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35、336章 亡族滅種…唐軍改制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警花追我到元朝

  無論是兵馬,還是官員百姓,都是第一時間就動了起來,展現出唐國簡潔高效的管理制度。

  除了看守日國俘虜的兵馬,其他所有兵馬全部出營列隊,騎兵在前步軍在后。成千上萬的火把映照著寒光森森的刀槍,戰馬啁啾的嘶鳴驚醒了黑夜。一切顯得緊張有序。

  這一幕,崔秀寧之前不止演練過一次。

  “大軍集合已畢,請夫人示下。”擔任警備值班的將領武巖一身玄甲的過來,像剛剛走下馬車的崔秀寧請示。

  “東邊的百姓,已經西遷了么?”崔秀寧首先就問起這個,她最關心的,還是靠近大山地帶的百姓安全。

  “夫人放心,已經在西遷了。”

  “這一仗,你準備怎么打?”崔秀寧又問。

  唐國軍隊,如今沒有節制諸將的最高將領。按照唐國的警備制度,戰事期間,誰是值班將領,誰就負責指揮。

  就像現在,武巖與楊序等人只是同級,可由于他擔任本月值班,所以楊序等人也要臨時聽他調度。

  武巖道:“如今天黑,敵軍眾多,此戰難在如何全殲之。臣下打算先誘敵深入,乘機讓步兵兩翼包抄,再形成一個口袋陣,然后騎兵正面出擊。”

  崔秀寧點頭。這一仗要打贏那是再簡單不過,可難就難在全殲。畢竟現在是夜里,很容易打成擊潰戰。倘若大量生番逃回山里,那豈非日后月月防,年年防?

  畢其功于一役才是崔秀寧的戰略目的。這段時間她對生番放任不管,任由生番忙著結盟,就是給機會讓生番團結起來,好讓唐軍一次性殲滅。

  “好!這仗就交給了。”崔秀寧同意武巖的戰術,楊序虎古等人也都同意。

  可是有人不干了。

  “夫人,武將軍如此打法大大不妥啊!”林必舉急了,“我軍如此威勢,主動出擊就是了,何必要誘敵深入?如今東邊平原之上,也是種了很多冬麥,還有新開的桑林。敵軍一旦深入,明年的春稅起碼要少兩三成!豈能主動用自己的莊稼地做戰場!”

  武巖很不耐煩的說道:“上卿,末將只管全殲生番,哪里管得你的春稅!這打仗的事,算計多么多錢財做甚!”

  虎古也笑道:“就是這個道理!上卿啊。滅了生番這一大害,山里的東西都是咱的,不比損失的稅強?”

  崔秀寧道:“還是誘敵深入吧,務必全殲之。不過,倘若壞了莊稼還讓生番逃走,就全部領罰吧!”

  “諾!”

  很快,大軍就轟隆隆往東開進。而崔秀寧的馬車也要跟在后面。卻被林必舉攔住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夫人如今有孕在身,身系唐國將來,萬不可涉險啊。這打仗的事,交給將軍們就行了。”

  崔秀寧只好停住馬車,“那就依上卿之言吧,本夫人就不去了。”

  林必舉心頭一松,“夫人從諫如流,微臣感佩之極。”

  半個時辰之后,生番大軍終于出現的東邊平原上,排出了兩三里寬的隊伍。黑暗中的腳步聲,如同潮水一般。

  雖然生番大軍是好幾十個部族湊起來的,完全就是毫無章法的亂糟糟一片,可仍然散放出滔天的氣勢,仿佛蟄伏在黑夜中的巨大怪獸,慢慢接近移民區。

  隨著生番大軍肆無忌憚的深入,大片大片的冬麥和桑苗,毀在生番的腳板上。生番每深入一里,就有上千畝莊稼被毀滅。

  雖然海東比較熱,但如今畢竟是冬天了,地上都是霜,夜里還是有些寒冷。可生番們光著腳板走路,一點也不怕冷。

  很快,生番大軍就深入數里,已經來到最東邊的村莊附近。

  自從在漢人手里屢次吃虧,團結起來滅盡漢人就成了生番諸部族的共識。在現實的壓力下,原本相互之間打生打死的諸部族,經過長時間的商討扯皮之后,終于推舉出嗒嘯成為第一位“高山王”。

  倘若沒有外部的壓力,生番們永遠不可能聯合起來。可是如今,隨著部落聯盟和高山王的出現,生番的社會組織生態,立刻就提升了一個大臺階。

  要知道,幾年前生番內部的戰斗,規模只是幾十人幾百人。可是現在,他們能出動幾萬人。這顯然是個巨大的進步。

  如果他們真能打敗漢人,那他們或許很快就能建立一個奴隸制的王國。歷史上很多部落國家,都是這么建立起來的。

  新鮮出爐的“高山王”嗒嘯,是一個矮小健壯的年輕人。此時,他正騎在一頭水鹿背上,走在隊伍最前面。

  沒錯,高山王大人有坐騎了。

  而且,不光是高山王,隊伍中騎著水鹿的人,足足有數百之多,就像是一支古怪的騎兵。

  這完全就是和漢人學的。漢人的騎兵,讓他們心生恐懼且印象深刻。但是,他們找遍了數百里大山,也找不到那種高大修長的“長臉怪獸”。

  他們只能用水鹿來代替“長臉怪獸”。

  水鹿是大型鹿種,體型和馬鹿相當,雄鹿肩高能達到五尺,體重能達到四百斤。對于身材矮下的生番來說,水鹿作為短程代步工具勉強夠了。可要想代替騎兵的戰馬,卻是萬萬不成的。

