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60章 成王敗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北國科技

  手工階段的夾具設計,還是很順利的。幾天功夫,設計圖紙就完成了。隨著夾具生產線10計劃的順利推進,這條led手工生產線啟動的日子也是越來越近了。

  雖然這條生產線,從本質上來說,仍然屬于實驗性質,但成永興也準備拿它當做實戰演練來處理。

  畢竟一個大屏所需要的led燈珠,都是以百萬為單位的。考慮到實際生產過程中的成品率,這個數字要再乘以四才安全。

  這里面有兩個因素,第一個是成品率。

  并不是每個led燈珠都是合格產品的。考慮到這是第一次試生產,3050的良品率算是個可接受的水平。

  另外,半手工加工的led,還會存在批次亮度波動的問題,這也會導致廢品的產生。而且這種廢品,一廢就是一個批次。

  所以,這一塊電視級別的低分辨率led大屏,所需要的led燈珠,就達到了千萬的恐怖級別。

  每一分錢的成本,被這個數字一放大,都是巨大的負擔。

  這塊在后世,看起來簡陋之極,低分辨率,低亮度的大屏,在不考慮研發成本,僅僅是生產成本,如果200萬元能擋住,就算是謝天謝地!

  這就是大工業化生產,和手工生產的本質區別。大工業化生產的成本,質量,都對手工生產,形成了碾壓式優勢。

  這個大屏樣品,加上各種夾具的開發,核心設備的開發,核心電路的開發成本,總成本已經逼近了400萬大關。花錢如流水,一切從頭開始的代價是巨大的。

  這么大的成本砸下去,成永興也希望能夠多砸幾個響出來。

  既然這次的樣品開發,完全屬于不計成本。那么這個機會,未嘗不是對上游產業鏈的一次難得機會。

  所以這些天,成永興就一直在跑工大的兩個跟材料有關系的院系,航院的材料所,和材料系。

  希望用這筆訂單,和未來的市場預期,培育出幾家上游的供應商。

  初步的計劃,最重要的藍寶石基底,由航院材料所來提供。而化學制劑,藥劑,各種反應氣體,就交給材料系了。

  由于本地同時出現了兩家下游的led廠家,幾個合作伙伴,對此項目的積極性都比較高。一個小的供應鏈體系,慢慢的有了一個雛形。

  也許大家都是第一次,這些原料獲取的成本,比進口原材料還要貴一些。但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國產原材料的成本和價格優勢就會顯現出來。

  除了將來的成本預期,外購其實還會面臨產業鏈安全的問題。

  藍寶石等重要基礎原料價格,預計會在藍光led的爆發性需求牽引下,有個爆發性增長。到時候,被供應商卡脖子,收智商稅就不是個笑話了。

  在歷史上,面粉貴過面包的現象不是沒有發生過。這個現象不僅僅是在led市場上發生,更有名氣的,是發生在光伏產業上。光伏產業最火的那幾年,最賺錢的不是光伏廠家,而是多晶硅供應商。

  除了漲價,更重要的是斷供!未來的幾年,也是風波詭異的幾年,誰知道都會發生些什么?隨著蘇聯的消失,已經差不多名存實亡的禁運,死灰復燃,而且在一步步縮緊。

  接下來的幾年,大陸的外部環境,實際上處于一種逐年惡化的過程中。93銀河,96臺海,99使館,01南海等,就是這種環境惡化的最終結果。

  “小成!小劉,你也在這里啊!來,小成,找你說兩句話。”

  隨著聲音,林校長走了進來。光電的辦公室,差不多處于一種不設防的狀態。學校的師生,差不多隨時可以進來。

  “林校長,你們忙。我這邊談完了,正好要走。”

  劉洪濤講師卷起了鋪在桌子上的材料,把會議室讓了出來。

  “林校長,找我有事情?”

  輕輕的伸了一下腰,成永興也是借機舒緩了一下。不停的與人談話,也是挺累人的。

  “是,有點事情,想征求一下你的建議。”

  林書強今天找過來,是因為學校在籌劃成立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

  最近一段時間,在led熱潮的掩護下,一批有望產業化的科技成果,紛紛開花,不少人動起了腦筋。

  冰城在這個時間點,還不是思維僵化的代名詞。由于中蘇貿易的緣故,冰城的商業氣息相當濃厚,商業思維也相當活躍。對于下海做企業,大家都沒有太多抵觸情緒。

  在這個年代,冰城自稱小巴黎,不是沒有道理。

  另外,led本身的拉動力量也不可小窺。僅僅與led直接相關的項目申請,學校就收到了好多。

  例如機械系報上來的簡易工裝設備項目,航院報上來的藍寶石項目,激光項目,再加上材料系的,電子系的,總共十幾個項目,眼看就要成為現實。再加上光電科研和菲普led兩家龍頭企業,高新園區成立的時機已經成熟。

  聽到了這些信息,成永興居然有了一種時空交錯的感覺。

  在他的干擾下,這個世界的很多事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但是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有一些事情,不但沒有消失,反而提前出現了。

  對于這個園區,成永興還是有些記憶的。

  這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在原本的歷史上,應該是在一年后才出現。1992年,工大喊出了《一校辦區,一區補校》的口號,大辦產業園。

  各院系為了響應學校號召,紛紛成立公司。而很多公司,有不少都是大家拍腦袋的產物。很多東西設計生產出來,又沒有市場。

  輔導員周航還找過已經進入大四學習的成永興,詢問他的家庭背景。希望可以通過這幫學生們,推銷專業里的一些滯銷產品。

  也不知道周老師參與的那間公司,最后結果如何。

  工大的這個《高新技術產業園》,在全國范圍內,不論是思路,還是操作模式,都是開了一代先河,是全國先期建設比較成型的大學科技園。

  它的出現,也駁斥了后世的一些偏見,例如思維僵化,投資環境惡劣等。

  如果單以創業環境來說,在92年之后的工大校園里創業,不考慮市場因素,其小氣候,甚至并不比中關村來得差。如果不是led技術的時間節點擺在這里,時間不等人,成永興應該等兩年再創業。

  比較可惜的是,受冰城及東三省市場的限制,哪怕是從園區成長起來的企業,也不得不緊跟著市場的腳步,出走南方。

  這個園區的發展,始終無法與南方的一些院校相提并論,最后也就無人提及。

  成王敗寇!

  請記住本書域名:

  筆趣閣手機版:m.cc148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