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38章 艦隊抵達東瀛長崎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奪天下

  因為對海軍的投入,以及連年來的征戰,華夏的財政其實很是緊巴巴。

  多年來的災荒,讓草原上的牧民損失慘重,一直以來都是中央朝廷在賑災,順便收了不少精壯為預備役,開辦工廠等。

  這才讓華夏國內的矛盾不那么尖銳,盡管劉元昭說了公平等先進思想,但是在數千年的思想固封之下,依舊免不了階層的兩極分化。

  當然,劉元昭依舊在努力的讓兩端的差距縮小,為此對貧困民眾的大力扶持,對于富商,所有賺錢的行業基本都是國家掌控。

  這樣國庫才有足夠的銀錢支持劉元昭開戰,并且還有錢賑災濟民。

  所以,劉元昭宣布暫停與大明的戰事,恰好遼東的關寧鐵騎與大明起了矛盾。

  楊嗣昌的請君入甕計劃失敗,盡管祖大壽被朝廷在京城抓捕,但是吳三桂當機立斷,協同祖大樂和祖大弼從山海關起兵,逼近大明都城。

  同時,他還寫信給駐守在薊鎮的劉進忠,邀請他一起攻打大明,而他們關寧鐵騎愿意歸附華夏。

  劉進忠立馬就派人去請示劉元昭,得知大明又要陷入內亂,便與軍部的人商議了一番,拒絕了吳三桂這個提議。

  同時,他還派人散播出華夏愿意與大明和談的消息。

  果然,楊嗣昌聽到傳言之后,不管是真假與否,就派了人到薊鎮與劉進忠交談。

  這一番剛好落入劉元昭計劃中,隨后華夏就與大明之間展開和談,默認以現有的邊界為界線,雙方雙安無事。

  也不知道大明那邊怎么想的,便答應了這個條件。

  這件事情并沒有公開,楊嗣昌在告訴崇禎皇帝和談成功之后,就請奏皇帝,出兵中原,實行之前既定戰略,圍剿流寇。

  劉元昭這邊也把重心放到了大連港口這邊,經過三個月的修建,港口就已經修好了大概,畢竟廉價勞動力很多。

  而在遼東以及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這邊,參天大樹很多,可以作為船只龍骨的樹也很多。

  也就是說,劉元昭基本就不缺造船的木料。

  不過劉元昭的內心還是挺執著于鋼鐵戰船的。

  打造一艘合格的戰船需要不少時間,還好的是前幾年滿清處于頹勢的時候,劉元昭就準備不少龍骨。

  這些龍骨都送到了南方的大明,大明沿海的走私商人也有承擔造船的業績。

  現在用這些存貨打造一支上百艘戰艦的船隊還是可以的。

  不過這造價可不便宜,一條四百料的船只就要七十四兩六錢銀子,而造一艘遠洋的寶船,大約三十二丈,也就是一百零五米,造價就是七千兩左右。

  這還只是裸船的價格,不算上面的火炮等。

  所以說,打造一支水師,劉元昭就是船只投入,就需要五十萬兩打底。

  造出船只之后,就是火炮,陸戰的火炮很多,但是需要進行改造才可以安裝到戰艦上。

  這些倒是沒什么,畢竟他手下有不少佛郎機人,很多都是在南洋找來的。

  在這個大航海時代,西方人在時代的召喚下,紛紛出海,有的人當了海盜,有的人加入了皇家水師,還有的人自己經商。

  每個人都想出海碰碰運氣,但是上天一般只會關注一小部分人。

  而大多數人,大部分都是苦苦掙扎,還有一些人成為了大海的飼料。

  所以,劉元昭很輕易的在南洋找到了不少在等一個機會的佛郎機人。

  斯內克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是一個伯爵的私生子,家產與他無緣,當然,伯爵對他還不錯,送他去皇家海軍學院學了不少東西。

  后來在海軍里與上司起了沖突,他求到了一筆錢,就出海了。

  可惜,他的船隊遇到了海盜,還好,有海軍路過救了他,之后他在南洋下船的時候,就遇上了神盾局的人在招攬人手,斯內克決定拼一把,來到了傳說中的東方國家。

  在《馬可波羅游記》里,這個古老而又神秘的東方古國遍地都是財富。

  而在他見到了那一望無際的城墻,雄偉的皇宮之后,他覺得,馬可波羅沒有撒謊。

  當然,大明水師近海無敵,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都嘗試過了,除非他們可以派來一整支艦隊,不然,都是白費。

