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82章 發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北國科技

  電話一接通,大鼻子就來報喜。

  “xb已經把我們列入他們的備選供應商。”

  “這真是太好了。”

  成永興也一直在等這個消息。

  “還有更好的消息呢!”

  “還有好消息?”

  “對!xb問我們的產能是多少。問我們能否提供每個月一萬片的產量!”

  lcd的銷量和利潤可是比led大多了。光電給幾家供應商的出廠價,相當的低。

  以現在的價格,各家供應商的利潤空間相當可觀,一片lcd,僅僅靠代銷,毛利就有500美元。無電路板的版本,毛利潤接近了600美元。

  “rcheng,這可是個大生意啊!客戶說了,如果我們的產量沒有問題,他們的后續型號,也會用我們的產品!”

  xb在93年,推出了多種型號的筆記本電腦,僅僅xb本身,這個市場就是足夠大了。

  如果這個生意能成,lcd業務,能給可銳每個月貢獻500萬美元的利潤。一年下來,就是6千萬美元!而現在可銳的市值才有多少?才剛剛過一億美元!

  這來錢多快啊!led做得辛辛苦苦,一年才能有幾百萬美元的利潤,弄不好,還得虧損幾個月,何苦來呢?

  “親愛的史密斯,恐怕會讓你失望了。我們沒有這么大的產能。目前能夠提供給你們的,最多是一個月一千片。”

  “為什么會這么少?”

  從一萬片,下降到一千片,這直接少了個零!

  “良率問題啊。我們也有良率問題啊!”

  tftlcd的良率,在業界已經是老大難問題了。

  雖然原因不同,但光電也確實一直在跟良率搏斗。

  如果從廠房建設開始計算,這條產線的建設周期已經超過15個月了。哪怕是一條正式線,也該建成了。

  但是一群生瓜蛋子,跳進一個全新的領域,要是不出問題才怪了。

  一號線的設計產能是單班四千片,但由于不少設備設計的先天缺陷,現在看來,單班月產三千片成品,估計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這樣吧,我這邊提價,面板的價格,每片加50美元,你把其它幾家的產能勻給我。”

  史密斯想得很清楚。光電的產能,現在是幾家分,每家只能拿到一千片。如果只有一家獨占呢?

  搶過來一片,就等于是搶過來5百美元的利潤。這個帳,連小學生都會算。

  什么專利聯盟?

  只要在lcd產業站穩腳跟,led?那是什么東西?

  “史密斯,這不是錢的事情!”

  “100美元!”

  “好了,我服你了!”

  “你答應了?”

  電話那邊的人,心頭也在滴血。要不是看在xb的市場足夠大的份上,機會又是千載難逢,無論如何是不能做這個讓步的。

  xb是誰,所有跟xb沾邊的都發了啊!

  微軟,英特爾,難道大家就沒有聽說過嗎?他們是怎么起家的?

  “不是答應你,而是有另外一個建議!”

  “什么建議?”

  “我們有一條新線,大概年底前會量產,現在遇到了點資金問題。如果你肯投入兩千萬美元進來,這條產線的產能都給你!”

  二號線,已經到了設備款支付的高峰。可銳的這個電話,來的正是時候。

  “這條線的產能是多大?”

  “大概一個月四千片左右吧。”

  “咦?tft產線的產能,不都是3萬片嗎?”

  “你不是開玩笑吧。你看到哪個tftlcd廠家,能夠提供這么多合格產品?你不是不知道還有個名詞,叫做良品率吧!”

  “你的意思是,這四千片都是最終的合格產品?”

  如果是合格產品,那就說得通了。不考慮其他因素,這四千片面板,每個月就能給可銳帶來200萬美元左右的毛利。計算投資回報率,兩千萬美元,一年就回來了。

  這么高的投資回報率,在任何時候,都是少見的。更不要提,它背后代表的含義。lcd產業,筆記本顯示器市場。

  “當然。我什么時候玩過虛的?我們的數字,指的都是有效產能。”

  “兩千萬美元投下去,我們能占多少股份?”

  lcd這個行業,市場實在是太大,利潤也實在是太大。其實上次開會,大家就動了這個心思,可惜光電不帶他們玩,只是讓他們做經銷商。

  這次的機會,說什么也不能錯過了。

  “兩成吧。畢竟我們這邊也有投入,還有技術投入。”

  這條還沒有建成的產線,成永興把它作價一億美元,正好跟普通量產線的造價差不多。

  “兩成太少,我們要四成。”

  出價嘛,價格不論出多少,大家本能的都是需要還價。在史密斯看來,這是個趁火打劫的好時機。項目快建成了,缺最后一筆錢,那還等什么?

