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222章 時代的力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孽子

  李世民在作坊城搞出這么大的陣仗,《大唐日報》也好,《長安晚報》也好,自然安排了寫手跟隨。

  然后在自己的頭版頭條上好好的報道了一番。

  這一下,別說是長安城的商圈,就是一些普通百姓,也對蒸汽設備充滿了好奇。

  五和居中,郭得志就很是知道順應形勢的調整了自己的說書內容。

  “卻看那蒸汽沖壓機一聲‘哐當’響動,一把巨錘直接砸向了模具之中的鐵板,立馬就制作出了一個新的零件……”

  雖然郭得志說的不見得很準確,但是下面的顧客卻是聽得津津有味。

  這年頭,懂的機械原理的百姓,絕對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

  對于郭得志說的內容,大家只要覺得夠新鮮,夠有意思就足夠了。

  至于其他的,反倒是沒有人太在乎了。

  而真正在乎蒸汽設備的人,也不會把郭得志說書的內容太當回事。

  他們早就去找《科學雜志》上面跟蒸汽機相關的所有論文,好好的研究了一番。

  “阿耶,您的意思是我們的各個作坊,也全面的導入蒸汽設備嗎?”

  長孫府中,長孫無忌有點不情愿的說道。

  報紙上的那些報道,他肯定是看到了的。

  但是蒸汽機是楚王府搞出來的。

  說實在的,長孫沖真的不大愿意去使用啊。

  “沒錯!那個李寬雖然招人討厭,但是我們要對付他,就要更加的了解他,就要不斷的提高我們自己的實力。

  那個蒸汽設備給各個作坊帶來的影響,絕對是巨大的,我們不能視而不見。

  高家的魚洗鋪子遭受的沖擊,你又不是沒有見到。

  在蒸汽沖壓設備面前,傳統的許多手工制作方法,沒有任何的優勢。”

  長孫無忌還是有幾把刷子的。

  要不然李世民也不會如此的信任他。

  雖然他很討厭李寬,但是內心之中,對于李寬其實又是有幾分佩服的。

  要是自己的兒子能夠跟李寬一樣,估計他睡覺都要笑醒了。

  當然,要是長孫沖知道自己阿耶心中是這么想的,估計就要更加郁悶了。

  他可是剛剛在鎮北道接受了一把楚王府搞回來的土豆的沖擊,現在又再回來趕上了蒸汽設備的熱潮。

  感覺自己不管跑到哪里,似乎都擺脫不了楚王府的陰影啊。

  “可是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會給我們授權碼?還是我們自己直接找他們購買蒸汽機設備呢?”

  長孫沖沉默了片刻之后,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兩手都要抓,同步進行!等我們自己研究出合格的蒸汽設備,估計就已經太晚了。

  但是我們也不能完全把這一塊的東西交給楚王府,要不然指不定什么時候他就卡我們的脖子了。”

  長孫無忌想了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聽說渭水書院的蒸汽機研究所,已經在搞研究了,我們自己又單獨搞一個研究項目的話,會不會有點多余?”

  “怎么會多余呢。長孫家的蒸汽機研究機構就放在煉鐵作坊,主要給我們的煉鐵和打鐵相關的工序做服務。

  至于渭水書院那里,更多的是進行一些理論的研究和新款蒸汽機的探索,這并不矛盾。

  再說了,你怎么能夠確保渭水書院那些沒用太多實際的制作經驗的人,能夠生產出符合我們自己作坊需求的設備呢?”

  在長孫無忌看來,渭水書院畢竟是長孫家和鄭家合作的產物,里面的許多東西,都是屬于雙方的。

  而鄭家并沒有煉鐵作坊,所以渭水書院不可能把蒸汽機研究所的力量全部都放在煉鐵設備方面,否則鄭家肯定會有意見的。

  “我明白了,孩兒明天就再去一趟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那李諺,好歹跟我還是有幾分交情的,看看能不能直接拿到他們最新款的蒸汽機技術的授權。”