  劉元昭看著一望無際的大海說道:“陸地上的財富,已經不多了,無盡的財富卻在大海的另一邊。”

  斯內克就在劉元昭身后,現在的他是海軍顧問,劉元昭招募的人手里,只有他是接受過完整的海軍教育的人。

  他說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您說的很正確,財富確實從海上來。西班牙王國以及葡萄牙王國,他們就從新大陸,不斷運輸黃金白銀回國。”

  劉元昭深以為然的點頭,美洲,簡直就是個金銀島,大量的黃金白銀涌入西班牙,讓這個彈丸小國成為了世界霸主。

  要是這筆錢落在他手里,那么就有足夠的錢支持他對大明發起滅國戰爭。

  而這筆錢到西班牙他們手中,卻只有紙醉金迷的生活,而這個霸主也會被英格蘭一巴掌拍下寶座。

  劉元昭點頭道:“很好,如今船廠已經造好了三艘蓋倫船,這些船就交給你們率領。

  同時還有兩艘寶船,五艘福船,其余的就是蜈蚣船等大小各有百余艘。

  這一次就由你們率領船隊,帶著商船前去東瀛的長崎港口。這一路上,算是你們拉練行動。

  斯內克,朕希望你可以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

  斯內克當即回道:“當然啊,尊敬的陛下,斯內克以騎士的榮譽為保證。”

  斯內克當然明白自己的處境,再說了劉元昭出手大方,給了他一大筆錢作為薪資,等他不想做了,足夠他花錢,買上了一條大好的戰艦回南洋。

  三天后,百余艘新船抵達在大連港口,前來送貨的是徐家的管家,交接之后,他就從陸路上返回大明。

  這百余艘戰艦都是明式戰艦,只有三艘蓋倫戰船是劉元昭這邊自己打造的。

  在斯內克率領第一艦隊的海軍進行了幾次實驗性的航海之后,劉元昭才下令第一艦隊前往東瀛的長崎。

  長崎港于1570年開港,隔年開始與葡萄牙及中國的商船往來,并開始建設城鎮。

  1616年起,江戶政府開始限制來自歐洲的船只只能于平戶及長崎進行貿易。

  1635年起更限定貿易只能在長崎港進行,并建設出島作為限制葡萄牙人的居住場所。

  1641年荷蘭商館也遷移至出島,江戶政府的鎖國的措施至此已經完成,在之后的近兩百年間,長崎成為日本唯一的國際貿易港。

  1636年葡萄牙人被禁止至日本貿易,因此只剩下中國及荷蘭商船得以在長崎從事貿易。

  由于來自中國的商船數量逐漸增加,在1688年有多達194艘船只在中國,因此在長崎另建立了唐人屋敷專供中國人居住。

  直到1803年開始,陸續有來自美國、俄羅斯、英國等國家的船只進入長崎要求通商。

  新歷六年(1639)第一艦隊百余艘戰船,護送三十余艘大福船前往長崎港。

  這么一支龐大的艦隊出現在東海上,海盜們遠遠看見就先跑路了。

  一路上風平浪靜,并沒有什么不開眼的海盜前來,斯內克很輕易的就帶著第一艦隊出現在長崎海域外。

  這支艦隊的出現讓長崎一片混亂,畢竟這些戰艦十分龐大,東瀛的戰船實在是太小個了。

  坐鎮長崎的是幕府派來的上使,井上筑后守政重,他是筑后國的大名。

  筑后國:東瀛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西海道,又稱筑州。筑后國的領域大約為福岡縣的南部。

