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巴聽見自己今年還需要在劇組鍛煉,頓時有些小情緒,有點不開心的樣子。
  這很正常,身邊的小姐妹一個個都挑起了大梁,而自己連個女二都混不上,放在誰身上都會著急。
  王野道:磨刀不誤砍柴工,先把演技打磨好再說,難道你以后就心甘情愿的做一名流量明星,等流量一過,然后過時回家養老?
  熱巴一想到自己三十多歲,因為沒有流量就需要回家養老,嚇得連忙搖頭,她當然不愿意做流量明。
  做流量明星只能一時爽,而做真正有演技的演員,能一直爽,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就知道該怎么選擇。
  王野繼續道:所以說你要好好的打磨自己的演技,不要說堪比影后,只要有一般,我就會讓你挑大梁。
  接著看向江影和趙小刀兩人,說道:至于你們兩個,今年我會給你們各安排一部戲女一號的戲,能不能把握就看你們自己。
  謝謝王老師。江影和趙小刀聽了頓時心中一喜,今天一來是拜年,二來也順便打聽一下王野對自己的安排。
  可能不服氣,《致青春》這部電影在首日票房敗于《京都遇上西雅圖》,在第二天的時候又開始作妖,開始在網絡上撒布負能量的信息。
  這是電影嗎?
  是紀錄片,是講一個二奶怎么去國外生孩子的紀錄片。
  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一個二奶國外月子中心之旅。
  這部電影看完之后讓人非常無語,絲毫沒有邏輯而言,完全是模仿《西雅圖夜未眠》,然后又把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拼湊在一起。
  什么愛情什么的,我完全沒有看到。
  看的是一個二奶怎么去國外的月子中心生孩子,在這方面的細節倒是描述的很清楚,完全可以當做二奶們去國外生孩子的一個教材。
  噼里啪啦的說了很非常多。
  這樣的言論,第二天在網絡上突然像雨后春筍一樣冒了出來。
  甚至還在文章中說林曉婉是本色出演。
  這是什么意思呢?
  意思就是說林曉婉本身就是二奶。
  這下把林曉婉的粉絲給激怒了。
各種反擊  不知道你是真的觀眾,還是哪部電影請來的水軍。
  就邏輯這東西,不是誰能喊就誰有道理,如果是誰能喊,或者說誰打的字多牛逼,那這世界就該歸潑婦管理。
  為什么?
  因為潑婦最能罵街。
  為什么片子要選個二奶題材表現真愛?
  我告訴你,這就是挑戰人們道德底線以及倫理常識乃至三觀的電影,懂不?
  你自己可以選擇放棄你的道德底線以及三觀,但別覺得別人都得和你一樣,你自己糊涂,就不要怪別人清醒。
  不罵電影的人就給人扣上道德低下的帽子。
  你這是想干嘛?
  道德綁架嗎?
  用不著這樣,你自己對號入座之后,對他人賊喊捉賊,扭曲他人的意思。
  最后還是勸你一句話,別以為自己受騙了,所有人都得和你一樣受騙,不受騙的人就是持有道德偏見,這不是個等號邏輯。別以為自己不清醒,所有人就得和你一樣迷糊,不和你一起迷糊就是持有道德偏見,這也不是等號邏輯。
  人才啊!
  當王野看到這篇回復的時候,也是大呼過癮,網友中真是大有人才在。
  對于詆毀《京都遇上西雅圖》,大肆刷這部電影三觀不正的人,想都不用想就是《致青春》背后的人在搞鬼。
  至于是趙俊淇本人還是出品公司就不得而知。
  但這沒有關系。
  你竟然詆毀我,那就不要怪我翻舊賬,就如林曉婉說的那樣,這位趙俊淇的黑料可是不少哦。
  雖然不能把對方一棍子悶死,但惡心一下,影響一下票房還是可以的。
  趙俊淇當年年輕的成名時,國旗一事件在當時鬧得沸沸揚揚,如果不是當時信息流通不是很通暢,加上她背后的團隊公關能力強,可能她早就依舊退出了娛樂圈。
  軍旗事件剛平息不久,又被爆出指使人毆打孕婦,就這樣她至今還活躍在娛樂圈,可見背后的實力不一般。
  但王野可不會怕。
  于是吩咐何偉,不要顧及別的,一個字就是干,干他奶奶的。
  其實王野很少去網絡上刷別人一些負能量,因為他覺得這樣的手段特別的不光彩,損人不利己。
  但這次《致青春》這部電影確實很讓人郁悶,上映之前想蹭熱度,上映之后又開始詆毀你。
  正常人誰受得了,正好王野是個正常人,所以他受不了,你要開戰那便站,大不了魚死網破。
  你不是講三觀嗎?
  那我就和你講愛國。
  當年是誰披著一塊膏藥旗在眾人面前嘚瑟的?
  是你趙俊淇。
  當年是誰指使人毆打孕婦的?
  不好意思,還是你趙俊淇。
  這些舊賬一翻出來,都不需要怎么引導網友們的言論,就有一大批趙俊淇的黑粉開始抵制趙俊淇。
  不但要抵制這個人,還要抵制她的作品。
  這種抵制可不是嘴上說說看的,在當天的票房就體現了出來。
  首日票房還要4000萬的票房,按照正常的劇本,第二天就算不超過,那也應該持平才是。
  但《致青春》第二天的票房突然縮水了20,只有3000萬多一點。
  而《京都遇上西雅圖》的票房增加了1000萬,差點沒有兩天破億,按照這樣的趨勢下去,最終票房又是一個非常可人的數字。
  不得不說春節檔的票房就是猛,這要是放在平時,能有一半的票房就已經算不錯了。
  這就完了嗎?
  當然沒完。
  王野聽說《致青春》的出品公司華視娛樂在策劃一個大項目,準備拍攝一部大型的反應80年代農民的一部電視劇,目前正在和作者談小說改編的事。
  得到這一消息以后,二話沒說,立即讓陳麗出馬從中截胡。
  截胡成功以后,差點沒有沒讓華視娛樂吐血,這個項目他們可是準備已久,就差版權沒有談下來。
  誰知道王野一插手,影視版權就給搶了過去。
  這就是人脈的重要性,當然為了這次的影視版權,王野也付出了不少的人情。
  但這沒關系,人情這東西,總是有來有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