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零五章 山東巨擘呼保義 江左豪俠掌天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蘭若蟬聲

  “來,來,來。

  我來介紹一下。”

  聚義廳里阮七賢輕搖羽扇,向廳中諸人唱了個圓喏,

  “這一位,是泰山總瓢把子,梁山水寨主人,刀塔天王晁諷。

  右手九環斬鬼刀,左手六楞打神鞭,掃遍華東無敵手。”

  正中間頭把交椅上的粗豪漢子將雙手微搭,向蕭寶夤隨意拱了拱,并未發一言,甚至連正眼都沒有往這邊多瞧一眼。

  “這一位,是沂山總瓢把子,摩霸天杜子騰。

  一手通臂拳隔山打死牛,乃是內外兼修的高手。”

  右手交椅上這位身材頎長,手能過膝。

  蕭寶夤離那三把交椅還有丈許距離,可是杜子騰只是伸了個招呼,蕭寶夤便下意識地向側邊躲了躲,生怕被那一巴掌撩到。

  坐在第三把交椅的黑瘦漢子見蕭寶夤如此狼狽,不禁嘿嘿笑出聲來。

  阮七賢依例介紹道,

  “這一位,是蒙山總瓢把子,賽韓信宋野王。

  一桿長槍出則如龍,動則如虎,也是響當當的英雄豪杰。”

  宋野王撇了撇嘴,似乎是覺得阮七賢對他的介紹不夠給力,連打招呼都省去了。

  阮七賢又攤手朝向蕭寶夤,

  “這一位是南齊六皇子,建安王蕭寶夤,曾作為南朝忽律密諜潛伏在濟陰。

  昨日偶一發動,便破了濟陰城,焚了濟陰王府,帶出五百精兵。

  這才風風火火趕來與諸位當家會盟,共謀濟南。”

  晁諷這時才把頭緩緩轉了過來,左腿在交椅上一踏,一手搭住左膝,身體右傾,瞇著眼睛向阮七賢和蕭寶夤問道,

  “區區五百人?

  我泰山大寨中精兵一萬,梁山還屯有水兵三千。

  杜,宋兩位頭領也各引了三千兄弟。

  你們區區五百人,就想與我等分利?”

  蕭寶夤早知會有此節故而神色不變,侃侃以對,

  “兵,貴精不貴多。

  我帶來的,都是數年來由忽律精銳暗中操練的強兵。

  另外,南齊還有幾支精銳部隊,正在北上。

  不過各位寨主最關心的事情,我可以先做一個承諾。

  此次取濟南,蕭某除了本部的軍糧,其余分文不取。

  城中那些金銀美女,就全當是幾位寨主的辛苦費。

  諸位意下如何?”

  晁諷明顯有些動容,將腿從椅子上收了下來,人也挺直了幾分,

  “當真?”

  “哼,恐怕他是胡吹大氣,故意畫餅誘我等出力。

  蕭壯士,你說有南朝天軍助我。

  此來有多少兵馬?

  如何直插北國腹心?”

  那宋野王為人頗為機警,顯然對蕭寶夤的說辭存了懷疑。

  蕭六少在忽律錘煉多年,想把自己的大話圓回來,那也是張口就來,

  “南齊今上親封王敬則為大司馬,作為此次行動的總協調。

  第一路由其長子王元遷率領,溯泗水北上;

  第二路由其次子王世雄率領,延海路自瑯琊登陸;

  第三路由三子王季則率領輕兵入射陽。

  射陽為淮,濟,山,海所環,南北均不曾駐兵,但經射陽卻可直入沂蒙,登丘望魯。

  三路精兵各有五千,再加上眾寨主的兵馬,

  莫說取濟南,就算盡奪齊州也是綽綽有余了。”

  “如此甚好,甚好!”

  晁諷咧嘴大笑。

  “恐怕今夜,鄆城就要有一番風雨。”

  蕭寶夤談興未盡,有意炫耀道。

  “既然如此,那我們便早些談定會盟細則,

  誰為主使,誰為先鋒,

  早些散局,各自回寨中籌備吧。”

  宋野王顯然對蕭寶夤的實力頗為滿意,不再糾結。

  杜子騰環視眾人一眼,終于發聲,

  “那好,我們就在此選議盟主吧。

  蕭王爺遠來是客,我們也不欺負你等。

  阮師和蕭王爺,就算做兩人。

  由我們五人共同提名表決吧。

  得票多者為主。”

  晁諷也點頭道,

  “不錯,此法甚為公平,就這么定了。”

  蕭寶夤和阮七賢面面相覷,

  這不明擺著是三吃二的結果嘛,有什么好投的?

