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7章 分拆(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北國科技

  “下面談問題和分紅,這兩個事情,其實是一體的。”

  張燕開始了新一輪的介紹。

  第一個問題,就是缺人。現在光電缺人,而且不是一般的缺。

  除了工人,還有管理體系的問題。

  在這個時代,2億級別的企業,直接掛部級企業,歸中央直屬,一點毛病沒有。

  光電面臨的,不是一條產線的問題,菲普和月亞的兩條,也很快就會投入生產。

  沒有組織的人員管理,就是沒有管理。全彩的人員管理,已經到了十分混亂的程度了。

  第二個問題,則是led大屏的發展,終于碰見了天花板。

  在《全彩科技》的lcd產業,進行得熱火朝天之際,光電的另一間主力公司《巨大高科》的經營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

  led大屏首次出現了滯銷的情況。而且情況看起來越來越嚴重。

  隨著led價格的下跌,led大屏與led之間的利潤差,越來越明顯。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廠家宣布進軍這個領域。

  led大屏談不上什么技術含量,反正各家的分辨率都一樣,高清晰度電視,雖然有了概念,但根本沒有普及。

  這種情況,在上半年就已經出現了,但當時并沒有對《巨大高科》的銷售造成明顯的影響。

  《巨大高科》屬于行業先行者,具有品牌溢價效應。其次,大屏的組裝是個人力密集型工作,國際上,任何廠家,也都會面對人力成本的問題。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產業新軍慢慢的經驗積累,他們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擴大,市場終于到了一個臨界點,那就是《巨大高科》的絕對銷售數量受到了影響。

  之所以led大屏的銷售受到影響,主要是兩個原因,

  第一個,競爭對手找到了低價生產led模組的方法,那就是外包。

  在美國,日本這些先進國家,模組的生產,人力成本當然很貴,把它移到中國或者東南亞不就行了?

  第二個,定制。

  《巨大高科》產品,一直走的都是標準尺寸的模式。從最初的4米x3米,到現在的6米x4米(45),還有最新的8米x6米型號。

  但在現實生活中,顧客是很難正好需要這個尺寸的。

  在很多建筑物上,有的時候,剩下的空間,也許只有5米高,甚至只有3米高。在這種情況下,《巨大高科》在遙遠的冰城,閉門造車的做法,就遇到了困境。

  以前,這些用戶沒有選擇,只好削足適履,但現在,有了本地供應商,哪怕價格高一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是嘛?這是真的嗎?”

  會議室的眾人,聽到了這個心消息,差不多全都坐直了身體。

  《巨大高科》每個月穩定提供的一千多萬利潤,是lcd產業可以瘋狂發展的底氣所在。

  正是對led大屏的利潤預期,全彩科技才可以瘋狂的發展,到處蓋樓。也是同樣原因,銀行才敢借錢給光電系。

  從學校方面,也是面臨同樣問題。光電系已經分了兩次紅了,由于樂觀的情緒,學校甚至把馬上要到來的分紅,計算成了學校的固定收入來源!

  所以led大屏的滯銷,牽動了所有人的心。

  《全彩科技》發展雖然很猛,但它畢竟還是需要時間來證明自己。

  缺人的問題,加人就可以,發展過快帶來的問題,慢點發展就好了。出現這種問題,說明你還在發展。

  《巨大高科》出的問題,差不多是信仰級別的問題。

  不斷的發展,穩定的分紅,使得《巨大高科》成了大家心里的一塊鎮海神針。

  “現在怎么辦,今年的分紅還有嗎?如果有困難,就不要勉強了。”

  幾位股東代表,都提出了同樣的問題。大家這些天,都在等著這筆錢了。工大南區開發在即,最大的一筆財源就是來自光電的分紅!

  “分!但這會是光電集團的最后一次分紅了。”

  這次的分紅,成永興差不多在公司內部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

  《巨大高科》的利潤,在可以預見到的未來,將會產生斷崖式的下跌。而tftlcd本身又處于一種急速燒錢的階段。

  光電系,沒有其它財源了。

  “最后一筆是什么意思?”

  “我準備拆分光電集團,幾家公司獨立發展。”

  這個思路,成永興已經醞釀良久。

  “首先,第一個措施是,《全彩科技》《巨大高科》從《光電科研》徹底獨立出來。”

  “他們現在不就是獨立的嗎?”

  “我說的獨立,不是行政意義上的獨立,而是金融意義上的獨立。”

  雖然《巨大高科》和《全彩科技》都是具有完全意義上的獨立公司,但是他們都是《光電科研》的獨資子公司。在這種情況下,才會出現《巨大高科》給其他兄弟公司輸血的情況。

  《巨大高科》既然無法給《全彩科技》輸血,繼續維持這種局面,就沒有任何意義。

  《全彩科技》必須尋找其它財源,來支持它自身的發展。現在的這種結構,反而限制《全彩科技》的發展。

  成永興拿出的方案是,這兩家公司的股權,將從《光電科研》手里,轉移到各股東手里。各股東就會成為這兩家公司的直接股東。

  這種改變的目的,有兩個,

  第一個,就是方便這兩家公司各自直接吸引投資。尤其是《全彩科技》,它可以從公司的層面,吸引戰略投資人,為將來的上市做準備。畢竟全彩科技的技術,獨步全球,對投資人還是有吸引力的。

  第二個,就是為了nb。

  當光電集團,無法繼續分紅的時候,到哪里去找資金去支撐這么大的投資?到現在為止,20個億的缺口,實際投下去的資金,還不到1000萬。

  只靠分紅去滿足20億的投資,是根本不現實的。更不要提,每次分紅,都要唇槍舌戰一番。

  剩下的唯一途徑,就是變現股票了。全彩引入投資人的時候,成永興就可以套現一部分離場。這部分資金,就是nb的資金來源。

  可以說,是這個分拆的方案,才使得管理層勉強同意,這最后一次的大規模分紅行為。

  “可是這樣,還是沒有解決led大屏的問題啊!”

  “《巨大高科》也要被一分為二,它會被分成兩家。一家專門面對大屏市場,一家專做led和半導體元器件。”

  《巨大高科》出問題,其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公司的架構設計,就是針對壟斷市場而準備的。對于一個壟斷市場,上下游產業一體化,這樣沒有中間層級消耗,才能做到資源最優化配置。

  但是針對有競爭性的市場,上下游一體化,就會存在決策慢,責任不清的情況。

  大屏的產品設計在冰城,生產在奉天,銷售在國外。反應能快得了就怪了。

  光電系的所有管理人員,或者來自學校,或者來自被兼并的國營企業,從上到下,就沒有人有過市場競爭的經驗。這點在led公司尤其嚴重。

  客戶支持?你愛要不要!

  降價?你可以不買!

  把它分成兩家以后,各自針對自己的市場做快速反應。

  分家以后,兩家各自還有一定優勢的。大屏分部,帶走公司的商標,《巨大高科》的品牌,還是有一定的溢價能力的。

  而剩下的led生產部分,也不怎么擔心,畢竟光電的led技術,在世界上也是優秀的。

  光電不進軍led零售市場,其他led玩家保護大屏市場,算是個默契。這個默契被打斷了,光電為了自保,也只好進軍led零售市場了。

  蚊子腿上肉也是肉啊。大屏銷量的下跌,導致led的銷售受阻,自然,這些led就要尋找出路,總不能砸在自己手里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