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乙字卷 第一百二十五節 身體力行,詮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數風流人物

  春假一過之后,整個書院,甚至整個讀書人都進入了緊鑼密鼓的苦讀階段。

  今年是丁未年,秋闈大比定在八月,也就是說只有七個月的學習時間了,整個青檀書院的甲乙兩舍都進入了宛如戰備狀態中。

  周朝宗幾乎是不間歇的開始對馮紫英進行針對性的出題,這幾乎就是古代的模擬考試了,考慮到馮紫英的經義根底的確比較薄弱,所以周朝宗在強化馮紫英經義基礎的同時,也開始針對性的打題。

  這是每個教諭都不可回避的招數,不僅僅是周朝宗,便是書院其他教諭也會將以前每科的秋闈墨卷拿來認真研讀分析,讓所有學生熟悉了解,然后選出幾卷立意高遠文字精辟的文卷來進行分析,讓學生們熟悉這種考法。

  進入七月,整個京師便籠罩在一片雨霧之中。

  “怕是要出事。”馮紫英站在滴水檐前,注視著外邊白茫茫的一片水霧,嘩啦啦的大雨下來,幾乎整個天空都變得迷離起來。

  “能出什么事?”宋師襄嘆了一口氣,“這若是換到我們陜西,那便是天大的好事兒了,前幾年里,咱們那邊動輒經月不見半點雨珠,那赤日炎炎,曬得人心里發慌。”

  “一衷,不能那么說,雨水還是要講求季節和適度,這緊鑼密鼓集中在一塊兒下下來,這溝渠根本承受不起。”陳奇瑜叉著腰站在對面走過來,“外邊水都已經積在腳脖子邊兒上了,紫英說得不錯,再這么下去,恐怕真的要出事兒。”

  忙碌了幾個月,眼見得還有一個多月便是秋闈大比了,沒有人能放松,但是遇上這暴雨連綿,又忍不住讓一干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學子們開始感慨了。

  “方才大章兄去問過周邊的老農,說已經多年沒見著這樣的情形了,按照那農夫所說,這等如同天漏了一般,怕是一時半刻止不住,……”孫傳庭也赤著腳披著蓑衣從外邊走進來。

  “我們這在城外恐怕還好一點兒,這京師城里恐怕就麻煩大了。”

  馮紫英搖搖頭,“雖說咱們也管不到城里邊的事情,但是這般雨一直下下去,怕是內澇是免不了,而那各坊里那些破房爛墻恐怕就得要防著點兒了,弄不好就要連片倒塌,尤其是夜里邊更要防著。”

  “紫英,看樣子你是有經驗啊。”孫傳庭頗為詫異,看了馮紫英一眼,總覺得和自己差不多年齡,怎么都得如此之多?

  “伯雅,我在大同呆了好幾年,見過大同暴雨成災,那城里邊一旦內澇,土墻不穩,鐵定垮塌,尤其是那種連綿夜雨,更容易出事兒,大家晚上都睡死了,一下子垮塌下來,便埋了,而且晚間風大雨大又四處抹黑,你便是想要救人都難。”

  馮紫英也不客氣,“我父親在大同鎮擔任總兵時便遇上了一遭,應該是元熙三十三年吧,連綿一片,倒了百余間,那關帝廟也倒了,單是這一個廟一下子就壓死乞丐流民四十余人,都是在夜里,救都沒來得及救,天亮了才發現,那叫一個慘,……”

  “紫英說得沒錯,先前山長也已經說到此事。”練國事同樣涉水而來,“山長稱他在徐州擔任知府時也曾經遇到這種情形,連綿暴雨,中間間斷不久,把土墻泡松了,再來一場大雨就要出事兒。”

  “那這京師城里怕是應該有所準備吧?”宋師襄也遲疑起來,“不過能大家都不聞不問吧?”

  “還真不好說。”馮紫英見官應震和周永春兩人聯袂而至,后邊還跟著許獬和宋統殷、方震儒等人,趕緊拱手一禮。

  “紫英,為何如此說?”周永春來書院也有大半年了,一來就對馮紫英這個山東老鄉格外親切,平素也格外關照。

  馮紫英對這位山東老鄉印象也很好,這位出身工科給事中的干員相當清正,但是又非那種食古不化的刻板之人,而且對時局,尤其是北方外部時局看法很長遠,在這方面也經常和馮紫英探討,很有點兒亦師亦友的味道。

  別看此人經歷不凡,但是論年齡才不過三十三歲,十七歲便考中進士,也是大周王朝這么多科春闈中少有的十八歲以下進士之一。

  “掌院也是擔任過工科給事中的人,應該清楚咱們京師城中的管轄有多么復雜,政出多頭,那邊很容易出現九龍治水,結果誰都不管的局面。”馮紫英面對著眾人的目光,十分平靜。

  “這京師城中誰管,論理該是順天府和宛平縣、大興縣,但實際上城墻內的,別說宛平和大興縣了,順天府也未必能管得住,五城兵馬司以及它的上峰巡城御史,巡捕營以及它的上司兵部,還有更下邊的各坊總甲,工部虞衡司,龍禁尉也要插手,嗯,好像是龍禁尉還專門設了一個街道房的部門吧?掌院,您說,這龍禁尉都要管街道溝渠了,看起來這么多人管,怎么能管不好,但是好像元熙三十二年內澇,淹死上百人不說,還引發了一場疫病,死了數千人吧?”

