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十四章 因禍得福識奇寶 未卜先知送良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蘭若蟬聲

  慶云這一驚非同小可,雙腳一抽就從夢里驚醒了。

  可是他這一踢不要緊,這一腳正踹到了固定銅鼎的架子,

  那銅鼎晃了幾晃,就向慶云壓了過來。

  暅之那才是真的被驚到了啊!

  慶云夢里跳崖不過是一蹬腿兒的事兒,

  可要是這燒得紅彤彤的銅鼎真地砸在了身上,

  那就只剩一蹬腿兒的事兒了。

  于是暅之卷袖子抄起爐架就去空中撈那銅鼎,

  好在他身手了得,那銅鼎被他一撈,沒有摔出很遠,正砸在爐沿上。

  暅之飛起一腳,踢在慶云右股,將他送了出去,

  自己連續幾個躲閃,才避開了濺出的玻璃羹。

  慶云這時候雖然醒透了,卻還是一臉懵逼的樣子,從地上滾爬起來,大叫著,

  “我見到仙人了,我見仙了!”

  忽然又見到暅之的怒容和一地狼藉,頓時像癟茄子一樣把聲音壓低下來,

  “我,我真的見到仙人了!不是夢!

  我剛才還吃了一記仙人踹,然后就飛向了山壁。

  你看,這腿,這頭,都還疼著呢。哎呦!”

  嗯,可不還疼著呢?

  我的心也還疼著呢!

  暅之真是被他氣的七竅生煙,又暗自慶幸還好兄弟沒有被那銅鼎真的傷到,這心中五味雜陳,根本不想搭理慶云。

  慶云卻已經開始觀察和揣測這個案件現場了,

  忽然,他被水中一顆一顆的透明色小蝌蚪吸引了過去,

  噫了一聲,從水中抓起一只。

  他抓的時候是拎著那蝌蚪尾巴揪出來的,

  誰料這蝌蚪剛一離水,就砰地爆開,好像根本就是水凝成的夢幻泡影,嚇得慶云抖了一個哆嗦。

  暅之瞧見也發出了一聲驚呼。

  他從水中小心的捧起一只,放在案上,對慶云道,

  “砍它的頭部,快!”

  慶云也不知道這是什么仙法,但他此時也看清了倒塌的架子和掀翻在地的銅鼎,知道可能和自己多少有些關系,

  于是便乖乖地聽從暅之的吩咐,隨手抄了把劍,就向那蝌蚪頭部砍去。

  有了剛才的經驗,他知道自己一劍之下,那透明蝌蚪必然又碎成泡沫,是以已經做了閃身避讓的準備。

  豈知“鐺”的一聲響,這一劍如中頑石,震得他手臂一麻。

  他本欲擰身閃避,腰力已發,再受這一記反震,頓時就是一個踉蹌。

  等他穩住身形,探身去看,只見那蝌蚪紋絲未動,連劍痕都尋不見一根。

  慶云大是奇怪,忙伸手去捉,抓到了蝌蚪尾巴,還沒怎么發力,只聽崩的一聲,那只蝌蚪又碎開了。

  炸開的碎片打在硬木案上噼噼啪啪作響,原來這蝌蚪并不是水泡,而是頗黎漿濺入冷水凝成的。

  “你雖然闖了個大禍,但是卻也得了一個大發現。

  看來這頗黎,比我想象中還要堪用啊。”

  暅之從水中撈出最后一粒頗黎滴,用刀,劍,錘,鉗反復嘗試。

  只要是打在蝌蚪頭部,無論你用盡什么手段,它自堅挺如龜。

  “這,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暅之冷哼了一聲,先講了慶云剛才的丑態,和他大腿上那個腳印得來歷。

  見他已是羞愧得面紅耳赤,才繼續講道,

  “頗黎入水冷凝形成的液滴,被表層快速包緊,這種現象所有材料都是相同的。

  在我們鑄煉兵器的時候反復淬火,就是這個道理。

  你在捉它的時候可以看出頗黎滴的尾部非常脆弱,這說明被表層困住的力量非常強大,

  頗黎尾部沒有被快速收縮的表層包覆住,你觸碰它的尾部,就會引發這股力量,使其從內部炸碎。

  這被困的力量能夠瞬間炸碎頗黎,說明冷凝滴頭部的包覆力量更大。

  這股力量會將冷凝滴的頭部拉緊,堅不可摧。

  這樣看來,頗黎淬火后受到的強化遠遠高于鋼鐵。

  如果善用這一點,可以做出硬度非常高的表面。”

  說到這里,暅之搖了搖頭,將手按在慶云的肩頭,望著他無奈道,

  “可是我們現在到哪里再去弄大量頗黎做實驗呢?”

