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47、648節 忽必烈西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警花追我到元朝

  三國大潰奔逃,唐軍勢如破竹,收拾金甌一片。

  二月上月,唐軍進入廣州,又渡過瓊州海峽,拿下瓊州。將后世的廣東海南全部收入囊中。

  唐軍大將武巖繼續西征,占領梁國的南部(后世廣西),接著攻入思州,大敗田謹賢,攻略后世的貴州南部。

  而蕭北率軍西入重鎮鄂州,防守鄂州的將領是唐國特務,雖然有三萬大軍防守,卻迫不及待的開城“投降”。

  蕭北一路向西,沿途城池紛紛主動歸降。等到了江陵,江陵城已經被大特務高朗控制,守衛江陵的五萬梁軍“投降”。

  被高朗等人關押起來的豪族大臣,全部成了俘虜。

  邵忠的一萬多洞庭水師,“投降”。

  重鎮襄陽也主動“投降”。

  事實上,哪怕蕭焱在江西全軍覆沒,可鎮守梁國的仍然有二十萬大軍,卻在各地特務的作幾乎沒有抵抗。

  抵抗的,主要是各地豪族。可是他們的武力已經在江西覆沒,如何還能抵抗?要么螳臂當車的抵抗后被鎮壓,要么乖乖投降。

  大理的情況也差不多。大理朝廷逃走后,蒼山洱海間成了權力真空,加上各族首領的武力覆沒在益州,已經沒有任何力量能抗拒唐軍。唐軍所到之處,各地同樣的是紛紛投降。

  唐軍秋毫無犯,不但不燒殺搶掠,還主動安撫各地百姓,剿殺山賊水道。

  唐軍的作戰重點已經轉為治安戰。李洛下令各地唐軍組建剿匪戰隊,分散剿殺近年來越發猖獗的匪患。

  保守估計,三國領地內的土匪賊寇,超過千股,簡直多如牛毛。這些武裝很多都是逃兵組成,小者數十人,大者千百人,為禍甚烈,早就是地方大害。

  這些遍布各地的賊寇,對于初來乍到的唐軍,也是一個很大麻煩了。

  畢竟,土匪一般都是出沒山林水澤,占據地利,乃是熟悉地方的地頭蛇,而且很多都是身份隱蔽,或者和各方有所勾連,并不好對付。

  尤其是民風彪悍,窮鄉僻壤之地的百姓,不少平時務農,農閑為匪,和巨寇沆瀣一氣,狼狽為奸。

  往往盤根錯節,情勢復雜,牽連甚多。大兵一路殺過去當然沒問題,卻會一刀切的枉殺很多不該殺的人,不是仁君所為。

  所以,治安戰和正規戰根本就是兩碼事。

  崔秀寧親自制定了《剿匪條例》,下發唐軍,指導他們開展剿匪軍事。

  同時,很多的特務和警士也隨著軍隊出發,協助軍隊剿匪。

  《剿匪條例》規定了怎么向當地百姓了解情況,怎么探查賊窩,怎么挖出勾結賊寇的人,怎么甄別是賊寇還是百姓,還要求借助當地百姓的力量清除匪患。

  崔秀寧還按照賊寇的規模和性質,將賊寇分等,不同的等級,鎮壓方式也不同。對于那些作惡多端的賊人,要果斷處死。那些半民半匪,并沒有太大罪行的,可以抓捕關押,或者服勞役。

  唐軍一邊剿匪安民,一邊鎮壓豪強,一邊派駐地方官吏,為接下來的均田令鋪路。

  去年通過科舉考試的大量寒門士子,紛紛被一紙調令派到新的衙門做官。

  對于唐國來說,南方形式一片大好,進展神速,如火如荼。

  可此時的北方,也沒閑著。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后,調集到安多地區(青海南),作勢繞道吐蕃南下的元朝大軍,突然調頭直插西域!

  李洛早就收到情報,所以毫不奇怪。

  忽必烈以太子真金監國,以樞密使伯顏負責江防,自己親統大軍西征。

  為了迷惑西道諸汗國,元廷南征的口號喊的震天響。就連元廷大臣,絕大多數都以為真是南征。

  而忽必烈早就以南征為由,一月前去了西北。

  西道諸汗國還以為忽必烈要親征李洛,所以完全沒當回事,他們相互之間仍然在爭斗不休。

  這些黃金家族的大男人們,壓根沒有想到忽必烈不是南征,而是西征,要干攮外必先安內的事。

  西征元軍有十萬蒙古色目騎兵,十萬配備馬匹的漢軍,兩萬高麗軍,三萬日軍。數量高達二十五萬。

  加上駐扎在六盤山的安西王所部,西征軍數量高達三十余萬。

  自從蒙古崛起,多次西征,可兵力從未有這次之盛。

  就在三國攻唐之際,忽必烈兵分三路,直撲西域!

