初十,三路齊發!”李洛立刻做了決定。

  三路出兵十幾萬的大事,君臣二人數語之間,就敲定下來。

  “陛下,臣這次來關中,除了帶來十萬俘虜,還帶來了張志純。皇后陛下說此人乃是建筑大師,修了南天門和泰山道宮的,應該能勝任宮建大臣之職。”文天祥想起一個重要的事。

  對!就是張志純!李洛一聽就想起來是誰了。

  古代十大建筑大師之一的張志純。

  此人,應該行!

  “此人何處?”李洛問道。

  “回避下,就在行宮外等候傳見到。”

  “楊栝!”李洛喊道,“傳張志純道長。”

  “諾!”

  沒過多久,一個面色黧黑,年約五旬的高大道人進入迎天閣。他見到李洛,立刻稽首行禮,很恭敬的說道:“貧道張志純,拜見大唐皇帝陛下!無量天尊!”

  他目光炯炯,闊口獅鼻,胡須卷須。雖然身穿道袍,卻不像是個道人。

  李洛笑道:“張道長免禮,請看座吧。”

  “謝陛下。”張志純不卑不亢的道謝,不失禮節的正坐在蒲團上。

  “道長且看,此圖如何?”李洛取出那張長安城的設計圖,遞給張志純。

  張志純看了圖紙,臉上露出微微激動的神色,看了半響之后,方才稽首下拜,“陛下學究天人,思慮高遠,當真玄妙難言,深得道教精髓,不愧是真道天子。”

  他來關中前,和張三豐有過深談。張三豐夸贊李洛是真道天子,他此時是真正感受到了。

  這圖紙上所說的,皇后曾經給他看過。原本他還以為是某個才智之士所獻的妙策,如今看來,竟然是皇帝皇后自己琢磨出來的。

  這不得不讓張志純敬服不已。

  這位貴人能做皇帝,和大元分庭抗禮,絕對不是僥幸啊。不愧是真道天子。

  李洛問道:“張道人以為,可行否?”

  張志純毫不猶豫的點頭,“完全可行。只是,用工之巨大,開支之浩繁,恐怕超過隋營大興,元建大都!”

  李洛笑道:“無妨。朕有三十萬戰俘,大可用之。”

  Ps:今天更晚了,白天太忙。加更不會忘記的。今日那童鞋真可憐,要不到工資,花錢打官司,還請我們吃飯,還發紅包給我,我哪里忍心要?想想挺心酸的。蟹蟹大家支持,晚安,祝大家一切都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