  “劉必金多,你忘了劉必金多嗎?”

  對呀!昨天碰到這個守財奴的時候,自己就曾經委婉的表達過對頗黎的興趣。

  但是那個家伙的商業嗅覺比鼴鼠還敏銳,似乎覺得這對兒流浪到寺廟里的南齊青年不會是一個好的買主,拼了命的藏拙。

  “看來我確實應該找他談筆生意了。

  哎!說實話,談生意這件事兒,為兄最頭疼。”

  “可是四姐是行家呀,她那張嘴,嘖,嘖!

  談起買賣來,滿嘴生意經,我聽著都頭疼。”

  “五弟啊!

  你總是在最關鍵的時候,能把最關鍵的信息鏈出來。

  難道這就是傳說中九龍繞柱的命格特質?”

  啪,啪,暅之擱在慶云肩頭的手重重的拍了兩下。

  慶云一身的零件啊,剛才已經摔散了七七八八,再吃這頓熊掌,感覺這身子都要解體了。

  不過慶云心里明白,暅之此時心情已經大好,兩拍之后,自己闖的這番禍事,就算是過去了。

  “對了,小弟還有一事,想說與二哥參詳。”

  “想說就說,墨跡什么?”

  “嗯,主要,這事兒是夢里老神仙說的。”

  暅之被慶云氣的發笑,但還是耐心的聽完了他講述那山巔一夢,木翼渡虛。

  可是聽完之后,他卻不笑了,

  “這種載人飛鳶,在春秋時期公輸先生確實曾經提過。

  只是時隔千年,并沒有聽說過再有重現,這圖紙,怕是已經失傳。

  如果從頭研發實驗,所需時間代價,都不是我們現在應當考慮的。”

  “指南車,地動儀,璇璣,玉衡這些上古傳說機械在令尊手里都能重現,區區一個飛鳶又算什么?”

  請將不成,便用激將,慶云自己明白,這一招用來對付暅之,屢試不爽。

  技術權威骨子里都是一股傲氣,古往今來都是一般。

  “絕對做不出,卻也未必。

  只是家父得了一塊永磁石,才復制出了指南車。

  得了巨簇石膏晶,才復制出了玉衡。

  如果我能得到一塊合適的硬木,我便做的出!”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頗有逸世之風的雄渾長者聲音遠遠傳來,

  “暅之啊,你師父遣人自南朝運來了許多木料,里面還留了一封信,竟然是給你的。

  這小子不知道又弄的什么玄虛,你自己去看看吧。”

  慶云聽到這個聲音,差點嚇尿了呀,這不就是自己夢里那個神仙的口音么?

  他定睛在往聲音來處一看,哎呀媽呀,今天這不是見了神仙,是見了鬼了!

  怎么就這么巧,連長的好像也差不多是那么回事……

  他努力回想著夢中仙人的臉,細節是怎么也想不起來了,

  但那氣質,那風骨,那身白色道袍,哎呀,就是他沒跑了。

  那道人見到慶云躲到了暅之身后,再瞧瞧自己身后,沒人啊?

  然后又正了正高冠道袍,看慶云還躲著自己,這下可把他給弄懵了,只有出口相詢,

  “這位就是暅之的結拜兄弟,慶小友吧?

  在下北條久遲,初次見面,不知何處驚擾了小友?”

  慶云這才閃出身來,硬著頭皮把自己所做怪夢說了一遍。

  北條久遲聽罷仿佛比慶云還吃驚啊,

  “這,公輸先生,正是貧道先祖。

  飛鳶的圖紙呢,貧道手中確有一份抄本。

  只是這份手藝,在家族中失傳很久了。

  此圖一直束之高閣,無人問津,今日卻被小友夢到。

  這,這真是一樁奇事。”

  “什么?”

  暅之也覺得此事太過巧合,驚呼出聲。

  慶云就更搞不清楚狀況了,

  “北條先生怎么成了公輸先生的后人?”