  石高約26.6萬石(慶長時期)。古代筑紫國之一部,文武天皇二年(698年)把筑紫國一分為二(筑前國、筑后國)后,獨立成為一國。

  明治四年廢藩置縣后分置久留米、柳川、三池三縣,曾改名三潴縣,同九年并入福岡縣。

  戰國時代,大友氏領有了筑后守護職,掌握了該國統治權。筑前、筑后和豐后作為九州對外貿易的中心,大友氏和大內氏兩家常年摩擦不斷。

  隨著大內氏的最終衰落和滅亡,大友氏的權力也達到了頂峰,就任了九州六國守護及九州探題。

  而肥前的龍造寺隆信也慢慢擴大勢力,逐漸滲透至柳川一帶。并聯合毛利氏,擴充地盤。

  在今山合戰擊敗大友家后,入侵到了肥后、筑后及豐前北部。大有與大友家抗衡的態勢。

  毛利及后來的島津氏不斷與大友家對抗,大友家的支配權力進一步萎縮。

  在耳川合戰后,大友家便不再具備與島津家對抗的實力,并于1586年投靠于豐臣秀吉傘下。

  之后秀吉開始九州征伐,戰后進行國土分配。筑后分別被小早川隆景、小早川秀包、立花宗茂、高橋統增和筑紫廣門五人領有。

  但關原合戰時筑后諸大名加入了西軍,于戰后遭到改易,因捕獲石田三成有功的田中吉政獲封了柳川32萬石。

  1620年田中氏斷絕,筑后被分成了有馬豐氏的久留米藩21萬石和立花宗茂的柳川藩11萬石。

  而長崎還有奉行大河內正勝,他也是由幕府直接任命的,畢竟長崎是幕府的直轄地。

  不明艦隊的出現,讓井上政重和大河內正勝大為驚慌。

  大河內正勝當即就呼喝手下集結軍隊,調集船只。

  而井上政重卻說道:“正勝,先別沖動!”

  大河內正勝連忙頓首道:“筑后守殿下,在下也是擔憂,外面的那支艦隊來的方向是明國啊。”

  井上政重臉色變得沉重,道:“我知道,但是與明國的戰事已經過了四十多年了,明國不可能這個時候來打我們。

  還是先派人前去問問對方的來意,在做決斷。”

  大河內正勝點頭頓首,就對自己的家臣說道:“快派人去問問對方的來意!”

  “哈!”長谷川勝家點頭道。

  很快,長崎港口里游出一條關船。關船是日本中世紀的時候,海賊們在海上的航行要道設置關卡,向往來船只收取過路費,當時他們用來作為關卡的船只就被稱為“關船”。

  因為要追趕不肯付過路費的船只,關船在設計建造的時候就是偏重于速度,到了戰國時期,這種船就被當作軍船使用了。

  關船通常有40~50支槳,船首尖銳,船體細長。關船周圍的盾板不象安宅船的裝甲那樣厚,常常以竹子為盾板。

  如果把安宅船比作戰列艦的話,關船擔任的就是巡洋艦的角色,機動力優秀。

  這種關船很小,大概就相當于劉元昭海軍第一艦隊里的偏小型船只。

  斯內克在看到對方派來人后,就和來協助他處理事情的劉進富說道:“我們也該派人去談了。”

  劉進富點點頭,派出了一個叫徐來的人,他會倭語。

  徐來乘坐一艘蒼山船前去與長谷川勝家會面。

  兩船靠近之后,長谷川勝家就喊道:“來者何人?所來何事?”

  徐來沒有用倭語,說道:“我乃華夏帝國的使者,陛下派遣艦隊前來東瀛,意欲與征夷大將軍商議要事,同時,希望可以經商。”

  劉元昭暫時還不想打東瀛,畢竟他自己這邊還沒有處理好事情,再說了,只要他實力強大,以東瀛的尿性,肯定不敢怎么樣,說不定還會高高興興的派出遣華使來學習。

  他身邊的翻譯一聽是明語,立馬就翻譯給長谷川勝家,長谷川勝家只聽說過大明,不知道什么華夏帝國。

  但是對于眼前的艦隊,他還不敢得罪人,便說道:“請恕在下孤陋寡聞,在下只知道有個明國,不知華夏。”

  徐來便說道:“我國才立國六年,但是已經有方圓遼闊數千里,比起明國不遑多讓。”

  長谷川勝家心頭一震,說道:“請閣下稍待,在下這就去和我家主公說明情況。”剛剛翻譯告訴長谷川勝家,說這個華夏與大明語言一樣,恐怕是中原帝國分裂了。

  長谷川勝家回到長崎向井上政重和大河內正勝說了此事。

  井上政重點頭道:“這件事情,我會派人去告訴公方殿下。”

  公方是前近代日本的一個稱呼,即“公”的意思,指的是統治者,體現其對國家的統治權。

  其起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古代天皇及其朝廷,一說是鐮倉時代或室町時代對幕府將軍的稱呼。

  特別地,在室町時代的后半葉,公方這一稱號成為實際執掌日本政權的足利將軍家一族地方勢力的一個稱號。

  足利氏在日本各地有若干個公方,如鐮倉公方、越中公方等。公方的稱號被稱為公方號。

  江戶時代以后,則成為了幕府將軍的稱號。</div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