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11章 大雪天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非癡愚實乃純良

  東閣。

  天地間一片白雪紛飛,宮中的金水河似乎都流動得慢了一些。

  三個老臣都走了出來,仰著頭,望著那漫天的鵝毛大雪。

  “驟寒之下,又該凍死多少無備棉衣的百姓?戶部和順天府要是有……”

  “不用問了,十年前就發完了。”

  “冰死人的又何止是驟寒之時?這又是一個漫漫長冬吶。”

  “早歲不知世事艱,到老方才知何謂‘艱難苦恨繁霜鬢’。”

  雪花落在鄭元化的長須之上,他苦笑了一下,嘆道:“至少,不用再擔心唐中元今冬就開始東征了。”

  盧正初道:“說起來,他的存糧、衣物可比我們足得多。”

  左經綸深深嘆道:“歇養一冬,等化了凍,他必定來打,到時候又要誤一年耕作。”

  “只是一年耕作的事嗎?”

  天下間萬事紛繁,要愁的又遠遠何止這些?

  一場大雪下來,臨時要做的事太多,但千頭萬緒,不知如何理起。

  位極人臣的三個老者駐足而立,看著漫天雪花,一時無言。

  “今夜都別出宮了,守著東閣把事安排了吧,多熬一晚,許是能少凍死許多人。”

  “老夫有時候在這東閣理事,恨不能將眼一閉,直接死過去罷了。”

  “或許是我們三個老頭太過無能了……”

  過了一會,便有老宮人以陛下的名義送來三件大氅。

  “陛下在文華殿議事,特讓皇后娘娘備了這氅子給閣老們。”

  ——不用擔心三個老臣聽不懂這句話,陛下還在前面的文華殿,皇后在后宮,雪卻才剛下沒多久。

  “皇后娘娘體恤,老臣深謝天恩。”

  才披上紅色的大氅,卻又有一行宮人緩緩而來,卻是送了三個燒著炭火的鐵爐子過來。

  這次卻是許貴妃送的。

  “貴妃娘娘說了,鐵爐子不值幾個錢,讓閣老們見笑了,總之表一表心意……”

  左經綸撫著溫熱的鐵爐子,瞥了鄭元化一眼,嘆了一句:“大氅好看厚實,可惜只暖得了我們,卻暖不了天下百姓啊。”

  ——跟你那個太子一樣,自私無用。

  鄭元化淡淡一笑,嘆道:“可惜,這鐵爐子本不值幾個錢,卻有人能賣到上百兩。”

  ——庶出的皇子貪圖皇位,還能是賢明嗎?

  盧正初擺了擺手,嘆道:“年紀大嘍,受不了寒嘍。”

  ——老家伙們,你們還不如陛下年輕體健,能熬過這一朝再說吧。

  下一刻,卻見幾個小黃門在宮中沒命奔跑起來。

  他們像是從文華殿出來的,跑著跑著便四散開來,其中一個直直向東閣跑來。

  這小黃門跑得極是拼命,因雪地路滑,還在地上摔了一跤,他也不顧,爬起來扯開嗓子就喊道:“打起來了!”

  內閣三人一驚!

  打起來了?!

  唐中元東征了?建奴又來了?有人造反了?東宮謀亂了?!

  三個老人只覺一顆心顫得厲害,手里的鐵爐子差點都沒拿住。

  “打起來啊!在文華殿……準附馬和何大學士打起來了!”那小黃門終于又喊道。

  三老長舒一口氣。

  王笑和何良遠打起來了?

  呵,狗咬狗。

  等小黃門到了近前。

  “陛下無恙?”

  “閣老放心,陛下安好。”

  “因何打起來的?”

  “突然,特別突然就一下打起來了!一開始小的沒聽懂他們說什么,但準附馬說是何大學士辯風水地理辯不過他……”

  “真打起來了?有人受傷嗎?”

  小黃門激動道:“真打起來了,準附馬的頭上都流血了……”

  “何良遠呢?”

  “何大學士一點事都沒有。”

  左經綸大驚失色:“何良遠這么能打?!”

  鄭元化輕哼一聲,捂著鐵爐子便往文華殿走去。

  左經綸跟了上去。

  盧正初走在最后,忽然笑了笑。

  第一次見到那個少年時,對方還是個愣頭愣腦的呆瓜。

  兩場御審之后,如今他竟能滑頭到這個地步,臉皮也夠厚了。

  進益極快,敏而好學啊!

