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09章 家人參觀團(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北國科技

  “這個電視是多少寸的啊?”

  小姑娘最先反應了過來。

  “多少寸我還真沒算過,不過它的有效尺寸是4米×3米。”

  成永興心算了一下,也沒有把這個尺寸換算出來,干脆把米數報了出來。

  “這東西不便宜吧。生產出來有人買嗎?”

  電視機,尤其是彩色電視機,還是緊俏的家電產品。一些進口品牌,合資品牌,仍然需要憑票購買。

  21寸的彩電價格要達到三千左右。按照這個比例,眼前的這個大家伙,肯定是個天價。

  “是不便宜!不過買的人還不少!”

  LED顯示大屏,已經可以正常的量產,雖然產量并不大。前期試生產期間也生產了幾臺低分辨率的,這些產品最后都降價銷售,給了一些周邊客戶。

  由于消費者沒有什么選擇。也就忍受了這些質量不穩定因素。好在客戶離得都不遠,每當LED模組出了問題,他們干脆把整個破損的模塊送回公司,直接以舊換新,所以還沒有人抱怨什么。

  當然了,這些試用品的售價比較低,平均售價出廠價,由于是低分辨率,只有20萬,算得上是物美價廉了。

  但就是這樣,這些降價銷售的產品,利潤率也都接近了100。高科技產品初期的利潤率,跟搶銀行也差不多了。

  “可它為啥沒聲呢?”

  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適應了尺寸帶來的差異,剩下的就是好奇。成永麗嘰嘰喳喳的圍著哥哥問個不停。

  “走了,我們也回去吃飯吧!”

  隨著LED的熄滅,操場上又暗了下來。周圍聚集看新鮮的人群,隨之散去。

  這個大屏由于是個樣品,壽命實際上蠻差的。每天也就是點亮不到半個小時。

  按理說,換代產品出來以后,應該把這臺升級一下,但沒有人肯出這筆費用。于是這臺老將,只能繼續帶病堅持工作。

  成永興開車帶著家人來到電子樓下。剩下的路,需要步行。雖然吉普不怎么值錢,但他也不敢把車停在生活區。

  冰城此時的治安,很是不讓人放心。

  幾個人慢慢的往西走,連開車帶步行,橫穿了整個校園。由于已經放假,校園里游蕩的人群里不是很多。

  “這都是你們學校?還要走多久?”

  成永麗走了幾分鐘,就有些累了。

  “出了這個門就不是了!”成永興接過了妹妹的書包。“馬上就要到了!”

  “我快要餓癟了!快點吧!”

  “到了,家里的飯已經做好了!”

  成永興領著家人,穿過樓群,來到了自己的住宅。

  這幾套房子,已經有不少同學的家長借住過了,利用率還是蠻高的。

  旅游業的興起還要很久才會發生。現在人們出外旅行,比較大的障礙就是住宿。

  除了價格方面的考量以外,不少招待所都需要顧客出示介紹信。不需要介紹信的星級賓館,又不是普通工薪階層,能負擔得起的!

  這幾套臨時住房,就給了同學以及他們的家長很多方便。

  飯菜都是成永興早就準備好的。鞍馬勞頓,一家人吃過飯后,很快就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成永興領著家人吃過飯后,先到公司的兩個地點參觀。

  尤其是商場三樓的臨時車間,已經有了正規公司的雛形。

  生產車間里人來人往,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再次顛覆了孩子在父母心中的固有印象。

  光電科研的設施一天天好了起來,辦公室就可以打長途,這些天,這個電話,沒少被同學們糟害。

  尤其是那些要出國的同學,各種聯系電話都沒少打。

  商場三樓的生產車間雖然不大,但是高檔的設備也給妹妹和家庭開了眼界。個別的車間,還是防塵車間,幾個人只能從門口的玻璃,羨慕的往里望一眼。

  參觀了工廠和實驗室,又親眼看到了巨大的LED屏幕。奚風華和成萬安夫婦對兒子建立的事業,有了感官上的直觀認識。

  兒子上大學以后的變化,算是一日千里,每個學期總是能弄出些事情來。這次親身來到冰城,才體會到孩子的成就。

  光電科研還在以驚人的速度膨脹著。LED大屏,已經開始穩定量產,像印鈔機一樣,提供著源源不斷的現金流。

  奚風華是搞審計工作的,千萬級別的項目,也沒少遇到。但從未想像過這個級別的數字,居然出現在兒子公司的手里。

  這個印象,在與公司的員工接觸后,更加深刻。兩個公司,一個實驗室,三個車間,百十號人,都在靠這個系統里維生。

  這些好像都是一夜就突然發生的事情。兒子寒假帶回公司成立的消息,仿佛就在昨日!

  張燕這兩天沒少張羅,跑前跑后。成永興并不是總有時間,張燕就擔當起了半個主人的職責。

  她跟兩位父母在飯桌上談起這段時間的變化,對這個工作和公司對她的信任表示了感激。

  她自己一個人撫養孩子和父母一起生活。在來光電前,工廠效益也不好,家庭生活主要是靠父母接濟,家里人對她的態度多有看不起。

  來了的這九個多月,總收入已經超過了一萬五。這使她在家里的地位急劇提高。

  而且在工作上,成永興對她也沒有少照顧。生活上,請二老放心,她會盡量照顧好他們兒子,她會起到一個大姐的作用。

  這番交心后,大家都很動情。

  成永興以前是有些忽略了這位默默奉獻的大姐。她的年齡才34歲,以后世的眼光看來,正是風華絕代的年齡。

  也許在校園這個環境里,大家離得太近,再被十八九歲的小姑娘們對比,讓大家忽略了,她也算是位年輕漂亮的女士。

  既然作為自己的第一任助手,也要給她一個好的交代。畢竟承前啟后,第一桶金的作用是不可抹殺的。

  張燕的學歷雖然不高,但待人處事的能力,學習的能力都不錯。基本沒有犯過重復性的錯誤。

  哪有什么人,生而知之。

  而且,伴隨著事業的不斷成長,成永興也需要一個可信的助手。

  隨著企業逐漸的正規化,公司的管理人員不缺了。但隨著管理體系的復雜化,另一種職能的人員,就開始有必要了,那就是審計和監督。

  當然了,不排除張姐在不斷有新管理人員入場的情況下,產生危機意識,這次是打親情牌。這也是人之常情,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父母對張燕的感言很滿意,也托她多照顧兒子的生活。

  成永興也沒有什么需要照顧的。洗衣服都是洗衣機,吃飯都是食堂,生活簡單得很。但是張燕的一番好意總是要記下的。

  可能沒有人知道,正是通過這次對話,張燕成功地走進了成永興的心理安全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