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從何記茶肆出來以后回到了葛先生家中,征得葛先生同意后將葛先生的家作為了茶葉的中轉地,之后馬不停蹄地趕往了二龍山。
陳浩手里大概有7000多兩銀子,基本都放在二龍山,隨用隨取。
這次陳浩帶著2個二龍山的人一起到洪縣買毛尖,順便打聽哪里有賣毛尖的茶農,茶農手里的茶肯定要比茶肆賣得便宜,這也是今后跟潘家硬剛時很重要的一點。
打聽了一遭,找到了幾戶茶農,但因為過了收茶的季節,現在茶農手里也沒多少剩余的毛尖了。
無奈之下,陳浩只得讓跟著的伙計以及陳記茶肆里的兩個伙計分頭去買茶,最后集中到陳記茶肆統一運送出城。
洪縣里茶肆的位置以及毛尖的價格,陳浩已經提前調查清楚,大部分茶肆都是1兩銀子一斤,少數茶肆需要購買100斤以上才能給到1兩銀子一斤。
陳浩5人分頭行動,最終從各個茶肆中購得了800斤毛尖。
將茶葉用麻袋裝好后,留下了1個伙計看店,陳浩帶著其他3人駕著驢車趕向小嶺村,入夜以后才把茶葉運送到山上。
茶葉袋子搬運起來雖然重但比綢緞要好拿,所以搬運起來也比較快,二龍山的人連夜將800斤毛尖運到了葛先生家門口。
天蒙蒙亮的時候,陳浩除了跟著原本駕車的3人還多叫來了5個人幫忙,9人一起進了鄰山縣,此時路上的行人還少,大多數是一些走商的人趕著天亮要在城里擺攤,所以陳浩他們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何崇本就住在茶肆后面的院子里,大早上的就被陳浩叫醒,還有些睡意的何崇帶著惺忪地雙眼給陳浩打開院子的門后,陳浩帶人把驢車上的茶葉搬進了茶肆里的內屋。
何崇看著滿地的茶葉袋子,睡意瞬間全無:“這些都是毛尖?”
“嗯,先弄了800斤試試行情。”
陳浩說得云淡風輕,何崇內心卻充滿驚訝。
這說的是人話?
這個縣城里,只有潘家有能力單獨進數百斤的貨,其他的茶肆原來都是組成商團,統一從洪縣進貨,把貨拉回鄰山縣以后再按份額分配。
這樣做一來是人多,路上一起走商安全些,二來大批量進貨時還有優惠,只是現如今潘家仗著有錢,狠狠打價格戰,使其他一些小的茶肆無法再經營下去。
何崇沒想到陳浩這么有錢,一上來就玩兒這么大。
“云來茶肆的毛尖賣10兩一斤,咱們賣9兩,如果他們降價,咱們也跟著降,最低降到2兩銀子1斤,
對了,待會兒我會找些人去給咱們的茶葉做宣傳,爭取讓全縣城的人都知道咱們家也賣毛尖,第一次賣咱們就要賣個開門紅,買茶的人來了告訴他們,買3斤送1斤,買5斤送2斤,買10斤送5斤。”
2兩銀子1斤???
買10斤送5斤???
何崇慌了,真慌了。
何崇擔心這樣一來,潘家會以雷霆手段來對付他這小小的茶肆。
不僅如此,何崇心里已經開始猜測陳浩到底在想什么。
眼前這人是錢多了沒處花,還是腦袋抽抽了,竟然愿意做這么賠本的買賣?
要知道,就算大批量買茶有優惠,從洪縣運回來再賣至少也要賣3兩多才算保本,現在陳浩把底線設置成2兩,這不擺明了是冤大頭?
不僅如此,買3斤送1斤,買5斤送2斤,還有買10斤送5斤,這都是什么套路?
何崇的腦子里已經算不清楚賬了,但直覺告訴他,這樣下去恐怕沒兩天就得虧出上千兩銀子。
就用這方法跟潘家打價格戰?
何崇想不明白,到底得多有錢,才能跑到這里來干這種穩虧不賺的買賣,他不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到底想干什么,難道真的是賠本賺吆喝?
“照我說的做就行,其他事情不用考慮。”陳浩趕了一天的路已經有些疲憊了,待會兒還要吩咐伙計出去做宣傳,所以并沒有注意到何崇臉上的表情變化。
陳浩留下2個伙計幫忙幫忙賣茶葉,然后帶著剩下的幾人來到了后院:“你們待會兒到集市上人多的地方,宣傳咱們茶肆,宣傳語就一句:新鮮的洪縣上等毛尖,買3斤送1斤,買5斤送2斤,買10斤送3斤,你敢買我就敢送,認準城東第二排的何記茶肆!
聽懂沒有?”
“懂了。”
吩咐完任務之后,陳浩一頭躺在收拾好的屋子里睡了起來。
除去何崇睡的那屋,后院里還有一間屋子被收拾了出來,平時供二龍山的伙計休息。
6個出門宣傳的人在領到任務以后就開始出發,前往鄰山縣各個商業街上展開宣傳。
不得不說,陳浩告訴他們的詞還是很有效的,不到一個時辰,已經有零零散散的客戶來到了何記茶肆開始買茶。
剛開始的時候,買茶的人少,大家還慢慢在柜臺前排著隊有條不紊地買著茶。
但隨著那6個推廣員在全縣范圍內做,原先那些只在云來茶肆買茶的人也開始慢慢向著何記茶肆走來。
漸漸地,買茶的人越來越多,讓這條平時沒幾個行人的二排商鋪街熱鬧了起來。
“我要3斤,這是29兩。”一個穿著華麗衣裳的中年胖子沖著何崇喊著。
何崇接過銀子后,用大紙包裝起來3斤,然后又用一個小紙包裝起1斤后交給了這位客人:“這是您要的3斤毛尖,這個小包里是送您的1斤。”
這個中年胖子是第一位一下子買了3斤的人,在大家看到他獲得1斤贈送的茶葉后,紛紛議論了起來。
“要不然咱們幾個一起買3斤,后面再分,怎么樣?”
“組隊買茶,還有一個位置,想買的茶的趕緊過來了!”
“本人買茶,還缺另外一半,尋有緣人組成一隊!”
“5人組團買10斤的,每人買2斤就可以多獲得1斤,還有沒有人來加入的?”
“三缺一,還有沒有人要來的?”
這種方法被第一個人提出來以后,周圍的人開始自行結隊,都想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最多的贈品。
大家自行開始結隊,隊伍不知不覺就排到了鋪子后面的巷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