  說起來雖無師生之誼,他把握圣心的本領卻是……繼承了自己的衣缽。

  楚,延光十七年,九月十四。

  陜西大雪。

  潼關遙遙在望。

  宋文華麻木地走在反軍之中。

  家破之后他在外面躲了兩天,還是被反軍捉了壯丁,當作炮灰攻城。鄖陽府尹田奇致是個硬骨頭,足足守城五天,還放了兩發炮彈打中了反軍。

  作為炮灰攻城,這種場景對于十二歲的宋文華而言,就是人世煉獄。

  刀山火海堆出尸體,熱油臭糞澆在上面,煉獄也不過如此。

  破城后,宋文華這隊兩萬人的炮灰百姓還剩下不到三千人,所有人都沖上去啃咬田奇致的尸體,只恨他為什么要拼命守城!

  若非他樣守城,怎么會死這么多人?

  當時宋文華愣愣看著地上帶著血的骨架,對世間的道理有些茫然起來。

  這位田府尊,曾是爹難得夸贊過的官。但他守城害死了數萬人,所以遭人恨?

  再后來,宋文華也沒力氣想這些了……

  反軍分兩路,一路進攻蜀地,一路轉回西安。

  才分軍,西安這路就嫌剩下的兩千俘虜走得慢,決定全殺了。

  倒也有人說:“大帥說了,我們是現在是仁義之師了,孟軍師和李軍師都在正軍紀……”

  “蠢貨,鎮南將軍會怕他們嗎?!再說了,就是他們在查,才得都殺了,我們搶了那么多錢,回頭這些百姓告狀怎么辦?”

  “有道理。”

  殺人不過是一刀的事。

  五百人殺兩千人,不過是一人揮四五刀的事。

  有人抱著宋文華撲在地上。

  宋文華轉頭看去,是個獨臂的漢子,自己曾給他止過血。

  “小大夫,你別說話,閉上眼。”那大漢輕聲說了一句,心道:老子這半條命是小大夫救的,今天正好還你。

  宋文華不知對方在想什么,乖乖閉上眼。

  黑暗中有“噗呲”一聲傳來,接著臉上就是一片溫熱……

  過了良久,宋文華微微睜開眼,看見有十來個反軍正在檢查尸體,時不時補一刀。

  宋文華本以為自己早哭干了,此時眼角卻還有淚花流下來。

  一轉頭,卻見一個反軍大漢正盯著自己。

  死就死吧——他想。

  接著,那反軍大漢一腳踹在獨臂漢子的尸體上,將宋文華蓋上。

  漫天大雪,潼關長路。

  血與雪混成一地狼藉。

  “還得報仇呢。”

  寂靜中,有人低語了一句,從尸堆中爬了出來,緩緩向北而行……

  楚,延光十七年,九月十四。

  京畿大雪。

  真定府,郊外破廟。

  曲柱與曲喜兒各自捏了一團雪吃了。肚中饑餓稍解,卻是冷得直發抖。

  兩個孩子縮在干草里,干草卻一點也不暖人……

  前陣子蝗災之后,地上本來是有些沒熟的麥子的,接著,官府便派人來了。

  曲柱本以為是官老爺要救濟大家了,父親卻是讓二叔帶著自己和喜兒躲了到山上的窯洞里去。

  躲了一天,再下山時,見到的,卻是讓曲柱不敢相信的場面。

  村子里的血腥味濃得讓人作嘔,父親、母親、楊嬸……所有他認識的人都倒在血泊里。

  流寇還捉壯丁,官兵卻只收麥殺人。

  曲柱捂著妹妹的眼睛,跟著二叔離開了安陽。

  據二叔說,要到京城告御狀,告了安陽縣令,為大哥大嫂和鄉親們報仇。

  如今已經走到真定府境內。

  麥子早吃完了,今天也比平時更冷些,曲柱抱著妹妹,凍得慢慢沒有了知覺。

  忽然,曲二昌極有些喜悅地跑回廟里,手里還提著肉干,手上還抱著衣服。

  “快穿上!二叔找到東西吃了。”曲二昌極有些高興。

  “前面就有個村子,屋子柴禾衣服什么都有,等吃完了你們有力氣了,我們便過去!”

  天下掉餡餅的大好事,讓曲二昌語無倫次起來:

  “真是怪了,那村里一個人也沒有,但我只找了一家屋子,便找到這許多東西,這一冬,我們就要熬過去了。”

  曲柱與喜兒也穿上了厚棉服,終于感覺到沒那么冷。兩個孩子先是吃了一點干糧,曲柱便接過一塊肉干來啃。

  “二叔,這是什么肉?”

  “像是鼠肉,以前我與你爹也去打竹鼠……”

  曲二昌正說地高興,忽然感到一陣目眩。

  他緩緩站起來,扶著破廟的柱子倚了一會,卻感到越來越難受起來。

  “嘔……”

  “是瘟疫……柱兒,帶著你妹妹快跑……西邊小路過去的那個村子……千萬別再去……”

  “快走啊……”

  這一年冬天,真定府邊境,開元縣以西,油繩村。

  方圓十里無人煙。

  唯有一個小女孩抹著淚埋葬了她的哥哥之后,獨自一人在村子里活了下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