  周永春和官應震都大感詫異,至于說其他一些同學們就更是直接懵圈了。

  誰都沒想到這馮紫英居然對京師城內的街道市政管理體制如此熟悉,甚至連周永春這個曾經干過工科給事中對工部情況了解頗深的能臣都覺得自己似乎變成了外行。

  見望向自己的目光都變得有些奇異,馮紫英知道自己這個逼又裝得有點兒大了。

  不過這也是沒法的事兒。

  豐盛胡同那邊,溝渠堵塞嚴重,去年的時候,因為就下過一次大雨,結果導致溝渠河水泛濫,直接淹沒到了自家院子里。

  沒辦法,因為老爹不在,這事兒還得要一個頂梁柱才能來干,那馮壽還專門來書院里找到自己,說起了這事兒,馮紫英這才開始琢磨此事。

  為此他專門去詢問了一下。

  好在有人脈關系就是不一樣,韓奇老爹在北城兵馬司,幫著問了一下,這邊屬于西城兵馬司管。

  但是像溝渠這種事情,按照慣例修建是歸工部虞衡司,一位員外郎負責,但疏浚卻不歸工部管,而歸巡捕營。

  巡捕營上司是兵部,但是如果是溝渠被侵占填塞,那么這就不是簡單疏浚了,按照慣例需要先解決被侵占填塞的問題,這又不歸巡捕營管了,歸五城兵馬司。

  但敢侵占填塞溝渠的,多是京中貴人,一般說來五城兵馬司都不敢去招惹,如果實在推不過了,就會上報巡城御史公署(巡城察院),由巡城御史來確定如何處置。

  但往往溝渠的侵占填塞你是很難界定的,尤其是涉及到街道規劃和房屋拆建之后,很多東西都沒有了一個明確說法,所以很多事情都難以有個定論。

  要么就是巡城御史公署和工部扯皮,要么就是工部和巡捕營扯皮,甚至可能直接推到本來不怎么管城內事情的宛平和大興兩縣縣衙去。

  要說的確什么事兒這縣衙都該管,但是要管卻又基本上什么都管不下來。

  所以馮紫英很是花了一番心思才算是搞明白這里邊復雜的管轄關系,誰都可以管,但誰都可以推卸。

  “紫英,按照你這么說,這一場大雨下下來,這京師城里還真的要出亂子?”周永春皺起了眉頭,他是從都察院十三道御史轉任了順天府治中,后辭官來了書院。

  在順天府擔任治中其間,周永春便與通判共同管理河渠、土地、山林等事務,對城內的這些事務有所了解,只是他在順天府治中任上時間不長,只有一年時間不到,所以了解不深。

  “一場大雨下來肯定出不了什么亂子,但是就怕這種大雨,下兩天停一天,再下兩天,這樣下去,恐怕就不好說了。”馮紫英皺起眉頭,“而且據我所知,這南城那邊河溝渠道湮塞甚多,多是百姓為增建房屋所為,西城情況也不好,不少京中貴人侵占溝渠,也無人過問,……”

  “紫英,你的意思是我們可以借此機會再撰寫一份建議書送入內閣和工部乃至都察院,提醒一下?”陳奇瑜立即興趣大增,而他此話一出,也立即引起了在場許多同學的附和,都覺得這應該是一個好機會。

  官應震和周永春的目光也落到了馮紫英臉上。

  馮紫英遲疑了一下,目光低垂,但是最終還是抬起來:“山長,掌院,各位師兄,照理說只有一個多月就要秋闈大比了,這等事情我們寫一份建議書遞交上去也就算是盡到了我們的心意和責任了,但是弟子覺得這交上去恐怕又會面臨著各方的推諉,最終可能是事情發生了,死傷無數了,才會猛然震驚,……”

  “哦?那紫英的意思是……”官應震和周永春目光里都多了幾分贊賞之色。

  “不能只寫一篇文章,如果沒有人動作,那么我們書院弟子可以身體力行做起來,做一個表率,……”馮紫英淡淡的道:“這也應當是對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一個最有力的詮釋,而不僅僅是只停留在嘴上或者紙面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