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末世危途 26 救援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記憶殺場

  第二天,晨曦毫無憐憫地掀開黑夜的遮掩,把溫泉村的一派慘相觸目驚心地呈現給幸存者。

  空氣中依然彌漫著重重塵靄。每座山體都有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垮塌。原本蔥郁的植被,大片大片地被裸露的砂石摧毀、覆蓋,了無生機。種植的莊稼,作物,更是完全消失。

  最為慘痛的是,遍布溫泉村的各個巖洞,曾解決了人們無法蓋房的困境,被奉為上天的恩賜,此刻大部分卻成了一座座活死人棺槨。

  孫赫和姬瑩,以及兩個孩子,滿臉灰塵,目光呆滯地看著一切。孫赫先恢復了清醒,他想先去看一下儲備糧食的洞窟,看能不能搶救一點出來。畢竟,幸存者已經一無所有了。

  姬瑩也被孩子的哭鬧醒過神來,她堅強地看護住兩個孩子,讓孫赫放心地先去打探情況。

  來到儲糧洞,他發現,洞口坍塌了一半,但非常幸運的是,洞里面卻完好無損。土豆,玉米,腌肉等主要糧食都在,只需要叫人一起搬出來。

  他來到村里被用作聚會、議事的大廳洞。洞口掛著一大鐵塊,是當初從卡車上拆下來的曲軸零件,這些年來,被當做召喚村民聚集的鐘鼓。

  “鐺,鐺,鐺……”敲鐘聲回蕩在死寂的山谷中,給茫然的幸存者一劑清醒。

  人們陸續聚集到議事廳洞口。包括姬存希等躲在埡口外的漢族人,也都回轉過來。

  孫赫此時表現出以前在荒原上歷練出來的鎮定和擔當,有條不紊地安排起來:

  “當務之急,救人要緊,看看能不能救出更多幸存者。救人不要分散力量,組織精壯年輕人,跟我一個部族一個部族搜尋。如果確實救不出來的,要果斷放棄,不要耽誤其他能救的人……

  儲糧洞的糧食都還在,但怕有余震把洞給埋了,所以,也需要幾個人把糧食搬到安全的地方……”

  溫泉村的人不是來自中國內陸就是蒙古、原獨聯體國家,所以,孫赫用俄語,漢語各講了一遍,確保大家都能聽懂。

  雖然,幸存者中也有幾位部族首領,但卻沒人能俄漢雙語。再加上孫赫說得也頭頭是道,大家就默認了孫赫的主導地位。

  很快,驚浦未定的人們開始行動起來。

  即便到了白天,阿列克謝和盧西婭,以及另外十幾人,依然處在巖洞石棺的黑暗之中。他們的洞窟崩塌瞬間,落石就砸死了三人。

  其他人,在地震平息后,點起了火把。看著三具血肉模糊,讓人心驚肉跳的尸體,當場有人崩潰絕望,有人嚎啕大哭。

  為了不過早耗完洞內氧氣,阿列克謝提議熄滅火把,保持安靜。同時,等眼睛適應黑暗后,他們開始努力留心外面傳來的一絲絲光線,尋找突破口。

  他們找到了一個透光的孔洞,又在洞里找到一根長木棍。盧西婭解下自己的挽發布條,綁到木棍一頭,穿過孔洞,探到外面,搖晃著,如荒漠上一桿枯草,隨風起舞,指望能被上帝眷顧……

  阿列克謝的女兒,五歲的沙洛娃幸免于難。她搖搖晃晃地來到父母所在的巖洞外面,大聲哭泣找媽媽。

  盧西婭和阿列克謝聽到了女兒的哭喊,大聲應和,安慰她,自己卻也無望地流下眼淚。

  當孫赫他們的搜救隊來到俄裔區的山麓上時,已經是第三天了。

  俄裔部族幾乎所有的巖洞都已崩塌掩埋,了無生機。

  只在一個洞口,人們發現了又累又餓,奄奄一息的沙洛娃,也看到了那根還在不住晃動的布條。洞里還有活人!大家趕快一起動手搬石塊。

  洞里面,本來已生無可戀的人,聽到了外面的動靜,如同打了強心劑,也一起從里面開始扒石頭。

  所有人,并沒有手套護具。孫赫的救援隊更是因為連續救援扒石,個個手掌皮開肉綻。

  血淋淋的傷口令人實在無力再下重手。有人找到一根撬棍,想撬搬開幾塊大石頭。眾人一起壓上身體使力……終于,一塊巨石被撬松了,但也引發一場悲劇——

  巨石的另一頭,是洞里面正在搬磚的幾個人,松動的巨石引起連鎖反應,“轟隆隆……”一陣落石砸下,當場就砸倒了幾人。

  但是,由此也擴出了一個勉強可供一人進出的縫隙,里面的幸存者獲救了!重見天日的盧西婭和阿列克謝、小伊萬,再度與孫赫緊緊淚擁。

  而其他大多數俄裔部族村民,被永遠留在這片曾經的天堂之地了。

  第三天傍晚,救援力量已經竭盡所能,并且精疲力盡。一切救援只能宣告結束。

  所有的幸存者都聚攏在議事廳洞窟里。首先清點了一下人數,活著的,只剩113人,其中11名8歲以下的孩子。另有20多個傷員,有幾個傷勢頗重的估計也挺不了多久。

  其次,大家又清點了一下所有物資,包括食物。所有早先帶入溫泉村,或者后來自制的工具、日用品,幾乎都被掩埋在各個洞窟角落里了。搜羅了半天,只找出了幾把斧,鎬,刀具。

  幸運的是存放有槍、弓箭等狩獵工具的洞窟塌方不大,基本沒有損失。

  另一幸運就是糧食大部分都完好地被搶救出來,不至于讓這一百多人立刻陷入饑餓絕境。

  但溫泉村已是絕境無疑,不再給人類庇護。剩下的人該何去何從?

  一番絕望,喧鬧,哭喊,發泄,爭執之后,人們基本上分為兩派意見:

  以姬存希等年齡偏大者,或者受傷者為主的人,認為離開溫泉地去外面的惡劣之地也是早晚會死,不如就在這里,繼續開墾農業,狩獵,自給自足。雖然資源少了,但是要供養的人也少了,應該還可以支撐幾年。

  而年輕人則多數想離開這里。伊凡諾維奇堅持認為一場大的火山爆發,或者不斷的地震,在十年之內,不可避免。溫泉地對人類的繁衍生息不再安全。

  至于去向,之前大家都從孫赫等人口中知道了北方西伯利亞荒原的種種嚴酷,覺得可以把三峽綠洲當做目標,一路往南。

  哪怕廣播已經不再,但至少,蝗災過去那么多年,也該回去看看南緯度區域的狀況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