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白在入門前也是曾學過些功夫的,他隨覺法時日最久,自然本領在眾弟子中也是最佳。
別看他年紀比慶云大不出多少,可是如果真要動起手來,恐怕連元法僧,劉贏也未必就能勝過這位達摩首徒。
保義與任城王的人撤入蘭若,寺中一下子涌入大批傷員。
為了保證藥草的供給,木白與慧可一早便入林采藥去了。
到了晌午十分,林中一陣大噪,千鳥悲啼,穿葉而出,一名小沙彌渾身浴血奔回寺內。
慧可重傷,木白下落不明!
隱在暗中的那些妖魔,開始圍城打援,對所有與蘭若有關的落單客下手了!
覺法得了訊息,委托佛賢照顧重傷的慧可,自己便先入林去尋木白。
眼下的局勢,自然是蘭若寺的布防最為重要,為了防止奸人調虎離山,任城王不但沒有大規模行動去協助覺法,反而將得力的人手全部扼守在寺中。
他對覺法大師,有著絕對的信心,
覺法不但武功出神入化,行事更是謹慎沉穩,要算計他,那可能真要從靈霄寶殿借來天羅地網了。
覺法的六識較常人靈敏,所以那日他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銜枚的異動。
而靈敏的六識也給他帶來了更豐富的推理素材,因此他可以在初見馮亮與拔拔的時候將他們的武學特點翻個底吊。
有著如此驚人天賦,偵緝線索這種事情,放眼當今南北兩朝,那自然是鮮有可與大師匹敵的。
林中驚起如此多的飛鳥,也落下一地灰白之物,
覺法一邊試探著這些新鮮的果木消化殘留,感受著它們溫度,凝結度與聚集密度的變化,一邊在大腦中構建點狀場域圖。
驚動飛鳥的大事件所發生的中心點,就這樣快速的被描繪出來。
救人如救火,覺法沒有片刻停留,一抖僧袍,沒入叢林。
嵩山的植被覆蓋率極高,因為山分太室少室,林場也被習慣性的分成了太林與少林。
由于太室有故夏太廟,太林也被單獨用來稱呼太廟附近的林場,
而白云觀諸處連山葳蕤,又稱上林。
少室山的后山,埋伏眾多,人際罕至,在普通人的印象中頗具神秘感,所以也被稱作禁林。
禁林這個詞,到了唐代改稱翰林,與上林并為皇家園林的稱呼,乃是后話。
不過太室山腳蘭若寺周圍的密林,也因此獨享了少林的名號。
少林林場,是寺中僧醫平日采集草藥最常去的所在,在錯落雜陳的喬木灌木中,可以找到形形色色的藥草,蕨類以及菌類。
濃烈的泥土芬芳,和菌類獨有的草本香氣,給覺法略微造成了一些困擾,
所以他也需要不時的弓腰閉目,仔細地品著鳥群活動在自然中留下的蛛絲馬跡。
不知是鳥兒振翅的揚塵,還是抖落了樹枝的積灰,少林此時空氣,仿佛是蒙了一層薄薄的瘴霧,覺法走得越深,越象是入了纏絲幻境。
他尋到的方向應該沒有大的錯誤,他正在逐漸地接近事件的中心。
于是連聽覺也慢慢開始給了他一些正向的反饋。
有人聲,只有五個,其中一人的喘息聲非常不均勻,顯然是受了傷,似乎是出于陣發性的痛楚中,但是他在極力的壓制,不想發出太大的聲響被人發現。
覺法知道,那一定是木白。
他已經成為敵人的誘餌,但他卻寧愿獨自承受壓抑自己的行藏,不想被敵人利用。
但這一切都是徒勞,既然對方抱定了用木白引覺法現身的打算,只要覺法確實如他們計算的一般落單,那他們一定會主動的暴露位置。
于是覺法也不再耗費心神,索性朗聲道,
“嵩山御賜蘭若彌勒堂首座,覺法,單身赴約。
不知是何方高人擄走小徒,可愿現身一見?”
封魔奴沙啞的聲音隨之響起,
“真不愧是傳言中可與華陽先生一爭短長的高手,
竟然這么快就能找到這里,遠遠高過了封某的預期。
真人面前不說假話,封某就在這里,何不前來一敘?”
覺法一聲冷哼,他是藝高人膽大,根本不懼對方有何埋伏,徑直便向聲音發出的方向走去。
覺法暗運真氣,將僧袍都撐得鼓脹起來,舉步間廣袖揮舞,哪管你什么金屬絲線繩網籮筐陷阱蓋,破衲真氣拂過處,鬼蜮伎倆無遁形。
不過顯然封魔奴也料到這些小把戲無法傷到覺法,大和尚一路趟過來,出奇的順利。
除了殘葉埃塵,那一對大袖并沒有卷出任何障礙。
木白被四名黑衣人圍在中間,雙手反綁,黑巾塞嘴,蜷縮在地上。
他的眼神非常鎮定,似乎是想告訴師傅,他沒事,不用擔心。
此時是在白天,但封魔奴還是黑巾蒙面,佝僂著背,用那雙陰 鷙的眼不懷好意地打量著覺法。
周圍的樹不知為何,都透露出一股令人不安的死氣,枝干灰敗蒼白,葉色萎頓枯黃。
“覺法大師,果然好氣魄。
在下封魔奴,論武功,自然遠不及你。
若是平日遇到大師,封某自然會遠遠遁走。
可是今日,你實在是不該來這里。”
封魔奴陰惻惻的笑聲響起,震得四周樹木仿佛都在簌簌發抖。
“哦?貧道倒要看看……”
覺法的話還沒說完,面上的笑容忽然凝固,他掃視一眼四周,瞳孔急縮!