  東路軍由安西王阿難答率領,從祁連山的吐谷渾故地出發,經過阿爾泰山北麓,入若羌攻進窩闊臺汗國。這是當年大唐帝國和西夏征討西域的路線。

  中路軍是主力,由忽必烈親率,從羌唐大羊同,西走克什米爾(古代屬于吐蕃,不屬于印度),過阿克賽欽,入于闐,攻打察合臺汗國。這條路線是吐蕃帝國歷史上征討西域的路線。

  西路軍由云南王也先帖木兒率領,下高原,從克什米爾向西,走瓦罕走廊,突然進入伊爾汗國。事實上伊兒汗國表面上仍然服從元廷,可忽必烈還是決心對其用兵。

  不然,無法真正一統大蒙古國。

  除了更遙遠的欽察汗國(金帳汗國),三大汗國都遭遇到元軍的兵鋒。

  在古代,準備一場大戰需要很長時間。三大汗國被忽必烈的戰略欺騙迷惑,根本沒有準備。等到收到忽必烈西征的消息,無不大驚失色。

  海都等汗王們一邊派出信使拿著令箭去各地調遣兵力,一邊匆匆忙忙的組織兵馬,抵抗元軍。

  可是,終究是遲了一些。

  等到元軍從吐蕃俯沖而來,他們的兵力還沒來得及調集到一起,防御準備也很不充分。而元軍所然遠道而來,可卻是有備而來。

  首先東路軍的安西王安難答所部十萬人,于三月上旬來到帕堅古山,海都匆匆組織了三四萬汗庭騎兵,親自趕來阻擊。

  安難答根據忽必烈授予的軍略,首先以一萬日軍和一萬漢軍步兵邀戰,吸引求勝心切的海都進攻。

  海都見到阿難答竟然以步兵進攻,認為機會難得,立刻派一萬騎兵攻擊。

  然而,這就是一個陷阱。

  等到海都的騎兵進攻,隱藏在元軍軍中的火器突然發射。元軍的火器無論威力還是射程和可靠性,和唐軍火器都不可同日而語,差了一大截。

  可是突然作為一個殺手锏對付海都,卻足以能讓海都吃個大虧。

  兩萬裝備劣質火器的漢軍一起發射,巨大的爆炸聲和密集的彈雨,頓時讓海都的一萬騎兵傷亡慘重,尤其是戰馬受到了驚嚇。

  海都所部倉促應戰,本來就士氣不高,突然被這么犀利的火器狠狠當頭一擊,頓時慌了。

  而早就準備好的幾萬元軍騎兵,乘機發起了全線攻擊。

  海都汗大敗,所部被殺的,投降的超過三萬人,他本人僅率數千騎兵西逃。

  阿難答一路追擊,一直追到窩闊臺汗國的首都也迷里城,用火炮轟開也迷里城,將海都汗的家屬全部擒獲。

  三月下旬,海都召集了五萬騎兵,要奪回也迷理城。阿難答將擒獲的海都家屬和官員推到城頭示眾,然后公布忽必烈圣旨,宣布海都被叛逆,再用火炮憑城轟擊,最后出動騎兵反攻。

  海都所部看到人質,聽到圣旨,又被火器驚嚇,軍心渙散之下再次大敗。但海都跑路的本事不差,他率領上萬騎兵,惶惶逃往察合臺汗國。

  號稱控弦十萬,和忽必烈爭斗多年的海都汗,不到一個月兩次大敗,麾下兵馬大多投降了元廷,少數戰死。

  然而海都不知道的是,察合臺汗國被忽必烈親率的主力襲擊,情況同樣糟糕。

  察合臺汗國是四大汗國中實力僅次于欽察汗國的存在,占據了河中大部,號稱控弦二十萬。

  可問題是,察合臺汗國的戰爭準備嚴重不足。那么大的地盤,要將兵力全部集中起來,短期內絕對做不到。

  三月下旬,忽必烈渡過塔里木河,在庫車和察合臺汗篤哇調集的八萬騎兵決戰。忽必烈在戰前,首先給篤哇傳達了圣旨,說他忘恩負義,是大蒙古國的叛逆,讓他投降。

  篤哇又驚又懼,部將們也都是猶豫不決。畢竟忽必烈是大元皇帝,他們雖然反對忽必烈,可此是直接面對忽必烈親率的大軍,仍然感受到反抗的艱難。

  可是篤哇還是決定打。打還是希望,不打,他就只能被送往大都,他的汗國,也將被忽必烈吞并。

  于是,庫車大戰爆發了。

  這是數十年以來,整個世界最大規模的騎兵決戰。