  長孫沖的消息還是很靈通的。

  對于觀獅山書院蒸汽機研究所的研究進展,他雖然不能說是了如指掌,但是一些大體上的情況還是知道的。

  很顯然,已經成功的推出了第一代蒸汽機的李諺,不可能每天就在研究所里面睡大覺的。

  作坊城的勞牛蒸汽機車作坊正式掛牌了。

  在此之前,勞漢三都是遮遮掩掩的在那里安排了一般人馬在搞蒸汽機車的研究。

  但是看到連李世民都親自去各個作坊視察蒸汽機設備的情況了,他立馬就意識到蒸汽機相關的行業,是真的有搞頭。

  自己現在讓人研究的蒸汽機車,不僅不用擔心被人笑話了,傳出去說不準還能引起一股風潮呢。

  雖然不排除也有其他作坊的人聽說了勞牛蒸汽機車作坊的情況之后,有樣學樣的開始研究蒸汽機車。

  但是勞漢三覺得只要不是楚王府親自下場,他就誰也不怕。

  好歹他也是已經安排了人手進行了將近半年的研究了,進展還是非常迅速的。

  各種各樣的蒸汽機設備的出現,也給勞牛蒸汽機車作坊的匠人們提供了許多的思路。

  而蒸汽機車上面使用到的許多零件,也同樣因為蒸汽機設備的出現,成為了可能。

  “勞掌柜,最多再有三個月,我們第一臺的試驗車就可以正式的出現在大家的面前了。”

  作坊里頭,荊木帶著勞漢三在參觀正在修建的生產線和正處于手工制作樣件階段的試驗車。

  勞牛蒸汽機車作坊的匠人們,現在沒有想得那么多,就是簡單的朝著把蒸汽機車制作的小一點,然后安放在原來的馬車上面,稍微改造一下之后,變成可以自己前進的蒸汽機車。

  明作鐵路上每天不斷運行的蒸汽火車已經給他們帶來了不少的靈感,把蒸汽火車跟四輪馬車相結合,就是最原始的蒸汽機車。

  “第一代的蒸汽機車,你不用考慮太多的商業化的問題,注定是不可能大規模生產的。

  我們不要怕問題,有問題慢慢的改進就行。也不用想著追究完美,先把第一臺蒸汽機車的這個頭銜給拿下來,等以后我們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新款蒸汽機車出來的時候,影響力自然就不一樣了。

  我覺得肯定會有其他的作坊也跟著生產蒸汽機車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點,要考慮以后如何跟其他人競爭的問題。

  很顯然,如果百姓們都知道我們勞牛蒸汽機車作坊是世界上第一個發明出蒸汽機車的作坊,那么大家對我們的技術,就會自然而然的產生一種信賴感。

  到時候差不多的蒸汽機車,我們哪怕是比別的作坊賣的貴上一些,也應該會有不少人選擇購買的。”

  雖然勞漢三對品牌這個東西還沒有特別清晰的概念。

  但是作為一家大型的運輸車隊的負責人,他對商業上的嗅覺還是非常敏銳的。

  看看奔馳四輪馬車和城南馬車的區別,看看永久自行車和其他自行車的區別,勞漢三覺得自己有必要搶占先機,讓勞牛蒸汽機車成為一個響當當的牌子。

  “掌柜的,您放心!如果只是單純的制作一臺樣車的話,那么不需要再有三個月,我們就能制作出來。”

  荊木也不傻。

  勞漢三的話說完之后,他就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很顯然,自家掌柜是要先把名分給占下來啊。

  這還不簡單?

  不考慮大規模制作,不考慮商業化,只是單純的制作一臺可以在水泥道路上行走的蒸汽機車,這個難度一下子就下降了好幾個等級。

  很多時候,大規模的生產,才是一個產品研發的瓶頸。

  如果只是在實驗室里頭制作,那難度就完全不一樣了。

  “嗯,到時候我們可以在楊氏茶葉大廈面前專門搞一個展覽會,讓長安城的勛貴富商都來體驗一下我們的蒸汽機車,甚至還可以邀請各個報社的寫手來我們的作坊參觀,好好的報道一下大家的努力。”

  說到自己擅長的領域,勞漢三的話立馬就變得多了起來。

  并且,說的越多,他越為自己的想法拍案叫絕。

  “勞掌柜,為了避免被其他作坊搶了先,也為了以后我們能夠及時把握住蒸汽機車這個行業的發展,我覺得作坊里頭有必要成立一個專門的市場研究機構。

  現在的任務就是先搞清楚長安城的各個作坊里頭,都有誰家也在研究蒸汽機車的,然后研究的進度到了什么程度。

  等過個幾年,生產蒸汽機車的作坊多了,我們這個研究機構就可以負責去對比拆解各個蒸汽機車之間的差距,為我們的匠人研究新款的蒸汽機車提供參考和幫助。”

