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02、吃肉啃骨頭喝湯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返激情年代

  都是老同學,都年近不惑了,童建國也不能把話說得太過,提醒到就可以了。

  閑聊幾句私事就開始交流公事。

  “濟公這事兒基本談妥了,準備把它做成長壽劇,只要觀眾愛看,咱們就一直拍下去。”

  “好!就像美國那種肥皂劇,一季一季地往下拍!”

  童建國的這些電視劇也像美劇一樣采取周播的形勢,不過一周一次播放兩集。

  因為美劇的盈利模式比較簡單,就是靠賣劇賺錢。

  而國內不具備這個條件,很多窮省都不是買劇而是換劇,我拍一個電視劇咱們換著播放,就像易貨貿易一樣。

  童建國“首創”了電視劇插的盈利模式。

  不光自己有錢賺,也讓各個電視臺通過賣基本實現免費買劇。

  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甚至還能賺不少錢。

  但即便是這樣,依然有很多省市電視臺拿不出這個錢。

  “上次買咱們劇的電視臺都吃到甜頭了,這次咱們的《瓜棚柳巷》他們都不看樣片了。”

  “嗯,一共有多少家訂購了?”

  “26家。全款有20家,剩下6家先打半款,正式開播時再打剩下一半。”

  “好啊,就剩幾個窮省不能買咱們的劇了,這還沒拍完呢,就回本了。”

  省臺20家全款就是600萬,《瓜棚柳巷》的投資也就500萬,雜七雜八600萬也足夠了,另外還有市臺呢。

  “有十來家市臺想跟省臺同一輪播放。”

  “可他們出得起錢嗎?”

  “所以說啊,他們想跟咱們商量商量……”

  市臺第二輪給他們定的價格是2000元一集。

  眼下全國各地的電視觀眾們一般能收到三個臺。

  央視、省臺和市臺。

  一般電視劇要是讓央視先播的話,省臺就只能啃骨頭了,市臺也就能喝點湯。

  但頓頓有湯喝也不錯啊。

  那些擅長運營的市臺多多少少還能賺點。

  省臺和市臺同時播放,市臺肯定是吃虧的,當然就不能按照省臺的價格。

  童建國想了想:“你覺得他們能接受多少錢?”

  “我感覺他們也就三四千吧。”

  “這恐怕不行,省臺要不高興了。”

  省臺和市臺一起播放同一部電視劇的話,就會影響到彼此的收視率。

  省臺之所以愿意接受一集1萬的價格,是因為他們獨享全省的收視率,隨便經營幾下就能賺回購劇的錢了。

  這要是跟市臺一起播放了,省臺的利益就會大大受損。

  想來想去,童建國突然靈機一動:“有個辦法可以平衡他們之間的關系。”

  “嗯,你說說看。”

  “咱們實行雙軌制。一個就維持眼下的價格不變,一個降低售價。”

  “降低售價?什么意思?”

  “有一些省市電視臺沒有經營能力,咱們就以半價向他們賣劇,但我們貼片的時間再漲一倍!”

  崔新想了下,不由得豎起大拇指:“好辦法!”

  眼下,童建國的經營策略是每集劇前后各貼一分半鐘的。

  剩下的時間段就讓各個電視臺自己去經營。

  眼下的電視觀眾忍耐力超強,你貼5分鐘的他們都得乖乖坐在電視前觀看。

  加一倍的話,就等于每集前后各貼3分鐘的。

  經營能力強的電視臺依然還能賺點。

  經營能力不強的也可以少花點錢。

  想了下,崔新又皺起眉頭:“好是好,可那二十家已經準備全款了……”

  “沒事,不是還沒到賬嗎?都跟他們打個招呼,他們選擇哪種買劇方式由他們自己決定。不過,我覺得這20家電視臺都是經營能力比較強的那種,他們未必會選擇價格減半的方案。”

  “是啊,跟他們打一下招呼也算尊重。”

  崔新稍后跟這20家電視臺聯絡一下,結果有18家電視臺堅持原方案。

  只有兩家電視臺答應考慮考慮,盡快給答復。

  剩下的支付一半費用的電視臺也有4家愿意接受原方案,剩下兩家接受半價。

  同時,崔新手下跟其它省臺聯絡,又有3家愿意半價購劇。

  再跟市臺商量一下,他們更是踴躍。

  市臺二輪買劇一集才2000元,半價的話就是1000元,隨便運營一下都能湊齊這點錢了。

  而且在3分鐘之外他們照樣可以經營。

  至于那十來家想上一輪的市臺,童建國就把他們踢給他們本地省臺了。

  只要省臺沒意見,就由他們好了。

  反正市臺上第一輪的影響局限于他們本省。

  發行解決了,銷售應該也問題不大了。

  童建國拿著合同來找童建波。

童建波看也  不看合同:“根本不用這個,去年那些客戶一大半都想繼續。除非咱們漲價……”

  “不能漲價,起碼得堅持三年。”

  “嗯,那就沒事兒。”

  童建波眼下仍然在紅星集團這邊辦公,可她的業務已經完全放到藍都文化發展公司這邊來了,索性就搬出來好了。

  童建波還有些舍不得:“哎呀,在這工作這么多年了,大廠子多舒坦啊……”

  童建波有大廠情懷童建國能理解。

  他自己也有這種大廠情懷。

  萬人大廠就像一座小縣城一般。

  食堂、宿舍、洗澡堂、小劇場、圖書館……

  小縣城擁有的它幾乎都配備了。

  而且,這萬人大廠發展還不到10年,到眼下的這種規模也就兩三年而已,啥都是新锃锃的,不喜歡才怪。

  “文化公司在部隊大院,離咱媽家也近。”

  “那倒是。可我這邊的人怎么辦?”

  “你挑3個業務骨干帶走吧。”

  “唉,就相當于重新打天下啊。”

  “哪有那么夸張。”

  其實,童建國早想把老妹兒調出來了。

  紅星皮具廠銷售部門有三員女將。

  一是童建波,二是牛金花,三是茍愛華。

  牛金花嫁給鐵維順以后,常年住在雄城縣,主戰場也在華北地區。

  本部這里只剩下童建波和茍愛華。

  兩人的業務都很強悍,一個是老妹兒,一個是老同學。

  老牛擔任銷售部門經理,但也干不了幾年了,得讓位給少壯派了。

  可到底該提拔誰呢?

  別說童建國為難,老牛更為難。

  正好童建波這一年來把主要精力放到文化公司這邊了,干脆就順水推舟了。

  童建波不僅帶來了三員大將,還把五十鈴皮卡開過來,這下文化公司裝備就更齊全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