  很快話題,就進入了討價還價環節。最終討論的結果,就是可銳以投入兩千五百萬美元的方式,占有這個項目的三成收益。

  可銳不僅僅可以從這條產線的代理銷售上獲益,更可以分享這條線本身的利潤。

  當然了,這個投資和入股不同,可銳僅僅是以財務投資人的身份出現,而不是股東。

  “不過,兩千萬五百萬美元,是不是少了點啊?要不我們再投點?”

  談完股份,史密斯覺得花的錢有點少了。

  畢竟產能是第一要務,市場是第一要務。可銳剛剛上市,從股票市場上圈來的錢,還有剩。led領域無法投資了,投到lcd上,也不錯啊。

  光電現在缺乏融資渠道,可銳可不缺乏。真要缺錢了,大不了,增發股票就是了。

  “我們的項目,都進行的差不多了。連廠房都已經建好了,就差你這點資金了。”

  成永興臉不變色,心不跳的在外國人面前裝大款。

  雖然你鼻子大了點,見多識廣,但估計也沒有經歷過ppt的洗禮吧。powerpot估計你都沒見過長什么樣吧。

  放下了電話,成永興立刻召集幾個核心成員開會。

  可銳這筆錢進來,這條產線,就等于是沒有花錢!光電自己的資金就可以被置換出來了。

  這次會議的核心,就是要大建廠房。

  在北方,建設生產線的最大最困難部分,就是土建施工。因為北方有長達半年的冬天。

  冬天的時候,搞些室內裝修,設備安裝還可以,但是地基什么的,沒門。

  可銳的資金進來了,其他幾家的資金,很快也會進來。但沒有廠房,一切都是無濟于事。

  92年這一波的景氣周期很短。等到93年初再建廠房,廠房竣工就是93年底的事情,再加上設備安裝,調試,投產就是94年初了。這波市場早就過去了。

  所以,為了迎接這一波的lcd產能擴建潮。當務之急,是蓋廠房。可是蓋廠房就需要地皮,公司也沒有地皮了。

  公司內部,還有些潛力可挖,例如設備公司下屬的幾個車間。但在這里翻新,有兩個問題。

  第一個,整個這片區域,已經被規劃為工大南區,以后還要面臨二次拆遷的問題。

  第二個,全拆了,設備公司去哪里?

  而且設備公司本身也要用廠房的啊。它們也在擴張啊。

  其實他們已經在擴張了。新建成的第二間廠房,部分面積就被他們拿走了。

  建新廠房,就要有新的地皮。

  為了地皮,光電開始了新一輪的企業吞并行動。這次的企業兼并的目的,就是奔地皮去的。

  為什么各種開發區,都要搞三通一平,五通一平,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可沒有這種準備好的開發區,所以市區地皮就是唯一選擇。

  張燕這個萬金油,立刻又就被派了出去,開始了新一輪的企業兼并談判。

  雖然三角債情況有所緩解,但是機械等冰城傳統行業的經營情況,并不是很樂觀。

  三角債解困的基本思想,就是把一些經營質量較差的企業,從金融環節上摘下去。這些被摘下去的企業,實際上就是被放棄了。

  由于led產業爆發的緣故,不少企業成功轉型,但光電還是有不少選擇的。

  張燕的任務就是,今年九月份之前,要再完成兩個廠房的打地基工作。只有這樣,后續的冬季施工,才有可能繼續。

  此時的房地產大潮還沒有開始,大家還沒有意識到地皮的價值。

  像光電這種,奔著地皮而收購企業的,誰都沒有見過。光電為了地皮而吞并企業的行為,一時成為冰城各界的笑談。

  不過經過了一年多的發酵,光電系的大名,已經在全市范圍內流傳開了。

  光電內部被兼并企業職工的現身說法,很有說服力。兼并前后,大家的工資,福利,分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消息一出現,立刻在一批效益不好的中小企業員工當中,引起了巨大反響。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