  “公輸先生是先祖的自號,非其本氏。

  先生一脈本出條氏,之后的晚輩里確實曾有一支使用公輸這個姓氏的,

  只是蔭澤不厚,并未傳承下來。

  先生當時是魯國客卿,魯王禮遇高士,賜祿與公齊。

  不過條氏本是魯地赫赫有名的殷民六族之長。

  依昔公羊、穀梁之言:輸者,墮也。

  先生出自前朝公卿,此時墮籍為民,故以公輸自號。

  后來先生與墨子沙盤論戰,受了些許挫折,便拆分條氏,隱世不出。

  后來的十二分家,自一條到六條氏分別負責六類機械研發,

  東南西北中諸條氏則主攻建筑學、工事學、基礎理論等等墨家昔年強項,

  另有一支神秘的公輸氏研發復雜機械,昔年偃師故技。

  雖然先生成立不同研發方向的小組,這種動議是好的。

  但是中原風云變幻,在金戈鐵馬的沖擊下,拆分后的小家族生存困難,很多分家都已經絕了傳人。

  而存留下來的家族又因為技術過于專精,受到其他相關技術的制約,再無法恢復祖上的榮光。

  現在的條氏諸族,已經無法和昔年同列六族的徐氏,蕭氏相比了。”

  暅之點了點頭,

  “當年田齊皇族被劉邦一分為八,從第一到第八,只有第五氏一支勉強撐到了漢末。

  失勢的家族一旦被肢解,就很難再聚起人氣。

  可惜公輸先生當年無殷鑒在前,未預此節。”

  慶云對大族興衰本無興趣,他所關注的點相對比較奇異,

  “我聽陳叔說過,帶公字的姓氏都是出身富貴,還一直為公輸這個姓氏沒有傳人而惋惜呢。

  今日聽北條先生解說,竟然還有以公羊為氏的,這公羊氏又何貴之有?”

  那老道捻須大笑,

  “對姓氏源流,貧道到恰好有些研究,不妨賣個狂,略作解說。

  很多復姓都是有規律的,上古便已有之,比如夏后氏的后,是地位的象征。

  有熊,有虞,有娀,有窮,有仍,以有字入氏的,說明是人口眾多的大部族。

  司馬,司徒,司空,司寇,都是周禮管制司職產生的姓氏。

  你陳叔向你解釋,公在復姓中出現代表出身富貴,也是有依據的。

  周代以前,公子公孫并非氏名,而是對王族成員的稱呼,

  所以真正的公孫氏都是秦朝以后才出現的,是那些亡國公孫沿用的姓氏。

  而公羊,公冶,公西,公叔等氏,也的確都是由諸侯王族派生出的姓氏,大都出于魯國。

  如我剛才所說,魯王曾以宗邦望國自居,認為天下禮樂崩壞,天下之禮盡在魯。

  所以魯地王族都是一身傲骨,那些王族庶支仿佛生怕幾代以后為人遺忘,紛紛的把公字加在了分家姓氏的前面。

  比如前面提到的公羊氏,就是魯國公孫羊儒的后人。

  公冶,公西都是魯國外戚季叔公冶的后代。

  只有公叔氏,出自衛國王族,是衛襄公感念叔叔成子當助其父復辟的功勞,特別賜予的姓氏。

  先祖當年身在魯國,與諸公卿為伍,朝夕稱禮,故不能免俗。

  取公字為號,也是這般。”

  祖暅之見這一老一小聊的很是投機,不像是一時半會兒停得下來得樣子,連忙開始帶節奏,

  “北條前輩,我們先去看師父送來的那批貨吧?

  得空得時候,再去前輩哪里瞻仰一下飛鳶得圖紙可好?”

  “哎,你自去收貨,貧道這就取那圖紙與你。

  這等寶貝,可不能爛在圖紙上啊。

  既然今日有幸與你的義弟因夢相識,全是一場緣分。

  也許這是上天有意讓飛鳶重現人間,貧道又安能逆天而行,不知成人之美呢?”

