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11章 側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東京克蘇魯

  “看來有不少人想借著這次的鬼王風波,在東京做一些事。”

  愛麗絲理事看著黑門調查員們的報告,沉默片刻,說道:

  “我們調查斬首循環,找出這個人是誰,中止他的行為,至于九九八十一,暫時不做應對。”

  蘇啟聽了一愣,問道:

  “我們不查九九八十一?”

  老實說,他做了那么多手布置,已經做好了應對黑門的準備。

  但實際上黑門對于九九八十一的關注力度,遠比他想象的低。

  為什么?

  “我們對于舊日組織知道的太少,貿然行動可能會有危險。

  我是東京分部的理事,我要對分部成員負責,避免無意義的犧牲。”

  愛麗絲理事說道。

  “我們需要等待,這次鬼王復蘇的錨定布置,必然不會在短期內結束。

  九九八十一如果打算爭搶錨定,肯定還會有后續動作,我們需要更多的情報,更謹慎的應對。”

  愛麗絲理事對于‘舊日’相關的事,格外的謹慎重視,對于九九八十一,她并不準備輕易打草驚蛇。

  可惜,理事并不知道,九九八十一的締造者就在黑門里,是他們的一員。

  這份不打草驚蛇的謹慎,終歸是無用之功。

  不過蘇啟倒是樂意見得黑門的這個態度,這可以讓他行事方便許多。

  “這個斬首循環,你們怎么看?”

  安徒生問道。

  格林在手機上,刷著這個播主的恐怖視頻,說道:

  “這肯定不會是像九九八十一那樣,來歷神秘的舊日組織。

  事實上,從他的手法來看,還屬于比較拙劣的那一種。”

  蘇啟耳朵動了動,不動聲色問道:

  “拙劣是指?”

  “手法過于刻意,套路過于模仿。”

  格林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上個世紀流行的手法,那時候還是通過紙媒,比如比較有名的開膛手杰克案,黑色大麗花案……

  早些年就有神秘者或密契者,在通過報紙,廣播傳媒這種方法,散布流言,來給自己或給信仰的鬼神,增加錨定。”

  “這種方法,也屬于違規嗎?”

  蘇啟問道。

  “社會法律是交由各國執法,我們主要是維系人理平衡。

  這種方法獲取錨定不是不可以,但是風險太大。

  如果操作不當,自己不能如愿得到錨定不說,說不定有可能制造出什么恐怖的鬼神。

  所以,神秘學圈子里,大家普遍禁止這樣做。

  如果真有神秘者想要進行某些散播行為,獲取大量錨定,可以向‘神秘法庭’提出申請備案。”

  “備案?把計劃告訴別人?那不就破壞神秘了?”

  “神秘法庭不是一個組織,而是一只鬼神。”

  “鬼神?”

  “經由黑門一位偉大神秘者改造過的鬼神,在進食邏輯前嵌入了一個判定。

  依靠鬼神的力量來模擬評估制造鬼神的可能性,如果提供的信息內容可能誕生新的鬼神,就會觸發‘神秘法庭’的進食邏輯。”

  “會被吃掉嗎?”

  “如果你毫無準備,當然會。”

  格林兩手一攤。

  “神秘法庭也是鬼神,也符合行為邏輯,只不過人工修改植入了一些判定規則從而讓我們能使用而已。

  所以使用神秘法庭前,要準備好規避鬼神的手段。

  ‘神秘法庭’原本其實只是一臺試驗機,是神秘者嘗試解析鬼神邏輯算法的一個試驗。

  你知道黑門的收容所,能夠知道大多數收容的神性物的功能吧,這就是通過‘神秘法庭’破譯的。”

  蘇啟懂了,這就是有人用鬼神的力量,開發出了一臺機器。

  “一臺鬼神超級計算機?”

  “差不多可以這樣理解。。

  備案只要能獲得‘神秘法庭’認可,就代表不會制造出新的鬼神,就不會有人追究責任。

  不過實際上,‘神秘法庭’雖然開源給所有神秘者使用,但真正用來報備備案的人并不多。

  因為通過流言收割錨定這事,或多或少都有風險,都沾些灰色,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仍然很多人挺而走險。”

  “這就是所謂的賺大錢的方法,都寫在刑法里了?”

  “沒錯,神秘者的圈子更加無序,缺乏約束,所以才需要我們黑門。”

  “先生們,如果蘇啟對‘神秘法庭’有興趣,我們可以帶他去倫敦看一看,現在,讓我們說回那個恐怖播主好嗎,”

  山魯佐德說道。

  “從這個‘拙劣’的手法,你們有什么推測?”

  “對方不是一個組織,至少不是一個有經驗的組織。”

  格林說道。

  “一個外行?一個半入門者?”

  “我贊同后一個。”

  安徒生點頭說道。

  “一個半入門者?”

  山魯佐德疑惑,然后看向蘇啟。

  “新人這樣的?”

  “沒加入黑門之前的他。”

  蘇啟明白他們說的什么意思。

  一個覺醒了深海,甚至可能擁有神性物能力,但還沒找到組織,沒接觸到正統神秘學派的人。

  “這算是推理側寫嗎?”

  “可以繼續這個思路。”

  “已經確定是個人?”

  “暫定為個人。”

  “神性物能力肯定是有的,他的視頻錄像里,很多地方明顯不是單純的特效制作。”

  “風格上很新潮,也很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趣味,制作者年齡不大?”

  “2028歲之間?”

  “高中生也有可能,不要小看現在的年輕人。”

  “那就1628歲之間。”

  “男性。”

  “這也能看出來嗎?”

  “男性思維在行為和作品上,有些明顯的特征可以分辨,以后教你。”

  “視頻錄制很穩,分鏡不錯,擅長攝影錄像?這算嗎。”

  “可以作為參考。”

  “還有……”

  黑門俱樂部里,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聊了一會,通過側寫法,大概勾勒出了恐怖播主‘斬首循環’的形象。

  生活在東京,年齡不大,男性,有一定視頻拍攝專業知識技巧,有神性物能力……

  “那我們就按照這個標準查?”

  山魯佐德問道。

  幾人點了點頭。

  “可以先鎖定在學校,電視臺,媒體從業者,開始找起來。”

  PY一本書《我成了日式反派》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