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96章 PCBA軟件(上)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北國科技

  龍江省商學院,機房。

  李麗娜看了看手表,已經9點了,她必須回去了,再晚回去就不安全了。

  她給屋里的幾個人打了聲招呼,打算離開。

  在這個機房里,第二排的10臺電腦都是百圖公司的財產。

  百圖軟件公司,是在8月的時候正式成立的。那次的融資大會,很多軟件小組都順利拿到了融資。電路板設計軟件就是其中之一。

  王鳳儷老師,被認命為百圖軟件公司的總經理。

  百圖軟件,在融資大會上大火,收到了無數投資意向。

  經過挑選,最后只是接受了100萬的投資,占總股本的20。由于總股本是500萬股,所以新的投資人獲得了100萬股。

  其余的,人才基金持股30,也就是150萬股。計算機學院占股150萬股。其它的100萬股,被分配給項目小組的成員及計算機系的相關教師。

  作為開發團隊的主要成員之一,她分到了5萬股,僅次于幾個老師。

  但李麗娜并不滿足,她自掏腰包,拿出6萬,以投資者的身份又拿到6萬股。

  就是包括投資人,她也算是較大的個人股東了。

  其它的投資股東,很多都是工大的校友,這些人的入股,大都是10萬,5萬的投入。

  王鳳儷經理拿到錢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張。

  國內的人工,本來就不高,再加上開發小組的主力,都是學生,幾乎是免費勞動力,所以,花錢的大頭,都花到了電腦上。

  這一次就花了70多萬元,買了接近40臺電腦,其中十臺被搬到了這里。

  之所以把百圖軟件的第二個據點放到商學院,主要的原因是,工大會編程的學生全面吃緊。就連雙學位的同學們都被發動了起來。

  自從招商大會以后,所有的項目組都在擴大規模,不管是拿到投資的還是沒有拿到投資的。

  經過人才基金協調,被基金支持的其它學校學生資源也被利用了起來。商學院由于離工大不遠,所以被選中。

  作為UI及數據組的負責人,李麗娜就被指派到這里,負責協調,指導。

  這邊組織了三十多個學生,做些輔助性編程工作。商學院加入人才基金較晚,軟件專業的學生剛剛進入大二。

  公司的產品,PCBA軟件,經過一年多的打磨,初步具備了市場競爭力。

  市面上的工業軟件分成兩個陣營。一個是以Protel,AutoCAD為主導的PC軟件陣營。另一個是以MentorGraphic,ProE為首的Unix陣營。

  這兩個陣營中,論產品的功能性,Unix陣營完勝。

  很多功能,例如實時仿真,應力分析,甚至簡單的自動設計等,都已經初步具備。

  但Unix陣營也有缺點,

  第一是硬件成本高。

  一臺Unix工作站,至少要小10萬人民幣起步。

  雖然有大內存,大硬盤,專用顯卡,高性能CPU,甚至顯示器指標很高的原因,但最終結果就是總價太高。

  這時候有一臺工作站,一輛奧迪的說法。

  第二個問題,軟件難得。

  這些軟件普遍采用了硬件狗的加密方式。得益于Unix的強大功能,盜版難得和少見。

  第三個問題,

  軟件授權費奇高無比。

  Unix陣營的廠家,前身多是大型電子巨頭或者航空航天,軍工企業的軟件部門分拆而成。其自帶的高成本,自然帶來了高價格。

  一套完整的PCBA軟件的授權,要10萬美元以上。IC設計軟件的授權費則高達25萬美元以上!

  正是這三樣,導致Unix陣營PCBA等工業軟件,在國內市場很小。

  總成本太高,就是以光電都很難承受,更何況一般中小企業。就是軟件免費,能買得起工作站的也是少數。

  另外,軟件太復雜。

  雖然相關軟件功能強大,但也增加了它的使用難度。

  由于軟件不普及,導致相關資料的貧乏。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廠家的培訓和指導,很難把軟件用好。

  但廠家怎么會派人對盜版用戶進行支持呢?

  兩者共同作用之下,反而給PC陣營的軟件以巨大的市場機會。

  隨著PC機的逐漸強大,Protel等PC陣營的軟件也就同時成長了起來。

  人才基金所扶持的這一批軟件,主要是與PC陣營的對手搏殺。因為它們的絕對實力相對較弱。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LinaPCBA基本上與Protel可以正面競爭了。

  雖然在細節上,也許還有所不足,但Lina軟件有自己的殺手锏。

  Protel和AutoCAD的大流行,一個原因是它的售價很低,一套兩三千美元左右,另一個原因是盜版遍地。

  這點對學校里的窮學生尤其重要。這批學生畢業后,也就把Protel帶到了工作單位。

  同樣的思路,也被百圖公司所借鑒,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Lina軟件的收費模式,并沒有采用此時通行的固定價格方式。而是采用基礎軟件低價甚至免費的模式。

  整個軟件干脆就沒有設置硬件狗。

  所有的軟件都是正版!