  說白了,騎著水鹿不過滿足生番們的虛榮心而已。

  漢人有那怪獸可以騎,他們高山神的子孫,不也有水鹿可以騎么?不差半點啊。

  “大王,漢人的寨子就在前面,勇士們的刀,會喝飽鮮血的!”一個騎著水鹿的生番對嗒嘯說道。

  嗒嘯抓住胯下水鹿的角,控制水鹿的方向,大笑著說道:“海外漢人的男人全部弄死了,能生孩子的女人全部抓回去!”

  “喔和~呀嘿!咿呀多,多呀多!”生番們興奮的一邊跳舞一邊吆喝,怪叫著撲向村莊。

  可是緊接著嗒嘯忽然猛地抓住水鹿的雙角,停下前進的步伐,疑惑的說道:“打雷了?這是衰草季(冬天)啊,怎么會打雷?”

  生番大軍一起停下來,抬頭望天,奇怪,沒打雷啊。

  可是,那陣雷鳴一般的聲音還是轟隆隆傳來。

  不對!聲音在前面!

  很快嗒嘯就驚訝的發現,周圍的原野上,依次亮起了很多篝火,越來越多,就像天上的繁星。轉眼間,就是成千上萬點火光,照亮了這片原野。

  與此同時,數不清的騎著怪獸的漢人,從西邊轟隆隆開過來,雪亮的刀光密密麻麻。

  ‘轟隆隆——’

  似乎整個大地都在顫抖了。

  這一幕頓時讓好幾萬生番,目瞪口呆的愣在當場。

  這些大山里的蠻族,如何見識過這等場面?

  高山神啊,好多……怪獸啊!

  就在生番停下腳步不知所措時,七千女真騎兵已經完成了加速,以排山倒海之勢沖向六萬多生番大軍。

  七千女真精騎沖擊六萬烏合之眾,結果其實已經沒有懸念了。

  但這還沒完。三萬多步軍早就布置在兩翼,趁著生番深入,讓生番自己進入了口袋。在騎兵從正面發動攻擊時,六萬生番已經被四萬唐軍包圍了。就連生番回山的后路,也被掐斷。

  騎兵一攻擊,四面包圍的步軍立刻收縮口袋,在方圓數里的范圍內,向中間的生番逼過去。

  女真騎兵還沒有撞上生番大隊,就發射出秘密麻麻的箭雨,最前面的生番頓時死傷一片,不知道多少人瞬即摔下鹿背。

  嗒嘯的水鹿中箭慘叫,一尥蹶子就將高山王大人掀下鹿背,摔了了七暈八素。

  高山王大人還來不及爬起來,就看到無數怪獸嘶叫著沖過來……

  “轟——”七千女真精騎撞入生番大隊,猶如一柄鐵錘砸在一個西瓜上。巨大的生番隊伍頓時就崩碎,炸裂。

  鬼哭狼嚎的聲音驚天動地般爆發出來,使得這片朦朧夜空充滿了血腥殘酷的大恐怖。

  離戰場數里之外的崔秀寧,站在馬拉高車上,看著東方的戰場,聽到廝殺和慘叫聲,就知道生番已經進了口袋陣。

  接下來就是圍殺了。

  這根本就不是戰爭,太不對稱了。哪怕生番有六萬多人,也只能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崔秀寧身穿紅色的皮甲,嘴唇抿的緊緊的,臉色有點蒼白。

  好幾萬條命啊,又要沒了。今晚這一場戰爭,所有的生番青壯死在這里,生番諸部族只剩下一些婦孺老弱,未來會是什么結果?

  估計是亡族滅種吧。

  崔秀寧兩手捏的都是冷汗。兩年時間,自己怎么變成這樣?變成一個女屠夫?一個曾經思想過硬的優秀警察,怎么就變成這樣一個冷血殘酷的人?她現在做的事,與屠殺漢人的元軍,屠殺印第安人的丑國殖民者有區別么?

  不!不是的!我不是為了我自己,是為了漢人百姓不再受到侵略屠殺,我這不過是以殺止殺,以暴制暴罷了。

  犯罪分子要殺人,就要受到反制。我只不過在行事集體防衛權而已。

  那就殺吧,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要像嚴酷的冬天那樣對待敵人,對暴力犯罪分子不能姑息養奸心慈手軟,對侵略軍要堅決的消滅!

  崔秀寧終于說服了自己。

  一匹傳令的快馬從前方奔馳而來,馬上的騎兵躍下馬背,對崔秀寧道:“啟稟夫人,大軍正在圍剿生番,請夫人放心!武將軍請示夫人,可有新的軍令么?”