  信箋展開,上面龍飛鳳舞,正是華陽先生的筆記:

  檀宗舊事,魏宮云譎,為師已窺端倪。令尊文遠,身為齊將,雖存關切,不便北行。故與余相約,數載之內,當促汝北國游學。嵩山太室,天師北壇,一氣連枝,汝必來思,故遺此書,敬待來時。汝既得神弩之圖,定知其材難覓。為師云游數載,苦心孤詣,亦未得周全。建武元年嘗游夷州,造諸岳,登越王射石之墟,訪夷人太魯之閣,于南夷山中覓得神樹,韌不可折。又見龍王檀,刀斧難侵。遂雇夷人以鋸伐之,徑年乃斷。夷王遣水路運至嵩山,所備亦經年。觀云道長得之,當為建武四年事矣,此間周折,非言語可訴,望汝善用之。建武二年,華陽隱居記于夷。

  紫檀兩尺粗細,神木徑五尺有奇,

  均截為三丈,異香撲鼻,被縛在八輪聯車之上。

  暅之捧著書信,心潮澎湃。

  原來數年之前,師父就已經和父親在運作自己此次北行了。

  不過自己來的可能比師父之前預期略早了些,所以在觀云道長寇冠云前看到了這封信件。

  這兩段木頭,歷經三年,才由夷州送來,想來是師父為了弩機機體特別準備的木料,萬萬不能浪費了。

  哎?這么粗的樹干,做弩機又用不了許多,如果用來做飛鳶……

  嗯,等我拿到了圖紙可得好好計算一下。

  一旁的慶云卻和護送神木前來的兩個夷人言談甚歡。

  這些夷州夷人,上古與中土越人同源,諸部雜處,各有領地。

  其中和中原聯系最多的,便是北部的昆侖部落。

  他們與中原舟船往來做一些木料礦石生意,自漢而始,故而習俗已與中原差別不大。

  當年東吳造海艦,就曾自夷州購入不少木料。

  神木雖然硬度不高,但堅韌異常不宜折斷,尤其天生防腐耐蛀,是最好的造船用料之一。

  而龍王紫心檀也是木中至堅,乃是做桅桿的好材料。

  因此孫權曾派出衛溫,諸葛直二將助昆侖氏入山討生番,爭奪神木資源。

  這次助華陽先生牽線取木的就是昆侖族,這番更是派出了王子昆侖一宇親自押送神木入嵩山。

  不過昆侖屬地并不產木,這神木的砍伐其實是由昆侖盟友曹承漢的部落完成的。

  南夷州阿驪山盛產神木,曹族本是山中一個小部落。

  后來昆侖借兵攻山,擄千人而返,助曹族成為阿驪山第一大族。

  不過曹族為了徹底控制阿驪山,清剿余部,抵御其他部落滲透,

  也花了數年才穩定局勢,以致東吳斷了神木供應。

  衛溫諸葛直也因此被“違詔無功”的罪名處決,傳首夷州,以助曹族收買人心,用以安撫當年遭吳軍討伐的生番,盡快控制木源。

  這等帝王心術,也聽得慶云唏噓不已。

  東吳亡國之后,神木生意被孫恩壟斷。

  孫恩盧循以五斗米道廣聚徒眾,稱霸揚州交州外海,

  因為舟船質量優于晉軍,故而能與強晉周旋十余年。

  直到名將杜慧度通過越人與夷州通商,復建樓船,才讓晉軍重獲一戰之力,于南越(既今越南)斬盧循盡殲賊虜。

  昆侖一宇和曹承漢兩位小哥越講越是興奮,夷州的商貿傾向可以決定中原政權水軍實力,這是夷州人最引以為傲的事情。

  可是自中原戰亂,南朝的資源配置也傾向于北方戰事,神木的生意越來越差。

  好不容易盼到陶弘景這樣一位識貨的買家,他們的服務自然要做個十足,派出兩族王子以示誠意。

  暅之作為一代技術宅,也不免感慨,

  這所謂技術,設備,其實都受材料,資源掣肘良多。

  這樣的優質木料,對于海船制造,弩機,工程機械,意義的確非凡。

  若不是師父見多識廣,尋到海外夷州,自己就算得了神弩飛鳶的圖紙,也難為此無米之炊。

  北條久遲也是信人,就在幾名小伙伴言談甚歡的時候,他已經捧著一卷絹布笑吟吟的出現了。

  暅之簡略的掃了一眼,只見圖紙的提拔是“木鵲飛鳶圖”,其實是記錄了木鵲,飛鳶兩種機械。

  木鵲是可以滑翔數百步的小型模型,飛鳶是他的載人放大版。

  注曰:先制木鵲,以證其工。再建飛鳶,履云步風。公輸子般,破墨土甕。汝自堅壁,吾且制空。

  嘿,敢情這飛鳶是在魯班沙盤論戰為墨翟所屈之后的賭氣之作,專門用來破墨氏甕城的。

  不知道墨家后來有沒有機會見到成品,又有沒有給出對策呢?