  可是他們目前只有區區五百人,在這些大佬面前也翻不出什么花樣,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晁天王命人取來紙筆,五人分別在紙上各書一名,仔細折好,再由阮七賢收集在一處,最后交與杜子騰唱票。

  杜子騰面上一副成竹在胸的蔑笑,將五張字條一一打開,依次誦道,

  “晁天王,一票。”

  “晁天王,兩票。”

  “蕭王爺,一票。”

  “蕭王爺,兩票。”

  “嘿,看起來,還真是勢均力敵啊。”

  杜子騰將那最后一張字條慢慢打開,面上的笑容漸漸僵住。

  晁諷感覺事情有些不太妙,難道最終的結果還會出什么岔子?

  于是他也忍不住離座,向肚子騰這邊湊了過來。

  兩人相視無語,一連驚駭,隨后一起望向了宋野王。

  宋野王聳了聳肩,

  “人家有一萬五千精兵在路上,到時候自然便有說話的權力。

  何不順水推舟,做這個人情呢?”

  晁諷的臉紅一陣,白一陣,他萬萬沒想到自己兄弟的內部出了問題。

  可是票議之事是杜子騰提出,自己首肯的,這個時候若是抵賴,那要傳揚出去,自己的字號也算是砸了。

  事到如今,他晁天王也只有啞巴吃黃連,自己吞了這苦果。

  “蕭王爺,三票。蕭王爺勝出。”

  杜子騰口中艱難地擠出了這幾個字。

  “好!如今既然大事已定,便當由蕭王爺總領全局。

  那小弟便先行告退,回寨子里做好點兵的準備。”

  宋野王向眾位一抱拳,轉身便走。

  就在他經過蕭寶夤身側的時候,后者忽然掣劍,

  一道青光如霹靂橫空,將四周燭火驚得俱是一黯。

  宋野王的強項本是槍術。

  槍法講究大開大闔,在近身的纏斗上本就是短板。

  而蕭寶夤的這一劍快得是宋野王生平僅見,他根本無從反應,便被利刃架在了頸上。

  “宋寨主,還有些話沒有說完,何必急著走呢?”

  晁諷和杜子騰也是吃了一驚,

  蕭寶夤的那一手快劍,若換做是他們,卻也未必接得下來。

  不過驚異于對方實力尚在其次,那宋野王明明是將票投給了蕭寶夤,他們兩個人怎么先打起來了?

  晁杜二人相互對視,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相同的:

  這兩個鳥人,早就暗通款曲,還偏偏要逢場作戲。

  罷罷罷,你們演戲,我們吃瓜。

  我們就看著爾等還怎么把這出大戲演下去!

  》》》》》敲黑板時間《《《《《

  上一章我們已經說到,本章的知識點是河口水文史。之前筆者從來沒有看到過比較清晰,直觀的河口水文史的簡史,那么今天就由筆者嘗試來梳理一下。首先,我們先看一下本節的彩蛋章,這副圖是筆者見過的,對黃河中下游地行最直觀的一副圖,他反應了我國的整個華東地區,其實都是上古黃河的沖擊平原這一事實。

  首先我們先回歸上古史頻道。上古的大洪荒,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結果,屬于間冰期地球溫度回暖,融雪加速造成的。當時的洪荒遠超我們想象。水體極盛期,在中國有西海(精衛填海并不是傳說,這個故事最初的版本填得就是西海而不是渤海。西海真的被填平了,雖然那不是精衛的杰作,但古人對這一現象的理解只能歸咎于神跡),羅布泊曾經比今日青海湖還要廣闊;當時青海湖的面積與今日更是不可同日而語;現在的烏海和巴彥淖爾(淖爾既蒙語湖)以西有黑海;大半湖北均歸為云夢澤;江西為彭蠡澤;黃河從河南的山闕中暴涌沖出,在華東泛濫,于今日山東形成四澤十三河網。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相信當時的青藏高原,雪山融水的來源之處,也必是河網密織,按照《水經注》的說法,黃河源可以上溯到瑪旁雍措,也并不一定是無稽之談。

  后來大禹治水,主要方法是什么?是疏浚河道。他親手清理出了九澤的河道,讓河流盡量可以按照既定的軌道行進,不要泛濫成災。所以我們曾經講過,大禹生于夏,那么為何禹城在山東?因為那里是河口分叉的地方,也是黃河出山區以后,沒有了天然河道,疏浚工作最困難的地方,大禹在禹城待得時間最長。大禹疏浚后的河路,被詳細的記錄在《尚書禹貢》,《史記夏本紀》。在這里我們可以清楚的知道,河,濟,淮,是一個整體水系,他們是相連的。黃河的入海口在碣石(曹操做賦處),也就是今日大沽,海河入海口。濟河的走向大約于今日黃河下游同。淮河也大約是今日淮河。