  荊木的腦袋也很好用。

  他畢竟是楚王府情報調查局的探子出生,對于情報收集有著天然的敏銳性。

  這種可以假公濟私的行為,顯然既符合勞牛蒸汽機車作坊的利益,又能為荊木自己的小心思服務。

  到時候,萬一上面有人聯系他,要收集一些情報的話,他也有東西可以去交差。

  “沒問題,作坊里頭的事情就全部交給你了,我只看結果。”

  勞漢三對荊木還是非常信任的。

  大家已經合作多年了,彼此的能力和作風都算是非常了解了。

  楚王府造紙作坊。

  王富貴跟戴全一起站在新建設的生產線面前,看著一張張白色的紙張下線,臉上滿是笑容。

  雖然造紙作坊在楚王府的存在感很低,每年掙得錢也非常少,基本上都是以很低的利潤率在對外出售紙張。

  但是王富貴也好,戴全也好,都知道李寬其實非常重視紙張的發展。

  除了新技術的研究,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如何降低紙張的成本。

  大唐現在的造紙技術,雖然跟后世的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單獨一張紙張的質量來說,跟后世的普通紙張相比,已經沒有本質上的差別了。

  這個時候,讓紙張變得便宜一點,再便宜一點,更便宜一點,就是造紙作坊最主要的任務。

  如今,不管是觀獅山書院還是其他的書院、小學、蒙學,對書籍印刷的需求都是比較旺盛的。

  單單今年上半年印刷的書籍總量,就已經超越了去年全年。

  如果跟十幾年前相比的話,現在一個月印刷的書籍,比以前一年,甚至是好幾年都還要低。

  曾經,一本普通的《論文》,都能賣一貫錢一本,甚至是兩貫錢一本,可想而知,讀書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情。

  但是,現在大部分的書籍價格,都已經下降到了一百文錢以內。

  也就是一些比較厚的書籍,或者是字典之類的,還能去到幾百文錢一本。

  不過,李寬對這個情況顯然還是不滿意的。

  這也是王富貴跟戴全為何這么重視造紙作坊的原因。

  如今蒸汽機器開始進入一些作坊,造紙作坊就是第一批選擇應用的作坊。

  “戴師傅,使用這個蒸汽機來搗碎造紙材料,是不是意味著以后我們可以用更多種類的原料來制作紙張了?”

  王富貴感受到蒸汽設備和之前水力推動設備之間的差距,心中頗為期待。

  他不是專業的技術人員,但是蒸汽設備的運行速度跟水力設備的運行速度,很明顯不是一個等級的。

  不僅生產效率不一樣了,能夠搗碎的東西肯定也不一樣了。

  甚至以前要在水里面泡上一個月的材料,現在可能只需要泡個半個月就可以撈出來加工了。

  這里面節省的時間,其實就是金錢,就是成本。

  “應該是可以的,不管是蘆葦也好,樹皮也好,稻草桿也好,都是造紙的好材料,甚至是竹子、樹木等其他的東西,也都可以加工成為紙張。

  不過具體的運用,我們還要慢慢的研究。”

  戴全是楚王府第一個八級工,也是少數幾個幾乎全領域都精通的高技術人才。

  他現在一年能夠拿到的工錢,就已經超過了一千貫錢。

  妥妥的是大唐的中產階級了。

  “我們的造紙作坊,生產效率提升之后,對各種材料的需求也會不斷的上升。

  回頭我跟王爺提議一下,看看是不是在江南道和登州再修建兩個作坊,就地解決造紙材料的問題,這樣可以讓紙張的成本變得更低。”

  “王掌柜,其實現在的紙張成本,已經只有十幾年前的一成不到了,還要繼續降低成本嗎?”

  “當然!王爺曾經說過,希望新華書店里頭售賣的書籍,大部分都能降低到二十文錢一本,讓每一個百姓家中都能夠買得起書籍,我們現在距離這個目標還有很大的差距呢。”

  王富貴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戴全也覺得一陣頭疼。

  這是要把紙張的制作成本,繼續降低一半都不夠啊。

  “如果這樣的話,那可能需要考慮對整個造紙工藝進行改進才行,否則恐怕很難實現。”

  戴全思索了一會之后,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沒問題啊,慢慢來!長安城的各個作坊,現在是日新月異。十幾年前,我們哪里能夠想到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也許過個十幾年的世界,也是我們完全想象不到的樣子呢。”

  王富貴這個感慨,應該代表了許多人心中的想法。

  長安城現在的變化,真的太快了。

  要是離開一年再回來,感覺很多東西都已經不認識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