  這一天的收獲,真是讓暅之喜出望外,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東風,恩,說東風東風就到啊。

  東風吹來三個道士,為首的一名老道鼻孔翻天,可是個標準的牛鼻,氣鼓鼓的吼道,

  “祖家小兒,你師父這到底唱的是哪一出?

  送了這么大一坨木頭疙瘩過來,是來賭我廟門的嗎?”

  祖暅之滿臉堆笑的迎上去打了個稽首,

  “觀云道長,這么大一截樹干確實礙事。

  不如我就替家師做個主,將他鋸開處理了罷。

  這塊神木倒還罷了,那龍王紫心檀卻非凡鐵可以輕易分割的。

  所以,所以可能還要勞動……”

  “行了,別繞彎子。

  上次老陶帶來的那截朱崖赭檀(今稱海南黃花梨),也是我幫他切的。

  你就直說吧,是要切絲兒,還是片片兒?

  我和鐵男正閑著呢,不過,這可有條件啊。”

  一旁截過話頭的這位道長就是綦毋顯武,自認天下鑄造術第三。

  為什么稱第三?

  因為世上還有陶弘景和徐太太。

  陶弘景自不去說,那徐太太乃是北朝御用鑄師,對鑄劍一道近乎癲狂。

  他自困白頭火山不出,以地火煉劍,自封當時第一鑄劍師。

  太者極也,故取太太為字寓意登峰造極。

  和徐陶這樣兩個怪物并立當世,綦毋顯武自稱天下第三,倒也并不算謙虛,只能恨生不逢時吧。

  也許混到他兒子輩,就能混到第一了呢?

  “綦毋道長,您有什么要求,盡管提好了。

  家師和晚輩都虧欠道長良多,還有什么不好商量的?”

  “哎,小家伙!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啊,我大連鐵男,也是出過大力氣的。”

  “是,是,鑄造一道天下第四的鐵男道長,我怎么能忘?”

  “哈哈!”,大連鐵男被暅之稱作天下第四,居然是笑得如此開心,可見他對排名在他之上的那三個名字,絕對沒有異議。

  綦毋顯武拍了拍鐵男的肩膀,

  “好了,說正事兒。

  暅之吶,我不知道你師父搞來這塊木頭有什么用。

  不過以我對他的了解,他肯定用不完。

  這剩下的木料呢,我要討來雕個老君像,

  就算是抵工錢吧。

  此木香氣自生,甚是祥瑞,不事道祖,實在可惜。”

  “沒問題,沒問題。

  晚輩只取一個木鳶,一只弩機的木料。

  木鳶的翅骨,弩機的弦臂需要用神木。

  木鳶的握桿和弩機的機身需要用紫心檀。

  剩下的木料,就全歸道長處置了。”

  “木鳶?難道北條那個老頭子……

  北條老雜毛,我用十柄寶刀換你一張圖紙你都不換,今日你竟然……”

  “哎,哎。顯武你可是越來越沒規矩了。

  老道又不是什么江湖好漢,哪里需要一捆刀槍放在身邊?

  這傳家的寶貝可是講究緣分的,今天,還就是緣分到了。

  是我和慶小友有緣,這才從善如流,順應天意的。

  再說,暅之他真的要是開始著手制作飛鳶,還能不找你幫忙?”

  這時候暅之忽然一拍腦袋,好像想起了什么,

  “綦毋道長,鐵男道長,二位能否幫忙今日就切一片紫心檀給晚輩。晚輩還有筆交易要做。”

  這兩位都是實在人,一聽暅之開口,自知必有要事,也不問緣由,擼起胳膊就抄家伙上了。

  其他的人也忙碌著打起下手,有的扶木頭,有的專門負責磨卷刃的鋸子,忙活了大半天,拉壞了幾十根精鋼鋸條,終于切下來兩尺來厚的一塊紫心檀。

  暅之和慶云正要兩個人抬著那截木頭回蘭若,卻被昆侖一宇,曹承漢攔住了。

  暅之師徒可是他們潛在的大客戶啊,焉能讓他們受累?

  昆侖一宇找繩子捆出了兩根跨帶,曹承漢直接就把這截木樁背在了背上,

  “走!”

