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鳴和神女酣戰半宿,卻發現神女的面龐越來越像未婚妻,而且嘴角還帶著莫名的笑。
  夢里我睡我老婆?
  被夢嚇醒,李鳴擦掉頭上的汗水,發現才深夜12點。
  小心起身,給程子琦拉上滑落的被子,關上房門,洗個澡,喝上她煮的醒酒湯,出門去小院。
  到霧島時,已經是中午12點多。
  主人的晚到,可把風暴給急壞了,安撫好一會,它才沒反復橫跳。
  “好啦,我現在就給你們坐午飯。”
  讓兩小只餓半天,要是還吃狗糧,李鳴過意不去,決定給它們做一頓肉食。
  從冰箱保鮮格取出一個解凍雞,直接剁成大塊,用猛火煮熟,冰水浸泡15分鐘。
  等雞塊涼快的時間,打開電腦,查看一次定位器。
  迅猛龍還在熱電廠附近,和昨天的定位差不多,風暴爬到大腿上,不停的拱主人的手,李鳴只好關上電腦。
  “吃肉了!”
  取出一塊雞肉,丟到半空就被風暴接住,幾口就吞掉。
  獵狗就是這么生猛,3個月養大的飼料雞的骨頭很脆,風暴一咬就碎。
  “別搶,這一塊是小黃的。”
  輪流喂完兩小只,又給它們補充一些狗糧,戴上帽子墨鏡出門。
  戴墨鏡不是為了裝逼,而是在海面上,波浪反射的陽光很刺眼,李鳴發現戴上墨鏡更舒服,就沒再脫下。
  鳴風號拐入瀉湖,就發覺不對勁,湖面下有大物。
  潟湖的湖面受避障島阻隔,波浪很小,浪頭一般在二三十厘米,在加上湖水淺水質透明,一眼就看到一群黑影在游動,速度特別快。
  速度這么快的魚,只在深海里才有,是隨大潮跑進潟湖的。
  可能是潟湖里的食物很多,才讓魚群留在這里,也有可能是一時沒找到出口,不過潟湖就那么大,遲早會找到出口。
  李鳴從來沒想過用漁網趕海,這次也就沒帶有漁網,不然漁網往潟湖出口一放,這群大魚就沒跑。
  沒有漁網沒事,鳴風號的船艙內就放了一支海竿。
  有魚竿沒有誘餌也釣不了魚,得先抓魚餌。
  魚群還在游竄,一時半會跑不了。
  李鳴就沒急著釣魚,先把籠子收了,干正事要緊,干完正事再享受釣魚的樂趣。
  蝦籠依舊只抓到一種龍蝦,李鳴不再抱有期望,能碰到其他種類的龍蝦,人要知足。
  蝦籠沒驚喜,可魚籠卻給了一個大大的驚喜,居然抓到一條老鼠斑,這還沒完。
  接下來居然又讓李鳴抓到2條老鼠斑,好事不止成雙還成三。
  上次抓的老鼠斑被李鳴吃了,這三條就不吃了,帶回現實世界售賣。
  三條老鼠斑每條都有三四斤,加在一起少說能賣四萬塊,能頂幾十斤青蟹,不愧是四大石斑之一。
  可惜老鼠斑實在罕見,剩下的魚籠沒再碰到,抓到三條就需要極大的運氣,根據運氣守恒定理,接下來得積攢運氣了。
  地籠收完,也將青蟹綁好,李鳴留一桶的活蝦,開船到潟湖中心。
  取出魚竿,組裝完畢,魚鉤掛上活蝦,靜等大魚上鉤。
  大魚沒讓久等,不一會就上鉤,拉直魚線,飛輪吱吱轉動。
  潟湖海水不深,大魚跑一會就掉頭,李鳴乘機收線,一收一放,沒多久一抹紫青色的魚影飄出海面。
  大魚在水面上的掙扎力也很強,用了許久才拉到船邊。
  海竿是軟桿,提不動大魚,又沒有魚叉。
  李鳴只好單手找到鐵鉗將它甩上來,上船的大魚還想掙扎,被風暴幾個撲擊,就老實下來。
  方形的額頭,高高又狹窄的脊背,是鲯鰍,也叫鬼頭刀。
  鬼頭刀很貼切,鲯鰍的腦袋斜直往上長,和隆起的魚鰭連接在一起,頭部的魚鰭隆起后往尾巴收矮。
  鈍直的頭部,刀背一樣的魚鰭,再加上丑丑的嘴巴和牙齒外露,像個鬼頭,漁民也叫它鬼頭刀。
  鲯鰍的色彩特別好看,魚身中部有一條青色的分割線,上部的背鰭為紫青色,下部的魚身為明黃色,還帶些綠色斑點,魚腹是淺白色,尾巴更為漂亮,居然是金黃色的。
  鲯鰍掙扎時,全身色彩更加絢爛,像是發出彩虹般的光芒。
  手里的鲯鰍沒一會就不動了,魚鱗不受控制,顏色很快暗淡不少。
  鲯鰍的體色不是來自色素細胞,而是來自能反射光線的魚鱗,立體交織的小鱗片受神經系統控制,根據機體的興奮程度進行調節,捕捉和反射來自不同角度的光線,像一面面小棱鏡一樣,所以鲯鰍才能閃爍著彩虹般的光芒。
  這條鲯鰍大概有6斤多,李鳴說不準能賣多少錢。
  因為鲯鰍只在產卵時,出現在國內北方海域,那時又是休漁期,市場上很少出現出現鲯鰍,市場銷量小,那進口就少,所以很難定價。
  鲯鰍的主要出產地,在美利堅和澳洲,那里的漁民捕撈金槍魚和劍魚時,也會捕撈到鲯鰍。
  沒錯,鲯鰍是金槍魚和劍魚的伴生魚。
  潟湖能游一群鲯鰍,那么附近一定有金槍魚,可惜金槍魚的洄游水域很深,不可能游入潟湖。
  要抓金槍魚,得大船出到外海下延繩釣,就鳴風號的小身板,根本不用想,李鳴把心思收回來,繼續釣鲯鰍。
  魚群游來游去,很快又釣上一條更大的鲯鰍,將近12斤,和之前釣的對比,大了一倍。
  小的鲯鰍已經死掉,顏色暗淡下來,大半部位已經變成本來的銀白色。
  夕陽西下,李鳴就沒再釣魚,船艙躺著6條鲯鰍,加起來有五十多斤,夠吃很久了,再釣也是浪費。
  這6條大魚,除了李鳴自己吃,剩下的就帶回現實世界,
  乘著鲯鰍新鮮,回到庇護所就殺魚做晚飯。
  取最小6斤的鲯鰍,魚頭燉湯,魚身香煎,時間所剩不多,就用最簡單的辦法處理。
  洄游性的魚類,吃起來口感和石斑魚不同,肉質緊實而不干澀,細嚼后甘甜味才散發出來,值得細品。
  鲯鰍肉可以一整塊的夾到嘴里,不會一夾就碎,無刺的魚塊塞滿嘴巴,滿滿都是幸福的味道。
  李鳴只吃幾塊魚肉,剩下的都給兩小只,至于呆治吃魚頭。
  魚頭很大的,比風暴吃的魚肉還多1倍,呆治一點都不吃虧。
  喝著檸檬茶,李鳴躺在搖椅上看夕陽,直到天色變暗,檢查好內外防線,才返回現實世界。