  提到濟水時,書云: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為什么《水經注》為濟水另指了源頭?因為濟水的理論源頭是大禹疏通了黃河的一個支流——沇水形成的,濟水的源頭,是古沇水的源頭。沇水注入黃河,河、濟又從滎分叉,黃河北流,濟水東流。這里特別要注釋的是,黃河曾經在滎地改道流入淮河,前文提到的鴻溝,就是對這段廢河道的人工疏通。滎,曾經也是河,濟,淮三河交匯的河口。如果我們通過彩蛋章的地形圖來看得話,黃河河道在滎,縈繞成一團,也許這就是滎地得名的本意吧。

  淮濟之間,另有泗水相通,后來被挖成了京杭運河。因為地形的阻擋形,成了今日的微山湖。

  所謂天下四瀆,是四條入海干流,由北至南依次為河,濟,淮,江。但其實前三者在上古曾經是同一水系。淮河與長江雖然也曾有河道相連,但是從地理來看,應屬完全獨立的水系。

  禹貢九州都是用山河分野的。今日所謂兗州的定義是河濟之間,也就是黃河為北界,濟水為南界。所以曹操攻略兗州的時候,曾經到訪碣石(黃河河口)。

  但其實在東漢時期,黃河干流發生了分叉。黃河南支在入海口處奪濟,與濟并流。其后黃河的水量便逐漸向濟水分流。這個趨勢一直延續到了宋朝。在1128年,發生了一件人禍。當時宋金相爭,宋國節節敗退,著名投降派官員杜允為了抵擋金人,在滑縣和汲縣間掘開了大禹開鑿的古河道堤防,黃河下游重新變成無定河。大量黃河水直沖入淮,留下了現在的安徽廢黃河。

  自此之后黃河開始了接近七百年的奪淮歷史。由于金人疏于治水,在1194年的一次黃河決堤中,北黃河幾乎斷流,黃河主干正式奪淮。這一現象一直持續到大清咸豐年間(1855年),黃河下游一直是與淮河并流的。這一段河道由于沒有經過大禹的加固,黃河奪淮期間水患增多,因此在明朝時,朝廷為了防止黃河串流回山東,還特意修建了一道太行堤,將黃河河道鎖在菏澤以南。1855年后,黃河復奪濟,濟河因此消失,并入黃河下游。禹時廢黃河,形成了海河。與淮河一起脫離于黃河干流,成為獨立水系。現在海河,淮河的所謂源頭,和濟河一樣,都是當年大黃河水系的支流。咸豐后清廷開始疏浚河道,讓黃河流向漸漸穩定下來。直到著名的花園口事件發生,黃河再此短暫奪淮,長達十年。有許多自媒體經嘗討論濟河到底是哪條河,什么當時河道和黃河平行之類的……那都是扯淡,濟河就是現在的黃河下游河道,看濟陰,濟南,濟陽的位置就一目了然了。

  這段歷史告訴我們一個驚人的事實,黃河下游流經山東,其實只有短短一百六十多年的歷史,其中還曾經短暫奪淮。而黃河與淮河并流的歷史長達七百年。也就是說,自南宋以降,整個山東地區除了菏澤,和黃河沒有一毛錢關系。

  在起奌的歷史板塊里有大量有關明代的,其中提到黃河水患的時候,有多少地點引用正確的呢?幾乎沒有。

  還有,我們在讀宋史的時候,提到紹興和議一節,宋史說和議前金人許的條件是以黃河為界,所以高宗才會金牌急召岳飛不可渡黃河。可是為什么最后金史上的史料(宋史諱和議內容,因此只有金史版全文)是以淮河為界呢?其實這個東西是一個概念游戲。當時掘黃河的杜允已經降金,對于黃河改流的事情他再清楚不過。所以他在當中斡旋,玩一些文字游戲混淆當時還不甚分明的黃河奪淮水道問題,讓宋,金兩國都有一個各自滿意的官方說法,也算是弄臣的本分。

  關于黃河的問題,羅本《三國演義》就由很多錯處。這個不知虎牢汜水是一關的老秀才其實地理不咋地。三國歷史要好好說,那就真得重說,有一本史觀中正的新演義。這一點啊,希望老漢還能再寫二十年吧……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