  嘿,這高山里出來的漢子還真是不一樣。

  就算是沒練過功夫,這身子骨,扛了百來斤的東西,走起山路來也如同閑庭信步,

  行進速度相比兩位少俠,也是不遑多讓啊。

敲黑板時間  本回書提到了祖暅之發現魯珀特之淚的情節。鑒于中國古代玻璃金貴,這一節自然是杜撰的。但是此類杜撰的弦外之音是對那些疑古“大師”們說的,我不太清楚一般這類大師是做工業設計的還是只修古籍的。反正他們常用的慣性思維就是,沒有甲,沒有乙就不可能有丙。他們對工業設計的認知,就是已有方能為。這種思路就奇怪了,人類這幾千年文明到底是怎么進步的?沒有蒸汽機的時候,蒸汽就沒有推力了?沒有發電機的時候,自然界就不打雷了?電鰻就絕種了?

  以前某些國營廠里捧鐵飯碗的工程師,你問他產品公差能不能達到,他說不能。為什么?機器加工精度不到。好吧,也有道理,那機器加工精度為什么到不了?配件,螺絲的精度不到。為什么精度不到,機器加工精度不到。如此滾刀反復,那是肯定沒得進步了。

  公輸子,墨子,張衡,馬鈞,祖沖之這些古之匠者,要是也都抱著這種態度,那古時候確實是什么都造不了。可是觸類可以旁通,經驗可以總結,精度我達不到,可以做一百個量取出一個合適的零件啊。古代中國人對于地磁場沒有全面論述,不影響指南車,指南針的發明。中國古代制范技術沒有那么多排氣恒溫的講究,造出的金屬器皿巧奪天工,也看不出龜紋縮痕。就算是現代擁有這么多輔助技術,也未必能再現當時那些神奇創造。

  這些大家之所以是大家,就在于他們可以用已知去推導未知。

  比如玻璃特性,暅之的確不懂。但是可以試驗,可以觀察,可以總結,這樣就有機會找到獨特的發現。淬火鋼化是很難實現的工藝嗎?不是。物理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非唯文如是,理學亦然。被蒸汽吹開的壺蓋在瓦特之前不知道有幾億萬個,被蘋果砸過腦袋的人在牛頓之前更如恒河沙數,無論這些具體的故事真實性幾何,其背后的所蘊的真理誰說是一直等到瓦特和牛頓的出現才有人注意呢?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傳統學派關于重力之辯,也非一時之思辨,安知此前究竟有多少伽利略,此后還有多少亞里士多德呢?

  無論如何,實物為大,文獻次之。那些以猜想假說“疑古”,臆斷有無的專家真的應該換換思路。考慮一下自己的思考是否受到了現代工業觀的局限。

  當他們認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時候,古代的大多數中國人還吃不到米飯。有米沒米,都還是要活下去的。

  我們就用傳說中的木鳶打個比方。其實這木鳶已經不是傳說,關于他的檔案是非常多的。

  木鳶的原型機是木鵲,不載人。墨子•魯問提到“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墨子本人其實也制作過不載人的木鳶,韓非子•外儲說稱“(墨翟)費時三年,以木制木鳶,飛升天空”。可見這對老冤家在航天界爭奪也很激烈。

  但是在楚宋之爭期間,確實有過魯班制作載人木鳶的記錄,因而通常我們認為魯班在此項目上略勝一籌。楚國野史渚宮舊事載“(魯班)嘗為木鳶,乘之以窺宋城”(酉陽雜俎,太平廣記因之,記載完全相同)。

  到了南北朝的時候,這種機械已經進入批產化階段,被批量報道。這種井噴會不會是因為魯班圖紙重現人間(本作設定哦)而產生的呢:

  太平御覽·卷一百三十:(高洋)又令元黃頭與諸國自金鳳臺各乘紙鴟以飛,黃頭至紫陌,乃墜于地。

  獨異志•卷中:梁武帝大清三年,侯景反,圍臺城,遠近不通。簡文與太子大器為計,縛鳶飛空,告急于外。

  這兩則記載中涉及東魏,北齊,南梁,侯漢四朝皇族,而且實驗都成功了。元黃頭從皇城飛到郊外,仍然沒死,是被高洋重新抓回去餓死的。梁人的木鳶飛出了城,被侯景的軍隊射落卻找不到報信的人。面對如此多的例證,這載人木鳶,究竟是不是該算空穴來風,各位看官作何想法呢?

  在這個話題上我們不再做展開了。下節我們會分說一下魯班的姓氏,諸君稍安。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