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37章,松山更重要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影視劇圓夢行動

  回到帳篷里,周景把自己關起來,躺在床上發呆。

  孟煩了目睹了之前的事情,在帳篷外面納悶的自言自語:“師座不罵人,這有點不像師座的風格。”

  還記得當初,師座罵人的話張口就是來,那幫老兄弟被訓得跟孫子似的,誰要是沒被罵過才是稀奇。

  按理說遇到這么窩心的事情,就是當面不跟這幫孫子開罵,回來也得罵罵咧咧的發上一頓脾氣。

  要是哪位小老弟運氣不好了,被師長逮著了,那可真是后悔出現在師長面前。

  這回咋就不罵了呢?

  “煩啦,你在嘀咕什么?背后說壞話算什么本事,當著我的面說。”周景板著臉嚴肅的呵斥道。

  他就跟個幽靈似的,不知道何時就已經出現在了孟煩了的身后。

  孟煩了面色一苦,他也不知道周景聽沒聽清楚,可他也不敢賭。轉回頭把剛才的嘀咕又說了一遍。

  “師座,您好像真的很少罵人了。”

  “是啊,好像好長時間沒罵人了,你是不被罵就渾身癢癢,還想讓我再罵一頓?”周景挪揄道。

  他還沒見過會提這種要求的人,不知道孟煩了會不會讓他開眼界。

  孟煩了又不是賤的慌,當然不想挨罵,陪著笑臉說:“人家上流社會都不罵人,師座現在朝著上流社會靠攏,大大的進步。”

  他還豎起了大拇指,諂媚的樣子真像狗腿子。

  周景本來很差的心情,被他這么一搞也好了許多。

  搖頭失笑道:“你要知道,罵人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情緒宣泄,另一種是樹立威嚴的手段。

  當我急需樹立威嚴時,讓人懼怕,打罵是最好的手段,你們當時不就是被我震住了嗎?

  而到了現在,我還需要用打罵來樹立威嚴嗎?當然不需要,只是把它當做宣泄情緒的一種方式。

  可我也想通了,在這里怨天尤人的罵人不管用。他們這幫人要是有些能耐,能順順利利的拿下松山,那還好。

  要是拿不下來,那就咱們上。”

  “啊!”孟煩了瞪大了眼睛:“咱們上,送這松山一看就比天門山還難打,這這……”

  “怕傷亡太大?”周景知道孟煩了想說什么,他未嘗沒有這樣的擔心。

  只是隊友太垃圾,沒辦法啊!

  要是個個都是軍神,兵仙,那他還費什么事兒,直接去做后勤官,舒舒服服的過日子那不好嘛!

  還是那句話,七十一軍拿不下松山,二十九師拿。七十一軍殺不了的小鬼子,二十九師殺。

  在得到周景的指點后,鐘斌向進攻的各部隊下達了新的作戰指令,改變了以往的作戰方式。

  第二十八師,八十二團,團長黃文輝任命指揮其一營,向松山外圍陣地竹子坡發起進攻。

  午后,第一營占領竹子坡,逃跑的日軍撤往松山。此戰,他們僅傷亡13人,而日軍傷亡30人。

  下午,黃文輝率部在鷹蹲山受阻,日軍的幾個堡壘修筑得非常刁鉆,不是背著炸藥包就能炸掉的。

  次日,他們以同樣的方式,進攻鷹蹲山。而此次,上面給他們調來了兩個美式巴祖卡火箭筒,三個M2火焰噴射器。

  這一次,82團的步兵穿過了日軍的鐵絲網,成功的沖上了山頂。并且和日方守軍展開激烈的肉搏戰。

  松山主陣地的日軍發現鷹蹲山陣地遭遇攻擊,便對其進行炮火支援。

  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82團步兵撤出戰斗。雖然七連九連連長陣亡,全團傷亡了50余人。但是日軍在這次戰斗中也傷亡不小。

  同樣在這一天,83團也取得了卓而有效的成果,攻占了一座山頭,拔除了日軍碉堡三個,擊斃日軍30余人。

  形勢一片大好,鐘斌都想舉杯慶祝勝利了。

  所有的事情都能順利嗎?

  后來有一位心理學家提出一個理念,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都會發生!

  在騰沖、龍陵方面,日軍擊敗第20集團軍的后果,已經顯現了。

  第五十六師團主力返回龍陵,攻擊正在向龍陵縣進攻的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

  日軍援軍來的時候,那兩個是即將拿下龍陵縣城。他們已經攻入了城內,正在跟守軍激戰。

  如果日軍援軍晚來兩天,中國軍隊就可以占領全城,做好防御準備。

  但就在這關鍵時刻,日軍從后方殺來,中國軍隊腹背受敵,不能久戰,只能迅速退出城外,在公路沿線的山頭挖掘戰壕,待機反攻。

  五十六師團解了龍陵之圍后,準備于六月中旬起,對黃草壩,長林崗方面的七十一軍主力展開攻擊,意圖解除松山之圍。

  衛司令給八十八師,八十七師下了死命令,戰至一兵一卒也不許后退半步,否則軍法從事。

  圍攻松山的壓力更大了。

  鐘斌也顧不得士兵的傷亡,讓部隊加快進攻速度。

  連戰七日,在六月十五日,鷹蹲山被完全占領。打掉日軍大堡壘三個,小堡壘七個。

  日軍具體有多少傷亡無法估計,但日軍確實有七十具尸體沒有來得及帶走。

  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日本人好像也有類似的理念。反正,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他們一般會把己方士兵的尸體帶走。

  如果遺留下了已陣亡士兵的尸體,那只能說明他們已經顧不上遵守規矩了。

  而為了拿下這座山頭,參與進攻的各部隊傷亡了千余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攻打松山主陣地,則因為山頭陡峭,勢險,并沒有取得什么像樣的成果。

  六月中旬,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此時正值雨季,山洪涌入怒江,江水暴漲,浮橋被截斷沖毀,交通幾乎中斷。

  泥濘的山間小路無法通行騾馬,運輸物資都成了問題。供給不足的部隊,軍心不穩。

  大雨一直在下,飛機無法空投物資,遠征軍已經難以組織有規模的進攻。

  戰士們伏在泥濘的戰壕里饑腸轆轆,為了充饑,士兵們把能找到的野菜都吃了。

  傷兵們缺醫少藥,也沒辦法運送到后方醫治,只能在痛苦的哀嚎中死去……

  而恰在此時,經歷了長達一個多月的修繕,禪達與天門山之間的橋梁,已經被工兵部門修好。

  雖然后面的泥濘小路很難走,但有這一座橋梁保證物資的過江,使得整個后勤運輸過程任務減輕許多,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

  面對這種局面,前沿指揮部的衛司令,認為應該立即調整作戰策略。

  本來處于次要攻擊位置的松山,成為能否扭轉局勢的關鍵。

  如果松山拿不下來,暴雨持續的下。那么遠征軍的戰線就有可能全線崩潰。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