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八十二章 保不住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嗣子榮華路

  “皇上!即便鎮守蒼崖關十六年,也不能保證他就不叛變。此事處處都透著蹊蹺,很難不讓人懷疑。”侯培青當然不能放過這么好的機會,若真能成事兒,那在攝政王面前可是大功一件吶!

  “哼!將蒼崖關主將軟禁,那誰人來鎮守蒼崖關?豈不是亂了套?臣以為讓建威將軍戴罪立功才是正理。也讓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看看,到底誰才是奸細,誰才是忠心耿耿!”

  何靖云臉色一沉,而后掃視了一眼在大殿之內的官員,眼神極其犀利。

  這些人心中都打著小九九,可他們卻忘了,這江山,是紀氏的江山。皇上便是先帝定下的江山繼承人,名正言順!這些人妄想從龍之功?也不看看他們有沒有命享。

  郭越臻等查太后一脈的官員見這兩派又杠上了,于是便都縮在了后頭,能有何靖云等人頂在前頭,他們當然不必再出頭。

  皇上看著下方爭論不休的朝臣,目光掃向了前方老神在在的攝政王和俞首輔。

  “請皇上下旨,暫時收回建威將軍的兵符,撤去建威將軍駐守蒼崖關的主將,將其軟禁,等查清之后,再做定奪!”

  “臣附議!”

  “臣附議!”

  皇上打量了下方一眼,發現竟然有半數以上官員站了出來。他記下這些官員,不禁感到悲哀。他身為帝王,在這大殿之內,又有多少人是真正為他效命的呢?

  他又將目光投向了站在前頭的攝政王和俞首輔,這二人直到現在還老神在在,仿佛與身后的爭執隔著前千山萬水,絲毫不受影響。

  皇上壓下心中的憤怒,沉聲道:“不知攝政王有何見解?邊關遇襲,攝政王以為其中內情如何?又該如何應對?”

  攝政王聞言有些詫異,他立刻抬頭迅速看了皇上一眼,而后又低下了頭。

  皇上看著他出列,向前一步,隨后向他行禮朗聲道:“啟稟皇上,臣以為皇上派遣詔安侯與聞御史去邊關,乃是明智之舉!”

  此言一出,大殿之內立刻針落可聞。侯培青震驚地一臉呆滯,攝政王怎會同意皇上的意見?他難道不知皇上此舉就是為了防著他嗎?

  百思不得其解的不止是侯培青,大殿之內所有官員都震驚不已。

  詔安侯可是查太后的生父,攝政王這是何用意?眾人一時之間,竟然猜不透攝政王的用意了。

  俞首輔迅速看了一眼攝政王,杜塵瀾是一個變數,為何攝政王也沒按照原來的計劃走?倒是攝政王為何如此行事?他突然覺得不但杜塵瀾看不透,就連攝政王也是深不可測。

  皇上的神情有一瞬間的錯愕,可不過一瞬,他便恢復了常態。

  “攝政王不妨詳細說說你的見解,之后如何行事,也好探討探討。”皇上語氣依舊是不緊不慢,惹得攝政王又抬頭看了皇上一眼。

  這兩年,皇上似乎比之前更沉得住氣了。少年時的暴躁,郁郁不得志,與眼前這個眼神堅定的人重合在一起,攝政王突然覺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回稟皇上!臣以為,的確應該暫且收回建威將軍的兵符,畢竟此事尚未查清,自然也不能洗脫他的嫌疑。等聞御史查出實情之后,再做定奪。此事,相信皇上心中已有成算。如今最為首要的,便是暫且接替建威將軍職掌兵符的人選。”

  眾人不由得開始竊竊私語,攝政王此舉確實出乎眾人意料。

  皇上眼中上有一絲了然,果然!攝政王肯定不會放棄這樣的大好機會。能除去建威將軍這樣的勁敵,怎可能不趁機行事?

  “而詔安侯的確是合適的人選,他的能耐毋庸置疑。”

  “杜大人!不知你可曾聽說邊關駐扎軍營遇襲一事?”付原見著杜塵瀾正在校對昨日的書史,不禁湊近了杜塵瀾問道。

  杜塵瀾那聞言停下手中翻閱的動作,點頭道:“今日一早就有耳聞,不是說下了圣旨嗎?”

  “唉!三萬人的軍營都讓周夷給夜襲了,也不知那些將士如何了。不過據說此次駐守蒼崖關的建威將軍也身受重傷,皇上別無他法,便派了詔安侯爺去了邊關。”

  付原搖了搖頭,不等杜塵瀾回答,接著又道:“詔安侯爺年歲不小了,也不知”

  付原正說著,卻聽到門外傳來腳步聲,不禁立刻禁聲。

  不過片刻,王林芝就入了班舍。杜塵瀾朝著對方微微一笑,算是打過招呼。

  王林芝僵著臉,隨后微微一點頭,便回到了自己的書案前。

  對于王林芝的態度,杜塵瀾并不介意。自從昨兒皇上召見他之后,王林芝便對他不冷不熱的,杜塵瀾也打算與他維持表面同僚之情,因此也沒將對方的敷衍放在心上。

  道不同不相為謀!本就不是一路人,不過維持些面子情罷了!

  王林芝回了班舍,付原就沒再提起此事,屋內的氣氛比之前凝滯了不少。

  杜塵瀾看著王林芝主動尋付原竊竊私語,不禁笑著拿起手中的書史,繼續校對。

  在他還沒入仕之前,這兩人便在一起共事了,情分自然要比他深厚。付原是個油滑之人,兩邊不想得罪在,在夾縫中,過得也是如魚得水。

  杜塵瀾當然不可能與對方深交,這樣的人,看似與你交情匪淺,實則并未將你當做真正的友人。對他來說,不過是利益所驅。

  他將心思拉到了今日的朝會上,朝廷的急報已經來了,朝中大臣也早就知曉此事。那今日的朝會,必將會有一番爭斗。

  在他看來,駐守邊關十六年的建威將軍,只怕保不住了。犯了這樣的大錯,雖重要責任在看守駐地的副將身上,但朝中的大臣們必然不會放過主將。

  而皇上,雖嘴上說著不能寒了老臣的心,可他在皇上的眼中,分明看到了不舍和愧疚。皇上怕是早就做好打算了,建威將軍保不住了。

  攝政王和查太后,沒有保他的理由。而皇上,想保卻保不住。最終的原因,除了派系爭斗,還有建威將軍年邁的緣故。老了,漸漸開始力不從心了。

  十多年來都不曾出錯,一朝被人算計,便栽了個大跟頭。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