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七章.凱爾薩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銹蝕的鐵冠

凱爾薩德  凱爾薩德位于斯拉夫帝國的西南部沿海地區,由于其與列國相交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不似斯拉夫其他地方那般酷寒,所以經濟非常的發達,與撒克遜聯合的首都.提爾納諾、尼安德特帝國的飛來地并列,被人們稱之為世界地圖上的三顆金色晨星。

  在這里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投機者們,每天都有龐大的蒸汽巨蛇從四面八方駛來,帶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之后又填裝了同樣自世界各地而來的貨物離開。

  大抵是因為軍部的幾個隱秘而荒唐的計劃又掏空了新黨的錢包的緣故,在前年,新黨黨首提爾斯瓦.弗爾拉梅就一力推行了第三新商業管理法案的發布,在某些城市再次對商人放開了限制,尤其是以凱爾薩德為首的幾個重要商業都市。

  于是,就像是嗅到肉味的蒼蠅一般,來自世界各地的商人、投機者、野心家,也都紛紛來到了這個城市。

  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來客為這個城市帶來了豐富各色的物資,也因為這里吞吐著的各類物資,連許多遠離城市獨自研究的法師們也來到了這里,以獲取用以研究的材料。

  無數的靈感火花在這里碰撞,每天都有新的技術在這里誕生,這大大促進了凱爾薩德的發展。

  即使是退一萬步來講,并非過來發展,只是來旅游,娛樂業異常發達且風景秀美的凱爾薩德也將是人們旅游度假和長期居住的最佳選擇。

  有這么一句話漸漸的在世界上流傳開來了。

  “在凱爾薩德你可以找到最美味的食物,最火熱的美人,最前列的知識技術,一切你所想要找到的,無需純凈而虔誠的靈魂,只要你有錢,這座城市就是人間的天國。

  清晨,帶著淡淡鐵腥味的風從遠方吹來,吹動著這座城市的薄紗。

  每天都有著無數新的來客涌入了這座城市。

  凱爾薩德是沒有城墻的城市,她總是慷慨的接納了每一個來客。

  這也帶來了禍患。

  巨量的人口涌入讓這個城市的土地變得十分擁擠。

  不得已,凱爾薩德只能無數次的進行再擴建。

  一環套著一環,直至再也套不下去。

  人類總喜歡人為的為自身劃分階層,因此,整個凱爾薩德也被大體分為了幾個階層。

  最中央的一到三環被稱作內城區,是整個凱爾薩德的權力中心,在那里居住著的盡是在城市初建之初就已經盤根錯節的扎根在這座城市中的貴族。

  他們滲透進了這座城市的各行各業,即使是大量外國商業巨鱷的涌入也未能從他們的手中奪取到這座城市的一點核心權力。

  在這之外的四到八環是上城區,這里的居住條件倒是比起絕對封閉的內城區低了許多,自外地而來的富豪,斯拉夫帝國的大小貴族基本都住在這里。

  在這之外的則是占據了九環到十三環的下城區,這座城市大多數居民住在這里。

  這里也是整個凱爾薩德最為核心的部分。

  過度繁榮的娛樂業使得這里似乎從來沒有夜晚,各色的燈光終年沒有停歇過。

  最后的便是外城區。

  外這個字詞已經說明了一切,這里是不被凱爾薩德承認的地帶,甚至可以說這里就是凱爾薩德最大的一塊毒瘤。

  最開始那里只是一處偷渡客的集散地,因為政策上要求放松的緣故,凱爾薩德的市政府也就沒有派什么人去清理。

  但是,由于這個放松,卻使得越來越多的偷渡客來到這里,在某些不知名勢力的推動下,外城區不斷的壯大,到了最后,甚至規模大到就連市政府也不得不正視的地步。

  一個在法律上不被承認,在實際上難以被干涉的城區出現了。

  無數境外的勢力涌入了這里,構就了這個光下的黑暗之地。

  每一次有凱爾薩德的議員試圖重新提出擴建,威脅到了外城區的存在都會被無聲的殺死,做成人棍被丟到上城區的大街上。

  極為諷刺的是,凱爾薩德不是凱爾薩德人的城市。

  大量的人口涌入,既帶來了繁榮的光明,也帶來了黑暗。

  巴薩羅謬行走在這外城區的混亂中,行走在這淺薄的白霧中。

  滴滴泥水濺上他的風衣也不覺嫌惡。

  就像是早已無比的熟悉了。

  衣服是一身黑色的風衣,手套是一雙黑色的皮質手套,帽子也是一頂同樣黑色的寬檐帽,戴著黑色墨鏡,手提黑色的鐵箱。

  再配上巴薩羅謬現在刻意顯示而出的那生人莫近的氣場,簡直就像是一個標標準準的黑手黨打手。

  即使是他拎著一個看上去就很沉重的鐵箱,也沒有人敢去打他的主意。

  在外城區,所有人必須要學會的第一件事就是弄清楚該對什么人可以下手,對什么樣的人決不能碰。

  就算是真的又蠢又富的肥羊,那群科西嘉來的、高加索來的強盜,也早已在對方進城的時候盯上了,哪里輪的到他們。

  在凱爾薩德的外城區,沒有人是真的蠢人。

  在外城區,沒刀的與沒眼的,只會是死人。

  由于巴薩羅謬自身的震懾,一路上都很是順利。

  與外城區其它地方的吵鬧雜亂不同,一進入到這條街一切盡都就立刻安靜下來了。

  天差地別。

  一座供奉著斯拉夫眾神的小教堂出現在了巴薩羅謬的面前。

  和平而安靜,與外城區的氣氛格格不入。

  但通過前身的記憶巴薩羅謬知道,這里的內里和表面的和諧天差地別。

  這里是前身留給自己的遺產,”貝克街“的領地。

  自己的這個前身也和這座教堂一樣,表面上看似十分平靜,內里卻總是不知道醞釀著什么主意。

  早在幾年前,前身對家里可能出現的爭權奪利做出了預防,利用關系在外城區建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提供情報的中立組織,以防萬一。

  這幾年來,他利用在瓦爾哈拉軍事學院里的關系,這個組織的能量又再次提高很多。

  接收這個組織,對于他接下來的計劃有很大的幫助。

  巴薩羅謬將手提箱暫時放下。

  二長二短一長,以特殊的頻率,他敲響了小教堂的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