這是什么!
》》》》》敲黑板時間《《《《《
步步生蓮這個典故,最早的出處就在蕭寶卷的妃子潘玉奴身上。蕭寶卷后宮流行起藝名,這也的確是真事兒。比如潘玉奴原名俞尼子,又名潘玉兒;阮令嬴又名石令嬴,這都是有史可查的。南朝嬪妃一般都是世家閨秀,為啥名字還老改來改去的……要不,真是從事情報工作的?其實石令嬴改姓據傳是改嫁蕭衍后得才得的賜姓,本文中讓她先一步占有了這個藝名,這樣日后蕭衍賜姓也就有依據了嘛。
本節主要想講的,其實是關于林邑國。
為什么要講到林邑國呢?這涉及到兩個問題,
一,漢之南界,馬援銅柱到底在哪里?
二,對于古代越南,由漢至唐,中國究竟是沒有控制?控制了一半?還是全部控制?這個林邑國,就是答案。
首先,關于馬援銅柱的位置,《后漢書》并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因為馬援銅柱被明確的作為大漢國土南極象征,又因為當時漢代的郡縣最南到達日南郡象林縣,也就是現在越南中部的廣南省。所以漢代馬援銅柱的位置應該就在那里。
此后,從《晉書》開始,都有明確聲明:林邑國本漢時象林縣,則馬援鑄柱之處也。《南史》,《舊唐書》,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都非常明確的表明了林邑,象林,馬援銅柱三者之間的關系。那還有啥爭議啊?
這爭議其實都源于越南史書,而我們當代史學在向越南史書做讓步。
越南,也就是古安南的歷史其實以前也不計較銅柱這個事兒的,畢竟是國恥,提的不太多。一直到了14世紀,當時越南陳朝已向元朝稱藩,朝中有一名學者黎崱寫了一本越南的百科典志——《安南志略》,這里面就說這個馬援銅柱年久失修,在唐朝,有一名叫馬總的將領在舊址旁邊令立了新柱,這根柱子現在在欽州,也就是現在中國廣西省境內。
這個說法一出來,安南人愛聽啊,于是迅速成為學術主流,它就被安南歷史典籍中地位十分尊崇,相當于中國《史記》地位的《大越史記全書》所收錄了。盡管在越南關于銅柱也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諸如更南的富安省說或者北一些的乂安省說,但那些大多都是以地理考為證據的非主流學說。
那么問題來了,《安南智略》,《大越史記全書》是不是胡謅,是不是當時安南史學家耍劉忙?這倒也不全是。
馬總立新銅柱的事情呢,《舊唐書·馬總傳》,《隋書》都提到了,馬總在唐元和年間曾任安南督護,他“于漢所立銅柱之處,以銅一千五百斤特鑄二柱,刻書唐德,以繼伏波之跡。”,確實曾經在老銅柱旁立新銅柱。但是唐,隋兩書并沒有說新柱子在欽州啊。
當時的安南學者,應該是根據《新唐書·南蠻上·南詔》中的一句:玄宗詔特進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境,取安寧城及井,復立馬援銅柱,乃還。判定馬援銅柱在南詔安寧城,也就是今廣西省的。
不過如果我們仔細一點就可以發現,兩個事件中,立柱人并不一樣。馬總以安南督護的身份重新立了安南馬援銅柱,何履光定南詔后也立了馬援銅柱。馬援當年是否也在南詔立過銅柱宣誓漢土呢?很有可能啊。越南的銅柱出名是因為它代表了漢之南極,但不代表其他國界標沒有同樣操作。在四川的涪陵以及湘西溪州,也有馬援銅柱的記錄。《后漢書·馬援傳》對南極銅柱都是一筆代過,對其他次要銅柱自然沒有必要一一列舉,而馬援何履光兩個人分別立柱的事實,也很明顯。其次,何履光立的那根柱也不一定就在安寧城,關于選址其實并沒有給出明確答案的。
不過安南史學家當時就將這兩條史料搞擰巴了,或者出于民族史觀需要,故意擰巴一下。這事兒,越南學者愿意信,可以理解。國人起什么哄啊?咱家里的《晉書》《南史》《水經注》都是假的?越南史學界從不質疑林邑國,象林縣之間的關系,單單把馬援銅柱拉開來講,這就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的學術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