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玄清門兩千余里有處有座應武山。
  應武山與南蠻大山西北余脈僅有百十里距離,北接仙云門管轄的西屏大山,西靠魯國邊界。
  此處屬于是玄清門、仙云門管轄范圍的交界處,位置特殊,環境惡劣,瘴氣彌漫,人跡罕至。
  因仙云門素來與玄清門交惡,在此山交界中兩門派均無管轄權,放任自由,妖獸多不勝數。
  應武山一處濃密瘴氣的山谷中,施加了一處四階下品霧隱無蹤法陣,法陣下隱藏一座地下閣樓。
  地下閣樓,自土鑿下,開設空間,搭建閣樓。
  一座座黑暗幽幽的樓閣,鱗次櫛比,立于地底。
  其中一座高大的閣樓,隱藏在幽暗最深處。
  這樓足有八層樓,外面遍布黑荊棘,內部雕龍畫鳳,屏風精繡,紗幔搖垂,珠簾密集,銷金獸丹爐中焚燒幽幽裊裊清甜燃香。
  一個神秘黑袍修士端坐于紗幔珠簾之后,正專心吐納修煉。
  此人修為極其不凡,身上彌散出結丹才有的神通氣息,丹田一顆略有似無的內丹正在團團運轉。
  忽然。
  一道傳訊符打進樓閣。
  那神秘修士得此傳訊,緩緩收功,隱藏內丹,淡然問道:“事情辦得怎么樣?”
  一個白色身影,身負重傷,飛入樓閣內,稟告道:“老祖,南漓試煉場結界已開,妖獸作亂四郡,一切盡在掌握中。
  不過南漓四大族長聯手,我勝不過他們,勉強依靠老祖給的一張四階下品四方天殺雷霆符,重傷張蒼溟,又以三昧真火重傷了韓豐禹。”
  那老祖目光如電,道:“四大族長沒死就罷了,悟道飛升經呢?”
  溫逸辰戰戰兢兢,道:“老祖,我還是沒能帶回悟道飛升經。四大族長聯手,實在難以應付。
  江洛璃有金蛟蟒剪在手,以血脈限界的乾光熔甲術將屬下重傷。”
  “無能。”那老祖淡淡罵了一句,并未勃然大怒,像是已經提前料想結局一般:“南漓四大族長都該死,韓豐禹這個老不死的更該死。他果然就是不肯交出悟道飛升經。”
  “老祖,我在韓家小子身上,奪到了這個,像是一件不錯的法器。”
  溫逸辰說完,拿出白鹿杏黃旗,雙手奉上。
  老祖修士一個意念,隔著珠簾攝過杏黃旗,拿在手上,端視一番,眼中陰晴不定:
  “沒想到韓家還留著我煉制的白鹿杏黃旗,簡直諷刺,可笑至極。”
  “這法器既然是你所得,那便賜予你了。”老祖飛出甩白鹿杏黃旗,繼續問道:“四大族長對你身份有無懷疑?”
  溫逸辰雙手接過白鹿杏黃旗后,陰笑道:“依靠老祖傳授的迷韻真神禁術,似乎暫時勉強騙過了四大族長。
  如此一來,此事定然不會懷疑到老祖頭上。”
  老祖這才微微定顏,正色道:“既然玄清門你是回不去了,便在這底下宮殿的靈脈好生修煉,我不會虧待與你。你受傷不輕,下去養傷吧。”
  “是。”溫逸辰連咳幾聲后,捂著胸口,恭敬退出閣樓。
  獨留下那老祖于紗幔珠簾后,打坐凝思:“我這副肉身怕也堅持不了多久。本來以我的能力奪舍結丹期修士也不在話下,不過結丹期修士多在宗門,奪舍起來太過顯目,容易引起注意。
  待我下次換得新肉身,便是奪回悟道飛升經之時。只有依靠飛升經中的韓家秘傳功法,破除施加在我身上的多重詛咒之印。
  我才能徹底擺脫痛苦,恢復全部實力。”
  自南漓妖獸作亂一來,南漓四郡近來還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
  葉家族長葉崧天成功筑基。
  其實早在數月前,南漓考核之時,他已筑基成功,只是遲遲未出關,避免向外界展現而已。
  葉崧天筑基成功后。
  近來,葉家先代族長道侶拂云婆婆在玄清門中向上呈報,為葉家說盡好話,全心助力。
  葉家族門淵源深厚,玄清門掌教按照筑基家族規矩,封葉家為南漓第五筑基家族。
  葉家所擁有的亢龍鎮也升級為亢龍郡。
  即日起。
  南漓四郡正式變更為南漓五郡,正式對外公布。
  葉家產業在南漓妖獸浩劫中,受到的波及最小,葉家依靠亢龍坊的百寶閣,早已積累豐富的靈石財富。
  四大家族經試煉場此一役,都日漸式微,衰弱下去,葉家反而崛起的悄無聲息,一時風頭無倆,好不風光。
  韓家族長重傷,閉關于靈云閣臺養傷,韓孟瑤日日為他輸送法力療傷,壓制真火之傷。
  韓孟海獨自告假返回青山。
  無人知曉他究竟告假何為?