  忽必烈用從李洛那里學來的戰術,利用火器狠狠挫敗了篤哇的士氣,然后利用騎兵圍堵,用步兵軍陣掩護漢軍火器兵,三者結合的持續的進逼轟擊,打擊篤哇士氣,不斷給篤哇放血。

  終于,有大將開始背叛篤哇,帶著成千上萬的騎兵投降忽必烈。

  到了第三天,篤哇被逼無奈,只能發起決戰。

  結果可想而知,篤哇大敗,死傷數萬,投降數萬。就是篤哇自己,也被高麗大將高銘射傷耳朵,最后僅率數千騎兵逃走。

  忽必烈乘勝北上,渡過特克斯河,直逼察合臺汗國的都城:蘋果城(阿力麻里)。

  而篤哇眼見蘋果城不守,只能帶著家屬和汗庭官員西逃。一邊召集其他兵馬。

  逃入察合臺汗國的海都,驚聞篤哇大敗西逃,也不敢再去蘋果城了,只能也往西逃走。

  于是,忽必烈在南,安西王在北,這對祖孫一南一北的往西追擊。而海都汗和篤哇汗則是一起西逃。

  四月初,逃到河中重鎮恒羅斯的篤哇汗,身邊終于又聚集了趕來匯合的八萬多兵馬,這才驚魂甫定。

  海都汗聞訊后,也逃到恒羅斯,兩軍匯合,只剩下十萬人了。

  四月中旬,忽必烈的大軍終于到了恒羅斯河東岸,與恒羅斯城不到十里距離。

  同時,勝券在握的忽必烈派快馬告訴孫子安西王,讓他的大軍不用來恒羅斯匯合,而是渡過伊犁河,繞過巴爾喀什湖,攻入欽察汗國,吸引欽察汗國主力東來。

  忽必烈很清楚,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已經晚了,篤哇和海都連接大敗,困守恒羅斯,已經翻不出他的手心。

  他的圣旨每天都在往外飛,兩大汗國的貴族們,已經都奉詔歸附朝廷。篤哇和海都大勢已去,部族叛離,已經不足為慮。

  伊爾汗國不敢反抗朝廷,只要云南王的大兵一到,只要接到篤哇和海都大敗的消息,伊爾汗只能乖乖奉旨撤藩,然后隨軍西征。

  接下來,就是三路大軍一起西征,進攻實力最強的欽察汗國。

  數月的勞師遠征,他終于看到了大蒙古國一統的希望!

  他將在四大汗國的領地設立六個行省。四大汗國將不復存在!萬里疆土,數千萬子民,將置于大元掌控之下!

  忽必烈看著不遠處的恒羅斯城,露出了冰冷的笑容。

  他突然想到李洛,蒼老的笑容頓時慢慢消退。

  說起來,他之所以這么容易就連接大勝,還算是“沾”了這個叛臣的光。

  他用南征李洛渭掩護,迷惑了海都他們,又用新火器和騎兵結合的新戰術,打掉了海都等人的膽氣。

  要是沒有新火器,他也不會在如此高齡率軍西征。

  “傳朕旨意,令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半月之內,朕要看見海都和篤哇像嬰兒那樣哭泣,跪在朕的馬前請求饒恕!”

  “喳!”一頓蒙古大將領命道,督促日兵和高麗兵搭設浮橋,準備過河。

  “朕的好文人們啊,快寫下幾道圣旨,射入恒羅斯城吧,告訴你們的蒙古勇士,朕才是大蒙古國的大汗,他們既然還自認為是蒼狼白鹿的子孫,既然要尊奉偉大的成吉思汗,就應該向朕,向他們的薛禪可汗效忠!”

  “告訴他們,他們的投下領地不會減少,他們的奴隸不會減少,他們所得到的,將來只會更多。讓他們做出明智的選擇吧!要么,就等著朕的賞賜和寬恕,要么就等著朕的怒火。如果他們做出了錯誤的選擇,那么長生天將不會保佑他們!”

  隨軍得蒙古翰林們立刻遵命道:“喳!”

  隨即,他們就寫出蒙文圣旨,寫的很漂亮,只要念出來,就如同草原上的歌曲那旋律動人。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