  武巖派人來請示,當然是懂事的表現。倘若沒有新的軍令,那就說明夫人不要俘虜,他就可以全部殺了。

  “曾渡!”崔秀寧沒有回答傳令兵的話。

  “在!”曾渡立刻站到崔秀寧面前,他的神色很是興奮,似乎很高興。

  崔秀寧道:“你老實告訴我,生番真不可用么?”

  曾渡道:“回夫人話,微臣久在山中,深知生番野蠻成性,頑固不化,真真不可用也,用必反噬!無論是做軍還是做奴,都兇險的很。”

  崔秀寧點點頭,對傳令兵道:“告訴武將軍,我沒有新的軍令。”

  “諾!”那傳令兵一喜,立刻騎馬東去。

  沒有新的命令,就是不用留俘虜。

  一刻鐘后,戰斗已經進入尾聲。沒有護甲、兵器簡陋的生番,面對訓練有素、披堅執銳、還擁有大隊騎兵的唐軍,完全陷入被一邊倒屠殺的境地。

  在數萬唐軍的圍殺下,每時每刻都有大量生番死于非命,生番大軍以驚人的速度在銳減。

  沒過多久,六萬生番全部被圍殺。逃出升天的,不過百十人。

  原本種滿了麥苗和桑苗的平原上,到處是尸體,簡陋的兵器,粘稠的鮮血。

  而唐軍的傷亡,僅僅一百余人。這還是因為黑夜,倘若在白天,六萬多生番甚至無法給唐軍造成一百多人傷亡。

  僅此一戰,六十八個生番部族的青壯男子蕩然無存。亡族滅種之禍,已經難以避免。長久以來懸在漢人移民頭上的刀,終于被毀滅。

  可上萬畝的麥田桑田,也毀了。

  三天后,撫恤完傷亡戰士的崔秀寧,根據李洛的信和自己的意見,又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道,廢除江南軍中萬戶所的編制,改為只統領五千人的旅,主官稱為旅帥和旅監。陸軍共析分改編為十個旅,其中兩個騎兵旅。

  第二道命令,廢除原來的軍銜制度,改軍士為武卒、勇士、猛士、銳士,共四等。低級軍官改為校尉、中尉、都尉三等。中級軍官改為參軍、都統、司馬三級,高級軍官改為參將、郎將、都督,上將軍,共四等。

  授予楊序等旅級主官為郎將軍銜,團總授予司馬軍銜,聯長授予參軍軍銜,隊長授予中尉軍銜。郎將,是目前唐軍的最高授予軍銜了。

  第三道命令,組建憲兵隊。

  憲兵的“憲”字,在古文乃是法令和規范的意思。憲兵,也就是司法兵。所以,憲兵絕對不止是專管軍隊法紀的軍法兵,同時也是監管民間治安的兵種。

  憲兵不但是軍中警察,同時也是治安防暴警察,具有軍警兼備的特點。

  為何崔秀寧要建立憲兵呢?因為唐軍的數量,水陸兩軍加起來已經超過五萬,以后還會不斷增加。憲兵的存在已經很有必要了。

  憲兵隊的編制,目前只有三百人。主官稱為司憲將軍和司憲監理,級別等同于旅帥。除了掌管軍律,還掌管軍人司法,以及維護治安,偵緝,逮捕等。

  同時,憲兵隊還要和特察局配合,參與情報工作。

  如此一來,軍警憲特這四大機構,唐國就全部具備了。

  十一月中旬,李洛離開九州島,留一萬兵馬鎮守大宰府,親率一萬多陸師和一萬多水師,共兩萬多人征伐處于本州關西的石見國。

  他去石見國,當然是為了石見銀山來的。

  被俘虜的日國君臣,自然全部被軟禁在大宰府。

  如今的本州,關西的防務極其空虛,不但所有武士和精兵去了關東,就連大半的青壯農兵,都在地頭御家人等豪強的強令下,攜帶自制的簡陋武器,背著糧食去關東參戰。

  自從十一月份以來,幕府的第三期動員已經進入尾聲。在忻都率領三萬蒙古鐵騎踏上關東平原的同時,幕府已經動員武裝了近五十萬大軍。

  雖然這五十萬人大半都是青壯,但武器已經齊聚,再有武士們充當軍官,再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已經不是烏合之眾了。

  五十萬大軍每天消耗的糧食是個天文數字。但幕府暫時并不擔心。通過幾個月的準備,幕府借著生死存亡的國戰之機,全無顧忌的搜括錢糧,加上很多豪強,地主,商人毀家紆難,使得幕府聚集了海量的糧食和鐵器。

  不多說,幕府完全有打一年甚至打兩年的物資儲備。

  所以,忻都一到關東,就面臨幾十萬日軍。而關西的李洛,卻猶入無人之境。上岸之后,他只率領一萬多兵馬,就能在關西橫行無忌了。

  十一月十四日,李洛終于找到了石見國的那座銀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