  軟件隨便復制!

  至于授權費用,個人使用,或者教學使用,免費!

  公司商用的話,邏輯上就需要付費了。但就是付費,價格也不高,199美元而已。

  這樣一來,就迅速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不論國內還是國外。

  中美貿易幾輪談判,核心問題一直是知識產權。尤其是國有企業,科研機構。至少需要有塊遮羞布。

  現在好了,我們的軟件全是正版,沒啥好查的,不存在盜版安裝的問題。

  這對于不懂技術的領導來說,尤其重要。

  有免費的正版不用,為啥要花大價錢,你是什么居心?小心被人告一狀。

  國內的一些工業軟件供應商,失敗就失敗在這里。

  與國外產品競爭,別的功能沒有對方強,但是軟件加密和防護,做得比國外廠商還要好。

  如此做法,軟件能推廣開來,就是怪事了。

  其次是價格,商用授權199美元,合人民幣也才兩千不到,跟價格上萬的計算機硬件相比,可以承受。

  一個單位有二三十臺電腦,買個幾套版權,裝裝門面,還是能做得到的。

  尤其冰城的大多數新興電子企業,都與工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管能不能用得上,Lina軟件就這樣流行了起來。

  國內如此,國外市場情況也是類似。

  個人免費,公司付費的模式,并不少見。后世很多工具軟件就是這種分發方式。

  但這種模式,現在并不普遍,因為它面臨兩個障礙。

  第一個,沒有網絡環境的情況下,軟件的發售必須通過線下實體商店。

  讓實體商店賣免費軟件顯然不可能。

  但隨著網絡的出現,用戶可以自行下載。

  第二個,價格。

  例如壓縮軟件,幾十美元,你愿意付就付,不付,我也懶得找你麻煩。

  LinaPCBA是第一家把工業類軟件的價格,拉低到工具類的產品,而且個人使用,干脆不要錢。所以它一出現就引起了轟動,甚至上了行業新聞媒體。

  通過口口相傳,以類似病毒傳播的方式在發燒友間擴散。

  Protel等PC工業軟件,被打蒙了。

  這不是殺價,直接就是砍頭。

  直接減少一個零的價格戰,他們無論如何是玩不起的。更不要提軟件任意復制,個人免費的模式。

  背靠開源軟件基金大樹的百圖公司,在PC軟件市場競爭時,很有種大人打小孩的既視感。

  Protel等公司,程序開發團隊不過幾十人的規模而已。

  百圖自己投入的人力,已經跟這個數字持平,更可怕的是開源軟件基金所能動員的人力和物力。

  軟件研發的最大成本和風險,在于核心功能的開發,而這塊由開源軟件平臺提供和承擔。

  百圖的幾十個開發人員,只需要專注元器件數據庫,界面的易用性,系統整合就可以了。

  再加上中國人工的低成本,勝利只是時間問題。

  但百圖等公司,并沒有因此而滿足。

  它還在不斷整合開源軟件基金的各種研究成果。希望可以具備向Unix陣營發起進攻的實力。

  Unix競爭對手的很多功能,例如電路仿真,這些功能不是做不到,但受制于PC機的性能和內存等硬件限制,跑不起來。

  94年的頂級PC配置,剛剛到達48666,內存8M,硬盤500M水平,而大多數用戶還在使用386.

  這種配置,也就是能跑一跑功能簡陋的Protel,AutoCADDOS版。

  既然工作站性能高,直接為Unix工作站開發軟件是否可以呢?

  答案是否定的。

  為工作站開發軟件,第一件事,就是開發人員使用的機器,全面換裝。

  把百圖的近50臺微機,換成工作站,僅此一項成本,就會高達500萬以上。

  Unix的開發工具和SDK,與PC環境也不相同,例如ObjectWorksC或者Saberx平臺開發工具的成本,只要想想就令人感動,催人淚下。

  由于Unix平臺的稀缺和昂貴,具備Unix開發經驗的人員,全國恐怕都找不出幾個。

  進軍Unix平臺,還會面臨多平臺問題。

  Unix是一個大類統稱。

  Sun工作站所使用操作系統的名字叫Solaris,HP的系統是HPUX,Digital的叫DigitalUNIX,像IBMAIX,SCO,SPARC等,還至少有二十多種。

  每個系統都需要配置單獨的移植人員和機器,這就不是500萬的問題了。

  先不說機器是否能買到,就是買到了,什么都還沒有做,上千萬就打了水漂。

  除了硬件成本,軟件銷售之前,還有各系統的兼容性認證,到處都需要錢。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