  青山巖谷。
  白猴巖洞中。
  韓孟海攝取出九龍青鼎爐,又將各種煉丹材料悉數取出,清點一遍,別無差漏,開始著手煉制清元丹。
  君藥玉髓清靈枝共有八小枝,原本有八次煉制清元丹的機會。
  但是臣藥金扇元芝的量,只能夠煉制四爐清元丹。
  如此算下來,韓孟海其實只有四次機會。
  如果四爐都未能煉制一枚清元丹,那后果就是無法解除煞元丹的丹毒。
  煞元丹積累體內已多年,如果還不能及時除去丹毒。
  再過小半年,即便有幸再湊齊靈藥,也丹毒已深,煉制出清元丹也無濟于事。
  韓孟海定神,面色凝重。
  清元丹的丹方早已滾瓜爛熟,熟記在心,韓孟海以控物術,攝取宣陽木堆入九龍青鼎爐中,隨后捻訣從口中噴出一口靈氣。
  呼——
  氣入丹爐,靈氣轉紅,凝作一團靈火,點燃宣陽木。
  韓孟海又運轉靈氣,在指尖凝成一團白氣。
  白氣從指尖飛入丹爐中,化成一陣玄風,不斷鼓吹。
  丹爐中。
  火隨風大,赤炎熊渾,不斷燃燒。
  眼見爐溫差不離。
  韓孟海以控物術,按照丹方,攝取一小枝玉髓清靈枝,飛入丹爐中。
  爐溫瞬息萬變。
  轉眼間,爐火上竄,裂炎炙熱,立刻焚化玉髓清靈枝。
  幾乎在一瞬間,這枝草藥還未熔為藥液,就化為烏有,蒸騰為焦灰。
  韓孟海眉頭深鎖。
  爐溫過高,藥草已廢,只能重新煉一爐。
  煉制清元丹,首先要將玉髓清靈枝淬煉為藥液,這一步至關重要。
  玉髓清靈枝這種靈藥十分特殊,不耐高溫,如果爐火過大,立時化為焦炭,不過爐溫過低,玉髓清靈枝的精華會雜糅成凝膠,也是無用。
  第二爐,韓孟海太過于保守,爐火又控制的偏低。
  果不其然。
  因爐火長時間過低,導致玉髓清靈枝無法化為藥液,成為半黏著藥膠。
  韓孟海手心微微滲汗。
  饒是已成為二階上品煉丹師,不過要想順利煉制清元丹,并不容易。
  煉丹實在耗費靈力,他調息一番后,服下一粒補靈丹。
  還剩下兩爐的機會,必不言棄。
  第三爐。
  韓孟海全神貫注,時刻注意丹爐的爐溫,每隔十個呼吸,逐漸升溫,不斷以靈力調節爐火。
  玉髓清靈枝絲絲融化,完全化為藥液。
  韓孟海從儲物袋攝出四分之一量的金扇元芝、三枚火精棗,十株秋芽草,一一飛入丹爐。
  丹爐正旺,靈藥剝離,雜質沉淀,藥萃凝和。
  韓孟海繼續嚴格控制丹爐火。
  玉髓清靈枝藥液不斷吸收金扇元芝、火精棗,秋芽草的精華,四藥相輔相成,不斷淬煉成丹丸。
  韓孟海飛快打入丹訣,運轉九龍青鼎爐。
  一盞茶時間后。
  “時辰已到!”韓孟海心中一陣忐忑。
  熄鼎火,開丹爐。
  嘶——
  一陣陣藥香旋即從丹爐中噴散而出。
  隨著丹鼎熱氣散去。
  韓孟海看向丹爐。
  七枚廢丹沉淀于丹爐底。
  三枚散發藥香的清元丹,懸飛于丹爐中。
  “成丹率三成!”
  韓孟海面露喜色,凌空攝取三枚清元丹,飛盛入玉匣中,展示給青葫蘆重的神秘人看。
  “前輩,清元丹,我終于煉制成功。”
  “不錯,清元丹煉制并不容易,你小子第三爐便能成丹,看來只要你能筑基成功,便可直升為三階下品煉丹師了。
  一枚清元丹足以解除你的煞元丹丹毒,多余的兩枚,你且留著,日后可以用于解除其余法丹的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